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FDI给我国贫富差距带来的影响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FDI贫富差距
1 FDI对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
1.1 FDI给国内中小所带来的激烈竞争
众所周知,工资是我国人民的基本收入和主要来源,因此能否就业是影响到我国人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中小企业是扩大就业的主渠道。目前我们的中小企业提供的城镇就业岗位已经占到75%以上,中小企业的对于我国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开放之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厂商之间基本没有竞争,全是按照国家的计划生产和供给,开放之后外资大量涌入,商品的供求开始逐步的由市场来决定,而且随着我国投资环境逐步完善,外商借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进一步宽松的大好时机,选择了对自己极其有利的独资经营方式快速抢占中国市场,这给我国本土的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压力。
(1)技术上的竞争。
由于我国的经济较发达国家落后,在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上,和发达国家的公司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在短期内失去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却没有换来应有的经济增长,其根本原因是独资经营方式的FDI并未向中国转移更多的先进技术,首先,作为跨国经营的外商独资企业一般不会把自己掌握的先进技术向东道国转移;其次,独资经营的跨国公司一般很少将其研发中心设在发展中国家,因为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资本一般都是投向劳动密集的终端产品加工组装业。致使东道国难以形成完整的生产体系,第三,跨国公司通过独资经营方式在东道国投资,一般将先进技术在其子公司之间转移,这种“内部化”过程尽管会产生技术的溢出效应,但前提条件是东道国要有与之相竞争的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努力仿制、合成和研发此项新技术产品,从而获得这种技术的溢出效应,这样就造成国内企业大量市场份额的丧失,加剧外资对我国市场的垄断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依托其雄厚的实力、先进的技术、高水平的管理,兼并或挤垮国内企业,挤占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
(2)政策上的的不平等。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对外商提供了较多的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政策,弥补了我国的体制缺陷,有效地吸引了外资,但内外有别的税收优惠政策是把双刃剑,在吸引外资的同时,也使我国内外资企业的税收负担不公平合理。根据竞争的原则,内外资企业应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能因资本来源的差异实行内外有别的税收待遇,这应该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共识。
2008年1月前,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造成经济发展倾斜。FDI进入中国市场靠的不仅仅是技术优势,还有种种对外资实行的减免税收、设立保税区等政府配套措施。外商投资企业对国内企业产生了挤出效应,导致国内企业不景气、倒闭,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必然导致大量工人失业,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数量,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
1.2 对我国工人的剥削
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外商投资存量的增加会导致我国工资水平的下降,即:FDI存量对我国职工工资水平产生了负面的间接效应,主要原因是:某些外资比重高的行业,有可能存在挤出效应,即外资具有某种明显的竞争优势,它们的进入排挤了内资企业或排斥了国内新投资者,产生外资替代内资的结果,导致工资溢出效应为负,另外,进人我国的FDI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其主要动机是利用中国的廉价的劳动力,缺乏对职工工资水平的提升动力。
跨国公司在东部沿海城市的集聚,的确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对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事实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低收入人群的就业竞争,降低了工资水平。在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工会力量薄弱、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制度背景下,劳动者的权益仍然缺乏完善保护,客观上,在部门内部这种情形又会形成一个新的二元结构。
1.3 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在城市现代部门内部,高技能劳动者的境遇与大量低技能劳动者的境遇相差很大。当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处于一个越来越全球化和开放的环境中,跨国公司在沿海城市的集聚使得世界范围内的资本和知识空前地联合在一起,而低技能劳动者却处于一个相对的弱势。FDI的流入大部分改善的是高技能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并且,独资企业在薪酬、环境、管理等方面较为完善,对国内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有较大吸引力,而且,为了巩固其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和地位,外资企业依仗其雄厚的财力,不惜重金聘请高技术人员,用更优厚的待遇挖人才,使高素质人才的福利待遇明显区别于普通工人。使之成为高收人人群。
1.4 对农民的影响
由于我国土地资源有限,伴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扩展,农村的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据中国国土资源部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2003年的18.51亿亩,这段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耕地面积下降最快的时期,截至2006年末,全国耕地面积下降至18.27亿亩。应当说,FDI的大量流入对城市工业化的进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各地政府为了吸引外资,使大量公共资源向城市经济部门集聚,在吸引外资的过程中,大量征用农民的耕地,经过规划整合,再以土地租用的方式出售给商业开发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方式是通过政府和农民土地使用权不等价交换的行为实现的,农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发展代价,使得本就不富裕的农民,生存更加困难。 1.5 对区域间造成的贫富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得到了快速、持续的,但同时也出现了地区间经济增长的非均衡现象,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日益显现,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在不断拉大,东部地区一直是利用FDI的主要地区,到目前为止,外商投资区域分布基本格局变化不大。其主要特征是:第一,东部地区吸收外资继续增长,东部地区在吸收外资方面显示出了突出的区位优势,其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效益远远超过了中西部地区。第二,中部地区总体上虽然处于逐步增加的趋势,但是增长缓慢,FDI的聚集效应使得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同时造成了东部和西部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拉大。
2 对策
(1)加快国有改革,大力发展中小民营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国内企业要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一方面为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创造有利条件,扩大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效应;另一方面,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促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从而为未来的自主创新打下坚实的人才和制度基础。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会给我国庞大的就业人员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减少因失业而带来的低收入人群。
(2)培育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
应充分理解跨国公司的决策方式和投资战略,并为其提供完善的法规体系,平等的政策环境和宽松有序的监管体制。再次,加紧制定《反垄断法》,防止跨国公司滥用市场力量和技术优势进行不正当竞争。另外要尽量减少我国为了引资而颁发的不利于内资企业的条款。是国内的中小企业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参与市场竞争,为其创造就业岗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对劳动力价格的重估。
长期以来的生产要素价格,尤其是劳动力价格的低估,导致了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劳动收入相对弱势,而企业利润和政府税收相对强势,企业利润和政府税收的强势则会导致企业投资和政府投资主导经济增长,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人为压低劳动力价格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国家应当对劳动力要素价格进行重估,从而带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转变为一种依靠人力资本、效率提高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4)对土地价格的扭曲进行纠正。
政府在吸引外资过程中,大量征用农民耕地,经过规划整合,再出售给商业开发企业,在这个交换过程中,政府得到财政收入,开发商得到土地租用,农民得到土地占用补偿,似乎是各得其所,但是事实上,这个过程更多地体现出了不等价交换的特征。根据有关学者分析,当政府用付费方式征用农民土地的时候,定价权在政府,这无法保证一种平等的交易制度,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要真正保证农民在出让土地过程中得到应有的权益,就必须以市场的机制来运作土地出让模式,把要素的定价权交给市场,由要素本身的稀缺度而不是由政府来决定要素的价格。
上一篇: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影响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