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与河北省中小企业发展及对策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玉芬 时间:2010-07-01
摘要:受全球危机影响,我省中小举步为维艰。本文从企业、政府的角度谈如何应对,以求。
关键词:企业  金融危机  竞争  政府
        0 引言
        据统计,目前我省中小企业总数约为16.7万户,占全国中小企业总量的3.88%,是推动我省发展的重要力量。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小企业举步为维艰。中小企业如何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求发展,已成为我省急待解决的问题。
        1 抓住契机,积极谋求中小企业的发展之路
        1.1 在创新中寻求突围 加速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加工贸易的档次,是摆脱困境、提升竞争能力的根本途径。为此,①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注重产品创新。常言说“一招鲜,吃遍天。”这就需要企业依靠科技进步,主动遵循市场,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从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者生活品质的角度出发,抓住时机,按照市场需求来调整企业产品结构,并通过一个完善的激励机制使产品向专、新、特、精方向发展,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的能力。②品牌传播策略创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策略创新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品牌传播的效果和成本。这就要求中小企业要在品牌传播策略上加强创新。③管理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是抵御金融危机的有效办法。金融危机导致的市场疲软面前,企业更应该加快管理变革和创新的步伐,树立管理就是效益的思想,以人为本,安排,灵活调度,建立合理的工艺流程,节能降耗、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2 加快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信息化可以实现资金流、资源流和工艺流的高效统一,精确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增强企业效率,加快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可使中小企业:①在经营战略上实现“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有效帮助其识别客户需求,扩大客户基础,持续改善客户关系,为客户提供更多价值的产品与服务。②获取供应链整体的竞争优势,从供应链整体的视角出发,有效整合供应链资源、优化企业与上下游伙伴之间的业务流程,从而降低采购成本。③提升内部运营和外部协同能力,通过系统平台的搭建,使企业内部信息共享,达到企业资源合理化配置,从而使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损耗率降到最低。因此加快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1.3 提升产品、售后服务水平,提高信誉和形象 我省中小企业大部分属于传统行业,其中约61%属于制造企业,如服装、纺织、五金、皮革等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并以生产中低层次的产品为主。多是靠产品的数量和价格去打拼市场,质量意识、认证意识和国际化质量战略较弱,金融危机当头,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因此中小企业必须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售后服务水平、提高人员素质,建立战略合作多赢模式。要抓住和利用国家扩大内需和国际产业转移这个机遇,瞄准国内13亿人口、潜力巨大的市场,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上狠下功夫,强化管理,赢得市场主动权。
        1.4 优化企业结构,提高竞争力 12月19日,河北省唐山市39家民营钢铁企业整合重组为两大钢铁集团,新组建的两大钢铁集团将具有矿山资源、物流、财务管理、能源支撑、技术研发平台和钢铁生产等功能,逐步实现在发展规划、产品销售、原料采购、技改方案、资源配置、统计报表等方面的统一管理,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唐山市全面推进地方钢铁企业整合重组和装备升级的做法,为其它地市提供了成功经验,各地各类企业也应整合资源,优化组合以提高在金融危机前提下的生存能力。
        1.5 加强员工培训,开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 员工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产品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危机当头,更应注重职工的职业技能。因此,①加强员工培训,开发人力资源。要转变人才观念,即从单纯的技术人才观转变为多样性、多层次性的全面人才观,加强员工培训,提高职工的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运用薪资、福利,职位、股权、企业文化以及其它可以创造的条件来吸引和留住人才。②积极听取企业职工的建议和意见。因为企业员工是企业生产和的主体,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也是企业自身发展非常可取的策略。常言道“人心齐泰山移”,积极听取职工的建议和意见,有利于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智慧,使他们成为保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力军。
        2 完善地方政府职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2.1 积极营造有利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针对中小企业目前面临的困难,国务院已经上调了3000多种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原则上要求各级政府采购向中小企业倾斜;全面开放市场,尤其是放开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各地政府要大力宣传国家以及我省有关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推进全民创业、加快民营发展;督导有关部门和单位全面落实国家新近取消的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继续开展全省涉及中小企业收费和专项治乱减负检查工作,积极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2.2 加强资金支持 中小企业普遍反映融资渠道狭窄,银行贷款难,资金短缺紧张。这也是目前我省中小企业发展遇到的普遍问题。因此各级政府应积极给予资金扶持。①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健全以省、市、县政府政策性担保机构为龙头,商业性担保和民间互助性担保为两翼,多层次担保、联保、互保的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信用担保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分散与化解信用担保风险;创建政、银、企合作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集中授信、信用评级、资产评估、贷款担保的“一条龙”服务。②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理顺中小企业的管理机制和各级政府的责任,规范与中小企业相关的各项基金管理体系。③在货币政策方面,宏观调控要加强对商业银行的指导与监督,资金政策应对中小企业网开一面,确保对中小企业合理的贷款总额,加大市场对有效率的中小企业的融资贷款力度。④建立一批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目前,浙江、上海、北京、广州等地都已经决定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开辟新的渠道,我省也可借鉴。
        2.3 扩大内需,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为此,各地政府在具体部署上,要积极扩大内需,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以拉动我省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
        总之,要应对金融危机,政府要搞好服务,企业要苦练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