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计信息失真看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建设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曹伟 时间:2010-06-30
针对我国信息严重失真的现象,我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研究;有关会计信息失真的已经很多,有目共睹。他们对会计信息失真成因的研究主要从产权、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制度、会计监督机制、会计法规、会计人员素质、法制环境等角度进行。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产权不明晰、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松驰、会计监督弱化、会计法规建设的问题(如修订前的《会计法》)、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法制环境不理想等。上述原因均经过较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论证,在理论上是站得住脚的,同时也能够在实践中获得证据和支持。所以说上述关于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研究结论是合理的、有价值的。但是上述原因尚不能够解释:为什么在市场机制已相当完备的美国其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也相当严重和普遍?看来,仅从财务会计之外寻找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不够的,还有必要从现行财务会计模式本身和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寻找答案。

一、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新视角:财务会计概念结构

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由一系列基本概念构成的、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的理论体系,它是财务会计的理论框架,也是指导会计准则建设、评价和解释会计准则合理性的理论依据。

美国从正式制定会计准则伊始,即试图建立用以指导和解释会计准则建设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并曾经历过以“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原则”为核心的概念结构的失败。60年代美国会计学会提出的“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的观点为会计界广泛接受,这为日后以会计目标为起点的新概念结构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后不久,即从1978年到1985年陆续发表了6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公告,它标志着以财务会计目标为起点,按照“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要素的报告”等概念构建的理论体系基本形成,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建设树立了第一个“成功的范例”。此后,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等国家或组织也纷纷效仿建立了或正在建立以会计目标为起点的类似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这种概念结构的理论依据都是“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的观点。系统的有效运行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目标是整个概念结构的起点和归宿,它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制约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会计确认和计量、财务报告等概念。因此会计目标的设定是建立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关键。会计目标是从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归纳中概括出来的,并以此作为逻辑演绎的起点,推导出一系列的概念和结论,因而概念结构中的概念和结论与客观现实是否相符,首先依赖于会计目标这一理论前提是否与现实关系相符合。有些国家设定的会计目标从满足人的需要和财务会计的未来考虑注入了人的理想化成份,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将会计目标设定为:提供有助于信息使用者评估报告主体未来现金流量的数额、时机和不确定性的信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概念结构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概念结构。它们的会计目标尽管略有差异,但均可概括为决策有用性。为了实现决策有用性的目标,赋予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是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因此FASB和IASC概念结构的最基本框架可以抽象概括为“决策有用性——相关性、可靠性”,在它们看来,可靠性、相关性是同等重要的,所以没有给出先后次序,某些人甚至更强调相关性。由于FASB和IASC的会计准则和概念结构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所以“决策有用性——相关性、可靠性”,成为现行财务会计模式的最重要特征之一,也成为人们评价会计准则的最基本的分析框架。就计量属性的选择而言,成本最符合可靠性的质量特征,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变动是其)其相关性受到挑战,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等公允价值更符合相关性的质量特征和决策有用性的目标。在“决策有用性——相关性、可靠性”模式下,公允价值成为最符合逻辑的选择,有人甚至称21世纪是公允价值的世纪,为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呐喊开道;不热衷于应用公允价值者则被视为保守派。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有一个前提条件(假设),即现行审计技术和审计人员能够对公允价值进行审计,并且符合效用>成本的原则,否则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将失去意义,因为很难想像失去可靠性的会计信息会具有相关性和决策有用性。我们有理由提出这样的问题:美国“数字游戏”问题是否与公允价值的应用有关?会计目标的设定是否过多地偏离了实际?在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是否应规定次序、并将可靠性放在首位?

二、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有无国家特色以及如何体现国家特色:制定我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

我国目前尚无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1992年颁布的《会计准则》,其内容曾包含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财务报告、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原则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概念结构的作用,但是其缺点很明显,即诸概念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尚不足以形成一个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并且会计目标的定位和表述、会计要素的定义、财务报告的构成、信息质量特征的表述等,均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显其不严密的一面。我认为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首要的作用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初步实现了我国会计核算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要求,对具体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的制定起了“提纲挈领”或“总则”的作用。尽管它有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内容,但由于诸概念之间缺乏逻辑一致性以及概念本身的缺陷,并未起到FASB和IASC概念结构的作用。

制定财务会计准则概念结构的作用和必要性,有关文献已做过很多研究,并已初步形成一致的观点:西方国家制定会计准则的实践也已充分证明了制定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意义。因此本文对此不再赘述。目前首先需要研究的是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有无国家特色以及国家特色在概念结构中如何体现的问题。

如果承认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没有国家特色,那么各国即无需单独制定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只需采用FASB或IASC的概念结构就可以了。

如果承认会计准则在内容上有国家特色,那么用来指导和评价会计准则的概念结构也应有国家特色,否则,会计准则的国家特色难以获得理论支持和说明。但是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国家特色如何体现尚需研究。

我认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国家特色,首先表现在会计目标的定位上。会计目标是从客观实际中概括。归纳出来的,它理应反映会计环境的特征。会计环境还通过会计目标间接地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认定。财务报表要素的构成及定义、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如计量属性的选择、要素的确认标准等)、财务报告的构成以及披露要求等。

会计目标反映各国会计环境的特征、然后通过会计目标反映会计环境对概念结构中其它概念的影响的观点,与会计环境影响各国会计准则从而使各国会计准则表现出国家特色的观点,在逻辑上是一致的。

三、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位:美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简评

美国在经历了以“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为核心的概念结构的失败以后,从70年代开始转向以会计目标为起点构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从1978-1985年陆续发布了6辑(其中第6辑取代第3辑,并修订第2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从而建立了以会计目标为起点,由“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要素——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等概念构成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在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建设方面树立了第一个“成功的范例”。美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成功的一面已有目共睹,本文仅就其逻辑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

L、关于会计目标。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的会计目标界定为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而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则具体确定为如下三项:(1)财务报告应提供对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的有用信息;(2)对财务报告应提供有助于其使用者评估来自销售、偿付、到期证券或借款等现金流入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信息。因为投资者、信贷者的现金流量和企业的现金流量有关,编制财务报告应提供信息,帮助投资者、信贷者以及其他使用者估量有关企业期望的净现金流入量的数额、时间和不确定性;(3)财务报告应提供关于企业的经济资源,对资源的要求权以及使资源和要求权发生变动的各种交易、事项和情况的影响(第1辑第34-54段)。上述关于会计目标的表述通常被概括为“决策有用性”,持这样一种观点者通常被称为“决策有用学派”。

决策有用学派在强调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的同时,并未否认会计在报告受托责任方面的职责(即“受托责任学派”的观点)。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第1辑概念公告中申明,财务报告应该提供企业管理当局怎样履行受托责任的信息(第1辑第50—53段八但报告受托责任被决策有用学派置于次要的位置上,这与将其摆在第一位的受托责任学派显然不同。从时间观念看,受托责任学派立足于过去,而决策有用学派则面向未来(裘宗舜,2001)。

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关于会计目标的三项表述,其逻辑关系不甚明确,但若将第三项目标作为直接目标,第一、二两项作为间接目标,则另当别论。然而,从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2辑《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所列示的“会计信息的层次结构”看,其第一、二两项目标并非间接目标。若将第一、二两项均作为直接目标,那么以反映过去交易或其他事项为主的现行权责发生制会计模式(第3、5辑立足于此)显然难以满足其要求。

2.第l、2两辑与第3辑《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之间缺乏逻辑一致性。从逻辑关系上说,第3辑财务报表要素应是第l、2辑财务报告目标演绎的结果,但事实上并无这种关系。从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看,它们均是根据现行会计实务归纳出来的,而现行会计实务是传统的反映过去交易或其他事项的权责发生制会计。这是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目标的理想化与现实脱节的表现,也是未将会计基本假设纳入概念结构所暴露出的缺陷。根据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会计目标,在财务报表要素中至少应有反映现金流量的报表要素。

3、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2辑《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应进一步明确为财务报表信息的质量特征。信息质量特征的作用之一是为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提供标准;财务报表以外的其他财务报告很难符合第2辑《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的要求。

4.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标准。第5辑《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中,报表项目的确认标准为:(1)定义,项目要符合财务报表某一要素的定义;(2)可计量性,具有一个相关的可计量属性,足以可靠地予以计量;(3)相关性,有关信息在用户决策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4)可靠性,信息是反映真实的、可核实的、无偏向的。

尽管FASB没有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信息质量特征的顺序上明确表明态度,但从其行文的次序来看,它似乎更倾向于相关性。因为计量属性上没有表明哪一种计量属性为主并且在确认标准上倾向相关性,这样就为原始交换价格以外的公允价值的应用大开方便之门。在审计尚难以保证公允价值可靠性的情况下,势必为会计信息失真的泛滥埋下隐患。

5、将权责发生制放在第3辑《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之中在逻辑上讲不通。

另外,因为概念结构中避开了会计假设,所以难以为名义货币单位的应用提供合理的根据。

四、建立我国财务概念结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会计准则的理论支持,如果不制定用以指导、评价、解释会计准则的概念结构,那么建立即与国际惯例协调又符合国情的会计准则体系将失去理论基础。随着具体会计准则的陆续颁布,制定我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条件逐渐成熟。

建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应研究和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l、研究财务会计建立独立的概念结构的必要性。为什么财务会计学不能简单地应用理论学或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而必须建立自身的理论框架?

2.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有无国家特色以及具有国家特色的原因,是建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必须解决的理论问题。因为若无国家特色,即无单独制定之必要;若有国家特色,那么其特色受何影响、如何体现将是制定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予重点研究的问题。

3、明确我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与基本准则——《会计准则》的相同与相异之处,并协调好概念结构与基本准则的关系。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于突破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初步实现我国会计核算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起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具体会计准则的陆续颁布,具体准则与基本准则的不一致、不协调愈显突出,《企业会计准则》已难以起到统制具体会计准则的作用,修订《企业会计准则》已十分迫切。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应如何重新定位、其总体结构和内容如何调整和安排,需要研究。

4、研究会计环境对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影响。会计环境既是各国会计准则具有国家特色的原因,也应是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具有国家特色的原因;通过会计环境对概念结构影响的研究和对其他国家概念结构的借鉴,将得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和内容构成,然后进一步对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逐项进行研究。

5.关于会计目标的设定。我国会计准则的应用范围是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占主导,国有股和法人股不流通,资本市场相对不发达,会计信息失真情况严重,这种状况必然会影响到会计目标的设定。我认为我国会计目标的设定应以受托责任观为依据,目标定位要切合实际。会计目标是否应限定在财务报表的目标上或将财务报表的目标与财务报告的目标分开表述并将它们的关系讲清楚。

6.将会计假设纳入概念结构,并在概念结构中简要分析我国会计环境。会计环境与会计目标、会计假设均有密切的关系。会计基本假设是根据会计环境的特征,为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设立的前提条件;会计目标是在会计环境中概括、概念出来的。所以会计目标和会计基本假设是相互影响的,并在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同处于第一层次。

7、将可靠性放在首位并界定真实性的含义。这样作的目的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泛滥并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判断的依据。

证监会近期出台的独立董事制度,对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将起到积极作用。从世界范围来看,财务监督模式包括监事会模式和审计委员会模式,但不混合采用。笔者认为,根据我国国情,“监事会十审计委员会”模式可作为现阶段的一种选择。作为独立董事财务监督职能具体实现形式的审计委员会的引入,必将导致上市公司重构内部财务监督体系,形成分工明确的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会计部门四个层次的完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