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内部控制;控制环境;监督检查
一
总体上讲,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必须承认的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第一,内部控制缺乏一个公认的衡量标准。首先,目前国内对内部控制的概念、内容及运用缺乏一致的认识。财政部、证监会、人民银行等职能部门的法规文件中,对内部控制的概念不尽一致,其内涵各有侧重,主要是出于对本行业的业务规范和业务指引。其次,我国尚未正式出台权威性较高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缺乏一个公认的衡量标准。各行业有关内部控制的法规文件,就标准而言,内容不够全面和完整。这种各自为政的政策导向,导致的后果是,执行者在认识上存在偏差,执行过程中问题较多。
第二,企业的控制环境恶化。首先,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环境恶化。我国当年在对企业的改制过程中,没有规范运作,公司治理结构被严重扭曲,更谈不上内部控制效用的发挥。股东大会流于形式,监事会的权力虚置,董事会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其次,企业文化的培育忽视了管理控制。很多企业虽然越来越重视对企业文化的培育,但往往过多地关注企业的形象设计、品牌设计、公司口号、产品推广等,从而忽视了企业的管理和控制理念。
第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我国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相关制度残缺不全;有的企业虽有内控制度,却有章不循,只是将已订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印成手册、文件,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和审计,遇到具体问题随意性很强,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近年来一些新型的犯罪案例所暴露出的问题,如携巨额公款外逃,挪用公款赌博,买卖股票,利用改组、改制、拍卖、租赁等产权变动的机会中饱私囊,原因是复杂的,但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执行不得力是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企业预算控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我国企业的预算控制弱化问题具有普遍性。首先,企业重视对预算的编制,而轻视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跟踪和调整。有的企业编制预算纯粹是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这种对预算执行的不重视,实际上是虚置了预算的控制职能,严重削弱了预算所固有的激励作用。其次,企业预算控制的业务范围小,不够全面。实际情况表明,我国企业预算管理的难点在生产领域,缺乏对投资活动的预算。另外,预算的编制缺乏严谨的态度。有些企业预算严重脱离实际,没有生产和销售等预算执行部门的参与,从而使预算在执行中频繁调整,严重破坏了预算的性和严肃性。
第五,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首先,就企业内部监督而言,存在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审计范围有限、审计内容单一,以及审计机构缺乏权威性和独立性等问题。我国《审计法》对国有单位的内审机构设置作了强制性规定,而对非国有单位则未作要求,许多非国有企业未建立内审机构。在股份制企业,董事会下面未设立审计委员会,内审机构直接对总经理负责,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审计范围有限和审计内容单一,主要表现在大多数企业的内审机构所从事的审计业务是财务审计,而对管理审计涉及很少。其次,外部监督乏力。外部监督有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目前,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监督功能交叉,再加上缺乏横向信息沟通,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有的职能部门对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监管流于形式,甚至怕暴露问题,影响企业。有的执法部门不能坚持原则和依法办事,甚至掺杂一些部门利益,该查处的不查处,该罚的不罚,结果导致了监督的弱化。另外,我国的社会审计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公平竞争的机制,即便是对查处的问题往往避重就轻,甚至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至于涉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更是轻描淡写,不了了之。
二
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从以下思路着手。
第一,优化企业控制环境。控制环境中的要素很多,有经营思想、管理风格、价值观念、组织结构、控制目标、员工素质、激励机制、规章制度、人事政策和企业文化等等。要构建企业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提高员工素质。高素质的员工对在工作中贯彻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管理者。所以,在企业内部应按照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选拔人才,并注重对全体员工的知识、技能的培训以及道德观、价值观的。其次,重塑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我国的经济体制在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之后,企业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组织文化,从而造成企业内部组织文化的缺位和混乱。所以,在企业内部应通过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如制定各项管理制度、编制各项计划、制订业绩考评办法等,辅以积极的人事政策,培养全体员工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全员控制意识。另外,要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明确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积极推进独立董事制度。
第二,全面控制,抓住重点。严谨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要对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实行全方位的有效控制,把企业的各项活动全面置于经济监控之中,还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面、重要环节实行重点控制,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的、合理和完整,实现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只有面的控制与点的控制达到有机结合,内部控制才能发挥良好的效益。企业内部控制应当抓住以下三个关键环节:(1)控制程序。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要严格按制度规定的程序办理,其核心是要体现行为过程中监督和制衡的原则;(2)资金。主要是指对企业资金的筹资、调度、使用和分配等方面实行严格控制;(3)成本费用。成本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内容。
第三,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信息系统是指向企业内部管理层、各级部门主管、其他相关人员,以及企业外部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信息的系统。企业的信息系统由系统及其他方面的信息系统构成,其中会计系统是企业信息系统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商务的,其作用越来越重要。通过建立一个统一、高效、开放的信息沟通系统,可以使员工清楚地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其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可以使企业及时收集到相关的外部和内部信息,并通过分类、整理,及时提供给有关部门及人员,使信息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有效地沟通,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
第四,合理分配内部控制的权力。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中,对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的合理授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既要保证其经营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又要保证其经济行为的效益性和廉洁性。国内出现的有重大舞弊经济案件的企业,大部分都是授权不当引起的。因此,在具体授权时,应考虑既能保护经营决策的有效运作,管理制度的有效贯彻,又能使权力制衡得到落实。
第五,建立企业的风险评估机制。所有的企业,不论其规模、结构、性质,都是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取生存和发展。针对我国当前很多企业风险意识淡薄,在运转过程中忽视风险控制的现状,要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加强企业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以及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识别、预警、评估、分析和报告等措施,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第六,加强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要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加强对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企业内部要进行控制自我评估。所谓控制自我评估是指企业定期或不定期地由管理部门和员工共同对自己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估,考察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实施的效率效果,以期能更好地达到内部控制的目标。企业进行控制自我评估,应根据评估结果,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与其职务升降挂钩,做到动力与压力相结合。其次,加强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针对当前内部审计存在的薄弱环节,企业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拓宽内部审计范围,在做好财务审计工作的同时,广泛开展管理审计。
[1]胡旺兴。对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若干思考[J] 浙江,2003,(11)。
[2]傅黎瑛。企业内部控制现状问题及对策[J] 审计理论与实践,2002,(8)。
[3]陈良民。论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 社会科学,2004,(5)。
[4]张霞,刘淑娟。对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几点思考[J]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1)。
[5]詹二妹。关于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J]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
[6]陈诗林。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J] 商业研究,2003,(7)。
[7]陈慧。现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