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探微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贺晓斌 何旭明 时间:2010-07-01

  摘 要:通过简要阐述中小概念界定及生存理论基础后,分别从正反两面具体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现状,并从改善中小企业生存的环境,加强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对策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对解决就业、稳定社会秩序,推动和保持国民持续、快速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统计表明, 2001—2005 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2006年,中小企业实现的营业收入相当于各类企业营业收入的 60%左右,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上缴税收占全部工业企业税收总额的50%左右。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要求。重视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然而,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它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其发展仍受到阻碍。只有通过改善中小企业生存的环境,加强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才能使中小企业得到更大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的概念界定
  
  中小企业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世界各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同经济发展时期、不同的行业来分别界定中小企业标准。我国在2003年所颁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来制定中小企业标准。例如:工业中小企业标准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 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 30000 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 40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 300 人及以上,销售额 3000 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 4000 万元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三、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般而言,学术界分别从经济学、战略管理理论和社会心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小企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经济学角度的分析研究,比较典型的有规模经济论、经济进化论、不完全市场论、产业(或行业、部门)分工论和生产力本位论等分析研究。例如:美国的张伯伦和英国的琼·罗宾逊分别在《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的著作中对传统经济学的完全市场假设提出质疑,认为现实中的市
  场既非完全竞争也非完全垄断,而是二者的混合,即“不完全竞争市场”。正是这种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状态才使得中小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张伯伦特别强调“产品的差异性”对中小企业生存的重要作用,认为由于产品差别也会使小企业形成一定的垄断因素,得以与大企业共存。罗宾逊夫人认为不同的企业,由于参与竞争需要的具体条件不相同,最终,都对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中小企业只要能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样可以对价格产生影响。这是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共存的原因。
  战略管理理论角度的分析研究,比较典型的有市场缝隙论和战略灵活论等分析研究。
  社会心理学角度的分析研究,比较典型的有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和相关的社会学理论等分析研究。
  应该清醒认识到,现实工作中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理论框架,各种影响因素随着地点、时间的变化,其重要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应当在吸收以上已有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实践,紧跟中小企业发展最新动态和趋势,积极探求新的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理论框架。
  
  四、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现状分析
  
  1.中小企业生存发展优势
  中小企业凭借机制灵活,“船小好调头”,善于捕捉商机等优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需要,正突显出新的特点和优势。
  吸纳劳动力优势愈发明显。目前,城镇75%以上的就业岗位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大多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再就业,大部分进城农民也在中小企业务工。中小企业开始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
  与大型和超大型企业配套互补,形成工艺专业化、产品多元化的企业组织结构。大型企业可利用规模和技术上及经营上的优势承担重大开发项目和建设项目,直接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而中小企业则可利用各种新技术、新材料,积极开发新产品,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以适应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如果没有大量的中小企业的同步发展,大型企业的发展将失去依托,国民经济结构就难以合理化,供给充足、市场繁荣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扮演推动技术发展的重要角色。目前,我国有60%以上的发明专利、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无论是在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还是在信息咨询、创意设计、物流等新兴服务业里,中小企业的创新都十分活跃。一批中小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已迅速成长为大企业。
  
  2.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劣势
   由于国家政策法规不尽完善,相比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景气度下降,经济困难,亏损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缺乏融资渠道,资金困难。由于中小企业经营期限较短以及很少能提供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使得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极度不对称。为了防止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债权人可能带来的损害,债权人在与中小企业订立的债务契约时,往往要求更高的利率和更严格的条款,从而使得代理成本变得更高。此外,中小企业缺乏大企业所拥有的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手段,故其资金还主要来源于机构。由于商业银行的信贷制度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制定的,使得银行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大行业”集中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进一步突出。这将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和技术创新投入。
  治理结构不合理,自身素质不高,市场行为不规范,竞争力不强。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经营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概念淡薄,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许多中小企业经营销售过度依靠低价或以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参与竞争。甚至受经济利益的驱使,部分中小企业采用偷工减料的方法降低成本,制作虚假广告,夸大公司的实力以进行不正当的竞争。
  生产技术水平低,组织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特色不鲜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经济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仍然依靠大量资金投入,与集约型增长方式和目标差距较大。组织和产业结构有“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有低水平重复建设、重复投入的问题,还有企业之间缺乏社会化、专业化分工协作的问题,主业不突出。在协作配套生产、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等可以发挥特色的领域,中小企业发展不足;在资源开采、原材料生产等产业集中度要求较高的领域,小企业过多。

  缺乏政策上的宽松环境。政府扶持力度不够。长期以来,我国、财政等政策偏好大;相比之下,中小企业创业门坎高,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资金融通难,社会化服务滞后。例如:擦皮鞋这样的劳动型创业在国外不需要登记注册,而在国内必须注册,否则就是非法经营。对中小企业监管不利。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经营行为缺乏具体的约束;另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宏观管理分散,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又造成中小企业的许多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例如:我国未有效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中小企业将面临比大企业支付更高的代理债务成本。中小企业负担过重。作为地方财政主要来源,中小企业税负、社会负担越来越重。而且地方政府为解决地方财政困难,还把中小企业作为摊派各种费用的对象,政府各部门的收费罚款“特别多”,工商管理费、市场管理费、年检费和质量检验费,很多个体户和企业不堪重负,企业经营难以为继。此外,收费罚款环节各部门重复交叉执法,审判难、贷款融资困难、到政府部门办事难等因素也使得的中小企业生存艰难。
  
  
  五、加快我国中小企业的对策
  
  1.发挥中小企业集群优势,使企业集群的整体效益远远大于各企业单个效应之和。中小企业集群是指由众多自主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中小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而建立起来的并在某一地理空间高度集聚而形成的产业组织。一般具备以下特征:集群内各企业彼此独立;集群内企业间联系密切;集群内企业间存在多种特定关系;集群呈现动态化;集群运行机制的基础是“信任和承诺”等人文因素。我国的中小企业集群主要由乡镇企业集聚、以家庭为基础、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以“产学研”合作机制为基础等形成。
  通过集群,首先提高中小企业集群内企业的生产率;二是促进创新;三是在保持灵活性的同时,中小企业集群容易形成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例如:中小企业集群因具有较高的商业信用和较低的银行业务成本及信贷风险,故获取金融贷款比一般的分散的中小企业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对于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应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一方面,要加强对中小企业集群的扶持力度,制定适当的产业指导规划,对存在价值链整合效应的产业进行优先扶持。在集群化过程中,各级政府要加强产业引导,确定合理的集群规模,同时要积极引导企业转型,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优化。另一方面,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区域行为主体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与协作的良好的区域产业文化,培育区域创新文化,构建区域创新。同时要加快中小企业集群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大力培育各种中介服务机构,建立配套的专业市场体系,带动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通过扶持系统的不断健全与完善,优化中小企业集群的生存环境。
  2.完善信用体系,健全信用担保体系,优化中小企业资本结构。根据国内学者运用企业金融周期理论弥补传统资本结构理论中“融资顺序理论”缺陷的观点,企业创立初期,由于资产规模小、缺乏业务记录和财务审计,企业信息极不对称,企业主要依赖内源融资;企业拓展阶段, 由于规模扩张,同时可用抵押资产增加,业务记录逐步规范,信息逐渐透明,企业获得外源融资的机率增大;企业稳健阶段, 由于业务记录和财务制度健全,逐渐具备进入公开市场发行有价证券的条件。由此,可以得到中小企业融资优序策略模式:内部融资→股权融资→债务融资。
  基于中小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往往合二为一的特殊性,中小企业融资决策就不仅为满足企业资金需求的单纯问题,而是集融资和管理为一体的综合财务管理问题。在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完善健全的前提下,由于规模所限,公募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准入有着极高的要求,而且公募所伴随的高额发行成本对于小企业而言往往不堪重负,现阶段通过私募股权融资为中小企业完成“资金 +管理”的较优决策。因为私募股权资本拥有者为实现其投资收益最大化,会凭借丰富的管理经验和风险识别能力,通过早期投资介入企业发展。
  在尽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的同时,当前应以扩大股权资本融资比例, 合理选择负债融资方式,加大直接融资方式的比重,提高流动比率,降低资产负债率等思路为基调来优化中小企业资本结构。
  3.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制定中小企业政策,应针对国情特点、中小企业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财政、税收、补贴等方面鼓励民众投资兴办中小企业。加快对中小企业的立法工作步伐,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环境。西方许多国家为了保护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都制定针对中小企业的不同情况而采取保护和引导方面的法律、法规。根据国外成功经验, 我国应加快建立健全诸如《中小企业法》等法律法规的立法步伐,统一规范中小企业的行为。
  设立健全的中小企业组织管理机构,加强和改善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对中小企业发展起着统一规划协调并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作用。借鉴国外成功的管理运转办法,随着中小企业逐步产权明晰、政企分离, 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宏观指导,负责制定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工作。   构筑平台,为中小企业的人才培养、技术支持和信息交流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
  4.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财务核算和管理体系,建立规范的企业制度。提高认识,树立财务管理观念,规范内部控制,强化资金管理。企业管理的中心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管理。中小企业必须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工作流程、建立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加强现金、存贷和应收账款等流动资金的管理,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此为契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层层分解落实管理目标,把强化财务、资金管理作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例如:在日常经营中准确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建立完善应收账款核算体系,以杜绝通过过度赊销提高销售业绩获取表面利润,而最终造成收支失衡,资金拮据。
  以技术创新为龙头, 加强成本控制,建立和完善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制度,着眼于建立长期成本领先地位。当今,企业成本管理不同于传统成本管理,它并非单纯“节流”的绝对成本控制,而是“节流”与“开源”并举的相对成本控制。因此,中小企业应从企业总体战略的高度出发, 在对客户需求分析与价值组合确定的基础上,以技术创新为龙头,通过对价值链的每个运营环节保障价值实现的品质和成本——效益分析,着眼于长期成本领先地位的建立。
  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企业全员的管理素质。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对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思想,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加强全员素质教育,首先从企业领导做起,不断提高全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只有依靠企业全员上下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改善企业管理状况,搞好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适应管理现代化的要求,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适应管理现代化的要求,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的要求,通过实行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如实行委托代理制),改变过去传统的“人治”模式,建立以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的中小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

  
  :
  [1]马刚.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理论述评[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11.
  [2]陈凤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3.
  [3]曹艳春.论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J].农场经济管理,2002,3.
  [4]邓旭东,胡兰兰.中小企业集群竟争理论与集群竟争优势[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
  [5]胡著伟.河南省中小企业资本结构与融资问题分析[J].经济经纬,2004,6.
  [6]唐欲静,崔学刚.中小企业资本结构与融资策略研究[J].商业时代,2007,5.
  [7]梁群彩,张善厚.加强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