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优势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政策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 竞争优势理论 外贸政策
党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随着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的发展迅猛,世界的贸易格局和各国的贸易政策都在不断调整,例如制成品特别是技术密集型制成品贸易大幅增加,产业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迅猛扩大,以及一些后进国迅速取得一个又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原本落后于世界的中国外贸,虽然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并已跻身于贸易大国之列,但自身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种种迹象表明,传统的以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的贸易理论已不适用于当今国际贸易的发展,飞速发展的贸易现状呼唤新的理论指导,而建立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两个前提下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以其优越性及现实性,在众多理论中脱颖而出。
1 竞争优势理论的产生及其主要内容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经济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概括了一国如何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它的研究成果受到西方经济学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波特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是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和资源禀赋理论的超越。他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国家竞争优势的内涵。波特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1 生产要素状况
包括基本要素和推进要素。基本要素是指一国先天拥有的生产要素,如资源、劳动力、地理位置等;推进要素是指通过投资与发展而创造的因素,如化的信息技术、设计人员、科研机构等。波特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只靠基本要素难以维持长久,只有那些拥有推进要素的国家才能保持它的国际竞争优势,因此,推进要素对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最为重要。
1.2 需求状况
本国市场对有关行业的需求状况是影响一国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例如,本国市场对有关行业的某类产品的需求广阔,则该行业就可以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有利于建立该国的国际竞争优势;本国消费者的需求复杂,则会对厂商产生一种压力才会使在品质、性能、服务方面尽量努力改进,从而有利于促进成熟产业群的形成,而这些产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过程中才有可能形成国家竞争力。
1.3 相关与辅助行业
一国产业结构的上下游、辅助行业应该要了解彼此的活动与需要,协调配合。上游工业的产品有效率,下游工业才会有效率;上游工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有助于下游工业建立国际竞争地位。所以,一国产品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也要关注该国是否具有高效率的相关与辅助行业。
1.4 企业的策略、结构与竞争
不同企业的定位目标不同,相应的企业、生产与管理方式也会不同。各国采用的管理方式必须与本身的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美国公司实行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日本的“终身雇佣制”等都符合各自的国情,这是他们能获得国际竞争成功的原因之一。国内市场竞争程度高的国家,厂商所受压力大,技术改进与创新活动要求迫切,结果有利于该国国际竞争优势的建立。
此外,波特认为还有两个附加因素,即机遇和政府。例如某种科技的突破、技术的创新、石油危机、战争、汇率的变动等都是机遇。一国政府采取的相应的宏观政策,例如维护公平竞争的法规、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等等,都将成为影响该国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基本因素。
2 竞争优势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之比较
长期以来,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是比较利益理论,即古典学派李嘉图在19世纪提出的比较成本理论,赫克歇尔在1919年、俄林在1933年提出的资源禀赋学说。比较成本理论认为不同国家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存在劳动生产率或成本的差异,各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比较优势的产品,国际贸易得以进行。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认为,要素禀赋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度上的差别产生了各区域间不同的比较优势,从而较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格局,即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但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传统理论受到了贸易现实的挑战: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中,以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并且强化了其低水平的产业结构,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进—步扩大,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其竞争力却越来越弱。
更进一步分析发现,比较优势是对本国的产品进行比较而言的,不意味着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就具有竞争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的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垄断优势的资源和产品。简单地说,就是有比较优势不一定有竞争优势,除了一些原料生产国,特别是石油输出国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具有垄断优势,以本国拥有的资源的相对优势来确定自己的国际贸易结构,虽然能获得贸易利益,但不能缩短自己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实践证明,竞争优势理论相对于比较优势理论而言,在多方面有重大突破,比比较优势理论更符合当今国际贸易的实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超越了传统理论对国家优势地位形成的片面认识,首次明确阐明了国家竞争优势的确切内涵,为从事国际经济,区域经济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2)对于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具有深刻的启示,促使企业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在国际竞争中起至领导作用,并可促进环境预警、营销渠道、技术开发,顾客分析等系统的完善。
(3)有助于增强政府在提高国家竞争优势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有比较强的政策借鉴意义,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自然资源缺乏的日本,却能充分发挥竞争优势,迅速崛起,这对于发展中国家选择发展战略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4)具有动态化综合性的特征,突出表现在其对国家竞争优势发展四阶段的划分上,展示了不同于以往贸易学说静态分析的动态特色,并且综合考虑了国家、产业、企业的关系,这无疑是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重大拓展。
由此可见,竞争优势理论更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世界经济,而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也使得我国需要竞争优势理论的指导。
3 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是以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禀赋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来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具体而言,就是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从动态的角度看,各国的比较优势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结构是不能长期遵循的,单纯以我国资源和成本优势来确定对外贸易的结构,最终势必会陷入“比较优势的陷井”中去。而目前我国的外贸发展已经暴露出诸多隐忧,主要表现在:
第一,出口规模难以扩大。2005年我国货物出口额世界排名第三名,继续保持2004年的位次。这一庞大的基数意味着我国如果想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话,几乎等同于每年新增一个中等贸易国的贸易额,显然这是不容易达到的。
第二,贸易条件有恶化趋势。由于我国进口量庞大,经常引起大宗进口原料价格上扬,同时由于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日益激烈,而我国此类产品生产规模增长过快,导致此类商品价格逐年下降,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致使我国总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事实上我国目前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问题已经主要不是缺乏价格竞争力的问题,而是因价格太低而失去市场,所以任何可能导致出口商品价格大幅度下降的贸易措施发挥作用的余地将越来越小。
第三,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难以维持。一方面由于我国国内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使得单位产品工资成本上升;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突出,会制约低劳动成本依赖型产业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自动化积蓄越来越高,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将会大幅度减少,必然致使发达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与发展中国家的同类产品的竞争中越来越处于有利地位。这样,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双重夹击下可能陷入既丧失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又没有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确立优势的境地。但也不可忽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存在许多有利条件:
第一,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产业升级取得重大进展。近年以来,制成品出口占绝对主导地位,出口产品呈现高附加值化和多样化;进口的工业制成品和消费品比重有所下降。
第二,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我国贸易商品中劳动集型产品,如纺织品、服装等的贸易竞争指数大于零,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且今后较长时期也将继续保持;而在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以及知识密集产业中,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则显得相当薄弱,但近年来也有明显改善。
第三,我国的国内市场广阔,潜力巨大,资源丰富,有着庞大的需求,这些都将对乃至世界经济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四,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这将为我国推行竞争优势理论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保障和环境。
第五,加入WTO将会为我国外贸提供机会和挑战。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升级,产品质量提高,结构优化,竞争力增强,从而在竞争中获得生存。
同时,在主观上,人们的竞争、创新意识增强;政府正在进行资产重组,调整经济结构;正进行各种兼并,收购,以扩大规模,实行资源共享,分工协作,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积极创新,加强科研和生产部门的结合,推动科技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等,这些都为我国推行竞争优势理论提供了条件。
4 利用国际竞争优势理论转变我国对外贸易战略
根据资源禀赋,我国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贸易格局基本遵循进口技术密集的设备,出口劳动密集产品,但这种单纯根据资源禀赋来确定的国际贸易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出口导向,会陷入“比较利益陷阱”,同时这种低附加值的出口战略也会使我国的比较优势陷入低水平循环,并且由于工资刚性,人口结构变化等问题的存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优势难以为继,同时中国外贸还将面临诸如出口扩张难度增加、贸易摩擦加剧、贸易条件恶化等难题的挑战。再加上我国外贸起步晚、制度不完善,又受传统思想影响,长期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思想,忽视了企业行业竞争力的培养,致使很多行业竞争力低下,如果不培养竞争意识,提高科技含量,加快产品升级,增强其竞争力,那么原有的比较优势也会降低甚至变为劣势,原有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不一定会成为出口产业。因此,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使自己不被淘汰,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改变指导思想,调整战略结构,以竞争优势理论作为外贸的指导思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4.1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竞争优势理论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而我国竞争优势的形成又在于我国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能力,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在于企业是否具有技术创新机制,在于我国是否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而这些都离不开技术的动力作用。因此,我国要想提高国际 竞争能力,由一个贸易大国成为一个贸易强国,必须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第一,发展高科技产业,扩大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发达的高技术产业是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基石,为此,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势在必行。发展高技术产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选择、有重点地加快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和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第二,利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增加其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一方面,高技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另一方面,我国门类齐全且规模较大的传统工业可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因此,我国要加快传统出口产业的技术改造,把生物、信息、自动化等高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农业、、水利、电力、煤炭、机械等产业,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4.2 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相结合,培育优势产业
出口导向工业的发展对我国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发挥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并对外向性产业结构转换以及经济增长的推行具有积极效应。我国大国的经济特点,使我国不能过度依赖出口替代,而要同时发挥国内市场广阔的优势,重视进口替代,不过进口替代也是为了培养出口替代的能力。所以,我国应实行出口替代和进口替代相结合的战略,二者缺一不可。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目标是提升自己的产业结构和国际竞争力,其立足点是培植优势产业。
具体而言,第一,实施进口替代的产业部门一般应是关键的幼稚产业部门,并对其保护的期限有明确的规定,促使其发展成熟,具备出口能力。第二,通过利用外资,同外商合资、合作或独资发展创造的产业部门,有效地实现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的结合。第三,国家应选准战略产业,实行战略性政策,对其加以强有力的扶持和保护。
4.3 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为了振兴我国产业的竞争力,必须从全球产业发展的全局部署我国的产业发展战略。
第一,要制定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限制低水平建设,解决落后企业退出市场的障碍问题,把资源集中配置在对中国产业有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上,加快这些产业的发展促进其竞争力的提高。
第二,要立足于自身条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发挥高新技术产业扩大出口的效应。
第三,要制定产业技术政策,通过保护知识产权,技术和专利,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整体产业素质。
第四,要研究制定产业组织政策,促进企业组织优化,提高企业的集中度,形成必要的产业群效应,形成优势产业与相关产业、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的良性互动关系。
1 裴长洪.中国对外经贸理论的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 霍建国.借鉴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调整我国外贸发展思路[J].中国经贸导刊,2003(10)
3 王炳书,龙汉武.竞争优势理论与中国外贸策略的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03(3)
4 肖兴正.中国“入世”的外经贸竞争战略抉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6)
5 汤尚华.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进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J].计划与市场,2000(3)
6 刘婷.论竞争优势的系统化[J].国际经贸探索,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