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对策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郭砚莉 汤吉军 时间:2010-06-25
  摘要 在我国市场体制转型时期,如何最大程度地实现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一方面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完全,有人想找工作找不到而造成非自愿失业;另一方面由于总需求管理政策作用的局限性,福利救济或社会保障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无法消除贫困问题。这就促使我们从经济学角度再度探讨当前的劳动力充分就业问题。在逐渐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基础上,如果政府采取一些直接创造就业的方法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将会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充分就业;政府;直接干预
  
  依靠劳动力市场和政府直接干预有机结合来解决充分就业和消除贫困问题,是构建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有别于非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在现实经济中,要想实现充分就业,必须将总需求(消费、投资以及货币因素)和总供给(生产结构和技术)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缺一不可。
  
  一、劳动力充分就业与总需求水平
  
  虽然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我国维持经济增长的能力却越来越受到挑战: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效果越来越差;财政政策的作用空间越来越小。如果不能以投资和居民消费代替政府支出启动经济增长,我国经济就可能陷入极大困境之中。这些增加支出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债务混乱和危机。严重影响经济的稳定性。所以,必须寻找替代刺激私人部门的方法来刺激经济增长,创造出对劳动力需求的无限空间,同时使这些就业量与企业的短期和长期的利润目标相独立。由于政府能够将就业目标和利润目标相分离,所以对劳动力无限需求的责任就应该由政府来承担。但需要指出,这一过程必然是建立在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而不能够像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那样,国有企业成了政府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工具。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从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角度看,劳动力的相对过剩也是严重存在的,只不过由于国有企业不自负盈亏,不讲经济效益,多余的劳动力隐性失业才没有成为社会上公开的显性失业者。
  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企业逐渐成为市场经济主体,讲究经济效益,自负盈亏,追求利润最大化,解雇多余劳动力就是必然结果了。与计划经济体制联系的社会主义,失业采取“隐性”形式,而与市场经济体制联系的社会主义,失业采取“显性”形式,失业的内容是一样的。因此,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充分就业”目标时,必须抛弃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思维方法:首先,必须放弃以“转移支付”刺激总需求的方法。实际上,有效需求不足主要在于收入不足,而收入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劳动的供给来获得,没有工作就意味着没有收入,没有消费需求能力;其次,消除劳动力参与市场的障碍。创造进入和退出劳动力市场的自由竞争环境,消除城乡差别以及影响劳动力流动的相关政策以便形成统一的社会劳动大市场,更好地依靠社会保障全体职工的利益,建立失业保障和社会保障制度,切实有效地解决失业和贫困问题。
  由此可见,政府不能被动地采取转移支付方式来解决失业问题,而是应该主动地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进而形成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获得相应的收入。具体做法是,在诸如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改进和人力资源利用等社会可持续方面,制定一个合适的工资水平以解决充分就业问题。但政府制定的这一工资水平,不仅要对劳动力产生无限需求,而且与劳动技能类型和地理区域毫无关系。也就是说。这一工资水平不能够影响私人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能给私人部门带来工资向上的压力。由于这一工资水平低于私人部门的就业工资水平,所以,只要政府制定了一个可以经常变动的工资水平,私人部门对劳动需求就是有弹性的:当私人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上升时,政府的工资水平就需要下降以减少政府对劳动力的需求,避免与私人部门形成竞争。反之,当私人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时,政府的工资水平就需要上升以增加政府对劳动力的需求,避免失业的发生,从而形成私人部门与政府部门的有机配合。实际上,这一工资水平涉及政府的社会目标——劳动人口的健康状况或其他救济规定,同时还要考虑政府的和经济承受力。当然,即使在短期内,这一工资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既然失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当私人部门不能提供相应的就业量时,政府就应该通过直接干预手段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减少失业量,特别是制定具有浮动的工资水平创造劳动力需求,为实现充分就业创造客观条件。
  
  二、劳动力充分就业与总供给调整
  
  虽然从总需求角度转向总供给角度研究充分就业问题,诸如完善微观劳动力市场机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使短期宏观经济政策与长期的供给改善结合起来,但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经济主体个人的劳动行为、储蓄行为、金融市场和财政预算等问题密切相关,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从微观经济主体角度看,生产结构和生产技术本身变化具有替代劳动以便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趋势,从而产生失业现象。此时我们发现,许多公共部门的就业计划优势是私人部门无法比拟的:(1)从不确定性角度看,公共部门很少受到未来需求的不确定性的影响,因为公共部门决定投资的最终目的,是控制投资内容而不是投资数量,例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2)从灵活性角度看,私人部门的灵活性比公共部门低,例如在竞争条件下导致的生产方法、产出构成、资本设备的类型和资源的利用等方面,私人部门都不如公共部门那样灵活,因为私人部门为了生存必须展开市场竞争,所以必须坚持有竞争力的生产方法;(3)从终极目标角度看,私人部门是由纯粹的经济动机——利润决定的,不会追求社会利益,而公共部门与社会利益之间的一致性比较强,往往可以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作为前提。   阻碍充分就业的总供给方面的因素取决于生产的技术类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状况。替代劳动的技术变化或增加劳动供给的技术变化一般来说依赖以前的资本结构,即的资本状况。大家知道,任何生产技术类型的建立都会产生一定的沉淀成本,都具有难以改变其本身的倾向,往往会产生滞后效应,所以技术类型的改变不能脱离以前的约束条件。然而,公共部门在改变生产的技术类型方面有很大的比较优势:(1)它可利用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法来创造和扩大就业,即使这对私人部门来说是“无效率的”;(2)从公共部门角度看,改变劳动和资本比率、取消某种资本设施、进行其他类型的选择等都比较灵活。而且,在选择涉及就业人口的健康、和一般福利的活动范围上,公共部门比私人部门更有比较优势,倾向于为公共利益服务。从中我们发现,在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不能一味地否定公共部门的比较优势。而在市场不完全条件下,公共部门往往是实现充分就业的最大缓冲器。
  由此可见,在市场中,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都是经济中不可或缺的调节手段,关键一点是,政府干预必须用来弥补市场不完全。因此,在面临失业时,政府必须承担起就业的职责,应该成为社会上的最后雇主,否则,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结构变化,失业会趋于增加,无法实现充分就业目标。众所周知,失业不是简单的总量问题,并不是宏观经济政策一下子就能解决的事情。充分就业的障碍有可能包括部门失衡和产业结构不平衡以及生产的技术结构的瓶颈制约等,致使失业有长期性和普遍性特点。因此,只有将总供给和总需求联系起来,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结构变化有机配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充分就业目标。所以,完全依靠市场解决失业的政策是行不通的,完全依靠间接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是行不通的,必要时,需要依靠政府直接干预——直接创造就业机会——完成“充分就业”这一目标,缩小贫富差距,以便实现共同富裕和和谐社会的目标。
  
  三、一般性结论及政策含义
  
  综上所述,我们要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必须同时着眼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方面。
  从总需求角度看:一是确立与私人部门互补的有弹性的工资水平,确保充分就业的实现;二是不要简单地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也不要以转移支付的形式来缓解有效需求不足,而是要依靠政府直接创造和扩大就业范围,突出通过劳动获得收入机制,特别是在公共服务部门或可持续方面的部门大量吸收就业,从而形成收入一消费支出一经济增长一国民收入增长一消费需求增长的良性循环;三是合理地确定失业救济金的标准,不仅要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而且重要的是有利于刺激失业者努力寻找工作和努力工作的积极性,使失业者在劳动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以便转变成具有竞争力的经济主体。
  从总供给角度看:一是需要逐渐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界定产权和保护产权:二是在此基础上不仅仅关注经济总量问题,更需要关注产业结构和技术变化,依赖初始条件适时地调整和矫正私人部门的缺陷,将公共部门作为充分就业的主要场所,在推动可持续性发展过程中,推动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总之,只有将总需求和总供给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就业问题,并进而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消除贫困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