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专业化与多元化选择的新思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树强 时间:2010-07-01

内容摘要:本文对经营战略选择中多元化与专业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多元化与专业化是一个颜色渐变的过程,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文章同时对多元化与专业化的成功与失败标准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对多元化与专业化分析的一个学视角,用均衡分析方法提出了理解这一问题的新思路。

  关键词:多元化 专业化 均衡分析
  
  近年来许多的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对企业在多元化与专业化之间的战略选择问题进行解读,试图找到一个确定的答案或标准。大部分的学者对于企业的过度多元化是持保留态度的,而企业的实践却是另外一种景象,到一定阶段后,多元扩张是大多数企业的选择的道路。这就促使我们对造成这种理论与实践上差距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思考。
  
  多元化与专业化的辨证关系
  
  
  按照多数研究的隐含假设,多元化与专业化之间是有清晰界限的,企业可以在两者之间做出明确的选择。而企业实践表明,专业化与多元化之间是一个颜色由深变浅的过程,很难画出一个清晰的界线。技术的发展使产业之间的边界有越来越模糊的趋势,例如数码技术的发展使索尼进入的照相机产业,再比如原来的IT产业、传统家用电器产业、通讯产业分属不同的产业,但3C融合的趋势使它们越来越趋向于整合。通过合理的授权,一个从事传统意义上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其各自产业如果能够独立运营,那么很难分辨这个企业是多元化经营还是专业化经营。也许可以说这类企业多元化的成功来自于所从事的各产业的专业化,如果可以这样理解,多元化与专业化其实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或矛盾的。
  产业之间的融合、交叉、衍生越来越成为现实,外包、战略联盟等的出现更加剧了这种趋势。多元化与专业化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所以,多元化与专业化模式的理解需要新的角度。玛丽•帕克•芙丽特认为“融合统一需要发明创造,聪明之处正在于认识到这一点,而不要让自己的思维停留在从相互排斥对立的二者当中选择其一的限制之中。”对于多元化与专业化的认识也需要我们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架,用融合统一的思维进行重新认识与思考。
  
  多元化失败与成功的评价标准
  
  评价多元化与专业化的优劣,必须要有一个时间跨度。一个时间段内一种经营方式获得了成功,或者说迄今为止是成功的,并不可以推导出将来一定成功。这就涉及到时间跨度选择的问题。另外,如何排除多元化的失败实际上不是发展模式的失败,而是领导、经营团队、进入时间等出现问题,这也是影响我们判断的重要因素。所以,这些情况促使我们换一个角度进行思考,也就是企业的发展是专业化与多元化交替出现的过程,如图1所示。多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其管理难度越来越大,有逐渐专业化的趋势,也就是所谓的归核化,专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为了寻求更多发展空间,有向多元化转化的趋势。在企业的生命历程中,这两种模式应该是相互交织,相伴前进的。如前文提及的3C融合的趋势,原来的几个产业在将来会融合为一个产业,那么原来多元化经营反而会成为未来企业专业化经营的优势来源。
  经营模式的成功与失败的衡量指标选择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股票价格?市场份额?销售增长率?这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不同的组织使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可以把多元化的绩效与初始目标相比较,来得出成败的结论,如果换一个角度,把多元化与如果当初拒绝多元化的机会成本相比较,又能得出另外不同的结果。
  
  经济学视角下的多元化与专业化
  
  
  多元化与专业化只是经营模式的差别,没有优劣之分。多元化可以化解风险,抓住机会,而专业化可以培养核心能力,取得高市场地位;多元化四面出击,每一方面的力量都很薄弱,而专业化可能造成路径依赖,丧失发展机会。这两种模式需要的能力随着环境的变化也在变化,如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对于多元化经营是一个有利的支撑。所以,如果从多元化与专业化所需要的能力上来分析这两种经营模式可以提供给我们一些新的启示。
  在西方经济学中,单一要素对效用、产量等的影响并不遵循线性,而是到达某一个数值后,边际影响作用递减。那么这种思想推而广之,任何一种管理维度的极端化都会导致效用递减,管理者获得最大回报的最好方法就是适度平衡,当然平衡并不是平均。那么这个度如何掌握,这才是衡量管理者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

  如果把专业化能力与多元化能力视为两种达到绩效的两种途径的话,借鉴学的方法,实际上可以假定存在一组绩效无差异曲线,而专业化能力与多元化能力是两种资源,构成等成本线。等成本线与绩效无差异曲线存在均衡,那么这个均衡位置就是最佳位置。
  首先多元化与专业化要求的能力是不同的,至少是侧重点不同。多元化能力要求的重点在整合能力、协同能力,而专业化则侧重于研发能力、合作能力等。
  如果我们把获得多元化能力的价格设为Pm,获得专业化能力的价格设为Ps,多元化能力设为M,专业化能力设为S,则我们可以构造一条能力成本线:C=M•Pm+S•Ps,C为企业构造其能力付出的成本。一定的成本对应一条能力成本线,在这条线上的点代表确定成本下,企业所能获得的能力组合。
  无论是多元化还是专业化,都是获得高绩效的途径,也就是说是达到同一目的的不同路径选择。或者也可以这样理解,之所以探讨多元化的问题,并不是说多元化能否达到我们的绩效要求,而是寻求达到一个确定绩效要求下,企业的能力如何与之匹配的问题。在这一认识下,可以构造一组绩效无差异曲线,如图2所示,在同一条绩效无差异曲线上的所有点对应的多元化能力与专业化能力都能够获得相同的绩效,也就是绩效无差异。离原点越远,无差异曲线对应的绩效越高。
  如图2所示,绩效无差异曲线与能力成本线的相对关系,有三种可能:相交、相切与相离。相交的位置可以理解为企业效率比较低,企业花费的成本构建的能力所能完成的绩效比较低,如曲线C。而相离的位置可以理解为在确定的成本下,企业是无法达到该绩效的,如曲线A。我们发现只有相切是一个最佳位置,如曲线B所示,在切点的位置,企业的成本达到的最高绩效,也可以理解为达到一定的绩效,企业付出了最低的成本。那么在Q点的位置,企业的能力达到了最佳匹配,也就是企业的多元化能力为C/Pm,专业化能力为C/Ps。企业可以根据这个均衡位置,适当配置自身的资源,来达到相应的能力组合。
  既然多元化与专业化很难分清界限,那么,企业的侧重点应转移到根据其绩效要求来构建多元化与专业化的能力上来。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企业获得这两种能力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这可以从获得特定能力的价格上得到反应。也就是达到相同的绩效,不同的企业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面临不同的能力价格。
  
  结论
  
  黑格尔的“正题-反题-合题”的三段式逻辑分析路径对于研究管理问题尤其有用。在管理上经常碰到相对立或矛盾的观点,如多元化与专业化问题,实际上就是正题与反题的关系。正题与反题都很难有完美的解释,这类问题的解决只有通过最后的合题才能最终达到。对于多元化与专业化的判断也应采取这种综合的观点,希望这种思考方法能为企业管理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
  1.项保华.战略管理—与实务(第3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迈尔•E.生物学思想的.四川出版社,1990
  3.范里安(Varian, H.R.)著,费方域译.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芮明杰.管—现代的观点.上海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