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机制和对策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03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对策
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国内4600多万中小企业的发展深受影响,浙江,作为中小民营企业大省,也无法独善其身,企业生存发展环境持续趋紧,生产经营面临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瓶颈制约持续加大,其中融资瓶颈表现得最为突出,形势十分严峻。根据调查,当前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小企业资金缺口日益加大。一是企业资金需求增加。2007年以来,原材料、劳动力、煤电油运等要素价格持续上涨,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小企业的销售压力不断加大,大量流动资金滞留在生产环节,应收账款增多,存货占用资金上升,企业资金需求量快速增加。二是民间借贷信心受影响。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原本效益较好的中小企业经营面临困境甚至倒闭,无法偿还借贷资金,原本较为活跃的民间融资也明显收缩。在上述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当前浙江省中小企业资金缺口较为严重。
第二,金融机构传统贷款机制加大企业融资难度。一是客户准入要求较高。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浙江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订单减少,效益不佳,甚至亏损停产,因此企业资金实力达不到银行优质客户准入的要求,使客户拒之门外。二是贷款操作流程复杂。一笔贷款,须经过信用等级评定、尽职调查、审批、授信、贷款发放等环节,流程复杂,时效较低,客户在需要资金支持时拿不到贷款,等贷款审批完成时却错过了客户经营的最佳时机,很难满足客户的生产经营需要。
第三,中小企业贷款结构矛盾突出。中小企业在初创和快速成长的不同时期,需要商业银行不同期限的贷款支持。但目前商业银行贷款普遍存在着“保大收小”和“期限失衡”的结构性矛盾。据统计,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中,占全省税收总额50%以上的乡镇企业(中小企业)贷款比重从2000年的13.74%下降到2008年上半年的6.72%,下降了7.02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中技术改造贷款占比从2000年的16.09%下降到2008年上半年的0.97%,下降了15.12个百分点,这一状况严重制约了浙江省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扩张和后续发展能力。
第四,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急剧上升。浙江省中小企业正饱受着资金高成本的困扰。目前,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普遍上浮30%-40%,高的上浮达80%。同时不少银行还要求企业存单质押,使国有银行综合融资费率达到了11.65%,股份制银行综合融资费率达到了15.40%,一些地方民间融资月利率已高达4分到6分。过高的资金使用成本对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了较大影响。2008年1-6月浙江省中小企业财务费用同比增长38.83%,其中利息支出增长43.27%。
面对当前浙江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我们要积极应对,不断提升和改进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尽快出台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举措,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中小企业信贷供给,强化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保障,想尽一切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度过资金难关。与此同时,要积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财务核算水平,增强企业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尽量减少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积极争取外源性融资。具体对策如下:
第一,完善金融机构体制,改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环境。发展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根本在于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一要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发展中小企业投资基金。建议由政府牵头成立有一定规模的创业投资公司,提高创业贷款额度,改进服务和管理,给予企业经营方向和管理模式的咨询服务,不断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帮助企业成长。二要大力发展以股票融资为主体的多层次融资体系。自200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开通以来,一些符合条件的成长性中小企业获得了上市融资的机会,但这只占中小企业的很少一部分,因此,要充分利用国内主板市场融资,发挥中小企业利用市场机制配制资源的融资渠道作用。三是为中小企业开辟债券融资渠道。作为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我国债券市场仍然未向中小企业开放,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信用,财务状况不佳,但是,在浙江,确有一批成长性强市场潜力大,资产结构合理且具备较高的信用等级的中小企业,对这些优势企业,仍应向它们开放债券市场,增加它们的融资渠道,允许这些企业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发行短期债券。 第二,发挥浙江特色,引导、规范民间资本。民间在浙江有着悠久的,如民间借贷、台会和私人钱庄、典当等民间金融方式。据最新一项调查显示,2008年在温州可流动的民间资本多达3000亿。如何运用好民间资本这一金融方式,将对浙江中小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一方面民间金融是发展健全的金融市场所不可或缺的,它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有利于金融市场上的竞争、监控体系、法治结构、以及“信用文化”等几种基础性体制的建立。另一方面在于民间金融具有正规金融所不具备的四个优势,一是制度优势。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行为有时会受到行政力量等非市场因素的影响,贷款基准利率也是管制利率,而民间融资中的借贷行为和利率都是市场化的。可以说,民间金融是一种纯粹的市场金融形式和市场金融交易制度。二是信息优势。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是经常存在的,有的借款人为了得到贷款甚至不惜编造虚假的财务数据或实施其他造假行为,而民间融资中的当事人由于彼此之间比较了解,与融资相关的信息极易获得且高度透明。三是成本优势。一方面民间金融由于一般没有抵押或担保,对信用和私人关系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银行信贷。四是速度优势。民间融资无烦琐的交易手续,交易过程快捷,融资效率高,能尽快达成交易,使借款人迅速、方便地筹到所需资金。正是民间金融的这些独特优势,成为其能够和正规金融长期共存、形成互补效应的重要原因。
第三,提高产业集群度,提升群内企业的融资能力。浙江行业特色明显,如绍兴轻纺城、金华永康五金城,产业集群分布广泛,这些产业集群的形成提高了群内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方式的使用频率和效率,并使得短期资金的筹集可以更多地通过同业拆借来进行。由于产业集群内的经营者都是在同一地区从事相同或相近产业,业务稳定,业务往来较为频繁,相互了解程度较深。在他们发生业务往来时,一旦一方发生资金暂时周转困难,对方会给予比集群体系外客户较为宽松的赊销政策。而这种赊销所形成的商业信用使得企业可以在短期内无偿占用对方资金,是一种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另外,产业集群也降低了银行的交易成本,提高了企业获取银行借款的能力。如果银行只给几家中小企业贷款,那么银行花在对企业发展前景等进行预测的成本费用较高,会降低银行的贷款意愿。但集群内众多的企业从事同一个行业,银行可以在行业协会、地方政府的产业规划中获得更多、更完备的信息,银行通过对同一行业的许多企业贷款,从规模经济中受益,这样通过经济外部性和规模经济,降低了银行从事信贷业务的交易成本,尽管单笔业务的收益较少,但积少成多,相对于单个游离企业,银行更倾向于支持产业集群内企业的信贷活动。
第四,加快企业自身发展,努力增加自我积累。当前,中小企业应加快自身的改革。一是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创新是上小企业加快发展的关键。中小企业要树立起“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不断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加快技术设备的更新、工艺的改造和人员素质的提高,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扩大市场占有率。二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中小企业应彻底抛弃家族式管理模式,加强学习,掌握企业管理知识,熟悉行业发展前景,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开拓进取,同时制定科学管理的制度和措施,使经营管理科学化。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完善财务制度,提高企业信息的透明度;同时注重企业自身信用的提高。三是中小企业融资决策要有超前预见性,应及时掌握国内和国外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的各种信息,了解宏观经济形势、货币及财政政策以及国内外环境等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合理分析和预测能够影响企业融资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可能的各种变化趋势,以便寻求最佳融资时机,进行果断决策,提高融资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下一篇:对公司融资决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