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分工必要性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谷永芬 费军伟 李松 时间:2010-07-01
  摘要:长三角都市圈在近几十年中迅速,但因地区内产业分工缺乏协调性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从古典到的分工理论,均证明都市圈内产业分工、同一产业内分工的必要性。从长三角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分工现状和对国际成熟都市圈发展的比较分析中,找出长三角发展的差距和启示,以促进长三角地区的进一步协调发展。
  关键词:长三角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分工
 
  Abstract:Though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metropolitan area witnesses its fast development during the past ten years, the problem of the dissonance in the divis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has been an essential obstacle for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Both classical approaches to modern division theory have proved the necessity of dividing among industries or within industries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The paper aims to find some disparity and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by comparing the division situation of the producer services betweenYangtze (River) Delta metropolitan area and global mature metropolitan area, which will bring about a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for the economy of Yangtze (River) Delta metropolitan area.
  Key words:Yangtze (River) Delta metropolitan; producer services; division
  
  虽然长三角总体经济运行形势良好,但是都市圈内部协调联动发展的内在机制远未形成,分工协作不明显,产业梯度层次不清晰,同构化竞争较为明显。相似的发展方向、动力机制而产生的制造产业同构化问题,已经造成长三角区域在资源、市场方面的恶性竞争和产业低水平重复,并已成为提升地区整体竞争力的一大难点和障碍。都市圈内合理分工是其形成竞争合力的重要条件。为使长三角都市圈成为可与其他世界级都市圈角力的经济密集区,应依据长三角两省一市各自竞争优势,准确定位生产性服务业在各地区的发展。
  
  一、分工理论与生产性服务业概念的界定
  
  当代经济学家霍撒克(Houthakker,1956)指出:“没有任何经济学分支不会因对专业化的深入研究而得益。”这正说明了对分工研究是涉及所有经济学分支的经济学核心,新制度经济学也从分工角度论证了经济发展源于人们通过分工和交易形式实现的合作。
  所谓分工,是指将原来由一个经济行为主体(一个人、一个或一个地区)所从事的不同经济活动或一种经济活动所包含的不同操作分解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主体承担。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提到分工和专业化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作用,他提出了“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的观点。《国富论》之后,李嘉图(1817)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来研究专业化与分工,黑格尔(Hegel,1812)和查尔斯·巴比奇(Charles Babbage, 1835)也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分工对于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方式和途径,解释了分工对于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
  阿林·杨格(Allyn, Young 1928)在其经典《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中从斯密定理出发,深刻阐述了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的关系,这篇文章代表了研究分工问题的最高成就,文中指出,递增报酬并不是由工厂或产业部门的规模产生,而是由专业化和分工所产生。
  服务业正是在社会经济活动的分工中产生的,代表了社会的发达程度。李江帆从非实物生产的分离、实物生产阶段的独立化、社会生活阶段的独立化、服务业的分化四个方面论证了因分工而产生了服务业的四个途径。经济活动分工产生的服务业对都市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Riddle通过构造一个“经济部门相互作用模型”,证明了服务位于经济的核心地带,而不是“边缘化的或奢侈的经济活动”。生产性服务业作为都市圈服务业中最重要服务业形态,应积极展开在分工经济的大背景下进行自身的内部分工,形成规模优势,推动都市圈的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最早由Greenfield(1966)提出,经由Browning和Singlemann(1975)发展得到进一步深化。生产性服务是指市场化的、非最终消费服务,即作为其它产品或服务生产的中间投入的服务。生产性服务业有以下特点:第一,生产性服务是中间投入品;第二,生产性服务的交易一般涉及知识的交换,这种知识是由提供者经过前期投资积累下来的。因此生产性服务是密集地使用劳动力和其它知识资本;第三,生产性服务的提供具有规模经济性,即知识和技能一旦被掌握,其服务的边际成本就降低;第四,生产性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是定制化的,用于解决购买者的特定问题,存在着服务的差异化;第五,生产性服务的国际贸易受到许多直接或间接的限制。
  尽管服务业很难区分出其服务对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但是将服务业区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因为在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技术进步方式、服务贸易条件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下表是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以及公共服务业的不同特征。
  
  都市圈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之间相互促进,联系紧密。成熟都市圈中最重要的产业是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又是都市圈中重要的服务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在以下一些方面推动了都市圈的发展:第一,凭借对技术的推动、知识创新的推动、市场开拓的推动、资本运作的推动,为都市圈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第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之间、城市之间相互协调、形成良性循环,为都市圈的整体性的统一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三,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领域和主要渠道,而生产性服务业吸纳高素质就业劳动力方面具有重要贡献,并以此在地区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上提供重要支持。
  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1996)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有比制造业更为明显的集中趋势。早期的服务业,例如餐饮业、家政服务业、行政管理业等,其产品一般都具有不能储藏和不能转移的特征,这些产品就只能在当地生产、当地消费,具有不可贸易性,所以其分布也比较分散。生产性服务业中如高技术行业,产品具有可储存和低成本快速转移的特征,具有在空间上趋向集中的倾向。生产性服务业分工的细化,并由于产业链纵向与横向的扩展和延伸,在规模优势下,很容易形成服务业产业群。生产性服务业的分工不仅对产业本身形成规模优势,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本身的经济效益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这种分工对于避
  
  免地区内产业的恶性竞争,提高整体效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长三角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分工的必要性
  
  长三角都市圈内产业之间同构化问题导致都市圈融合的障碍,引起学者关注。靖学青(2004)通过长三角地区15城市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数,指出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趋同现象颇为严重。除舟山市,其它14个城市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大部分在0.97以上,其中,沪宁杭苏锡五个城市之间的结构相似系数最大,绝大部分在0.98以上。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主要存在于三次产业这样的宏观层面(江浙沪目前都形成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没有出现在制造业、服务业这样的中观层面,但是从制造业、服务业的相似系数来看也存在相当程度的产业同构现象。
  上海海关通过出口产品结构重合度指数来测算产业同构情况,2006年前l0个月,长三角出口产品结构重合度指数为59.80。其中,江苏与浙江、上海与浙江分别为63.6%和66.4%, 而上海与江苏更是高达89.8%。这种高度的产业同构将会使长三角地区失去产业布局的层次性和互补性,加剧地区间的竞争程度,造成各种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不利于地区间优势互补和分工协作的发展,从而阻碍长三角都市圈融合。
  长三角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层次性和互补性不明显。在“十一五”规划期间,长三角两省一市的经济发展都把、物流、会展业等作为各自的重点。
  
  随着都市圈的不断成熟,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成熟的都市圈其产值中60%以上由服务业产生,并且这其中的40%左右是生产性服务业。可以说生产性服务业与都市圈的发展之间呈现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就物流方面看,目前上海正在建设大小洋山国际深水港,计划每年卸货1 300万标箱,规模超过香港。而宁波早已建有国家投资的天然深水良港北仑港,但由于其腹地不足使北仑港运力严重过剩,现只发挥20%的能力。浙江省兴建跨海大桥,目的在于吸收上海货源,以使北仑港能够正常运转。而这样做却会大大削弱上海大小洋山国际深水港应有能力的发挥。在江苏沿江一线,随着江苏省沿江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沿江各市为将市区面积扩大到江边,重复投资建设了大量的集装箱码头,仅从江阴到南通60公里岸段,就有68个万吨级泊位,平均0.9公里就有一个,有的港口利用率不到5O%。不仅如此,浙江、上海进行大投资物流建设的同时,南京于2005年8月出台了打造现代服务业的一揽子宏伟规划:将在河西、城南、城北、江北分别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近400亿元的总投资将托起十大重点项目,其中重点建设的现代物流集聚项目4个,包括龙潭物流基地、王家湾(丁家庄)物流基地、南京空港物流基地。除了港口建设外,长三角范围内的机场、轻轨、高速公路以及相邻城市的环城快车道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都应该充分考虑避免重复建设问题。
  目前,在对都市圈的未来发展规划中,长三角地区还没有呈现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统筹规划,以及明确的分工和错位发展态势。应积极提升长三角都市圈的整体协调发展功能,促进都市圈又好又快发展。   三、国外成熟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分工协作的启示
  
  (一)纽约都市圈鲜明的分工特色
  纽约大都市圈从波士顿到华盛顿,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共计40个城市,是世界上发育最成熟的都市圈,也是美国最大的都市圈。该都市圈长965公里,宽48公里到160公里,面积13.8万平方公里,占美国总面积的1.5%,该都市圈内人口达2 120万万,占全美国总人口的20%,人口密度是美国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
  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都市圈,其成功经验在于:
  1.城市功能注重分工错位。纽约最著名的产业业在当地的影响最大,金融业对当地的就业贡献率巨大。在纽约,有著名的高盛集团、美林证券、纽约银行,还吸引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美国证券交易所等。不仅如此,纽约都市圈有着最发达的专业服务业、创意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为纽约大都市圈提供多种重要的服务。
  波士顿集中了高科技产业、、医疗服务、建筑和运输服务业,其中以机为代表的高技术研究开发业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有重要影响。以哈佛,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教育业最具典型。
  费城依据优越地理位置,其港口带动了费城整个运输业的扩展,费城港是美国最繁忙的港口之一,集装箱容量在北美各大港口中位居第二,使得费城成为纽约都市圈的交通枢纽。华盛顿市作为全美中心,世界银行、国际货币银行和美洲发展银行的总部均设于此,这在国际中有着重要影响。
  2.各城市的金融保险业内部实行有序分工。纽约已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各大跨国金融机构首选之处,主导着国际金融交易。波士顿则积极发展服务于本地发展的金融业务,北英格兰储蓄银行(North Eng Saving Bank,est.1870 ),洛克斯贝里高地储蓄银行(Roxbury Highland Saving Bank,est.1889)等在此开设,基本目的是为社区提供银行服务和为地方商业活动提供贷款。地方金融机构还为本地的中小企业、个体业主、本地居民提供资金融通、养老保险、货物保险、购买住宅贷款等一系列服务。长期以来,波士顿的互助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在全美国有着重要的地位。
  3.各城市所属的交通港口功能错落有致。在纽约都市圈内有纽约港、费城港、巴尔的摩港和波士顿港等,其中纽约港是美国东部最大商港,重点是发展集装箱运输;费城港主要从事近海货运;巴尔的摩港作为矿石、煤和谷物的转运港;而波士顿港则是以转运地方产品为主的商港,同时兼有渔港的性质。这些港口通过有序分工,构成了一个分工合理、运营灵活的美国东海岸港口群,而纽约港则是这一港口群的中心枢纽。
  (二)日本政府对都市圈的统一有效规划
  在所有的都市圈发展规划中,日本都市圈发展中的政府烙印最为深刻和久远。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政府相继制定了首都圈整备规划(The National Capital Region Development Plan)、近畿圈整备规划和中部圈整备规划。三大都市圈的规划每隔十年左右修订一次,现已进行了五次大的规划。首都圈整备规划在国土资源的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及再配置、城市整治、地方经济振兴、人口与劳动力再调整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政策规划。
  第一次规划着力都市圈工业发展。该规划依照1944年大伦敦规划,在建成区周围设置了宽度为5-10公里的绿化带,并在其外围布局卫星城,以控制工业用地等继续向建成区外扩散。随着工业企业的向外发展,加速了城市中心区向大都市圈中心区的转变和以此为中心的大都市圈的形成。
  第二次规划着力都市圈内东京的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并提出将东京作为经济高速增长的全国管理中枢,实施以实现合理中枢功能为目的的城市改造。
  第三次规划着力多中心建设。规划中提出在首都圈中分散中枢管理功能,建立区域多中心城市复合体的设想。
  第四次规划着重都市圈服务业的发展。重点是提出发展新的产业核心,即形成副中心。积极发展政府及企业的业务管理、城市服务等功能,培养并提高国际业务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第五次规划。1998年和1999年,受全球化的冲击,日本制定了2010-2015年实施的规划意见,即第五次规划,旨在加强信息交流,完善交通指挥系统,构筑高效的广域性物流系统,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充分、再生利用。培育和发展都市新模式,形成“分散型结构”都市圈,在此基础上发挥区域一体化功能,最终实现“广域合作战略”。
  
  
  四、结论
  
  长三角都市圈与美国、日本都市圈的发展相比,无论从区域总体规划还是服务业内部的分工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结合自身特点,借鉴成熟都市圈的经验,可以得到发展的启示。
  1.长三角都市圈内各省市应消除“被迫融入论”、“吃亏论”、“无所谓论”观念,树立全局意识,都市圈的联动发展会给本地发展注入更大的动力。各省市政府应对都市圈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体制上给予都市圈发展更多的支持。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必然趋势,对于沿江各省市来说,发展长三角都市圈就是在发展本地区经济。上海极化效应的加强,使处于上海外围的江苏沿江地区的极化效应也相应增强,这远远大于上海极化效应对江苏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接轨上海过程中,沿江各省市应采取积极的合作策略,从上海的优质要素中“借势”发展,发挥自身优势,形成整体协调、稳健发展的格局,推动长三角都市圈整体实力提升。
  2.都市圈内各省市政府应加强对都市圈内生产性服务业的统一有序规划。从日本都市圈发展中可以看出,政府的有序、有效规划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都市圈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长三角各地区政府的联动,避免受地方政绩的过分干扰,在都市圈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地区经济。
  3.各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实行有序分工。 产业同构因竞争而给都市圈发展带来益处,而差异化竞争仍然是追求的较高目标。一直以来,上海肩负着的战略平衡点责任。上海志在高远,不应纠缠于生产性服务业分工之争。虽然目前长三角的发展表现出一些矛盾,区域内部竞争愈加激烈,而上海应率先以差异化的姿态走出产业同构化误区,占据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制高点。浙江、江苏应积极寻找符合自身特点的生产性服务业的突破点,力争与上海形成错位关系,在生产性服务业分工方面找到适合的分工模式。
  4.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都市圈的开放式发展。在城市互动、城乡互动的进程中,打破地区分割、城乡分割现状,积极主动实现人才、设施、能源、资金的顺利流通。打破市场的地区分割,消除地方行政保护,使产品、服务在各个市场上公平竞争,真正实现消费者导向,而不是政府导向的市场需求,积极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为都市圈的发展提供活力。
  :
  [1] 李江帆.第三产业经济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
  [2] Riddle,D.. Service - Led Growth : 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World Development[M].NY: Praeger Publishers, 1986.
  [3] 程大中.生产者服务论——兼论中国服务业发展与开放[M].北京:.文汇出版社,2006.
  [4] 靖学青.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趋同分析[J].改革,2004(2).
  [5] 代文.基于产业集群的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3).
  [6] 陈雯.上海大都市紧密圈特大二级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硕士)[D].中国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02.
  [7] 徐建国.2006-2007世界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动态[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8] 李克强. 区域经济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9] 孙海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