仅仅是数字?未成年网民1.26亿下的精神缺失

来源:岁月联盟 编辑:老鹰 时间:2010-06-19

  

 

  6月18日,我国第一本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09~2010)》正式发布,对于未成年网民的数量,蓝皮书测算,到去年年底,中国未成年网民已超过1.26亿人。

  如何面对这多达一亿的上网人群,是摆在教育工作者,网络从业人员以及家长面前的难题,当然,我们不难看到恐慌和不安的情绪在社会各个部分蔓延,正如同70年代末期社会谴责喇叭裤,交际舞,80年代不安于对外交流,思想开放,90年代徘徊在国有和私营的那些思维模式,在新千年到来后,社会中的家长们,也在担忧“网络毒药”的侵袭和毒害。 本文来自互联网的一些事

  集中营式的洗脑管理,是否真正能得到遏制和谴责

  所谓“网瘾解除中心”的大量建立,和某位高校教授的“大声疾呼”不无关系,而频繁爆出的网瘾中心敛财和体罚殴打,甚至致死的案例更不绝于耳,每每看到这些,我自幸自己是出身在可爱的80年代,如果把我按在今天,无疑也会被不良医生诊断出患有网瘾综合症,而被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强行拖入治疗中心,每天受到可爱教练的拳脚和电击治疗。

  被夸大的网络毒药,和被神话的某知名学者,被扭曲的网瘾解除中心,三者在利益和歪曲的气氛下不断升华,而”不明真相”的家长们,以及网络时代下成长的“精神病患者们”,无一不陷入到这样的漩涡中不能自拔。

  真的有网瘾么?

  如果真的有网瘾,那么在金庸琼瑶风靡的时候,连班上最根红苗正的女班长,都偷偷看那风花雪月的梅花三弄,更不提男生们手中的天龙八部和雪山飞狐了,如果真有网瘾,那么金庸瘾,琼瑶瘾算不算精神病?

  如果真有网瘾,那么多少80年的未成年人会横尸游戏厅门口,体育的有体育瘾,爱看电视的有影视瘾,中国就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精神病治疗中心。

  年轻人好动,爱玩,接受新事物的特点,被一句网瘾打击的体无完肤,中国学生无疑是世界上最最精神分裂的群体,在读书的时候,被告知除了读书,没有别的出路,一旦进入社会,就会马上被灌输:只有赚钱才是真理,于是出现大量精神缺失,信仰缺失。

  学校和父母,到底在网络面前做了些什么?

  提起网络,几乎所有人都在痛诉劲舞团,QQ,魔兽世界,网络情色,但有没有人意识到,网络上还有程序之美,设计之灵,社交网站的温情,门户网站的新闻,以及资料网站的优质免费信息。

  在网络上层出不穷的“门”事件,始作俑者是网络本身吗?网络只是一个载体,将个案无限放大传播,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讨论,对于净化社会风气,引导社会舆论,激发社会关注,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功能和效应,而仅仅因为爆出几个所谓的“90后门事件”,而将网络视为洪水猛兽,那请问在未成年受到伤害的时候,学校,老师和家长,又在干些什么。

  未成年人网络文化荒漠现象严重,“脑残”一词虽贬但值得警示

  正如蓝皮书所述:“目前网络社区虽然众多,但未成年人专属社区很少,大多访问量小、影响不大。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0家网络社区更无一家是以未成年人为主要对象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络社区难以充分发挥引导、教育和服务青少年的作用。”

  现在大量承载未成年人交流需求的,并非知名网络社区,而是大量明星论坛,百度贴吧,以及QQ群等平台,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式,很难渗透到这些平台施加影响,这就造成了网络文化的荒漠化现象非常严重,几乎在网络上就没有一家能够真正切入到未成年人网络文化圈的传统教育平台。

  

 

  火星文现象从一个侧面是未成年群体的独特网络文化个性反映

  正是因为网络素质教育基本为零,而传统线下教育又乏善可陈,就使未成年人网络文化低俗化更加严重,再加上网络本身就没有较强势的价值观,各种思潮交相呼应,社会普遍道德感下降等因素作祟,那么“脑残”现象的兴起,也就不足为怪了。

  

 

  明星可以露,为什么我不能露?

  

 

  雷鬼可以当明星,雷人为什么不行? 的一些事

  

 

  别人选举可以,自由追星为什么不行?

  大量如此的文化充斥网络,如何让主流价值观发挥作用,在网络领域,恶搞和自我展示,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才是主流,所以网络只是现实情况的反映,家庭里的小皇帝,到了网络上,一样会以皇帝自居,那么产生上述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目前我国教育部门夸大成绩,表面功夫较为严重,影响实际效果和政策调整。

  办个座谈会,请几个尖子生痛诉,几个差生哭一哭,就叫“反思网络危害”

  办个讲座,请两个年龄加起来超过150岁,打字还靠手写板的教授来谈谈网络危害,就叫“防范网络毒药”

  每个月开发一次微机室,让学生们只能上上新浪,搜狐,这就叫“创造校园网络环境”

  年级里选2~3个人,每星期上一堂课,然后比赛之前用老师前天晚上熬夜做的程序糊弄下评委,这就叫“参与计算机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

  长期以来对于成绩的夸大,做事做在表面,数字成绩优先等不良现象,也是极大影响未成年人网络教育的深入发展,你在上面作报告,下面自然呼噜声一片,除了那几个想让学校保送的优等生外,哪个学生会上台大声喊:“我不玩QQ,我不玩劲舞,我绝对每天只看书”

  不深入到未成年人群体中,切实的将未成年人网络需求真正的聚合分析,推出符合当前社会现状,文化趋势,网络发展方向的政策和措施,根本不可能改变目前未成年人网络文化荒漠化的根本现状。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传统思维无法跟上科技脚步

  在90年代的中学课堂,看到有学生低头不语,准时在看漫画书或者武侠小说,但在今天的课堂上,老师可以发现有:手机网上聊天,上网本查看网页,ipad进行游戏等等,今天陈老师刚宣布:不能带手机到学校,明天就有学生带ipad过来。

  光手机一项,就可以满足聊天,浏览资讯,发布回复等功能,而且利用手机建立的私密平台,已经是日本校园中公开的秘密,老师和家长,甚至小群体之外的人,都无法渗透到秘密网络中来。

  怎么管?没办法管,学校里能够说明html和php有什么区别,或者当过版主,真正切实体验生活在网络中的老师都找不出几个,怎么去教育学生,除了简单粗暴的收抢手机,大骂学生,请家长,公开指责批评外,目前的教育工作者们,没办法对网络领域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只能借助于教师权威的打骂管,以及借助国家权力的网络限制,只会引起未成年人心底的反对和厌恶。

  综上所述,蓝皮书的发布,确实给我国教育部门对于网络领域的关注,起到了呼吁和警示的作用,但如何在超过一亿的未成年网民中,真正建立主流正面的道德观,价值观和文化导向,是最最需要考虑和重视的重大问题。

  本文首发 互联网的一些事www.yixieshi.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