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流入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叶宇 时间:2010-06-25
  【摘 要】随着中美利差的逐步缩小,热钱流入已成了无法避免的事实,然而如何避免热钱的流入对中国产生巨大的震荡一直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热钱流入的原因,寻求合适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热钱 中美利差 流入渠道 解决方案
  
  一、关于热钱
  
  国际上虽然对“热钱”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但都基本反应了其主要的特点,即:(1)“热钱”是国际间专门从事牟利活动的短期资金,其主要特点是流动频繁,集中活动于投机性产业(如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等)。(2)驱动“热钱”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各国的利率差别、各国间的汇率变动以及某国投机行业的盈利空间。因此,当一国利率上升、汇率看涨或投机行业迅速时,“热钱”将大规模入境进行套利,导致该国投机行业急剧膨胀;相反,在以上领域看跌的情况下,“热钱”将全面、迅速撤出,极可能引起该过的波动甚至是经济危机。
  而现如今的中国国内的资本市场环境更是滋生热钱流入的温床: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升值预期已经吸引了国际游资大量进入;面对美联储为刺激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而连续下调利率,中国的央行仍然为抑制通胀而持续提高存款利息,进一步缩小了中美的利差空间,更加助推了国际投机者将游资输入中国的动力;另一方面,中国国内资本市场从2005年来的复苏加上房地产市场暴利的吸引,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热钱”流入中国。
  
  二、热钱流入中国的原因
  
  1.对美元加息周期将结束预期和对我国经济的好。在美元第 16次加息后,国际资本普遍预期美元将结束其加息周期,因而第 16次美元加息非但没有促使美元升值,反而呈加速贬值之势。在此形势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人民币资产有加速升值的趋势、一直被低估的资产价值以及资本市场正在逐步开放的局势,促使全世界的热钱开始盯紧人民币资产。在美国货币政策滋养下的热钱,将可能长期驻扎在中国,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2.对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期。任何一个国家汇率的变动都会吸引国际游资涌人逐利。目前人民币升值预期依然强烈,3月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8.04,较汇改前升值2.87%。再加上股市和楼市上充足的盈利机会,热钱有强烈的动力流入内地。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外资投人中国有双重盈利的可能。一是人民币升值的收益,即使股市不涨,国外资金也不亏;二是股市的收益。2005年底直至现在的股市暴涨,投人到股市的外资盈利非常丰厚,若再加上人民币升值的收益,那确实是非常诱人的回报。
  3.宏观调控和升息导致资金汇出成本的增加。宏观调控和升息导致的资金成本增加,也将使一些本应售汇出去的资本滞留在国内,尤其是资金全球运作的跨国公司,虽然这些并不是境外流入,但是国内的升息,无疑激励这些资金滞留在国内继续发挥余热。
  4.国内热钱同样有着较高的投资愿望。资源与原材料价格的高增长使得实业领域的经营成本大增,利润被削减,进而促使部分实业资金转向资本投资领域。而股改对价、资产重估、对外开放等多重因素的融合也使股市处于投资丰盛期。并且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人民币利息率仍将处于较低水平,这使得国内热钱有强烈的资本投资欲望。
  
  三、热钱流入中国的渠道
  
  1.资本项目下的流入
  在我国逐步放松对资本项目的管制后,资本项目成为国际投机资本进人中国的一个重要载体。“热钱”通过资本项目输人的渠道主要为:一是利用国内某些地方政府实施的招商引资政策进行虚假投资,将无实体产业投资需求的资本投人投机利润较高的房地产、有价证券等领域。二是国内投资者通过在国外成立特殊目的的公司,在境外通过银行借款、出让公司股份、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募集资金,进行返程投资。三是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大型跨国公司通过从内部调拨资金或是短期国际借贷的方式,将国外转入的资金投入到高利润行业。这些转移手法的共同特点在于利用我国外汇管理机构的监管疏漏和的境内外的优势,变换资本的实际用途。其具体可以分为通过“假外资”流入;通过“返程投资”流入;通过招商引资流入;四是通过无实际需求的资本金流入。五是通过“零利率”外债流入。
  2.通过贸易项目流入
  贸易项目是我国经常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监管难度巨大的一个环节。在我国现有的外贸公司当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掌握了各种逃避贸易监管的技巧,并将其运用到跨境资金的转移上来。主要表现为;一是通过与境外关联公司签订虚假贸易合同,向境内输入无实际成交货物的货款或预付款;二是通过高报出口产品价格,将超出货款的部分用于国内投机活动。这些渠道的特点在于:利用外贸监管部门(主要是海关)在贸易合同审核以及商品股价当中的信息不对称,获得莫须有的高额贷款,成功的机率较高。
  3.通过个人项目流入
  一是通过个人贸易流入,对个人而言,直接从事贸易业务,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但由于之前未将个人贸易纳入贸易外汇监管体系,未按外汇业务的相关规定办理出口报关、出口核销等手续,且个人贸易的收汇金额大,款项通过个人账户收汇,其国际收支申报性的真实性难以鉴别,境外异常资金通过该渠道进人国内并无大的障碍。二是通过个人贸易佣金流人。贸易佣金是中间商介绍生意或代买代卖而需收取一定的酬金,它本是对外贸易的正常收人,但近年来,随着外汇资金流人监管力度的加大,部分企业、个人为规避外汇政策通过关联公司开立离岸账户,再由离岸账户以佣金的名义,将外汇资金汇人个人外汇账户达到资金汇人国内迅速结汇并投资证券、房地产等特殊领域的目的。通过企业的非贸易收入流入。
  非贸易收入,目前主要指的是企业从事跨境服务所获取的劳务费用等项目的收入。企业非贸易收入的主要特点四名目繁多、真实性难以核实,也成为了企业向境内转移投机资本的途径之一。
  4.通过地下钱庄等非法渠道进入
  通过在境内和境外分别设立拥有一定资金数额的分支机构,以在地下钱庄的国内外分支机构付款、国内分支机构取款的方式进行资金转移,反之亦然。这种资金转移方式主要以地下钱庄的信用和资金额为保证。与以上四种方式相比,通过“地下钱庄”的方法更加隐蔽,监管十分困难,因此交易金额无法计入外汇统计。
  
  四、热钱对中国的影响
  
  近年来,流入我国的“热钱”呈迅速膨胀之势,平均年增速高达170%以上。随着大规模投机资本的流入,我国经济增长也出现了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其中资产价格的迅速上升是经济告诉增长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热钱”集中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
  热钱的大量涌入不仅加剧了股市和房市的不稳定性和投机性,使其表现出浓厚的泡沫色彩,还在推动我国非尸体经济指标的迅速膨胀的同时,挤占了央行发行的大部分基础货币。直接导致了我国流动性的过剩,以及中央宏观调控措施的乏力。为防止国际投机资本对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冲击,应采取严格有效的监管措施,对“热钱”进行全面堵截和狙击。
  
  五、控制热钱的有效措施
  
  中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有管理而无浮动”。这种过于刚性的政策操作。随着中国外汇市场的开放,将会使外汇管理越来越被动。因此,应适当扩大汇率浮动的范围,并考虑通过更多其他途径解决外汇过多的问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热钱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自2005年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同时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2%。这一措施再次为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提速。然而仅仅是汇率的官方调整依然是非市场的,依然不具有弹性。在热钱汹涌的背景下,升值是否会引起更大的升值预期,从而吸引更多热钱涌人,进一步增加货币当局的压力。   热钱的存在确实意味着某种威胁,然而现实的看,对于经常项目的全部放开,过半资本账户也已开放并且全面融入全球的来说,试图堵住所有热钱出入的通道可能只是理想。我们始终无法确认热钱的真是规模和存在方式,也足以说明,防堵本身起到的效果有限,一旦进一步强化管制,极有可能影响到正常的贸易活动。
  总体来说,防堵不能从根本上化解热钱问题。热钱攻击的前提一定是某个经济内部存在漏洞,宏观经济选择出现了偏差。一方面,只要中国有着稳健的投资前景,资本流动就不会出现方向性的根本逆转,另一方面,化解热钱魔咒,关键是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为货币政策提供更宽松的腾挪空间。
  其具体措施可以分为:
  1.要努力稳定人民币的预期
  对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期主要来源于美元的持续贬值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加强以及投机者妄图纂取汇差、利差和在中国股市和房市的投机吸引,因此中国不应通过继续提高利率以达到控制通胀的目的,否则只能加大热钱流入进而使通胀进一步加深,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央行还可以通过一次性的稍大幅度升值,超出国际投机者的升值预期,从而使其认为人民币在短期内不会再度升值,从而减少热钱在短期内的进一步流入;政府还要加强对流入中国股市和房市的外资的管制,避免大规模投机资金流入所造成的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
  2.在外汇储备和管理制度上的变革
  要努力从顺差型收支政策向平衡型收支政策转变。主要措施包括:通过针对性的出口税收制度,进一步改变“奖出限入”的外贸政策;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改革不合理的外资引进和管理体制;改变强行结汇售汇制度,进一步放宽对居民和的持汇购汇限制,鼓励居民和企业进行海外消费和投资。
  3.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努力建立稳健的、有弹性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攀升、缺少弹性的过程表明,人民银行和外汇管理机构在公开市场操作方面的力度仍有待加强,应采取盯住“一篮子货币”的多元化持汇政策,同时积极进行海外投资活动,以分散美元汇率变动的风险。
  4.要继续加大各部门对入境资金的监管力度
  目前,“热钱”流入的渠道主要涉及到以下监管部门:外汇管理局、监管机构、海关、公安以及地方政府。然而,在目前的监管实践中,各个部门往往各自为战,大大影响了监管效果。为解决这个问题,应成立一个由专门委员会领导、各部门配合实施的新型监管体系。
  
  :
  [1]张锐.热钱撞击中国.视野.
  [2]徐东胜.热钱流入中国路线图.环球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