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全面发展
【关键词】文化;神朔铁路;企业形象
【论文摘要】文章根据神朔铁路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探讨了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全面。
神朔铁路是国家“八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神华集团矿、路、电、港、油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神朔铁路西起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镇,北与包神铁路相连,往南在神木北站与神延铁路贯通,往东在山西省神池南站与朔黄线相连,形成我国西煤东运第二条大通道,往北在朔州市与北同蒲线接轨,正线全长270公里,总投资104亿元,由神华集团公司投资,为国家路网一级干线双线电气化重载铁路,于1996年7月1日开通运营,设计运量初期2500万吨,近期4000万吨,远期6000万~1亿吨。沿线地形地貌复杂,环境恶劣,桥隧涵占到总长的近30%,是一条条件较差的山区铁路。
神朔铁路分公司负责神朔铁路的建设经营。开通运营12年来,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打破了国铁的传统运营模式,边运营,边建设,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1996年开通当年货运量仅有75万吨,2000年煤炭运量达到3350万吨,创我国单线电气化运输最高纪录。2005年11月30日,煤炭外运量突破亿吨大关,成为继大秦铁路之后我国第二条年运量突破亿吨的铁路,提前5年实现了1亿吨的远期规划目标。2007年完成货运量1.43亿吨,实现产值53.81亿元,实现利润25.85亿元,偿还建设贷款6.16亿元,缴纳税金及附加5.42亿元,主要指标居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实现了安全生产无重大、大行车责任事故十一周年,走出了一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之路。
一、精心设计,从实际出发,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
在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的设计中,我们没有请专业公司设计,认为最了解企业自身的是我们自己,坚持由神朔人自己设计确定。公司主要领导亲自思考、多次组织企业文化讨论会,探讨企业文化建设的共性和个性等问题,紧紧抓住核心内容,并提出三条原则:一是突出重点,即企业精神、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企业形象、职业道德这些本质的东西,不搞面面俱到;二是要有国企的特点,要有铁路企业的特点,要有神朔铁路公司的特点;三是要把提炼过程作为对企业文化认识的深化过程,作为对企业文化的整合过程,使确定的内容符合神朔的实际,有较强的针对性,有神朔的特色,能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本着这三条原则,党群干部深入基层、广泛调研,提炼,形成初稿,之后又广泛征求意见,几易其稿,递交工作会议讨论之后,公司上下达成了共识,形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首先,明确了企业的使命是:为神华能源提供充足的运输动力。愿景目标为:把神朔铁路公司建设成为管理一流、效益一流,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知名度的化铁路运输企业。企业的发展战略也定格为:运量稳步提升、安全有序可控、管理规范、创新动力十足、效益显著增长、人企和谐发展、企业做大做强、核心地位突显。
针对神朔铁路公司是国有铁路运输企业,但在运营体制、用人机制、建设模式上完全不同于国铁,企业的高速发展来自于创新和实干,人员由五个单位合并而成,团结问题对企业的建设发展至关重要的这一实际,以及铁路运输需各单位、各工种联动作业、密切配合的特点,把企业精神确定为“开拓务实、团结奋进”;针对铁路是高危险行业,安全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神朔铁路又处在神华集团产、运、销瓶颈位置,集团每年下达的运输任务都超出常规,很容易在追求运输任务和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出现忽视安全的现象,把企业的核心理念确定为“安全创水平、效益争一流”;针对公司干部队伍文化水平大都在大专层次上,职工队伍基本在中专层次上,总体偏低,而铁路的专业性又很强,岗位相对稳定的实际,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确定为“知识改变命运,岗位成就事业”;针对铁路是一个多工种多部门联合作业的行业,必须有铁的纪律,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每个人必须有很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高标准要求自己,干好本职工作,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现实,把企业的职业道德确定为“遵章守纪、恪尽职守、爱岗敬业、追求卓越”。
二、大力推进,加强宣传,使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深入人心
公司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长远大计来抓,加大了企业文化的宣传推广力度,做出了《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决定》:一是加大推进力度。公司领导带头召开大会宣讲,坚持正面灌输为主,使公司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企业形象、职业道德,耳熟能详、内化于心。二是利用自办刊物和局域网等传媒手段对全员进行宣传教育。把企业精神印在《神朔铁路》刊物封面,发到每一个班组,在局域网上发布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及公司和基层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动态新闻。三是在基层单位、车站、工区和沿线的活动室等比较醒目的位置以统一的标牌对企业精神、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进行宣传。四是举办企业文化专题讲座,进一步提高党群干部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丰富知识,增强抓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公司先后派出三批30名专职党群干部参加企业文化促进会举办的企业文化管理师培训班。目前全公司已经有28人获得了企业文化管理师资格认证,2人获得高级企业文化管理师资格认证。2007年9月,公司被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评为“创新建设先进单位”。五是把企业文化建设列入年度党群工作责任制考核中,坚持与生产经营同步考核,与经济效益挂钩,变软指标为硬指标,有力地推进了企业文化建设。
公司坚持用企业文化的视角审视企业管理,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先进管理理念和工作作风上,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渗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一是把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作为切入点、突破口,促进观念转变,推动实际工作。给职工购买下发了《没有任何借口》一书,给中层干部购买下发了《执行力》一书,把这两本书作为教材,开展读书活动,进行增强执行力的。通过学习,在无形之中摒弃了工作中过份强调客观、主观不努力的落后理念。说了就办,定了就干,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作风逐渐形成,服从意识和工作的主动性大为增强。二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不断灌输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文明、安全就是和谐、安全就是形象的新理念,使“安全创水平、效益争一流”的核心理念在员工头脑中深深扎根。三是健全了各类管理制度,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强化了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权,按程序办事的理念,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以人为本,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在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上下功夫
公司把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来抓,提出人才强企战略和实施人才素质工程计划。一是围绕人才强企战略,实施人才素质工程。要求中层以上干部以提高 “三个水平”为重点,即理论和政策水平、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水平;公司、段两级机关干部以提高 “三种能力”即办文能力、办事能力和机应用能力为重点;职工队伍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为重点的培训目标;出台了《神朔铁路公司人才素质工程五年规划》和《神朔铁路公司职工素质工程实施细则》。规划做出后狠抓落实,每年培训经费由工资总额的1.5%提高到了3%,使教育培训经费得到保证。在干部的培训教育中,对已达到本历的,鼓励参加中央党校和北大的企业管理函授班;对大专文化程度的,公司与北方交大达成协议,开办了3个月的脱产培训班,对副处以上管理人员和部分科长进行短期轮训,培训3批54人,中层干部培训率达到98%,提高了干部素质。此外,举办了公文培训班,细化了公文处理办法。连续举办了18期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班,8期专业培训班,培训800余人。与铁道部信息中心合作,建成了神朔铁路运输管理系统,实现了车号识别、调度、车站、统计、货票管理信息化,达到了业界领先水平。 2005年铁道部信息中心以此为蓝本作为TMIS3.0版本在全路推广。二是坚持每年组织一次各工种的技术比武,在职工中大力倡导精一门、通两门,会三门专业技能,对取得优异成绩的技术能手、业务尖子,进行表彰或提前晋升岗位工资,强化了“知识改变命运,岗位成就事业”的价值观。公司涌现了众多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五、以文明创建为载体,培养争先创优意识,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公司始终坚信企业形象是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目标,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神朔铁路公司企业形象的追求目标,就是要在社会公众中建立诚实守信、文明高效、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形象。首先,公司编印了《神朔铁路员工手册》,开辟了精神文明专栏,设立了职业道德宣传灯箱。积极参加当地政府的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现在基层七个单位全部被评为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其中有三个单位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其次,不断改善基层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近几年,公司以职工的切身利益为着力点,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改造的投入,认真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七个站建成了综合楼,改善了住房条件,绿化、美化了站区。建起了职工俱乐部、露天文化广场、灯光篮球场、草坪足球场、网球场等,为职工活动提供了完备的场所。每逢春节、元旦等重大节日,组织文艺汇演和书画、摄影、征文、演讲等一系列活动。坚持用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陶冶情操,增强集体荣誉感,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凝聚职工队伍。最后,建设和谐环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开展捐资助学,先后为榆林市、忻州市等学校捐款捐物近百万元,投资240万元为公司驻地的石拉沟村建成一座小学。与神木县马镇和善家峁镇结成“帮扶对子”,先后投资150多万元进行企地联建,为推进神木县社会主义新建设做出了贡献,在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2006年7月1日,是神朔铁路开通运营暨安全生产十周年纪念日。公司及时了十年来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实现跨越式发展,效益居全行业领先水平的业绩和经验,对外进行了宣传报道。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科技日报、经济导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大篇幅报道了神朔改革发展成就,各网站也相继转发了该新闻,公司内部和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对外影响力,广大职工受到鼓舞,更加热爱自己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