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外部环境风险的预警机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01
关键词 企业 环境风险 预警机制
1 企业外部环境风险的分类
1.1 自然环境灾害风险
自然所发生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往往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打击,如地震、海啸、旱灾、涝灾、火山爆发、河流改道等等,这些灾害,常常使遭受打击的企业面临灭顶之灾。
1.2 环境变化风险
企业能否赢利,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经济状况和经济实力的影响,总体宏观经济环境决定了企业的机会程度,经济不景气会影响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而优越的经济条件会给企业提供扩展的机会。在经济环境中,利率、税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水平等均是评价企业的一些经济指标。
1.3 政策环境变动的风险
政策环境,是由反映党和国家意志的方针策略与反映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经济政策构成,如政府间关系、政府预算规模、税法变革、环境保护、货币政策、反垄断等都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行为,一方面会给某些企业创造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则可能制约某些企业的持续发展。政策环境发生突变主要有三种变现形式:一是政策变化的频率高,随意性大;二是企业时间已变而政策多年不变;三是“政策歧视”(政策不公平)。
1.4 市场波动的风险
市场环境在企业经营中是最直接最重要的环境。市场资源配置、市场运动(进入规则、运行规则、竞争规则、退出规则),市场需求状态等,从根本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企业而言,市场波动如价格的涨落、强势竞争者的进入、新产品的出现、资源的短缺等等,可以造成企业困境以至陷入一定的危机,尤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
1.5 科技进步的负面影响风险
近年来技术革新如机工程、太空通讯、激光技术等给企业带来了机会和威胁,技术影响可能是创造性的,也可能是破坏性的,既会导致某些新行业的诞生,又会导致某些行业的消亡。因科技进步而导致企业经营风险的形式有技术本身的危险性所导致的,比如举世震惊的前苏联切尔诺贝里利核电站发生爆炸,使该核电站关闭数年,6 000多人丧生,还有技术进步带来技术标准变化所导致的。
1.6 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的风险
社会、文化、人口和地理位置因素左右着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对几乎所有的企业产生直接的影响。文化环境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市场消费文化(民俗、习俗、宗教影响及消费趋向等)和人文状态(水平、人力素质、社会风气等)。企业抓不住社会文化环境变迁对企业自身的影响,很容易使企业陷入困境。
以上企业所可能遇到的外部环境风险,其实这些风险是时时存在的,差别就在于不同企业的应对策略有所不同,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同在一个行业同一样的外部环境,有的企业生存的很好,而有的企业却举步维艰,所以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措施,防范外部环境所带来的风险。
2 建立防范企业外部环境风险的预警管理机制
由于企业外部环境风险的客观性,我们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风险的预警管理系统,来监测与评价企业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明确企业面临或可能面临的不利环境变动,然后采取有效对策,保持企业在变化的环境下不断发展。
企业外部环境预警管理系统由预警分析与预控对策两大任务体系构成:预警分析,是对企业外部环境风险的识别、分析与评价,并由此做出警示的管理活动;预控对策,是根据预警分析的活动结果,及时矫正与控制企业内部管理活动,采取有效管理活动来迎接外部环境的变化。这样就可以建立防范企业外部环境风险的有效机制,使企业早作准备,防范风险。
2.1 外部环境预警分析包括三个分析阶段:监测、识别与诊断
(1) 监测。 监测是开展预警预控活动的基础,即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风险的监测对象的监测来察觉企业所处外部环境的状态,上文对企业外部环境风险的分类,即是预警系统监测的对象。
(2) 识别。 通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监测的辩识,来察觉哪一些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有害,哪一些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是机遇。通过识别,判断外部环境的有利变化和不利变化,为诊断提供预先对策打下基础。
(3) 诊断。对已识别的外部环境变化,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的过程与成因分析,并提供企业应对的策略。
监测、识别与诊断这三个环节的预警活动,是前后顺序的因果关系。监测活动是预警系统活动开展的前提,没有明确和准确的监测信息,后两个环节的活动就是盲目的;识别活动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对外部环境的判别,使企业能在繁杂多变的环境中确立预警工作重点,也使诊断活动有明确的目标;诊断活动使企业采取预控对策有了的判识依据。
2.2 预控对策的活动内容
预控对策活动目标,是实现对各种不利外部环境变化的早期预防与控制,它包括组织准备、日常监控、危机管理三个活动阶段。
(1)组织准备指为开展预控对策行动的组织保障活动,是预警预控活动得以连续进行的保证,它包括对策制定与实施活动的制度、标准、规章,目的在于为预控对策活动提供有保障的组织环境。
(2)日常监控主要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日常对策,二是危机模拟。日常对策通过诊断后,对外部不良环境采取的有效的措施,以使企业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危机模拟,是在日常对策活动中难以有效控制,而对企业可能发生的外部环境打击进行假设与模拟的活动。
(3)危机管理指日常监控活动无法有效扭转环境变化,企业陷入危机状态时采取的一种特别管理活动。危机管理是一种“例外”性质的管理,即只有在特殊境况下才采用的特别管理方式,以特别的危机计划、领导小组、应急措施,介入企业领导活动的管理过程。
2.3 企业外部环境预警管理系统运转模式
企业外部环境预警管理系统的主要管理对象以及活动方式,如附图所示。
企业外部环境预警管理系统的运转,应围绕前文所述的灾害风险、风险、政策变动风险等6个对象开展其活动。由附图可知,对该6个对象的预警管理会产生两种结果:正确有效的管理活动将保持“企业良好状态”的维持;失效与错误的管理活动使企业处于困境,此时,预警系统的直接对象指向“企业危机”,在这种状态下采用危机管理方式,直至企业恢复正常状态,而每个过程的结果与数据,都将反馈到“监测信息系统”中,其信息分析结果将可以合理调整和优化下一循环过程的预警管理活动,使整个预警管理活动形成了一个循环,周而复始,维系与加强企业运行的安全。
3 建立企业风险预警系统应做的工作
3.1 设立风险预警机构
风险预警机构在预警系统中起着组织和决策的中枢作用,是建立风险预警系统的基础。其中,预警管理指挥系统是预警职能的指挥机构,它由企业董事会直接领导、负责研究预警方案、确定预警目标,及时解决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次,由预警部门负责具体的风险预测预报工作,通过运用机设备,采用科学的风险预警方法,对获取的财务数据和信息进行加工和分析,向预警管理指挥中心及时提供风险预警决策信息。
3.2 健全企业数据资料库
风险预警是建立在客观、准确的数据基础之上的。因此,构建企业风险预警系统必须建立或健全企业资料数据库,向预警系统提供全面的、准确的、客观的、及时的数据资料,以便企业风险预警系统生成更有价值的信息。
3.3 拥有高素质的专业人员
风险预警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都非常强的工作,不仅要求预警人员具备管理、财务、、、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特别是计算机等方面技术,以增加信息获取的渠道,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
3.4 协调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企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风险预警机构应与其他各部门保持和谐的合作关系。应当考虑不同部门的数据传递和各部门对数据的不同要求,实现企业数据共享,使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1 余廉.企业预警管理论[M]. 石家庄: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 李定清, 崔万青.企业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2002(4)
3 刘晓宁. 试析企业的危机成因[J]. 理论导刊,2003(8)
上一篇:企业经营活动的战略适应性研究
下一篇:海尔与格兰仕的国际化模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