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筑面向东盟的物流信息协作平台
内容摘要:—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给我国西部地区的物流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但区域间的竞争及区域内部物流系统散乱,大大降低了西部地区物流效率。为了有效整合西部地区的物流资源,本文提出了建设面向东盟的物流信息协作平台的设想。文中分析了平台建设的作用,并对平台的建设提出初步构想。
关键词:东盟 物流信息 平台
2002年11月签订的《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中,决定到 2010 年建成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可以预计,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会给中国和东盟各国带来多方面的巨大商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预计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双边贸易水平以及由此形成的双边国际物流都将出现显著的增长(韦正球,2004)。
面对物流增长形成的巨大物流商机, 与东盟邻接或接近的中国各省份都想从中获益, 其中,广西、云南、广东间的“桥头堡”之争充分体现了这场物流竞争的重要和激烈。这些省份一方面在构建公路、铁路、水运、民航组成的物流运输,另一方面正在建设一批对接中国和东盟市场的物流基地,拟成为面向东南亚的化专业物流中心。可以说,目前,西部各省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经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和研究论证,笔者发现物流信息化是真正制约区域物流的瓶颈。因此,规划和建设面向东盟的区域物流信息协作平台对加速西部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物流建设中信息化的核心作用
信息化是物流系统的基础,没有网络技术支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设备都不可能很好的应用于物流领域。物流的信息化,包括商品代码和数据库的建立、运输网络合理化、销售网络合理化、物流中心管理化等。物流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来发展现代物流,为用户提供快速、准确、高效的服务。
健全信息网络,加强信息跟踪和利用可以节约资源,提高配送车辆的利用效率,使车辆利载、往返不空,这些都需要信息的通畅和及时提供,因此在物流网络建设中,必须把信息流赖以传输的信息网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王景恒,2006)。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2年的报告中提出区域物流系统五层模型,该模型是由传统的预测运输网络流的两层模型扩展而来的,各层由市场连接起来(图1)。如今,这个区域物流系统分层模型已被成功地应用于各种运输系统,例如客运、水运和海运、电力运输。此模型的研究意义在于,根据五层(运输基础设施、通讯基础设施、运输活动、信息活动、物流)关系,描述目前区域的物流结构和运作;制定标准和发展物流,为区域最重要的产业和供应链提供最好的物流服务。
本文则认为,在这个五层模型中,信息处于核心的地位,正是信息将物流的各个要素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图2)。没有信息的作用,物流系统的各个部分就成了一盘散沙。
面向东盟的物流信息协作平台作用
(一)宏观层次
从宏观来说,随着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内贸易量的增长,东南亚地区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逐步扩大, 各国政府、物流科研机构和物流企业界均需要及时获取大量的、动态的其他国家相关的物流科技经济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该类信息资源建设及其数据库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对提高物流管理部门的决策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 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合作日趋增多,这大大增强了对物流信息的需求。开发建设网络环境下针对东盟的物流信息资源及数据库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信息服务的国际通道和主要服务平台,将为研究机构、企业和从业人员提供全面有效的信息服务。
中国南部各省市区, 特别是云南、广西的对外经济合作将在更大范围内和程度上转向东南亚,其在东南亚市场以及我国与东南亚经贸合作份额中的比重将大幅度增加。因此,西部各省市区的工商企业及经营人员对东盟自由贸易区在物流方面的信息有极大的需求,面向东盟的物流信息协作平台正是适应了这一方面的要求。
中国、东南亚两大市场的交汇结合有着广阔的前景。建设面向东盟的物流信息协作平台,全面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交流合作的信息化进程,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通过建设中国面向东盟的物流信息协作平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过程将超越“就贸易而谈贸易”的传统概念, 将开拓合作空间, 开发中国和东盟之间巨大的发展潜能, 有助于提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各成员国的区内贸易总量, 使我国在开拓东盟各国市场方面获得巨大利益。
博弈论强调完全充分的信息。合作博弈是行动和信息的均衡, 在行动中, 每一参与者必须掌握足够的信息, 能够正确预见对弈者的策略变化, 信息障碍或虚假信息都会导致合作的失败。为避免对东盟博弈政策的不一致,甚至出现有损相互利益的政策, 西部地区应建立起物流合作制度。首先, 应尽早确立两地内部信息相互公开的安排, 并使之制度化;在此基础上, 不断完善两省区政策法规,最终形成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作的物流政策,物流信息协作平台的建设,有利于西部地区博弈的各方面进行了协作。
(二)微观层次
从微观来说,物流是以现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综合性物流服务。其中信息流的处理和利用水平决定整个物流过程的运作水平,成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整体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可以大大促进西部现代物流产业,解决现代物流的信息流瓶颈,大力提升口岸通关效率,增强西部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功能。
首先,通过互联网可以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若干家物流企业连接在一起,远程进行业内信息发布和业务数据传输;其次系统通过公网将各地用户的订单汇总起来,由信息平台根据物流资源统一调控,通过规模物流,做到以最低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再次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物流信息,以及个性化的物流服务;最后对于不具备全面开展信息化的中小企业而言,通过会员注册就可以加入物流信息平台。
物流信息平台是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所构建的具有虚拟开放性的物流网络平台。物流信息平台能够整合现有企业物流信息资源,优化行业物流运作,从而实现社会物流系统整体效益的最大化。物流信息平台系统的基本特点为:通过结合机网络与通信技术,与各节点企业原有信息系统实现衔接,安全快捷地对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信息集中处理,利用平台化操作,加强各物流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优化社会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数据分析反馈功能,能够为企业制定经营策略以及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提供相关数据和资料。面向东盟的物流信息协作平台对西部地区物流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面向东盟的物流信息协作平台构建
面向东盟的物流信息协作平台是一个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是一个面向物流行业、各个企业的综合性特大物流商务社区。它提出面向企业和用户服务的虚拟电子交易市场和管理咨询的经营理念,它以各行业的供应链交易和咨询管理为中心,涵盖各行业的制造、商贸、服务成员。交易平台既为企业提供行业信息、又为各会员企业提供物流服务信息,并实现在线交易等一系列管理流程。在这个平台里,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设计了一个服务产品丰富、商家云集、买卖频繁、跨区域、跨行业的虚拟电子交易市场。
面向东盟的物流信息协作平台的建设目标为:建设统一的网络传输平台和业务系统,实现政府部门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计算机作业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交换,实现协同作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其他增值业务服务商提供基础平台,建立合作机制,共同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便利企业;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支持,利于建立规范并有序竞争的物流市场;为政府部门和企业的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面向东盟的物流信息协作平台将建设并运营“一个平台、三类系统”。一个平台即网络平台,以连接海国、国检、边检、海事局等口岸监管部门,码头、机场、拖车等运输作业单位,船代、货代、报关行等中介代理机构以及外经贸企业等。三大类物流信息系统即:“通关数据支持系统”、“运输作业数据交换联动系统”、和“物流信息增值服务系统”。
另外,平台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物流企业,因此针对会员企业可提供多方位的服务:提供快捷、实时的行业新闻、行业动态、行业科技发展信息及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各方面信息;为会员企业提供形象展示广告、物流服务的详细介绍;为企业在平台上发布招商引资信息、项目招标投标等。为会员企业的供需信息进行交易的搜索、撮合和自助式采购。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给西部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西部地区地处中国与东盟经济圈的几何中心,同东盟国家之间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相联系。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双边贸易水平以及由此形成的双边国际物流都将出现显著的增长。面对这一物流增长蕴含的巨大商机, 一场物流竞争已经在与东盟邻接或者接近的西部地区之间展开。除了这种区域间的竞争外,区域内部的物流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不仅职能部门众多而且每个职能部门属下几乎都拥有自己的运输系统、仓储系统等产业相关单位,这大大降低了西部地区物流效率,不利于西部地区物流业的统筹协调发展。
:
1.李玫宇.以博弈论分析广西、云南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位.东南亚纵横, 2004
2.韦正球.中国-东盟框架下粤、桂、滇物流竞争力比较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4
3.陈俊伟.把广西打造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物流中心区.改革与战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