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杂性科学的企业分形管理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 霞 王 辉 时间:2010-07-01
  摘要:复杂性具有全新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它将看作是一个演化着的非线性复杂系统,分形是企业系统的一个特性。根据分形理论,分析了企业系统中存在的结构分形、过程分形及功能分形特征。从新的角度和层面探讨了企业的分形管理,指出企业系统的自相似性和自组织性能够使得企业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关键词:企业系统;分形管理;复杂性科学;自相似性;自组织性
  Abstract:Complex science has its new thinking manner and Weltanschauung. It considers enterprise as a nonlinear complex system. Fractality is a characteristic of enterprise system. Based on the fractal theory,the paper expounds the structural fractality, process fractality and functional fractality in enterprise system. It discusses the fractal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in which the combination of self-similarity and self-organization can make enterprises adaptibleto the mutable environment.
  Key words:enterprise system;fractal management;complex science; self-similarity; self-organization
  
  随着全球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体现出越来越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企业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这种新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不断调整组织和管理模式,适应环境的变化,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认识企业组织面临的复杂性,需要利用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方法。复杂科学与管理的结合是复杂科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1],人们开始把复杂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纳入到管理科学的研究中来,并不断产生出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经营者高度关注的新成果。
  作为复杂科学理论之一的分形理论对待界和社会生活有着与传统科学不同的思想和研究方法,解决与说明了一些应用传统科学所不能解决与说明的问题或现象,其研究与应用也已渗透到了众多学科领域。企业系统本质上是一类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分形理论为研究企业系统提供了新的范式,将分形理论与企业管理相联系已经受到了管理专家们的重视,应用分形理论研究企业管理问题也正成为管理科学的研究前沿。笔者根据复杂性科学理论将企业理解为一类非线性复杂系统,分析了企业系统的分形特征,将分形理论与企业管理相结合,进一步探讨了企业的分形管理。
  
  一、 企业系统是一类非线性复杂系统
  
  企业系统除了具有一般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目的性、适应性等特征外,还体现为结构复杂、关系复杂、行为复杂和经营环境复杂等特征;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有人参与、具有自组织能力和信息反馈功能,是由自然、经济、社会、政治复合而成的系统。企业系统的复杂特征研究需要引入复杂科学,用复杂科学及复杂系统理论来分析和指导企业系统的经济与管理活动[ 2]。
  企业系统同其它系统一样也是一个具有各种正负反馈结构和非线性作用相互“耦合”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系统。其特征表现为:
  1.企业的开放性。企业的开放性源于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开放。企业组织和外部的政治、经济、技术环境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通过和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发展,企业组织不得不向更加有利于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企业组织的边界逐渐模糊,呈现了无边界的趋势,在企业、供货商和顾客之间存在着可渗透、可连续变化的边界和接口。
  2.企业的动态性。企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就是盈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顾客需求的不断变化,“以不变应万变”的企业是没有出路的。现代企业组织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和发展之中,它对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企业变革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成败。企业自诞生之日起就随着时间而变化,经过企业内部和企业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适应、调节,通过自组织作用,经过不同阶段和过程,向更高级的有序化发展,以适应变化与发展的要求。
  3.企业的非线性和突现。企业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这种过程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内部随机性。由于企业内部组元之间的相互的作用是非线性的,使得企业的整体有许多特性突现出来,并表现出企业中个体所不具有的特性。在企业系统中还存在着各种随机的涨落,这些涨落不断地通过各种非线性作用机制形成巨涨落,最终产生新的组织安排,导致突变的发生。这些作用机制和作用过程都不是线性的,不满足叠加原理,而是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作用过程。 
  4.企业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企业是由大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组元相互作用构成的,其组元具有多样性并且各组元之间存在广泛而大量联系。企业具有多层次、多功能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现代企业分成不同的层次和功能结构。同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学习并对其层次结构与功能结构进行完善,企业内部的各个组元之间共同演化、共同进步。企业中各个组元都存在着大量的联系,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和其它部分的变化相关联。
  5.企业系统组元特征的复杂性[ 2]。同一般的自然系统相比,企业系统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人的参与性。企业的各项制度和决策从根本上讲是由人选择、比较,通过博弈最终制定的,取决于人的有限理性与非理性的能力。如人的意志、思想、智慧、意愿、偏好、心理、价值观等,由于人的理性、有限理性及非理性都是极其复杂的,非线性的,尤其是有限理性与非理性是复杂性产生的重要源泉,使得企业系统也呈现出复杂性。
  
  二、 企业系统的分形特征
  
  (一) 分形理论简介
  分形(Fractal)这一概念起源于1967年曼德尔布罗特(B-Mandelbrot)提出的英国海岸线长度问题。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分形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严格的数学定义。英国数学家K-Falcom er 认为, 分形的定义应该以生物科学界给出“生命”的定义的类似方法给出, 即不寻求分形的简明定义, 而是寻求分形的特性, 将分形看作具有如下所列性质的集合[ 3]:(1) 分形具有精细结构,即在任意小的尺度下,它总有复杂的细节; (2) 分形具有高度的不规则性,它的整体与局部都不能用传统的几何语言来描述; (3) 分形具有某种程度上的自相似性,这种自相似可以是近似的,也可能是统计意义上的; (4) 分形具有分形维,且分形维通常大于它的拓扑维数; (5) 在大多数情形下,分形的生成方式很简单,可由递归的方式生成。
  
  分形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自相似性,它是指某种结构或过程的特征从不同空间或时间尺度上看都是相似的,即结构局域性或局域结构与整体相似。换句话说,具有自相似性的系统就是分形。
  根据上述分形理论,我们发现企业系统也是一个分形体,在企业系统内也存在着自相似、精细结构、尺度不变性等分形特征。企业系统作为一个分形体,其分形体现在系统的结构上、状态上和变化过程上以及功能上,分别体现为企业的结构分形、过程分形和功能分形。
  (二) 企业系统的分形特征
  1. 企业的结构分形。企业中的分形是自组织的, 能自我形成符合和有利于企业总目标的战略与战术, 可以改变自身形成新的分形单元。即以流程为中心建立企业的组织, 按企业的物流、 信息流、 资金流来考察企业, 建立分形单元, 强调团队组织和并行工作, 使结构扁平化, 减少管理层次, 强调生产安排和控制的自主自治;在过程和物流上,从产品结构、制造和装配过程进行考察, 从系列化生产过程出发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在资源和产品进行分类上建立加工和装配的自治单元, 采用准时制造、面向过程控制、过程优化等方法;在资金流上, 引入成本预算体系, 对预算和成本进行管理,并由单元直接控制和负责。
  2. 企业的过程 (运行) 分形。在企业系统中,不仅存在着反映职能分工和层次关系的结构分形,而且还存在着健全、有效的实施机制[ 2]。实施机制是企业贯彻战略规划、实现经营目标和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保证。
  的过程(运行)分形来源于其本身的结构分形[ 4]。由于企业结构表现为复杂精细的层次结构,因此其生产经营的实施及运行过程也同样表现出层次结构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使得企业呈现为复杂的运行分形,表现为企业行为在不同层次的具体运行和执行。此外,企业的实施机制还是一个“有人参与”的复杂系统,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认知主观特性,因而使得人在企业过程的实施之中不是基于环境的完全镜像而进行,并且带有强烈的个体倾向,这就使得企业的运行分形还表现出复杂动态特性。
  3. 企业的功能分形。所谓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是系统内部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次序及时空形式的外在表现形式[ 4]。随着结构的分形,其运行的结果就是完成各个分形单元的目标,即正常发挥每一级各个分形单元的功能,体现在企业组织的每一层次,涉及组织的每一方面。
  企业的结构分形并不一定能决定企业的功能分形,必须同时具有运行分形。企业的结构分形与运行分形相互联系,相互协同。企业的组织结构决定着企业运行的方式,对运行实施调控。运行结构在保障组织结构功能的同时,向组织结构系统反馈信息,并不断促进组织结构的完善和优化。在满足结构分形与运行分形的条件下,才能最终决定功能分形,而功能分形才是企业组织安排的真正目的。也就是说结构分形决定运行分形,结构分形与运行分形一起最终决定功能分形,这三种分形一起构成我们统称的企业分形,彼此之间的关系如图1 所示[ 2]。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系统具有特征明显的结构分形、过程分形和功能分形。在对企业实行分形管理时,需要处理好结构分形、过程分形和功能分形之间的关系,并结合企业的外部环境和行业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三、企业系统的分形管理
  
  (一)分形管理的实质
  分形管理采用分形几何中“局部与整体相似,系统是部分按某种的组合”的基本思想,将企业系统中的子系统或各个部门,甚至是每个员工都视为一个分形元。每个分形元的运作模式为目标驱动方式,享有一定的决策自主权。分形元之间能够相互交流、启发并形成动态结构,当环境变化时,分形元之间进行重构,形成适应环境的新结构,从而获得动态的适应能力。
  要实行分形管理,企业必须按照相似性原则划分分形元,采用目标驱动机制并实现分形元之间的开放式沟通,才能形成分形元之间的重构能力,即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态适应能力[ 4]。具体来说,必须解决以下三个核心问题。
  1.分形元的划分。分形管理理论基于相似性将复杂的企业系统划分成简单的“分形单元”,使企业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分形的自相似和自组织特性。其中,相似性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同一层次上的分形元之间的简单相似关系;另一种是自相似性,指不同层次上分形元之间的嵌套关系。按照自相似原则划分分形元能够保证分形元之间的相似性,从而有利于分形元之间高效和无障碍地沟通,并允许分形元在环境变化时快速重构。
  2.分形元的运作模式。分形元是具有一定智能和权限的自治体,它采用目标驱动机制。一方面,所有的分形元都服从于企业的目标,这样分形元才能进行有效的协作,并在整体上涌现出有序行为;另一方面,单个分形元又有自己的活动空间,享有一定的决策自主权。这意味着分形元不仅是执行体,而且还是决策体,它能够自主决定内部流程,并可以根据整体目标和环境变化进行自我设计和优化。
  3.分形元之间的交流机制。只有经过相互交流,分形元才能实现与其它分形元的信息交换,对自身在整个组织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出评估,进而能调整活动空间和不断改善内部过程,并重新构造出新的动态结构。分形元之间的交流能力首先取决于它们的相似性,只有在结构形式、运作模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高度相似的分形元才能实现高效的沟通。其次,有效的学习机制以及明确定义的目标和职能也能促进分形元之间的交流启发。
  (二) 分形管理的模式
  企业作为一个层级系统,其中每个较高层级都是较低层级的,而不是简单的归纳,它不仅具有与较低层级的相似性,而且具有更高的复杂性和更强的应变能力。它们之间是全息对应的。只有相似的结构、目标和方式才能产生相似的结果。只有在微观层次上高度协同运作,才能在宏观层次上表现出高效率。因此,分形管理模式强调企业系统在组织结构、目标等方面的自相似,重复相似性构造,使得某些特性得以贯穿系统的各个层次,构造出自组织的分形结构。对此,就分形管理模式的企业组织结构而言,企业的集权化程度必须相应地降低,企业只关心整体调控工作,工作小组有自治权,能快速对变化事件做出快速反应,使工作小组不仅是执行元,而且是决策元。有利于信息传递的效率,消除信息冗余,有较好的局部反馈能力。同时要求建立有机式的组织结构,降低组织正规化的程度,管理层次比传统的企业组织管理模式要少得多,表现出柔性化、简单化和扁平化的特征。
  企业的分形管理和控制是灵活的,能及时迅速地检查其运行状态是否满足目标要求,并进行及时有效的修正。它改变了传统“金字塔”型企业繁琐的信息结构、复杂的计划方式和缺乏自主性的局面;而采用扁平化的组织划分、自主决策机制、有效的通讯和信息保障,它是“房屋”型组织结构[ 5](如图2所示)。
  分形管理模式下企业自组织的动力来自企业系统内部各个分形元之间的竞争和协调。因此企业系统整体和内部各个分形元都具有活力,使竞争中的一种或几种趋势优化,最终形成一种总的趋势,从而支配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形成一个自组织的核心机制,提高企业内部的协同能力。企业分形管理模式的核心是通过运用自相似和自组织理论进行企业的制度安排,这当中包括了组织结构的设计、人力资源的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的构建等几个方面,最终使企业主动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6]。
  
  四、 结束语
  
  企业系统是复杂的,复杂的企业系统具有分形特征,企业系统的复杂性和分形特性要求人们进行企业管理的创新,实行分形管理。企业的分形管理模式则是受到分形理论的启发,从事物分形特性的角度对企业管理和组织模式进行有益的考察和研究,并形成了自己初步的思想体系。它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企业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条件领会分形管理思想和方法的精髓,建立适合自己具体条件的管理和组织模式。的研究旨在将复杂中的分形理论导入到管理领域,进一步拓宽管的研究范围,开拓管理领域的研究思路,将管理问题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促进管理学和其它学科的交流与融合。
  
  
  :
  [1] 成思危,冯芷艳.复杂性科学探索[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1-8.
  [2] 范如国,黄本笑.企业制度系统的复杂性:混沌与分形[J].科研管理,2002,23(6):22-29.
  [3] 肯尼思 法尔科内/曾文曲,刘世耀译.分形几何-数学基础及其应用[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1.
  [4] 刘庆忠,舒华英.电信企业的分形管理[J].数据通信,2004,6(6):47-49.
  [5] 张小平,甘仞初.企业的分形管理[J].国外与管理,1999(8):6-10.
  [6] 彭正新,李传昭,李华.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分形管理模式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2(10):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