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应收账款投资风险的控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30
一、选择资信度良好的销售客户
选择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销售产品,对及时回收应收账款具有重要影响。企业在销售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就应特别注重客户的资信情况。在考察客户的资信情况时,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1.盈利能力的考察。考察其盈利能力,最好的方法是审核其损益表及附表。通过对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加以考察,对其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另外,如果客户的财务报告资料,不宜直接取得,那么这时就可以根据该企业所处的地位,经营和现状、福利待遇、生产设施和生产设备的更新替换等情况,从侧面进行了解。
2.偿债能力的考察。通过对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净流量等指标的考察,可以了解对其进行投资的安全程度。
3.信誉情况的评价。客户的信誉情况也是影响应收账款回收的重要因素。企业应建立客户档案,经常进行调查评估,了解客户过去是否一贯按时付款,与其他供应商的关系是否良好等情况。
二、采取适宜的结算方式
银行结算办法规定的各种结算方式,从应收账款回收的及时性,安全性角度来看大致可划分两大类:一类是风险比较小的,即应收账款回收时间短,金额有保证的结算方式,主要有:银行汇票、银行本票、汇兑支票和信用证等结算方式;另一类是风险比较大的,即应收账款有可能转为坏账损失的结算方式,主要有:委托收款、托收承付、商业汇票等结算方式。
作为企业来讲,可根据客户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信誉状况等分析选择适宜的结算方式,也就是说对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强的,信誉状况好的客户可以选择风险较大的结算方式。虽说风险较大,但有利于购销双方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扩大销售,提高竞争能力,有利于长期合作。对一些没有业务往来的新客户和资信度较差的老客户就适合选择一些风险较小的结算方式,通过这种结算方式来保证应收账款及时足额回收。
三、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一般包括:信用期限、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单纯从控制应收账款风险的角度来考虑,应当选择的是较严的信用标准,较短的信用期限和较高的折扣标准以及较高的收账费用,但这并不是合理的信用政策,因为较严的信用标准和较短的信用期限,会使企业丧失竞争能力,使客户望而怯步导致销售下降,过高的折扣标准,又会增加折扣支出,减少销售收入,收账费用也存在一定的“饱和点”,超过这一点后,并不会使收益有所增加,因此,这种信用政策的结果虽然降低了应收账款的投资风险,减少了坏账损失,但却会使企业的实现收益下降,也不是一种非常可取的信用政策,所以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时必须在这两方面进行比较和均衡,使风险和收益相配比,达到既将应收账款风险控制在合理水平上,又使其发挥积极作用。
四、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
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对于发生的应收账款及时登记,并定期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对已到付款期限的客户,应及时与对方联系,提醒、催促其按时付款。
客户不能及时足额付款,可能具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客户发生暂时的财务困难,二是客户已无支付能力,资不抵债,三是客户准备破产清算。因此,若企业交货后有此情况发生,企业要密切注意客户的动向,并从各方面收集情报,分析研究客户的真正意图,如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果断地采取相应的对策,把应收账款的风险减少到最低程度。
另外,企业也可按财务制度规定提取坏账准备金,以防范应收账款风险,消化坏账损失。企业还可采取合法的手段通过应付账款的不同结算方式尽量在不影响正常信誉的前提下,延长支付时间来合理占用其他企业的资金,以及利用各种税金缴纳规定的不同,尽量将应交税金递延,以实现合理避税。这样通过适度的负债就可以将一部分投资风险转嫁出去;又可避免因借款而增加的新的财务风险,故这也是减少应收账款投资风险的一个可行办法。
下一篇:中小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