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摘要]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美国政府就十分关注与不发达国家的联系,并对其跟踪分析,形成了一系列情报评估文件。这些情报文件信息来源相当可靠,而且较为系统的掌握了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经济联系的基本变化,在分析中国这一对外经济活动的某些方面也较为深入。但在另一方面,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些情报文件也体现出美国情报部门对中国持有的一些偏见根深蒂固,从而对其判断与结论产生了负面影响。
[关键词]中国,不发达国家,贸易,经济援助,情报评估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发达国家,中国与其他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不仅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更是南南合作的杰出典范,在国际舞台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正因为此,一直十分关注这一问题的美国政府对此专门进行了一系列情报搜集与分析工作,以作为其相关对外经济决策的基础。随着中国近年来加大对不发达国家的援助力度并引起了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很大的反响,对美国政府的相关情报文件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与紧要:第一,可以为研究中国这一对外经济活动提供重要的与补充;第二,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政府在认识中国对外经济活动方面所具有的一些特点,从而可以为中国政府进行相关决策时提供重要的借鉴。
就笔者所见,目前已经解密了的美国政府相关情报评估文件主要集中在20世纪50、60年代。[1]从内容上看,美国政府关于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经济联系的情报评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就情报评估的内容来看,它们一般将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分为三类:贸易,经济援助(贷款与赠款),技术援助,并将不发达国家分为以下几个地区而分别加以考察:南亚、东南亚、中东北非、黑非洲、拉丁美洲。第二,从情报评估重点来看,美国情报文件在50年代时特别关注中国的对外贸易,而在60年代主要关注中国的经济援助。第三,从情报评估的资料来源看,美国这一类情报评估主要以与中国发生经济联系的各国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因此可靠性与准确性相当高。
美国政府情报机构的相关情报搜集分析工作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演变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情报机构是从当时整个社会主义阵营所谓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进攻”的角度来观察分析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因此主要负责的机构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经济情报委员会(Economic Intelligence Committee ,简称EIC )两大情报部门。[2]同时中情局与国务院关于中国整体局势的情报评估中也有专门章节进行论述。随着社会主义阵营在60年代初出现分裂,美国情报机构逐步从中国自身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中国这一对外经济联系,因此负责中国整体局势评估的中情局与国务院承担了重要情报搜集与评估责任,但是经济情报委员会的相关情报工作仍在继续。本文根据美国政府情报文件的变化分为1952-58、1959-62、1963-1969年三个时期,尝试揭示美国情报界对中国这一对外活动的把握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其所持有的观点与态度,对美国这些情报文件的价值与不足作出初步评价。
一
在美国情报机构眼里,新中国与不发达国家建立并加强经济联系始于1952年中国参加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是50年代初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对不发达国家发动的“经济攻势”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美国情报机构的这种看法除了源自其假设的中苏两国在对外政策方面高度一致,也与当时中国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为社会主义各国之最这一现实有关。美国情报机构发现,1955年中国这一贸易总额为5.5亿美元,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这一贸易量总和只有9亿美元。[3]就地区而言,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贸易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南亚地区这两个传统贸易地区。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与这两个地区的贸易总额中,1955年中国所占比重为80%,1958年略有下降,但仍然高达73%。[4]相对而言,50年代中国与非洲、拉丁美洲的贸易联系还处在起步阶段,但也有了一定的。中非贸易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分别向北非与热带非洲出口的茶叶与棉纺织品,并分别从这两个地区进口磷酸盐和棉花,这一贸易在1955到1958年间迅速增长了1700万美元。[5]中国与拉美的贸易从1958年开始出现大的增长,当时中国从巴西和古巴巴西了8d defintelybelieve his success in application will r candidats in our faculty.rojectsneeded.购买了大量蔗糖,并从乌拉圭购买大量羊毛。[6]
美国情报机构认为,中国与不发达国家贸易的迅速发展,主要是因为中国配合苏联发动经济攻势以及西方国家(包括不发达国家)未能坚持对华经济封锁,而中国的一五计划加强了中国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只起到了次要作用。就中国发动经济攻势而言,美国情报机构认为中国为了配合苏联达到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渗透目的,采取了积极参加各种博览会、派出各种贸易使团、与各国政府签订官方贸易合同、提供经济技术援助援助等措施,极大的推动了中国与不发达国家贸易的发展。[7]就西方国家未能坚持朝鲜战争爆发以后对中国进行的经济封锁而言,1956年1月5日由中情局牵头、美国政府各主要情报机构参与写作的《到1960年中国共产党的能力与可能的行动方针》NIE 13-56文件估计,如果资本主义各国象美国一样恪守对华贸易禁运,那么中国将失去其1956年出口份额中的20%。[8]
中国此时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也引起了美国情报部门的特别注意。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始于1956年6月中国向柬埔寨提供了2200万美元赠款,用来帮助柬埔寨援建4个工厂,这笔援助也是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对非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大一笔经济援助。[9]到1958年底,中国的经济援助已经扩展到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印尼、也门、埃及等国,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贷款与赠款)总数达到1.19亿美元(见表一)。[10]
表一。1956年到1958年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经济援助[11]
相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规模上不大。根据美国情报部门的估计,到1958年初,中国对远东地区的经济援助只占社会主义国家对这一地区援助的15%。[12]但是美国情报部门还是相当敏锐的注意到中国对外经济援助所具有的独特之处,那就是中国是最早向不发达国家提供无偿赠款援助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无偿赠款援助在中国对外经济援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见表一)。美国情报机构发现,苏联与东欧国家虽然已经实现工业化、并有相对较大的剩余资本与黄金储备,但对不发达国家进行经济援助的主要形式是以必须偿还本息为形式的贷款(长期低息)。而经济落后、工业化才刚刚开始、自身也十分需要资本投资的中国此时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却主要是无偿赠款,中国的这一特点令美国情报机构感到十分惊奇。[13]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美国情报部门在资料搜集方面的工作是比较全面的,但在分析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却有偏颇之处。例如,这一时期中国此时与东南亚、南亚地区贸易之所以有迅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美国禁运政策被突破后中国与这一地区长久以来就已存在的大规模贸易的恢复与回升。但是美国情报部门对这一点视而不见,坚持从僵硬的冷战对峙的角度出发,认为中国的这一贸易乃是中国参与“经济攻势”的一个重要表现。同样,虽然美国情报机构发现中国在经济尚不宽裕的情况下毅然向不发达国家提供无偿赠款援助,但是仍然将中国的相关经济活动视为是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渗透,强调的是中苏在对外经济政策领域的一致性。这些都集中体现了当时美国在认识中国对外关系时所具有的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冷战意识,一是从中苏同盟的大角度来对待中国,而未能充分重视中国的独立性。美国政府情报机构这种认识十分僵硬,只是随后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之后,美国情报机构的看法才开始进行缓慢的调整。
二
1959年到1962年期间,美国情报机构发现由于中国国内外因素的影响,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在内容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中国国内因素而言,主要是大跃进失败所造成的经济困难制约了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发展。就国外因素来说,此时中国与印度、印尼关系的恶化影响了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但是从50年代末开始,随着非洲反殖民运动的兴起与大批新兴国家的出现,中国与非洲各国经济联系日渐加强。不过,美国政府情报机构虽然积极搜集追踪中国这一对外经济活动的变化,但其立场与看法的变化却较为缓慢。
美国情报机构发现,中国国内自1959年开始出现的经济困难对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贸易产生了相对较大的影响。经济情报委员会在1959年8月28日的一份情报指出,中国因国内出现供给困难,与东南亚这个最重要地区的贸易增长速度已经放缓。中国国内经济困难还导致中国未能继续在1959年购买巴西与古巴的蔗糖,从而导致中国与拉美的贸易在1959年出现萎缩。[14]中国虽然在扩大对非洲新独立各国的贸易方面十分积极,例如中国在1959年加大了从摩洛哥和南非联邦的进口,并在1960年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国际贸易博览会上布置了社会主义国家中最大的展台并引起了广泛注意,并参加了突尼斯在1960年举行的国际贸易博览会,但是受制于非洲经济资源有限以及当时中国的经济困难,中非贸易并未出现太大的增长。[15]1960年到1963年期间,美国政府情报评估文件在贸易方面关注的重点已经转向此时迅速发展的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这说明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贸易在这一阶段缺乏重大进展。
在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方面,情况较为复杂。美国情报部门认为,经济困难也对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主要是集中在1962年。1962年中国新援助承诺数额与旧援助协议的提款额比之前8年的平均水平分别下降了大约40%与10%,分别只有1700万美元和1300万美元。[16]但到1963年,中国对不发达国家新经济援助就恢复到约9000万美元的水平。[17]
相对而言,美国情报机构认为对中国这一经济援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国际一系列重大事件。1960年中印度边界冲突与印尼政府的排华运动,不仅导致了中国与印度的经济交往萎缩,更致使印尼取消了中国1959年提供的3千万美元发展贷款。[18]但中国对非洲一系列新独立国家的经济援助却在此时取得了长足进步。1959年中国两次向几内亚赠送大米,并在几内亚的阿加迪尔地区发生地震后,提供了紧急财政援助。1960年中国又在几内亚脱离法郎区之后提供了1万吨大米作为援助以缓解当地出现的严重粮食短缺。1960年中国还在稻米种植与农业管理方面向几内亚派出专家提供技术援助,并向摩洛哥提供茶叶种植技术援助。[19]中国在1960年第三季度与几内亚签订了2500万美元的经济与技术援助协议。[20]1961年中国对非洲的经济援助达到了一个高峰,仅上半年就向非洲国家提供了超过9200万美元的经济援助,为到那时为止半年援助数额的最高记录。[21]
在分析此时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经济联系时,美国情报机构依然坚持了之前将中苏视为一体的僵硬看法。正是遵循着这种思路,美国未能充分注意到此时中苏在对外经济政策领域出现的一系列重大分歧。例如,美国情报部门发现在中国与印度、印尼交恶的情况下,苏联非但没有支持中国,反而努力将自己与中国区别开来,与印度和印尼建立了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为印度的三五计划提供了两笔价值高达4亿美元的贷款,在印尼取消了中国援助之后向印尼提供了一笔2.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但是美国情报机构并不认为这是中苏同盟出现分裂的征兆,反而认为这是苏联采取灵活手段、维持社会主义集团在这两个国家影响力的表现。[22]美国情报机构也认识到中苏两国在如何如何引导第三世界发展方面存在着竞争,但认为由于中苏两国各有所长,中苏在这一领域的竞争是互补与良性的,对于社会主义集团整个“经济攻势”起到了促进作用。[23]
三
到1963年,中苏分裂的趋势已经变得十分明显与不可挽回,同时,中国对外经济活动的对象国迅速转向了非社会主义国家,并与苏联在对不发达国家援助这一领域展开了积极竞争。美国政府的情报机构对这些变化多多少少都有些意外,并开始全面调整其相关情报评估的立场与态度。从此时开始,美国情报机构不再从社会主义阵营的整体角度来分析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相反,中国自身的因素得到了越来越大的强调。因此,随后对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经济联系的情报评估就纳入了国务院与中情局负责的对中国整体经济局势的情报评估中。
此时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贸易并不是美国政府情报机构关注的重点,这主要是因为虽然中国对外贸易在此期间有了迅速的恢复与发展,但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贸易不仅比重较小,而且并不稳定。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贸易在1964年出现了较大增长之后,[24]在1965年出现急剧下跌,之后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25]
此时美国情报机构最为关注的是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美国情报机构发现,从1963年开始,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有了大幅度的回升与增长,但是起伏很大。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金额从1962年的1.7千万美元急剧跃至1963、1964年的9千万与3.38亿美元之后,[26]又回落到1965年、1966年每年大约1.2亿美元的水平,[27]随后1967年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的援助又达到了3.5亿。[28]随着中国决定援助建设金额估计为3亿美元的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项目,1968年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的援助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29]
1963年之后中国经济援助的重点地区也发生了变化。1963年之前,中国经济援助中的超过75%给了亚洲国家。而此后中国经济援助的主要对象转向了非洲和中东国家。[30]1964年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经济援助的3.38亿美元,其中1.95亿美元是给了非洲国家,占到了约66%。[31]美国政府的情报部门估计,加上坦赞铁路项目,到1968年为止中国对黑非洲的经济援助金额高达6.65亿美元,占了中国对所有非共产党国家经济援助的将近一半。[32]同时,中国对非洲的技术援助也不断增加。1965年美国情报部门估计,中国已经向非洲国家派出了超过1500名技术工人与劳工,主要帮助非洲国家发展农业与建立小规模的食品加工与消费品生产工业。其中规模较大的援助项目为在马里的蔗糖、稻米与茶叶种植援助计划,加纳的水稻种植种植援助计划等。[33]而到1967年,美国情报部门认为中国在非洲的技术援助人员与顾问已经达到了3千人。[34]
虽然中国此时对亚洲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在规模上要逊于对非洲的援助,但依然十分活跃。美国情报部门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对亚洲国家的援助主要集中在巴基斯坦、尼泊尔与缅甸三国。中国一直积极向巴基斯坦提出各种经济援助的建议;帮助尼泊尔建设了高速公路、造纸厂和水泥厂,[35]并在1966年向尼泊尔提供了2千万美元的赠款;[36]同时中国还向缅甸提供了4300万美元的贷款。[37]
美国情报机构发现,1966年发生的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的对外经济援助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干扰。文化大革命发生使得中国更加关注自己的内政问题,而许多外交人员被召回参加文化大革命导致了中国减弱了相关方面的工作。同时,非洲一些国家的政治变动——如布隆迪(1965)、加纳(1966)等国的政变——也不仅使得中国与这些国家的政治关系降温,也影响到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但是中国与坦桑尼亚、马里、几内亚、刚果(布拉扎维)等国关系稳定,彼此的经济联系仍然不断加强。[38]
美国情报机构认为,中国之所以从1964年开始加强对不发达国家——特别是对非洲国家——的经济援助,这与中苏分裂以及随着而来两国在对外经济政策领域的竞争有关。为了回击苏联指责中国只在口头上支持不发达国家而缺乏行动,中国通过加大对不发达国家的援助而从实际行上证明自己是新兴独立国家的真正朋友。同时,中国经济援助的重点之所以会转向非洲与中东,主要是因为中国领导人决定要与苏联在这些地区的扩张进行竞争。例如,中国之所以向肯尼亚、也门、坦桑尼亚大力提供经济援助,主要是因为苏联向这些国家提供了援助。[39]
美国情报部门发现,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援助规模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与优势。首先,中国援助的各种项目符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运行情况良好,为受援国了实在的净收益,这令受援国十分满意。例如,中国援助非洲国家的工业项目几乎全部都是劳动密集型,因此雇用了当地大量难以找到工作的非熟练工人,不仅增加当地人民的收入,而且还减轻了当地就业压力。而中国援助的农业项目则强调生产人民生活所必须的粮食作物,特别是大米和糖,这既有效的改变了非洲国家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的单一出口型农业经济,还大大减小了非洲国家对进口粮食的依赖。同时,中国在援助建设各种项目时会派出中国自己大量的技术人员,因此避免了受援国承受技术人员短缺的压力,并保证了援助项目的顺利进行。第二,中国经济援助的条件要优于西方国家与苏联的援助。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贷款通常是无息并有10年的宽限期,并允许不发达国家再将支付时间延长10年。中国的贷款允许不发达国家用自己本国产品进行偿付,而不像西方国家援助规定的必须用硬通货币偿付。与西方与苏联通常的程序相反,中国通常资助他们援助项目的地方开支的一大部分。这些慷慨的条件对非洲国家有限的财政资源压力很小。[40]第三,中国进行技术援助时动作迅速。马里的发展部长就提到,要获得技术人员,从美国则要“一年或者根本就不可能”,从苏联则需要“六个月到一年”,而从共产党中国只需要“四十五天”。[41]第四,中国派出的技术援助人员保持了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与当地人民保持同样的生活水平并能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而且在工程完成后立刻回国,相对于西方国家与苏联技术援助人员对当地生活条件的高要求,中国援助人员的这种作风赢得了非洲群众的热烈欢迎与好评。[42]
但是美国情报部门也指出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援助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通过对比苏联与西方国家的经济技术援助,这些情报机构指出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最大问题就是规模有限。以对黑非洲国家的经济援助为例,虽然到1968年中期为止,中国对这些国家的经济援助已经累计达到6.65亿美元,并且在1967年这个全年向黑非洲派出了到那时为止数量最大的大约3千名技术援助人员,[43]但是相比苏联还是差的很远。苏联仅在1964年上半年就向非洲国家提供了6.62亿美元的经济援助,而仅援助阿斯旺大坝项目苏联就在1964年上半年向埃及派出了2千多名技术人员。由于中国的经济与技术援助由于在总量上有限,不仅难以与苏联、美国相比,也难以在不发达国家发挥很大的经济影响。同时,中国由于自身技术水平有限,在援建的工厂、提供的设备方面相对落后,这一点成为苏联攻击中国对外援助的借口。[44]
四
综合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美国政府关于与不发达国家联系的情报评估来看,美国情报机构观察与分析中国这一对外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视角就是中苏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合作与竞争。1964年以前美国政府一直认为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是由苏联领导的、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对不发达国家发动的经济攻势的一部分。即使注意到中国的独特之处或是中苏不一致的地方,美国政府的相关情报文件也都倾向于认为中苏的这种差异也起到了互相弥补的作用,而不是彼此对立。在分析1964年之后中国对外经济活动时,挑战苏联更加成为美国分析中国这一对外活动的重要出发点。
美国情报机构所采取的这种分析角度实际上反映了它们对中国这一对外经济活动所持有的偏见。无论强调中苏合作还是中苏竞争,美国情报机构都假定中国的动机是要对不发达国家进行经济渗透以打击西方。西方有学者早在60年代初就指出,中国加强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中国为本国的化获得所必须的工业原料与外汇。[45]但美国这些情报评估即使承认中国这一对外经济活动中的许多现象难以用僵硬的动机来解释,但却一直有意无意的回避中国完全有可能出于本国经济需要或出于道义感而加强与不发达国家经济联系的这一论题,这深刻反映了美国情报机构所持有的强烈冷战意识。这种狭隘意识不独为美国情报机构所持有,也遍布美国政府内部,更在美国当前关于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经济联系问题上的看法有很明显的表现。因此,深入了解美国政府的这一特点并在现实中加以积极的应对,在中国目前加强与不发达国家经济联系的政策与具体实践方面,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的。
不过美国政府的情报评估也有可取之处。从资料基础来看,这些情报评估比较系统的搜集利用了与中国发生经济联系的不发达国家的相关经济数据,并在一定程度上参照了中国方面的信息,因此美国情报评估文件所披露的数据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十分值得中国学者在进行相关研究时进行借鉴。[46]此外,这些情报评估一再强调,虽然中国的经济援助有着自己的特点与优势,但中国援助的效果与影响始终受制于中国本身经济实力的不足,在许多方面难以与美国、苏联相比,应该说这种看法是相当深入与客观的。在今天,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必须要巩固与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才能更好的援助第三世界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南南合作的深入。
--------------------
[1]美国情报所指的“不发达地区”包括:所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中东所有国家,包括埃及、苏丹、土耳其、希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非洲独立国家,不包括南非联邦;南斯拉夫、冰岛、西班牙和葡萄牙;拉美所有独立国家。
[2]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加强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被美国政府情报评估文件成为“经济进攻”或者“经济渗透”。关于美国政府对这一“经济攻势”所做的情报搜集与评估工作的介绍,见姚昱:“社会主义国家对不发达地区的‘经济攻势’——1956-1960年美国政府的情报评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第14-8页。
[3]Economic Intelligence Committee (以下简称EIC ),“EIC-R-14:Sino-Soviet Bloc Postwar Economic Activities in Underdeveloped Areas”,Secret,Aug.8,1956,p.2,美国盖尔(Gale)公司的“解密档案参考系统”(Declassified Document Reference System,以下简称DDRS)数据库,Document No.CK3100443677.
[4]Department of State ,“Intelligence Report No.7670:The Sino-SovietBloc Economic Offensive in the Far East ”,unclassified ,Feb.28,1958,p.8,OSS/State Department Intelligence and Research Reports.Part 11:Soviet Union ,1950-1961,Supplement ,Microfilm,Washington,D.C.: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1979.
[5]Department of State ,“Communist China ‘s Political and EconomicOffensive in Africa ”,August 29,1960,O.S.S./State Department Intelligenceand Research Reports IX :China and India,1950-1961Supplement ,ReelIII ,Microfilm,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Inc.,1979,p.8.
[6]EIC ,“EIC-R14-S7:Sino-Soviet Bloc Economic Activities in UnderdevelopedAreas ,Jan.1–Jun.30,1959”,Aug.28,1959,Secret/Not releasableto foreign nationals,p.8,DDRS :Document No.CK3100196920.
[7]Central Information Agency(以下简称CIA ),“NIE 13-2-57:CommunistChina ‘s Role in Non-Communist China ”,Dec.3,1957,Secret ,p.8,Tracking the Dragon,Vol.3.
[8]CIA ,“NIE13-56:Chinese Communist Capabilities and ProbableCourses of Action Through 1960”,Jan.5,1956,pp.18-9,Trackingthe Dragon,Vol.2.
[9]Operations Coordinating Board ,“Progress Report on U.S.Policyin Mainland Southeast Asia(NSC 5612/1)”,Feb.7,1957,Secret ,p.3
[10]CIA,“The Present and Prospective Sino-Soviet Bloc Threat relevantto US Mutual Security Programs”,Jan.14,1959,secret ,p.17,DDRS:Document No.CK3100456483.
[11]a数据来自Depart of State ,“Intelligence Report No.7670:TheSino-Soviet Bloc Economic Offensive in the Far East ”,unclassified ,Feb.28,1958,p.5,OSS/State Department Intelligence and ResearchReports.Part 11:Soviet Union ,1950-1961,Supplement ,Microfilm,Washington,D.C.: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1979.b数据来自Operation Coordinating Board,“Report on U.S.Policy in MainlandSoutheast Asia(NSC 5809)”,January 7,1959,Secret ,p.2,DDRS:Document No.CK3100139943.c 数据来自CIA ,“The Present and ProspectiveSino-Soviet Bloc Threat relevant to US Mutual Security Programs ”,Jan.14,1959,secret ,p.17,DDRS :Document No.CK3100456483.
[12]Department of State,“Intelligence Report No.7670:The Sino-SovietBloc Economic Offensive in the Far East ”,unclassified ,Feb.28,1958,p.I ,OSS/State Department Intelligence and Research Reports.Part 11:Soviet Union ,1950-1961,Supplement ,Microfilm,Washington,D.C.: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1979.
[13]“共产党中国到现在为止根据协定所提供的援助在数量上不大,只占该集团向自由世界提供的援助总数的大约3%。但是,这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真正的经济牺牲,因为他们正在其国内计划上遭受着严重的资本与物资短缺。”见Departmentof State,“Intelligence Report No.7670:The Sino-Soviet Bloc EconomicOffensive in the Far East ”,unclassified ,Feb.28,1958,p.6,OSS/State Department Intelligence and Research Reports.Part 11:SovietUnion ,1950-1961,Supplement ,Microfilm,Washington ,D.C.:UniversityPublications of America ,1979.
[14]EIC,“EIC-R14-S7:Sino-Soviet Bloc Economic Activities in UnderdevelopedAreas ,Jan.1–Jun.30,1959”,Aug.28,1959,Secret/Not releasableto foreign nationals,pp.7-8,DDRS :Document No.CK3100196920.
[15]Department of State,“Communist China ‘s Political and EconomicOffensive in Africa ”,August 29,1960,O.S.S./State Department Intelligenceand Research Reports IX :China and India,1950-1961Supplement ,ReelIII ,Microfilm,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Inc.,1979,p.12.
[16]CIA,“CIA/RR ER 64-13:Little Chance of Communist China RegainingEconomic Momentum ”,Apr.1964,Confidential ,p.16,DDRS :DocumentNumber:CK3100355266.
[17]Office of Research and Reports ,CIA,“CIA/RR ER 65-32:EconomicProspects for Communist China ”,Dec.11,1965,Secret ,p.16,DDRS:Document No.CK3100355331.
[18]CIA and the Department of State,“Quarterly Report to the Councilo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No.12:Sino-Soviet Bloc Economic Activitiesin Underdeveloped Areas ,Jan.1–Mar.311960”,Apr.1,1960,p.1,Secret ,DDRS :Document No.CK3100015465.
[19]Department of State,“Communist China ‘s Political and EconomicOffensive in Africa ”,August 29,1960,O.S.S./State Department Intelligenceand Research Reports IX :China and India,1950-1961Supplement ,ReelIII ,Microfilm,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Inc.,1979,pp.10-11.
[20]CIA and the Department of State,“Quarterly Report to the Councilo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No.14:Sino-Soviet Bloc Economic Activitiesin Underdeveloped Areas ,Jul.1–Sep.301960”,Oct.1,1960,Secret,p.2,DDRS :Document No.CK3100160361.
[21]EIC,“EIC –R14–S17:Aid and Trade Activities of CommunistCountries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of the Free World :1January -30June 1964",Aug.1,1964,Secret ,pp.1-2,8-9,DDRS :DocumentNo.CK3100507308.
[22]EIC,“EIR-R14-S8:Sino-Soviet Economic Activities in UnderdevelopedArea,Jul.1–Dec.31,1959”,Secret ,Feb.29,1960,p.5,DDRS:Document No.CK3100202413.
[23]“不论如何,中国将坚持认为它的大跃进是不发达国家的一个样板,也许这暗示着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这一模式要比高度完整的苏联经济更符合他们的需要和期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苏联对这一声明完全不感兴趣,因为苏联和美国一样知道他们的先进模式和技术远非世界上绝大多数落后国家所能接受。当然,可以使用的中国模式和不能使用的苏联模式之间的互动,恰恰解释了共产主义经济攻势的效果的绝大部分”。下划线为笔者所加。CIA ,“CIA/SRS-12:The TenthAnniversary Celebration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Peking,1Oct.1959)”,Sept.1,1959,Confidential ,p.13,DDRS :DocumentNo.CK3100101278.
[24]1964年上半年中国与非洲的贸易总额比前一年同期增长了50%.同时中国还与拉美国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贸易,包括从墨西哥和阿根廷购买150万吨的粮食,从墨西哥购买了价值可能为2800万美元的棉花,以及从智利购买的铜和硝酸盐。CIA ,“Memorandum(OCI No.1211/65):Chinese Communist Activitiesin Africa ”,Apr.30,1965,Confidential ,pp.4-5,DDRS :DocumentNo.:CK3100364761.EIC,“EIC –R14–S17:Aid and Trade Activitiesof Communist Countries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of the Free World:1January-30June 1964",Aug.1,1964,Secret ,p.7,DDRS :DocumentNo.CK3100507308.
[25]CIA,“RR IR 67-21:Economic Prospects for Communist ChinaThrough 1970”,Aug.1967,secret ,p.28,DDRS :Document No.CK3100420471.中国外贸总值在1966年就达到了42亿美元,接近最高水平1959年的43亿美元
[26]CIA,“CIA/RR ER 65-32:Economic Trends and Prospects in CommunistChina ”,Apr.18,1966,Secret ,p.22,DDRS :Document No.CK3100127137.
[27]CIA,“RR IR 67-21:Economic Prospects for Communist ChinaThrough 1970”,Aug.1967,secret ,p.32,DDRS :Document No.CK3100420471.CIA ,“NIE 13-5-67:Economic Outlook for Communist China ,”Jun.29,1967,secret ,p.7,http://www.foia.cia.gov/docs/DOC_0001095913/0001095913_0015.gif.
[28]CIA,“Intelligence Memorandum :Some Aspects of Subversionin Africa ”,Oct.19,1967,Secret ,p.6,DDRS :Document No.:CK3100280849.
[29]CIA,“ER IM 68-108:The New Look in Chinese Communist Aid toSub-Saharan Africa,Sept.1968,Secret ,pp.1-2,DDRS :DocumentNo.CK3100127315.
[30]EIC,“EIC –R14–S17:Aid and Trade Activities of CommunistCountries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of the Free World :1January -30June 1964",Aug.1,1964,Secret ,pp.12-3,DDRS :DocumentNo.CK3100507308.
[31]CIA,“OCI No.1211/65:Chinese Communist Activities in Africa”,Apr.30,1965,Confidential ,pp.4-5,DDRS :Document Number:CK3100364761.
[32]CIA,“ER IM 68-108:The New Look in Chinese Communist Aid toSub-Saharan Africa”,Sept.1968,Secret ,pp.1-2,DDRS :DocumentNo.CK3100127315.
[33]CIA,“OCI No.1211/65:Chinese Communist Activities in Africa”,Apr.30,1965,Confidential ,pp.4-5,DDRS :Document Number:CK3100364761.
[34]CIA,“Intelligence Memorandum :Some Aspects of Subversionin Africa ”,Oct.19,1967,Secret ,p.6,DDRS :Document No.:CK3100280849.
[35]EIC,“EIC –R14–S17:Aid and Trade Activities of CommunistCountries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of the Free World :1January -30June 1964",Aug.1,1964,Secret ,p.6,DDRS :Document No.CK3100507308.
[36]CIA,“RR IR 67-21:Economic Prospects for Communist ChinaThrough 1970”,Aug.1967,secret ,p.32,DDRS :Document No.CK3100420471.CIA ,“NIE 13-5-67:Economic Outlook for Communist China ,”Jun.29,1967,secret ,p.7,http://www.foia.cia.gov/docs/DOC_0001095913/0001095913_0015.gif.
[37]CIA,“RR IR 67-21:Economic Prospects for Communist ChinaThrough 1970”,Aug.1967,secret ,p.32,DDRS :Document No.CK3100420471.CIA ,“NIE 13-5-67:Economic Outlook for Communist China ,”Jun.29,1967,secret ,p.7,http://www.foia.cia.gov/docs/DOC_0001095913/0001095913_0015.gif.
[38]CIA,“Intelligence Memorandum :Some Aspects of Subversionin Africa ”,Oct.19,1967,Secret ,p.7,DDRS :Document No.:CK3100280849.
[39]EIC,“EIC –R14–S17:Aid and Trade Activities of CommunistCountries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of the Free World :1January -30June 1964",Aug.1,1964,Secret ,pp.1-2,12-3,DDRS :DocumentNo.CK3100507308.
[40]CIA,“ER IM 68-108:The New Look in Chinese Communist Aid toSub-Saharan Africa,Sept.1968,Secret ,pp.1-2,5-7,DDRS :DocumentNo.CK3100127315.
[41]CIA,“Special Report:Chinese Communist Activities in Africa”,Top Secret,Jun.19,1964,DDRS :Document No.:CK3100361207,p.8.
[42]CIA,“Intelligence Memorandum :Some Aspects of Subversionin Africa ”,Oct.19,1967,Secret ,p.7,DDRS :Document No.:CK3100280849.
[43]CIA,“ER IM 68-108:The New Look in Chinese Communist Aid toSub-Saharan Africa,Sept.1968,Secret ,pp.1-2,DDRS :DocumentNo.CK3100127315.
[44]EIC,“EIC –R14–S17:Aid and Trade Activities of CommunistCountries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of the Free World :1January -30June 1964",Aug.1,1964,Secret ,pp.1,10-14,DDRS :DocumentNo.CK3100507308.
[45]这种观点的代表见Alexander Eckstein,Communits China‘s EconomicGrowth and Foreign Trade:Implication for U.S.Policy,New York :McGraw-HillBook Company,1966.
[46]美国学者一般都认可美国情报机构的这些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并多加引用。见Alexander Eckstein,Communits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Foreign Trade :Implication for U.S.Policy,New York :McGraw-HillBook Company,1966;Pauline Lewin,The Foreign Trade of CommunistChina :Its Impact on the Free World ,New York :Frederick A.Praeger,Publisher ,1964;Feng-hwa Mah ,The Foreign Trade of Mainland China,Chicago :Aldine.Atherton,Inc.1971等著作中相关注释部分。笔者也将相关数据对比了部分中文著作,发现基本一致不大。见《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9年;裴坚章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一卷、第二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1998年等。
上一篇: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