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休闲消费效应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休闲消费;居民可支配收入;休闲时间
休闲消费是人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开始追求的一种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居民收^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领域不断扩展,休闲消费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休闲消费已被看成是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标志,被看成是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尺度。它的迅速发展,已产生了超过其本身价值的经济文化效应,带动了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共同进步。尽管近年来休闲消费产业发展迅速,但其中还是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观念落后、休闲品种单一、基础设施落后,硬件设施不完善等都制约了休闲消费产业的健康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势在必行。
一、我国居民休闲消费的形成条件与效应分析
(一)我国休闲消费形成的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增加了休闲时间。由于技术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和家务劳动时间减少,休闲时间增加,休闲时间的利用问题、特别是休闲消费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休闲消费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休闲作为物质生产过程以外的活动,其时间的多少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劳动生产力较低时不可能减少劳动时间,如果减少劳动时间就会增加产品成本,其产品也就缺乏竞争力。由于劳动时间不能减少,人们就不可能拥有用于休闲消费的时间。所以,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减少,休闲时间才会增加。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人们所拥有的休闲时间是不同的。古代时期,人们几乎将全部时间都用于狩猎和采集,没有时间花费在休闲上。当手发展起来后,生产力水平有了提高,人们就有了越来越多的休闲时间,但是休闲时间增长非常缓慢。直到18世纪70年代后,动力机械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提高使人们工作时间持续缩短。
2、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消费水平。目前,我国劳动者的个人可支配收入水平还比较低,从而制约了消费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是反映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个人可支配收入越低,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越低。虽然近年来,我国恩格尔系数虽然不断降低,但与国外相比仍然偏高,个人可支配收入是影响休闲消费的重要条件之一。
3、需求层次的提高引发了消费服务的需求。需求上升是休闲消费发展的内在因素,这一规律所揭示的是人类的需求在数量、质量、层次上呈上升趋势,在结构和实现方式和方法上朝复杂多样化和先进性方向发展。人们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必然追求享受和发展资料,以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而这要在闲暇时间内实现。另外,居民自身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受程度提高,审美观、价值观、消费观日益更新,人们在消费的内容、方式、时间等选择方面更具有直观性和自主性,注重个性化与体验消费,追求生活品质和精神上愉悦,对消费服务的要求也不断升级,为休闲消费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4、文化交流推动了休闲消费的迅速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也迅速发展,人们不断走出门户参观、学习、传播与交流各自的文化精髓,并使之成为休闲消费的形式和内容。另外,“假日经济”的兴起带动了休闲消费。
(二)我国休闲消费的效应分析
1、休闲消费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随着国际危机的出现,我国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重要手段,日益增加的休闲消费则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以为例,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04年1至6月,我国入境旅游人数累计已达5143万人次,比2003年和2002年同期分别增长24.3%和9.8%;旅游外汇收入达到106亿美元,比2003年和2002年同期分别增长45%和11.2%。2004年春节和“五一”黄金周旅游人数持续增加。春节期间,全国接待的旅游者数量和旅游收入比2003年同期分别增长6.4%和13.4%。“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国接待旅游人数首次突破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0亿元,比2002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9.6%和17.8%,平均每个公民国内旅游花费为362元人民币。
我国出境旅游市场发展迅猛,我国2003年出境总人数达到2020万人次,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亚洲出境人数最多的国家。另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到2020年旅游业总产出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4%,旅游消费将占总消费的6.79%,旅游投资将占投资总额的8.16%,旅游业将真正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由此可见,休闲消费需求的增加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了内需,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2、休闲消费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休闲消费的迅速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和优化,带动第三产业中细分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如旅游产业、工艺品产业、文化产业、美容美饰产业等,其规模和结构使第三产业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形成休闲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休闲产业是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是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必须考虑的因素。如美国的休闲产业年产值达1万亿美元,年税收达6000亿美元;英国休闲产业年产值达1360亿英镑,超过汽车业和食品业,并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平均每户家庭休闲开支占家庭总支出的20%左右;西班牙休闲产业成为其经济的第四大产业,休闲达9万多家,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等等。因此,发展休闲产业扩大第三产业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
3、休闲消费有利于增加劳动者的就业途径。因此,休闲消费的发展带动了休闲消费相关的产业的发展,例如旅游业、教育业、娱乐业、文化业等。这些产业的最大特点是技术、资金密集度低,资源占用少,基本没有环境污染。第三产业中传统的服务部门如运输业、房地产业等行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一旦投入使用其吸纳的劳动力也非常有限。休闲消费产业则不同,尤其是娱乐业、文化业、旅游业等部门,本身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投入少,回收快,创造的就业岗位多。
4、休闲消费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合理的休闲消费使劳动者的体力、智力得到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这是因为增加休闲时间能够扩大发展才能,能使劳动者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就能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技能的提高能够有效地提高劳动的生产效率。
5、缓解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蔓延到世界范围的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这也为因金融危机而暂时失业或工作不紧张,而又有一些储蓄的人群带来调整身心的契机。国际金融危机使旅游业惨淡经营不得不降价促销,不同人群可依据自身情况适时进行放松性休闲消费,以缓解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二、我国居民休闲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一)影响休闲消费的因素
1、不同年龄结构对休闲消费领域偏好不同。不同年龄段居民休闲的消费领域和消费水平有较大差异,年轻消费者主要以信息、文化娱乐消费为主,而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中年人以及休闲时间较多的年老者则主要以旅游消费为主。根据网上调查问卷显示,旅游消费较多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46~60岁和60岁以上的人群。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每月旅游花费人均332.7元,年龄在46~60岁的人群的旅游花费略低,为人均293.4元,年龄在36~45岁旅游花费人均为238.2元,18~35岁旅游花费人均为196.2元。18岁以下的年轻者接受新生事物较快,但受经济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制约,旅游消费则相对比较少。
2、个人可支配收入多少影响休闲消费的水平。我国现阶段仅仅是向全面小康型社会过渡,这一现状决定了居民的休闲消费水平。低收入者仍以生存资料消费为主,休闲消费仍以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等文化娱乐为主,旅游消费、受高等教育以及培训等机会甚少。高收入、高素质群体的休闲消费领域比较广泛,体现以旅游消费为主,且信息消费、文化、娱乐、教育等消费档次较高。
3、消费者的思想观念。有些人休闲消费观念陈旧,把休闲视为一种好逸恶劳行为,认为休闲消费既没有产出又需要消费时间,只会浪费时间和金钱。由于人们长期对休闲消费的积极效用认识不足,甚至一度把休闲消费简单地视同消费者“消谴”的代名词,人为“中断”了休闲消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这些都成为影响休闲消费思想观念上的障碍。
4、休闲类企业的服务质量。目前,休闲类企业、特别是旅游企业忙于开拓旅游市场,重视产品数量,却轻视了产品质量。例如,有些旅行社任意改变行程,住宿条件及饭菜质量与所承诺不一致,司机困乏或酗酒酿成事故等等。尤其在节假日期间,由于供给不足,需求旺盛,有些企业服务质量更是大打折扣。休闲产品质量的特殊性表现在其对消费者的心理、情绪、生命安全的影响和保障。休闲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消费使用往往需要通过一系列过程才能完成,其价值多是由有形的和无形的两部分组成。所以,一个好的休闲产品不仅取决于有形产品本身,而且取决于一系列环节的配套服务。因此,对于提供休闲产品的行业来说,必须把有形的商品和无形的服务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够促进休闲消费健康的发展。
(二)我国休闲消费存在的问题
1、个人可支配收入有限,收入差距过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2007年的4140元,增长了约30倍;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加到13785元,增长约40倍;城乡收入比从1978年的2.57:1扩大到2007年的3.33:1。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现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障碍。另据最新的调查显示,10%的富裕家庭财产拥有量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10%的最低收入家庭财产拥有量则只占全部城市居民财产的1.4%,这种贫富差距严重影响了休闲消费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
2、休闲产品品种有限,制约了休闲消费的发展。由于企业提供的休闲品种较少,每逢节假日,消费者集聚于一些消费热点,势必造成拥挤和供给不足。休闲消费不是生活必需消费,而是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人们在消费时具有选择性,消费者可以消费也可以不消费,可以多消费也可以少消费,休闲设施的供给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我国现有的休闲品种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能满足人们休闲的需要。根据调查显示,有70.5%的被调查者对当前的休闲品种感觉不满意,休闲场所的基础设施和硬件设施是否完善决定了休闲消费的质量。
3、基础设施落后,硬件设施不完善。通过调查,被调查者中有75.3%的人在长假期间安排了休闲消费活动,这势必会造成长假期间休闲消费的高峰。在庞大的客流面前暴露出我国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旅游景点及许多大型商业设施的外部停车场地普遍不足;(2)与旅游景点配套的商业网点(商品部、快餐部、冷饮部)严重不足,游人排队买不到商品;(3)厕所数量不足,形成排长队等待入厕的尴尬场面,许多景观的公园则是漫山遍野不良气味熏人,令游人兴致大打折扣;(4)为游人服务的临时医疗设施(如防中暑、肠胃不适及跌打损伤等)不够甚至没有;(5)市政设施老化、落后,容量不足,尤其表现为道路体系脆弱,通行能力低,基础设施和硬件设施的不完善也影响了休闲消费在我国的发展。
4、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不高。休闲消费具有文化性、人文性、多变性特征,许多经营管理者对此认识不足,主要靠传统经验管理,运用经营管理的方法不够。除酒店外,许多行业缺少服务标准规范,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低,服务意识薄弱,服务理念落后,从而使行业管理和服务质量不高。目前,不规范经营、坑害消费者的行为时有发生。如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常碰到服务质量问题,居民对旅游景区的拥挤以及旅游购物的陷阱反映较为强烈。在文化娱乐消费方面,随着对教育重视程度的加大,居民普遍反映教育支出压力较大,这其中与某些教育乱收费有一定关系。在信息消费过程中也存在不规范收费,严重侵害消费者的权益等等。任何商品经济都有其内在规律,休闲消费的发展除了不断创新外,还必须遵守市场经济的规律,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收费,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休闲消费健康发展。
5、消费者的思想观念问题。从1995年以来,我国实行了“双休日”,1999~2007年实施“黄金周”制度,但休闲的概念在相当一部分人中仍然没有正确树立起来。对于一部分中老年人来说,休息日往往考虑如何做一些家务,或者在单位加班获得额外收入,休闲观念淡漠。即使是年轻人,双休日的休闲方式也倾向于单一化,看电视、看书、玩电脑、打牌等是年轻人最常见的模式。根据调查显示,有61.8%的人选择看电视作为主要的休闲活动。长期以来,人们对休闲消费的功能与作用缺乏充分的认识,甚至认为休闲消费就是消遣玩乐。
事实上,休闲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最显著的作用就是合理的休闲消费能够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休闲消费及其合理化问题不仅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水平,而且关系到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三、我国休闲消费的对策建议
(一)持续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当前,居民收入分配率低下、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经成为民生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只有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的宏观、微观收入调节机制,进一步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努力处理好三大分配关系,即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国民收入城乡分配关系以及居民内部之间的分配关系,才能把各个类型的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第一,切实增加广大农民收入,建立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民的货币购买力,开拓消费市场。总体上讲,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并保持其不反弹;切实搞好统筹城乡发展,开展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采取有效措施打破长期遗留下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协调农村的发展政策,确保城乡和协发展;建立并完善农村的各类保障制度,为农村居民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根据广大农村的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特点,结合农户生产经营实际,采取不同的增收措施。
第二,保证城市职工收入的稳定增长,并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国际危机,保障我国股市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保障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完善低收入者的社会保障机制。
(二)不断创新,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
1、消费项目的深化。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迫切希望有一种文化的交流和精神的满足。休闲消费不应该只停留在观光和购物等消费的浅层次上,而应该增加消费项目的深度和内涵,提升消费的层次。因此,增加休闲消费的文化、知识等内涵势在必行。如在商品销售过程中不应该只打折削价,买此赠彼,而要注意挖掘蕴含在商品中的文化内涵,注意创造消费环境的文化氛围等。
2、消费项目的拓展。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休闲消费活动,可以缓解假日集中消费的压力。比如培育新兴的旅游景点,着力建设环城市旅游度假带,以适应旅游市场中短线游、周边游、自驾游增长迅速的趋势,扩大旅游供给;大力发展与休闲有关的新产业,健身、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在农业市场化的今天,休闲消费的浪潮正将商机推向乡村,休闲农业、农家乐等成为焦点。例如北京市怀柔区城郊的农民把自己的土地租给城里人,让他们在假日休闲时间里来此耕种,各种农事活动为他们创造了回归大自然、体验自己劳动果实的机会。消费项目创新举措要在丰富活动文化内涵,提高消费品位的同时,不断推出新项目、新产品,定位准确、富有特色,才能让休闲消费健康持续发展。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硬件设施
政府职能部门应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调整消费政策,为休闲消费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从目前的情况看,一些基础设施陈旧、供给不足、更新不快的情况较为突出。就部门看,铁路存在速度不快、运力不足、设施和服务落后等,公路也需要提高等级。文化市场虽然表面繁荣,但是依然存在品位不高、低水平重复较多、层次不够丰富、文化娱乐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亟待改进。这些都属于社会公共产品,政府应着力改善公共设施供给不足的落后状况。在政策调整方面,主要是消除一些限制居民休闲消费的措施,如公园门票问题和博物馆、科技馆等门票问题。北京市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取消了一些公园和博物馆的门票,深得民心,这是满足市民休闲消费需求的举措。
(四)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加强服务质量
目前,我国休闲消费产业体系还很不健全,也缺乏相应的政策、加以约束。因此,在产业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盲目跟风,服务质量低下的现象。如行业准入、退出制度很不完善,很多小的网吧、发廊甚至经营不到一个月便匆匆停业。面对这种现象,政府应当尽快建立和完善准入、退出制度,加强对小商铺经营资格的审检,制定行业管理准则,以此来净化休闲消费的环境,规范休闲消费市场运营秩序。同时,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服务支持,对有发展前景的休闲项目,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在审批上给予便捷,在管理上放宽,在融资上拓宽渠道,在服务上给予指导等等。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应该加强对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正确引导,注意开拓双休日休闲市场,缓解长假的相对集中消费;继续坚持和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避开重复建设现象,保证和强化经营者及服务者的基础素质和服务质量;强化检查监督,依法查处各种违法经营和服务行为;完善各项法规,促进和引导假休闲消费的良性循环;同时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改善消费环境,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
(五)推行“国民休闲计划”
国民休闲计划的适时启动与推出对提高国民素质,充分利用国内较好的旅游与文化资源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传导给实体经济,同时也影响了的旅游业。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入境游人数出现明显下滑。国内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措施,适时推出为拉动国内旅游市场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国民休闲计划”,该计划应包含奖励旅游、福利旅游、休学旅游、奖学旅游、拓展旅游、挫折旅游等。鉴于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孩子较少有与其他伙伴共同生活相处的机会,可利用中小学生假期,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旅游教育活动。
四、结束语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休闲消费对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人们的生活理念也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在满足物质欲望的同时,也渴望追求充实的精神生活,越来越讲求生活品味,提高生活质量。休闲产业发源于欧美国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一些国外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理念也影响着我国相当一部分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并较快地被广大居民尤其是被年轻消费者和中高收入者所接受。目前,我国休闲消费还处于起步阶段,实现休闲消费继续健康、快速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为此,应该稳定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来提高人们的休闲消费能力;进一步开拓创新,从休闲项目的深度和宽度上人手,不断推出定位准确、富有特色新项目、新产品,让休闲消费健康持续发展;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硬件设施,满足人们休闲消费需求;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加强企业服务质量,促进休闲消费健康稳定的发展。
注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年鉴2005[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②刘邦凡,休闲、休闲经济与城市经济[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2)
:
[1] 于光远,论普通有闲的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 尹世杰,闲暇消费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3] 田松青,休闲经济[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4]周觉,休闲的经济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5] 潘建伟,居民消费行为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下一篇:理性看待美元贬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