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胡伟 时间:2010-06-3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信息化成为会计改革的必然趋势。在会计教学工作中,只有拟定的教学目标,规范会计信息化的教学内容,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更合理的考评方式,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型会计人才。

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信息技术的突变呼唤着会计革命,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会计革命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毫无疑问,会计大环境的变化也迫切呼唤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革新。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必须重视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教学改革,否则,新时期的教学目标将难以实现。

一、会计信息化及其特点

所谓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机、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管理提供充足而适时的信息。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顺应时代的发展对传统会计进行变革的必然结果,是适应信息化社会和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为决策者提供可靠、实用的决策信息并能实时主动地报告财务信息的一个过程。
与会计电算化相比,会计信息化具有以下特点:(1)从范围上看,会计信息化不仅涉及财务会计部门,而且还涉及其他业务管理部门;(2)从功能上看,会计信息化不仅进行会计核算,还进行会计监督、会计预测与决策,并根据信息管理的原理和信息技术来重整会计流程;(3)从技术手段上看,会计信息化不仅采用计算机技术,还要以通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为主,进行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基于这些特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必须进行适时改革,才能实现新形势下的教学目标。

二、会计信息化目标的更新

会计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当会计信息化所依赖的客观环境发生变化时,学生们能“适者生存”吗?学生在大学期间已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而只有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可能终身受用。人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更要有使知识和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素质”,这三者应有机结合在一起。根据国家教育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本科学生也要作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借鉴美国会计教育中心“用户——目标”模式和“知识——能力”模式,我们可以设计出包括三个能力层次的培养目标:(1)掌握——运用所学会计及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来处理常规的会计信息化问题;(2)运用——在变化的新情况中创造性地解决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3)深化——随着会计信息化的深入,运用相关学科的新成就,发展会计信息化这一分支学科理论的能力。具体地说是培养一种掌握经济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能应用计算机解决财务、会计和审计问题的应用型人才;能为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系统提供咨询和服务的参谋型人才;能独立规划、设计和领导实施会计信息化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型人才。

三、会计信息化教学内容的重组

现行的会计教学内容体系基本采用了“双轨运行”的模式。一条线是会计专业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另一条线是计算机应用的相关课程,如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语言、会计信息系统、会计软件应用等课程。在“双轨运行”的模式下,学生无法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效果不突出,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会计信息化的要求。为了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化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设计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内容。

(一)会计基本理论教学。主要通过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和经济税收法规方面的课程教学,是学生对整个会计系统的运行环境、运行过程及运行的基本原理做一个整体的把握,为会计信息的综合运用打下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二)信息化理论教学。主要通过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基础、软件技术基础和应用分析软件基础等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和计算机系统分析、设计方面的基础知识做一定的了解,同时能够运用办公软件、工具软件等进行日常的分析、维护处理。

(三)会计信息化实务教学。通过开设《通用会计软件的操作与使用》课程,使学生对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有感性认识,并地与所学的会计知识进行比较,了解其处理流程的差异;通过设置《Access数据库》和《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课程来解决财务分析、预测管理问题,借助于Excel建立分析、预测模型来解决日常会计、财务管理中的若干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本环节应以综合的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案例为基础,以财务及管理软件的应用原理和应用过程为主线,逐步培养学生财务业务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集成处理思想和数据共享能力。

(四)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信息化教学尤其应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会计信息化实验包括教学实验、专项实训和毕业实习三部分内容。教学实验应围绕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信息化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来组织,注重能力训练、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实训教学内容是注重事中的监督和控制,可以考虑引入“企业经营决策ERP沙盘模拟对抗训练”的体验式学习方式,将复杂抽象的财务及经营管理理论以最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在各种决策的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中学习管理知识,提高综合能力;毕业实习则应在把握和分析会计信息化实际工作需要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的和专门化的强化训练,对那些在教学环节被忽略或应该给予重视而没有重视的部分,特别要注意查漏补缺,把毕业实习既作为岗前培训的重要环节,又作为教学过程的和延续。

四、会计信息化教学过程的改进

(一)教学手段信息化。传统的教学手段是“粉笔+黑板”,计算机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在信息化要求下,计算机教学将转变成主要教学手段,而“黑板+粉笔”的教学手段将成为辅助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幻灯片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或利用多媒体与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所讲授的知识变得声像并茂、直观易懂、生动丰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从众多的信息中提炼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得以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会计信息化教学除了进行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理论知识的讲解外,还应该加强会计核算的具体操作技能教学和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践,避免纸上谈兵。理论知识的讲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在线教学法、虚拟现实教学法、远程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等,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索取之情。同时,应大胆地走出去和引进来,追求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的紧密结合,引入企业实际的会计信息化和管理的实务案例,努力挖掘学生的能力极限,形成互动、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
针对实验教学环节,可以采用验证式实验、模仿式实验、探索式实验和开放式实验等方法,使学生能在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能力上的培养与锻炼。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置会计仿真模拟实验室,把理论灵活运用到实务中去。由于信息化教学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许多预测、决策、控制问题可以通过财务软件或Excel等工具来解决,相应的课程需要增加学生上机实验课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会计信息化考核方式的变革

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知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唯一答案,如基础理论等;另一类是没有唯一答案的,如基本理论的运用以及决策等。对于题目,前者可以通过试题库的形式固定下来,检测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把握程度;后者由教师联系实际出题检测,考核学生的能动性。当然,考试不是检查学习情况的唯一方法。会计学科的技术性特征要求必须更加重视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的考核。这种考核可以从学生的实验态度、动手能力及实验心得体会方面来进行。至于实际操作与运用方面的考核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为多少很难界定,根据笔者经验,我认为50%比较适宜。或者把理论成绩和实验成绩进行分离,理论成绩考核采用百分制,实验成绩采用优、良、中、合格和不合格来进行评定。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推进了会计信息化改革,同时对现行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会计学科体系及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高校一定要从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考评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才能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的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同时,会计信息化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随着会计信息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只有这样,才能适时培养社会需要的财务会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