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建桥 时间:2010-07-01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核心竞争力、企业价值观和企业家精神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了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并根据我国现状提出要保护企业家精神,以提升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 核心竞争力 价值观

著名管大师彼得•F•德鲁克认为:“企业家就是赋予资源以生产财富的能力的人。”换句话说,因为有了企业家的存在,才使得企业生产、创造财富成为可能。那么,企业家的这种能力是从哪里来?企业家的这种能力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学来的,而是在企业家精神的激励下通过实践积累的。在所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成功企业中,无不显示出卓越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企业核心竞争力源于文化价值观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在于资源、能力和制度的综合运用,核心竞争力的产生始于企业创新, 创新是企业持续的动力源泉,只有创新才能使企业具有与众不同的市场竞争力。日本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模仿能使企业迅速缩短同竞争对手的差距,但是,企业在模仿阶段还是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因为简单的模仿不能产生企业的独有专长,必须在模仿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吸收、消化、综合、创新,才能使企业能力质跃到核心竞争力。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形成机制。
企业形成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过程是漫长的,对于核心竞争能力的积累过程,可以这样来描述: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精神层,指明了企业存在的意义和根本目的,决定了企业努力的大方向。在这个前提下,企业要根据环境条件和自身的努力确定自己的经营范围和短期目标。企业必须探索符合自己价值观的行为方式来实现短期目标。由于企业所处内外环境及自身势力的动态变化性和不确定性,企业要不断的调整经营范围、经验策略和短期目标,不断的用符合自己价值观的行为方式来实现短期目标,周而复始,在这个无限循环的过程中,企业的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核心能力。这种能力是对应于企业的先进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的,是企业实现理想的手段。
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在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价值观是企业的精神支柱,企业的一切经营行为本质上都是受价值观的指导。企业努力的方向也就是核心能力积累的方向,企业行为方式是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也是积累核心能力的具体实施,影响到核心能力的强弱和具体内容。先进的价值观或企业理念能使企业乘胜前进,借助于已有的核心竞争力,扩大战果,并为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准备,注入新的资源。

企业家精神决定企业价值观体系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家,尤其是私营企业家,是企业的决策者,社会财富的所有者和支配者,他的行为决定着一个企业及其员工的命运,而无数企业家的群体行为决定着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经济命运。在社会发展中,企业家占有突出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说,企业家的素质决定着经济运行的质量。

企业家精神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冒险精神
有一位家说,人类的本质是创造的历史,同样可以说,经济发展的本质是创造性的发展。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机制,价格机制的决定性因素是物品的稀缺性,只有稀缺的东西才具备交换价值,才可以用来交换,生产者或经营者才能从中获取利润。稀缺性原则要求创造性,要求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这与企业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创造精神是企业家的必备素质。市场是最喜新厌旧的,市场需要的是不断的变化,不断的更新,新产品每天都有大量上市,如果没有自己的创造和特色,最后终究摆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只有创造性的东西才有价值,才能为消费者所接受。因此,创造精神是一个不断努力的过程。只有不断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价值创新等),才能在竞争中获取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才能提高经济效益。而创新是需要承担风险的,只有那种具有大无畏精神的企业家才敢于承担这种巨大的压力,不断变革创新。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合作精神
竞争与合作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都是利益关系的调节方式。竞争是动力,合作才是方向。现代经济既是竞争的经济,也是一种分工合作的经济。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论述道:市场经济是“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我国企业缺乏这种合作精神,其具体表现在于:个人能力强,但一合作就毫无战斗力,不能与客户合作,拿假冒伪劣欺他;不能与同行合作,是同行就相互拆台;不能与对手合手,是对手就必拼个鱼死网破;甚至也不能与同事合作,一有空子就易出花枪。这些年来,正是同事之间的分工合作,使企业攻城掠地,快速扩张,但其不合作又使我们服务受限制、质量受影响、信誉不佳;正是同行之间的合作和互助使行业的规模迅速扩张,但其不合作又使我们成为一盘散沙,竞争出现疲软。因此,在学会竞争之前,首先需要学会合作。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进取精神
企业家精神不是鼠目寸光,唯利是图,而是一种志存高远、勇于攀登的精神;企业家精神不是朝三暮四,得过且过,而是一种坚定敏锐、孜孜以求的精神。当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如果不迎头赶上,只是一味求稳,原地踏步,不需要多长时间就会掉队,一个家庭如此,一个企业如此,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也是如此。著名的“马可效应”指出,你有的,要给你更多,你没有的,连手中的也要夺去。这是财富转移的天则。市场竞争就是这样残酷,决不会对谁有意眷顾,就象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几乎没有调和的余地。
企业家精神直接影响着企业价值观体系,特别是创业领袖的精神是世界上所有优秀公司文化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企业家精神,决定了企业的核心价值,以及由核心价值观决定的行为、制度的企业文化。而企业核心竞争力源于核心价值观,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企业家精神直接影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

家精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彼得•F•德鲁克认为:“所谓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指能干别人根本不能做的事,能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和,能将市场、客户的价值与制造商、供应商融为一体的特殊能力。”可见,企业核心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企业家精神的一个反映或扩展,它体现的正是企业的创造与冒险,体现的正是企业的合作与进取。企业家精神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巨大作用在一些具有远见卓识和非凡的魄力与能力的企业家那里得到集中体现。美国微软公司的软件技术及其开发能力和辉煌业绩令世人瞩目,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总裁比尔•盖茨卓越的组织领导,盖茨也理所当然地成为美国青年心目中崇拜的时代英雄。
企业家在企业中的独特地位,决定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必然受其重要影响,决定了企业的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价值创新等冒险活动只能由企业家自身承担。它同时也决定了企业的经营发展的兴衰成败,从而也就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否形成。因此可以说,企业家在其精神的鼓励下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起着关键性保障作用,企业家精神通过企业家自身保障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
资源、能力和制度的综合运用,再加上学习和创新,产生核心竞争力,但是当一个企业在资源、能力和制度方面都没有任何优势的情况下,能够不依靠尖端技术、不依靠国际人才、不依靠国际资金实力,如何在虎狼成群的国际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如何战胜数倍于自己的敌人?无数企业以亲身实践论证了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的重大意义。证实了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唯一真实来源。最典型的例子日本,这个曾经的强国、美国曾经最大的竞争对手,他们依靠大和民族无与伦比的钢铁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培育出核心竞争力,成为世界的经济巨人。在步入经济低谷的逆境中,韬光养晦,等待转机。受其启发,2002年不具备技术优势的华为,在进入周期性的衰退后,总裁任正非提出“在危机重重中,活着就是最大的成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后,又进行内部组织的调整,终于度过冬天迎来春天。

靠精神凝聚起来的企业人,才可能不折不扣、坚定不移的执行企业的每一个决策。依靠企业理念与企业家精神,不但构成企业的内在发展动力,更成为企业的外部发展机遇。企业家的执着事业心、不停息的创新精神和模范合作精神通过其传递机制,发扬光大,最终缔造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保护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作用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唯一真实来源,一个活跃的市场,土地、劳动者、资本等要素只有在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手中,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发展壮大起来,才会真正成为财富的源泉。企业家精神产生巨大作用在我们身上随处可见:一个企业带动了一个城市的发展,一个经理人员的更换使得企业避免倒闭的命运。在我国,浙商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称道:浙江是一个具有炽烈企业家精神的地方。浙商的创业欲望和创业能力,就是一种资源和竞争力。他们每到一地,带去的是实干聪明的企业家精神,留下的是为当地创造的就业和税收,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观念和思路,是一颗启蒙的种子,这是浙商对全国人民的贡献。
然而,我国枪打出头鸟的文化却从根本上构成了对于企业家精神的束缚,企业家精神本身就要求企业的经营者不断寻找新的商业机会,不断开拓新的商业模式,这些在旧有观念的人眼中,就是一份不安份,是对于既定秩序的一种冒犯,于是轻则予以卡压,而重则将其投入牢笼,或者进行妖魔化,先在精神中予以彻底否定。
比如,对于浙江的企业的发展,先是斥之为挖社会主义的墙脚,后来就是加以妖魔化夸大其中的投机成份,甚至频频出现有商家被杀的事件,这种思想虽然仅仅存在于一部分人的心中,但是却构成了一个不利于企业家精神成长的社会环境。更为可怕的,对于企业家精神扼杀有时更来自于旧体制,有时更来自于有关的政府,孙大年案以及其他很多案件告诉我们:企业家精神依然缺乏生长的土壤。而这一切导致了我们的社会创业意识的缺乏,很多人宁愿做一个高级的附庸也不愿做承担自己责任的企业家:因为我们社会加给他们的成本太大了。
我国的现状提醒我们:要好好保护“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提升企业竞争力。
:
1.唐钠德•索尔.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
2.史东明.核心能力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林善浪,吴肇光.核心竞争力与未来[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