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中就业效应不足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经济增长;就业弹性;就业增长:就业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率,但并没有出现奥肯定律效应,近年来伴随就业弹性的不断下降,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不足问题日益凸显。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的回顾
(一)我国经济增长率、就业增长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变动特点
l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关联性呈现阶段性变动。(1)1990年以前,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较强。我国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在1990年以前基本保持高经济增长水平伴随较高的就业增长率,其中198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达15.2%的历史最高水平,同期我国就业增长率达3.8%的最高水平。(2)1990~1992年,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联性开始变弱。在此期间经济增长率虽然大幅上升,但并没有带来就业增长率的上升,就业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反应不敏感。(3)1993-2000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呈总体下降趋势,经济增长率从13.5%下降到7.8%,但同期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不大,出现“倒u型”的变动轨迹。(4)2000年以后,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明显不足。我国经济增长率从2000年的8%上升到2007年的11.4%,而就业增长率在2001年达到1.3%的水平后持续下降,经济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快速增长,就业增长率反而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到2006年就业增长率已下降到0.77%,高速的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有效的就业增加。
2、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基本与就业增长率呈反向变动关系。社会院对福州、上海、沈阳、西安和武汉等城市的失业率进行跟踪调查,得出2002年的真实失业率为14%,胡鞍钢通过认为我国的城镇真实失业率在10~12%之间,已超过国际公认的6%的警戒水平。因此,从登记失业率来看,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有效降低登记失业率,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较小。
(二)我国就业弹性的变动过程
对就业弹性的计算有点弹性和区间弹性两种方法,本文运用点弹性方法,求出历年的就业弹性。
从图1就业弹性的变动过程可以看出,我国就业弹性呈现以下特征:(1)就业弹性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从1979~1990年我国平均就业弹性为0.33,接近奥肯定律计算的水平,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明显。(2)1990~2002年就业弹性总体下降明显,先是经历1991~1995年的快速下降,就业弹性由0.226下降到不足0.1;1996~2001年有所上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3)2002年后就业弹性呈直线下降趋势,从2002年的0.118下降到2007年的0.068。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在近几年持续下降,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下降。
二、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就业效应不足问题的成因
(一)我国经济增长就业效应不足的计量分析
1、计算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的模型。在计量模型中,我们选择非国有化率、实际利率、人均GDP(以1978年价格定基)、职工工资(以1978年价格定基)四个指标对就业弹性进行回归分析,其中非国有化率为X1,由于统计指标的变动,无法计算非国有经济在GDP中的比重,选择总产值中非国有经济比重代替;实际利率为x2,实际利率为一年期贷款利率减去当年通货膨胀率计算得出;职工工资为w;人均GDP为Y;就业弹性为E。运用1979~2007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计算,发现实际利率对就业弹性的影响不显著,去掉实际利率变量,运用对数模型回归,回归方程设为:E=a+B1ln(X1)+B3ln(W)+B4ln(y)
发现模型存在序列相关性,对模型进行修正后,运用eviews5.0回归得出以下结果:
E=-0.959000+0.486362ln(X1)+1.09076ln(W)-1.447926ln(y)+0.210000AR(1)
对方程进行修正后,去除序列相关性,方程总体显著性良好,三个变量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调整和的R-平方为0.7,符合方程计量的目标。模型中各变量前面的系数为因变量的半弹性,表示自变量变化一个单位因变量的变化率。
2、对计量结果的解析。
(1)实际利率水平对我国就业弹性的影响不大。造成实际利率水平对我国就业弹性影响不大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资本价格下降对就业的影响有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一方面,资本价格下降会促使选择资本要素密集型的投资,资本替代劳动,降低就业弹性,即利率的替代效应;另一方面,资本价格降低,会促使投资和产出增加,投资和产出的增加同样会促进就业增加,提高就业弹性,即规模效应。两种效应相抵,使利率水平对就业弹性的影响作用有限。二是企业的选择并不完全根据资本价格来确定,企业确定要素使用时还要进行资本和劳动价格的比较,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价格一直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劳动价格的低廉阻止利率替代效应的有效发挥,即比较效应。替代效应、规模效应和比较效应的共同作用导致利率水平对就业弹性影响不显著。
(2)非国有经济在促进我国就业增长的过程中作用显著。从回归结果看我国非国有化率对就业弹性的半弹性为0.49,表明非国有化率对就业弹性正向作用明显,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非国有经济具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主要因为:我国国有经济集中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单位投入对就业的影响较小,而我国非国有经济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对劳动的吸纳能力强。
(3)现阶段提高工资水平并不会对我国就业弹性造成负面影响。从计量结果发现我国职工工资水平对就业弹性产生正向影响,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工资价格的上升会导致资本替代劳动,我国出现这种情况主要由于两方面原因:首先,从1979~2007年职工工资从648元上升到5597元,上升8.6倍。而人均GDP从406元上升到3835元(数据均以1978年价格计算),上涨9.4倍,说明这期间劳动力的相对价格是下降的,因此,出现职工工资水平与就业弹性同方向变动;其次,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还不完善,劳动力价格不能起有效调节作用。 (二)我国就业效应不足的结构分析
从计量分析结果看,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并没有使我国倾向于选择资本密集型行业,低利率对我国就业弹性的影响与理论上刚好相反。此外,我国现阶段的工资水平并没有高于市场出清水平,提升工资水平对我国就业弹性不会有大的影响。因此,导致我国就业弹性低下的主要因素并非我国要素价格机制的扭曲,经济结构失衡是就业效应不足的重要诱因。
1、中小企业不足,降低了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制度性障碍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不足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行业垄断依然存在。我国很多行业被国有企业或部门垄断,私人资本进入这些行业存在困难。同时,在这些行业中,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难以获得公平竞争机会,这影响私人资本进入行业的积极性,私人投资在这些行业明显不足。
(2)中小企业发展难以获得信贷支持。我国虽然实行低利率政策,但大多数信贷被国有企业或大型私营企业使用,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融资来发展企业比较困难,目前在我国发达地区日益繁荣的地下钱庄就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一种体现,而且私人钱庄过高的利率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抑制作用。
(3)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没有足够的重视。我国地方政府受政绩考核指标的影响,往往将GDP作为当地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目标,这造成地方政府倾向于大的投资项目,因为这些资本密集型的投资能很好地拉动地方GDP的上涨,实现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导致中小企业开工不足。
2、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对滞后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我国近几年来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从第三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来看,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普遍在60%以上,有的已超过70%,和我国人均GDP相似的发展家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而我国目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只有40%,近几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没有显著变化,部分年份甚至出现下降。通过相关数据,发现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一直在0.4左右波动,远高于总就业弹性,第三产业发展能有效带动总就业弹性的提高,但由于发展速度趋缓及发展水平较低,阻碍了它进一步吸纳劳动力。因此,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是近年来就业弹性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
3、劳动力市场不健全是导致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的重要原因。首先,传统的体制内和体制外就业差异依然存在,由于国有企业在某些行业的垄断地位明显,使劳动力市场在国有企业和其他经济部门之间分割,导致这些垄断部门的劳动力市场竞争性下降,与传统行业的收入差异明显,我国垄断行业与一般行业的收入差异过大显然有非竞争性的特点。一方面,垄断的低效率会使市场上产品的供给不足,供给不足会导致就业的减少,影响国民福利的增长;另一方面,垄断行业多是国有企业,在企业中存在明显的内部人控制,普通劳动者难以进入国有企业获得职位。其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明显,传统的体制内和体制外分割,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都影响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不利于就业的增长。
(三)我国就业效应不足的政府行为分析
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不利于就业增长。长期以来我国对地方政府的考核首选目标是GDP,这就造成一些地方政府一味追求GDP而不兼顾就业的短期行为。当前,我国大量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雷同的经济开发区并没有对就业产生大的拉动效应,特别是很多开发区在建设过程中没有考虑对当地就业的影响,长期会由于“只开花,不结果”的投资方式而挤占其他的投资空间,反而会对就业造成某种程度的负面影响。同时,当就业压力控制在一定幅度时,政府会不由自主地忽视就业政策的改进或再就业工程的投人,而热衷于实体经济的投资,因为就业的改进对政府考核的影响并不会太大,且在就业领域的投入往往对GDP的拉动效应不强。因此,在许多地区经济虽然增长了,但失业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三、提升我国就业效应的路径
(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促进就业应是我国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重要任务,应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我国宏观管理的首选目标,实施优先的发展战略。针对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和长期就业效应低下的国情必须实施这一战略。
1、劳动力市场发育要优先于其他要素市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发育,在规范化程度、社会组织程度和规模容量上都低于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必须在以下方面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育:(1)通过手段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保证劳动力市场的充分竞争和保护就业过程中弱势群体的权益。(2)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逐步削弱行业差距和部分行业的就业限制。建议通过政策逐步放宽某些垄断行业的进入要求,一方面,可以促进和繁荣我国的私营经济,提升就业弹性;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有利于劳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的绩效。(3)提升政府劳动就业中的就业服务水平,包括建立就业服务体系、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发布机制对劳动者进行培训等。
2、优化创业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具体措施有:(1)简化创业程序,降低门槛,减少资金限制等。我国目前企业注册、审批程序繁琐且要求比较严格,在某些行业应放宽办企业的条件,为创业者提供便利。(2)逐步消除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及某些行业壁垒和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不利措施,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3)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和信贷方面的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如,政府贴息和相关的政策担保可有效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促进其发展。
(二)协调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关系
1、逐步实现就业与经济同步增长。一方面在目前的就业高峰期,为扩大就业和减少失业,必须保持国民经济高速、持续、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要制定一些扩大就业的制度。
2、实现就业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1)根据经济周期各阶段特点,采取不同的优先政策目标。在经济衰退期,由于失业问题严重,要以扩大就业为政府优先政策目标;在经济繁荣期,虽不以扩大就业为优先政策目标,但也应兼顾扩大就业目标,紧缩政策的力度不宜过重,时间不宜过长。(2)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组合。增长方式不同对扩大就业的作用也不相同,粗放型增长方式对增加直接就业作用明显,而潜力有限,对短期增加就业有利。集约型增长方式对增加直接就业短期作用不明显,但对增加关联部门就业的作用潜力很大,有利于长期增加就业。今后在转变发展方式时,在指导思想上既要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为主,又要兼顾增加就业容量;既要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保持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明显体现,尽可能做到增长方式的优化组合。
(三)调整经济结构
1、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1)第一产业要通过增加复种指数,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向种植业的深度发展,增加就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整治国土建设,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2)发展大中城市的社区服务业,使之成为第三产业新的就业增长点。主要办法是:把企业所办的社会服务业通过有偿转让移入企业所在社区;把城镇街道的组织职能由行政管理逐步转到社区服务上来,并通过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向社区服务业投资。(3)利用劳动力剩余较多、成本较低的优势加强大型基础工程建设。
2、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保持地区经济结构平衡发展。今后我国失业问题的主要释放区为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为此,国家要在投资、政策等方面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加快该地区经济发展,增强其就业吸纳能力。
3、调整政府的就业扶持结构。在企业规模上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因为中小企业适应市场能力强,资本有机构成低、吸收劳动力多。在扶持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上,要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力度。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城镇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各单位已人满为患,不可能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今后应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作为扩大就业的新的增长点。在地区结构上要加大对就业的扶持,以减少对城镇就业的压力。在失业人员方面加大对下岗职工及就业弱势群体的扶持等,对他们的扶持主要包括增加资金投入和制定优惠、宽松的政策等。
下一篇:中国货币需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