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赵廷兰 时间:2010-06-25
  【摘 要】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保持平稳较快,防止出现大的起落,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为应对国际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主要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需求、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出发,笔者认为不论是从近期还是从远期来看,扩大内需都是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可靠保证,尤其是消费需求的扩大,在我国还有很大的潜力。
  【关键词】消费需求 出口需求 投资需求
  
  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出现明显放缓势头,一些国家甚至出现经济衰退的迹象。我国经济也出现了出口萎缩、经济增速放缓、中小经营困难、失业人口增加等现象。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搭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且在宏观调控中应坚持继续扩大内需的方针,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一、当前形势下扩大消费需求的必要性
  
  (一)出口需求难以长期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外需持续扩大带来的出口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2007年,出口占我国GDP的比重已达37.5%。由于对外依存度较高,使得我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全球贸易环境。目前由于此次金融危机已经使美欧经济放缓,甚至出现衰退迹象,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需求下滑,所以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外部需求是难以长期为我国提供可观的经济增长动力的,所以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因此解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靠扩大内需,内需永远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
  (二)资源约束和环境的承受力对投资需求的制约
  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以低水平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始终居高不下,而且大部分投资的技术含量不高,所以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主要应改善投资结构。而我国出口的产品也基本上都是对生态和环境影响较大的初级产品和污染较重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从而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当前我国经济增长GDP虽然高,但增长效率比较低,能源、资源消耗都比较大。同时随着国内市场化改革措施的推进,我国经济受国际能源价格影响将会越来越突出,所以不论是为了防范国际能源价格风险,还是从资源约束和环境的承载压力上来说,投资需求大幅度提高都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法实现的。
  (三)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长期以来,由于政府工作的重心在投资上,我国经济增长主要的推动力来自投资,消费增长和投资增长不协调,消费增长在两大内需增长中长期处于明显滞后状态。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超过62%下降到2005年的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均达最低水平。而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2003年全球平均最后消费率约为77%,明显要比世界平均水平低。最终消费率低,说明在GDP的分配和使用中,消费的扩张力低,尤其是居民消费的扩张力低。我国经过几年来的调整,虽然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的协调性有所增强,但是和世界平均最终消费率相比,说明我国消费需求未来的增长空间还很大。   二、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
  
  (一)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的,城乡居民收入也有较大幅度地增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收入分配领域也存在着诸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一些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比较混乱等问题。而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增加居民的收入。目前我国的收入分配状况已经明显地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着力解决当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
  我国针对地区间和部分社会群体间收入差距过大而明确提出“提低,扩中,调高”的改革思路,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最终使得我国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内部差距全面缩小。可行的具体措施包括:一是稳定和加强各项支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二是鼓励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增加职工收入;依法落实最低工资制度;严格控制垄断行业及企业职工收入的过快增长。三是改革和完善公务员工资分配制度,适当提高公务员工资水平;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相应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离退休人员的收入水平;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切实保障城镇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增加对低收入户特别是困难户的救济、补贴;通过减税、支持创业等手段增加各类困难户的收入,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水平。
  (二)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实现公共投资对社会消费的带动作用
  由于多年来我国在公共、公共卫生、公共环境、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减灾防灾等方面的投入不足,从而造成社会急需的这些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从而抑制了消费需求的增长。所以只有通过扩大公共投资、降低公共产品价格,才能建立起启动城乡消费的长效机制。积极财政政策的启动,政府要增加对健康、教育、社会保障体系等公共产品的支出,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城乡消费条件,改善消费环境,降低储蓄意愿而带动消费的增长。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增加对农产品的补贴,从而使农民收入增加,最终实现启动农村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这样才能有效扩大消费内需。
  (三)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消费者预期
  消费与储蓄是此涨彼消的关系。目前我国国内居民人民币储蓄超过15万亿元,所以,提高消费的根本之策在于降低储蓄率。为降低国内储蓄,就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除了农民没有进入国家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以外,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很不健全的,城镇居民中也只有公务员和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劳动者才得到养老、医疗、失业等项保险;集体和其它所有制单位的员工只在某些方面享受到社会保险,且其待遇明显低于国有企业单位的职工。正因为这个有缺陷的社会保障制度,致使居民有钱不敢花而使消费无法启动。所以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减少人们对未来的恐惧和担心,才能提高购买和消费意愿。在现阶段,我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从薄弱环节入手,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覆盖面,建立合理的、可持续的养老基金补充机制,减轻居民教育、医疗负担,从而增加居民消费能力,改善支出预期,有效地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随着我国扩大内需的各项措施的实施,消费需求的扩大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