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相关启示
关键词:次贷危机;;海外后续投资
论文摘要: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股市暴跌,拖累了全球经济。而后出来的一系列应对措施更是给逐渐融入国际市场的中国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文章在简要分析这些影响的基础上对宏观调控、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业的提出了相关建议。
随着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的不断深入,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给全球带来广泛影响。在各国央行大力注资,合力干预之下,美国次贷危机似乎尚未产生坍塌效应。但是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不断加深,金融市场更大力度的对外开放,经济体更广泛的参与国际竞争,美国次贷危机及各国和组织的后续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将从多个方面表现出来,并有着深远的警示意义。
一、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一)对购买、持有美国次贷产品中资金融机构及海外后续投资的影响
依据美国财政部数据,截止2006年6月,包括外汇管理局、商业银行等在内的中资金融机构持有1075亿美元美国按揭债券MBS,585亿美元美国公司债券。按照美国次按债券占住房按揭债券20%的平均比例,美联储估测因次贷危机造成次按债券损失10%的概率,则仅次按MBS这一品种,中资金融机构就大约遭受了21.5亿美元的损失。当然,这只是一种平均意义上的估测。另外,如果考虑中资金融机构购买、持有风险远甚于Agency Debt的公司债券中的ABS及CDO,则中资金融机构因次贷危机造成的损失更大。事实上,基于中资金融机构到底持有多大比例的次按债券,次贷危机最终造成多大的影响还不确定,2007年我国外汇储备中的一部分投资美国私募基金,次贷危机对金融类上市公司股价影响很大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很难准确估测中资金融机构在次贷危机中遭受的损失。但不管怎么说,中资金融机构持有的美国证券因次贷危机遭受了损失是确定的。
次贷危机也影响到包括QDII在内的海外后续投资。由于我国海外投资经验不足,风险驾御能力偏弱,面对变幻不定的国际金融市场形势,在人民币升值预期背景下,暴露出来的美国次贷危机无疑影响到我国海外后续投资的积极性,有可能使我国海外后续投资脚步放缓,投资规模缩减。
(二)使经济增长速度减缓,通胀压力增大
次贷危机使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进出口增长缓慢,加上输入性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各国央行的大量注资以及美联储降息虽然增加了流动性,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偿债能力这个问题,反而带来的巨大的金融窟窿急需找人买单。于是石油美元和贸易美元成了他们的首要选择。美联储在短期内急速且大幅度的降息,使得美元与人民币的息差扩大,美元贬值。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中国的外汇储备购买力降低,另外由于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再加上危机过后美国国内提倡储蓄、减少消费的措施,使得对美出口的增长难上加难。与此同时,欧元利用这一机会保持坚挺,提升其国际货币的地位,致使人民币对欧元贬值,对欧贸易摩擦增大。
另一方面信贷危机发生后,避险资金纷纷撒离高风险市场,进入资源市场,使原油、黄金、外汇等市场出现大幅波动。例如原油期货的非商业持仓量大幅上升,推动期货价格持续攀升并居高不下。中国是能源产品和食用油、粮食等农副产品的输入大国。这些基本商品的价格变动通过国际贸易将通货膨胀输入国内,是国内CPI持续高位。央行为了抑制通胀和应对汇率变动,只得加息之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对2008年饱受雪灾地震之苦的中国经济而言,是一场很大的挑战。
二、次贷危机及各国的应对措施带来的相关启示
(一)把握经济周期发展变化,实现宏观调控的“逆经济风向而行”
作为宏观指标,GDP增长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经济运行发展状况。次贷危机从表象上看,是由于美国次级房贷者无法及时还贷导致支付链条受到破坏而产生的,但从深层次上看,次贷危机的爆发及其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与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前景信心不足及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有着根本上的关系。从发展轨迹来看,虽然美国经济增长仍处于较高点位,但下降趋势明显。在经济增长处于下降通道状况下,任何金融风险都可能产生较严重的后果。
从我国来看,1999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一直以较高速度稳步攀升,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但与之伴随的是,我国经济运行的风险也在逐步扩大。考虑到经济增长固有的周期性变化及由此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把握经济增长周期发展变化,采取包括利率适时调整在内的多种政策工具,并配以其他相应的措施,未雨绸缪,对我国各类经济主体稳健运行并不断发展壮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实体经济终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基本面的稳定是、股市等稳定的坚强后盾。次贷危机的影响要求我们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以扩大内需为主;在进出口方面,要加大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尽快建立健全并实施能源、农产品等商品的战略和商业储备机制。
(三)对金融行业的相关启示
1.审慎创新。规避风险,赚取更多利润是金融创新的重要目的。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金融创新并不能消除风险,只是将风险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由一种载体转嫁到另一种载体上而已,金融创新并不是没有风险,相反,由于不确定性,由金融创新诱发的金融风险有时可能还更大,带来更严重的冲击。尽管如此,并不能就此否认或抑制金融创新。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金融创新无疑是市场制胜的最重要利器之一。所要做的是,在进行金融创新时,要对金融创新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有充分的认识和估计,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和潜在风险要予以更多关注,并不能仅聚焦在金融创新带来的收益上面。当前我国金融业正处于全面转轨时期,融入国际市场的力度不断加大,严峻的市场竞争使我国金融创新意识异常强烈,我国在进行金融创新时尤其要考虑到金融创新可能诱发的金融风险,审慎创新对正处于全面转轨的我国金融业稳健发展至关重要。
2.加强房地产贷款管理。美国次贷危机的诱发无疑对我国房贷管理敲响了警钟。近年来,无论是房地产开发贷款,还是个人住房贷款,在我国都呈现快速发展之势。由于我国房屋价格上涨迅猛,房价收入比远远超过美、德、法、日等高收入发达国家,我国房贷大多为浮动利率贷款,随着我国利率的调整提升及用地规范等,房地产开发、支付成本必然加大,消费及投资者房贷成本也必将提升。借鉴吸取美国次贷危机教训,加强房贷管理,对我国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鉴于在分业经营体制下,房地产信贷仍然是商业银行主要盈利业务之一,因此,在房地产信贷风险不断加大状况下,商业银行要对房地产开发贷款、土地储备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商业用房贷款等不同类型贷款的审批标准、操作程序、风险控制、贷后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完善各类房地产贷款风险分类制度,建立动态的风险拨备机制,严密关注房地产业发展周期及房地产市场、客户出现的新变化,及时对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整及市场变化作出反应。
3.健全内控建设。由于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对风险认识不足,同时受“道德风险”意识作祟,在利益驱使下,美国住房信贷金融机构降低了住房消费者的市场准入标准,让一些无资格或没有偿还能力的消费者进入住房信贷市场,甚至一些美国住房信贷金融机构明知次级房贷者提供的收入信息虚假而在房地产市场向好预期下,仍然让这部分人获得了次级房贷。更为严重的是,受利益驱使还有一部分住房信贷金融机构不但不认真审核次级房贷者的信息,不向次级房贷者提示相关风险,反而向次级房贷者隐瞒风险,通过“猎杀贷款”方式提供次级房贷。种种宽松的次贷准入埋下了次贷危机的种子。这一教训对风险把控明显不足的我国银行业来说,无疑是值得吸取的。
虽然当前我国并没有典型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但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同样有风险,同样存在虚假按揭以及由于把关不严使得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得到贷款的现象。面对住房贷款风险的不断加大,我国银行业要强化内控建设,加大对住房贷款的审查力度,建立和完善个人征信系统,改变商业银行信贷人员仅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征询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提高对购买第二套及以上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等,不断完善风险管理。
4.专业精细化海外投资。受国内流动性过剩的推动,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近期我国加快了包括QDII在内的海外投资步伐,海外投资品种不断增多。特别是欲打造成国际一流商业银行的国内银行,更是加快了海外投资力度。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并由此给中资金融机构造成损失,加之以前中航油、持有美国黑石公司股份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都出现过投资亏损等,也给我国海外投资敲响了一记警钟,上了生动一课。
在进行海外投资时,首先要摸清国际游戏规则,海外投资理念要建立在尊重国际游戏规则基础之上。其次要对各种海外投资品种潜在的风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不要轻易迷信国际评级机构,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风险判断,不要人云亦云。最后是要先在相对熟悉的业务地带进行投资尝试,以积累经验,而熟悉市场,在没有投资经验之前,要谨慎对高收益同时也是高风险投资品种的投资。
5.适时监管。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与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引发下的金融机构道德风险,金融监管当局由于对风险认识不足而疏于监管,也有很大的关系。面对处于转轨期间风险把控水平还很有限的我国银行业,在房地产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态势、房地产市场风险不断凝聚加大状况下,加强监管,引导商业银行理性经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尽管我国目前还未实行存款保险制度,但基于“太大而不能倒闭”、“重要而不能破产”的理念,金融机构在经营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道德风险因素,这也需要监管部门正确引导。将来我国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监管部门尤其要注意抑制金融从业者的道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