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鸶雨 时间:2010-06-25
 摘要:21世纪的竞争焦点是人才资源,而决定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关键在于。对于有着9亿人口的来说,农村教育状况关系整个国家的未来,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改革和的推动下,我国农村教育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随着财政体制和农村经济状况的变化,农村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严重的困难。本文从农村教育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克服困难的建议等方面对中国农村教育略做探索。
  
  一、农村教育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1 农村教育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本。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低水平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必须经过长期的、持续性的增长才能实现经济的繁荣,这又有赖于持久性的增长源泉,即制度和人力资本。中国过去30余年,制度变革带来了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的显著改善,促进了我国比较优势的发挥,增加了人力资本积累,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但我国仍处于转型经济时期,制度变革远未结束,走向一体化的市场经济还有很长的路,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也有待提高,因而,制度变革和人力资本在未来仍将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中国有着13亿人口,其中9亿在农村,要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劲源泉,农村教育至关重要。若农村人口素质低下,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那么我国人口优势就会变为人口压力,经济就不可能得到较快发展,学校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劳动者创造力的关键。“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通过教育,可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技巧,灵敏度和热练程度,把简单劳动力加工训练成复杂的专门的劳动力。
  
  2 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许多学者进一步提出“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农村教育将决定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当前,中国农村创收能力偏弱、劳动力过剩。一方面。加强农村教育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或高层次产业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根据舒尔茨的人力资本学说和以罗墨、卢卡斯为代表的学者的新增长理论,教育对经济增长和教育对象家庭收入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关机构指出,劳动力受教育培训时间平均每提高一年,可使农民年收入增加180元左右,可促使近190万剩余劳动力向高层次产业转移,促进农村现代化进程。
  
  二、农村教育的现状
  
  农村教育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发展状况的重要表征。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农村教育进步了,而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财政体制与农村经济状况的变化,农村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面临经费巨缺的困难,城乡教育与知识差距加大。这不仅影响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更将影响社会的公正与稳定乃至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是当务之急。
  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5%,人口素质低,文盲和半文盲人口2.19亿,在农村就业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5.9%,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7.2%,每万人口大学生数为4名,平均文化程度为4年,这是现代化进程的沉重包袱。所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既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影响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战略性任务。
  农村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部分,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全国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2000年全国小学在校生数130132548人,其中城市18166507人,县镇26928904人,农村8503 7183人,分别占13.96%,20.69%,65.35%。初中在校生61676458人,其中城市10346351人,县镇17045443人。农村34284664人,分别占16.78%,27.64%,55.59%。如果从教育民主化的要求来看,没有农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就不可能实现中国教育的公平原则,更谈不上教育的现代化。
  农村普及教育正在全面展开。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到2000年,全国有2410多个县通过了九年义务教育的验收,人口覆盖率达到85%,扣除城市人口,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的覆盖人口也达到54%左右,普及教育对农村社会起了动员作用,为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初步形成,并对普及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保证与推动作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调动了地方政府主要是县乡两级政府的积极性。过去提倡的“人民教育人民办”,实际上是“人民教育农民办”,县级以上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主要承担了城市的教育投入,而农村教育经费则主要落到了县级以下政府和农民身上。
  农村已经实现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只是初步的,是低水平、不平衡,其中还存在一些“水分”,而城乡的差距扩大正在加剧,是一个严峻的现实。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只有约40%的小学和50%的初中达到了原国家教委规定的实验仪器和图书配备的标准。在有些城市投入上亿建设所谓“标致性学校”或“示范性学校”的同时,乡村学校却在危房里上课;城市学校建设超标准的健身房等豪华设施,而不少乡村学校的学生买不起书本,教师得不到教学材料。当然,这些是现阶段城乡差距的反映,但教育体制和政策在缓和还是加剧此差距上是有重要作用的。   三、当前我国面临的问题
  
  对农村的优先处理会产生大量成本,原本成熟的均衡体系经济惯性都会由于考虑到农村问题有所破坏和停滞,而农村教育水平的提升在长期会大大推动经济。矛盾在于今天的投入对于多年后换来的经济发展孰大孰小。另外,多年后是否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那时农村教育的正向影响是会将经济带上一个新的“J”型曲线,还是会导致过度膨胀?这些问题在去年到今年的通货膨胀的冲击下,原有的结论是否先要有所更正呢?
  1 教育方向定位不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克隆城市普通教育的模式,把升学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教育不仅偏重于应试教育,学科结构也严重失街。学生除了文化课外,德、智、体,美,劳得不到全面发展,学校和家长往往只关注优秀学生。同时,在国家实行高校全国统一招生制度下,由于农村学校在办学硬件等方面的天然劣势,农村学生大学入学率只有城市学生的十几分之一,大多数农村学生苦读之后只能回乡务农。由于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脱离农村生活,回乡的学生普遍缺乏生活技能,不能很快地融入当地的经济生活,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
  2 老师结构性短缺较为严重。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良好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随着城乡差距拉大,大城市、中心城市、县城、乡镇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工作、生活条件悬殊,造成农村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逐级向上流动,中西部城市的教师向沿海或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流动,县城的教师向中心城市流动,乡镇的教师向县城流动,造成山区乡镇教师严重不足,同时,由于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局限,愿意进入乡镇教学的毕业生进不宋,加之适龄入学儿童的减少,不少乡镇小学每个年级只有一两个教学班,按照一个教师担任若干学生教学的人事编制,一些农村学校老师数只有几个。导致一些老师什么课程都教,很难保证教学的质量。并且在既有的老师中,还有一部分是高中毕业或非师范毕业生构成的“代课老师”群体。
  3 辍学率呈上升趋势。一方面,随着教育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培养承担方式改革的深入,教育费用不断上涨,教育支出成为了普通家庭最大的支出,广大农村家庭收入仍然较低,自费上大学仍然遥不可及。这导致一些孩子不得不辍学,无法圆他们的大学梦。当前大学生自主择业,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村孩子受成长环境、教育方式、家庭文化背景等的影响,就业竞争力相对于城市孩子较弱,如此一来,那些背负着很大债务上大学的农村孩子,相对而言就有较高的教育投资风险,一旦无法就业,就意味着给本不富裕的家庭经济雪上加霜。另一方面,农村教育定位于脱离农村,导致学了知识在农村基本没有什么用处,使得农村“读书无用论”重新回潮。同时,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造成了打工浪潮,一些工厂仅仅初中毕业的招聘要求使很多农村孩子和家长看到了一个所谓“生存的标准”,十四五岁的孩子放弃学业外出打工已成为农村主要的趋势。
  
  四、我国农村教育应坚持的方向
  
  1 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在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做的预测中,小学教育的投资回报率为35%,中学教育的投资回报串为20%,高等教育15%,教育回报随着教育层次的上升而递减,越是基础的教育越有高的回报率。据此,国家应坚持对基础教育的投资,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在教育经费中的比例。另外。政府应提升教育经费统筹层次,防止因统筹层次太低、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太大而导致教育经费不能保证的情形,应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落后地区为先,同时创新教育融资制度,使教育融资多样化,确保农村教育经费充足到位。
  
  2 坚持农村教育的特色化。一是要改变一刀切设置基础教育课程的模型,在农村学校可因地制宜针对农村经济设置一些课程;二是大力兴办针对农村学生和农村产业的职业教育,健全农村国民教育体系,加大成人教育、相关专业培训等继续教育,将农村中各个层面的劳动者纳入农村教育体系,三是设立农村型高校,研究在农村现行体制下如何创新发展农村经济。
  
  3 加强农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建立教育资源进退机制,严格教师资格制度,建立教师考评清退机制,保证农村教师队伍质量;二是实行大学教育组织布局一体化,鼓励部分师范大学生下乡从教,更大地发挥大学教育的正外部效应,三是在教师职称评定等方面加入乡镇从教、支教年限等内容,建立城乡、各校教师定期轮流或巡回执教制度,使落后地区的学生得到高品质师资的熏陶和启发,四是加大农村教师工资待遇,设立教师工资专户,建立教师工资上级财政保障制度,使农村学校留得住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