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川渝黔合作构建长江上游核心经济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晓红 时间:2010-06-25

 内容摘要:川渝黔三省市合作建设长江上游核心区的新构想,不仅有利于三省市整合资源,形成综合优势,发挥独特作用,引领西部大开发;有利于拓展新兴直辖市的空间和战略纵深,畅达出海大通道;有利于解决面临的诸如产业同构、无序竞争、地方保护等棘手的难题;有利于发挥重庆中心城市作用,对于把重庆真正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川渝黔 建设经济区 要意
  
  2004年初,川渝黔高层频繁互访,重庆市与四川省签订《关于加强川渝经济社会领域合作,共谋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的框架协议》。提出了川渝黔三省市合作建设长江上游核心经济区的新构想。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城市化和化的必然选择。谁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中占有先机,谁就能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获胜。区域经济合作关键是区域内各个城市搞好“大合唱”,淡化行政边界,强化经济联系,把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做一体化考虑。川渝黔三省市合作建设长江上游核心经济区的新构想无疑对西部大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川渝黔共同培育经济区是大势所趋
  
  川渝黔经济区是指四川、重庆、贵州及其辐射和相互辐射的地区在内的广阔经济地带。由于经济辐射(区域合作辐射半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因此川渝黔经济区也应是一个没有明显固定边界的经济区。 其基本内涵应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的重点区域的川渝黔等及其辐射较强并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的经济地区。
   川渝黔三省市合作建设长江上游核心经济区的新构想,不仅有利于三省市整合资源,形成综合优势,发挥独特作用,引领西部大开发;有利于拓展新兴直辖市的发展空间和战略纵深,畅达出海大通道;有利于解决面临的诸如产业同构、无序竞争、地方保护等棘手的难题;有利于发挥重庆中心城市作用,对于把重庆真正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 区域互动发展正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以区域经济板块为特色的经济竞争格局加快形成。去年以来,除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三大经济区以外,东、西、南、北都有区域概念的经济区登场。它们或是老经济圈重整旗鼓,或是新经济圈加速形成。以粤港澳为成员的“大珠三角”互相开放市场,加快了一体化进程;东北经济区借助国家老基地振兴战略,重整河山;在安徽、江西一些毗邻长三角的城市,今年来纷纷打出“长三角”牌,寻找机会,争取融入,主动接轨,承接辐射,努力增强本地区经济的竞争力。
  在这种寻求区域合作优势的全国性热潮中,川渝黔三省市合作建设长江上游核心经济区的新构想是大势所趋,是“把川渝黔经济区打造成中国西部最具活力、最富吸引力和最有竞争力的增长极”的必由之路。它不仅有利于三省市整合资源,形成综合优势,发挥独特作用,引领西部大开发;有利于拓展新兴直辖市的发展空间和战略纵深,畅达出海大通道;有利于解决面临的诸如产业同构、无序竞争、地方保护等棘手的难题;有利于发挥重庆中心城市作用,对于把重庆真正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川渝黔建设长江上游核心经济区的优势
  
  川渝两城市产业间有很强的互补性,为两城市的产业分工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重庆制造业比较发达,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寻求产业内部的分工,提高产业聚集和辐射的半径,与成都及周边城市形成产业分工合作的关系,构成一个互动的产业态链;成都在IT业、经济活力和市场功能方面有优势,但也要突破地域限制,寻求更大的拓展空间,与重庆合作,优势互补,把市场做得更大更强;川渝黔都有极丰富的景观和人文资源,都是西部重要的城市,今年共同编制的川黔渝“金三角”(四面山——佛宝——赤水)旅游规划;将扩大旅游区域开放度,构筑川南、川东北——重庆无障碍旅游圈。
  与成都相比,重庆最大的综合竞争力优势是产业竞争力。重庆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中心城市,历史上一直是长江上游重要的产业基地,基本形成了以汽车和摩托车制造为主的机械工业,以优质钢材和优质铝材为主的冶金工业,以合成材料、精细化工和医药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以仪表、轻纺、烟草、食品加工、建材等为主的轻工业,近年来又大力发展了以通信设备、光电产品和生物技术品生产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产业体系。重庆作为全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在全国的工业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拥有长安、庆铃、烟草、川维、重汽、重钢、太极、西铝等利润超过亿元的大型骨干。
  但在产业竞争力方面,重庆存在着很多问题:国有独资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的68%,这一比例高出全国21个百分点,高出浙江40多个百分点,国有存量资产达1000多亿元。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活力不强,效益不高,创新能力差,这也造成私营资本相对弱小,活跃程度不够。此外,重庆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经济增长贡献率低。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造成大量国有企业破产,失业工人数量巨大,社会矛盾尖锐,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重庆竞争力的提升。
  在区位及优势方面,重庆优于成都。其优势主要体现在重庆依托长江,特别是在三峡水库建成后,重庆将成为长江上游的水路航运中心,万吨级轮船可直达重庆。
  成都最大的综合竞争力优势:成都的IT业较发达,在企业活力方面要强于重庆,特别是私营资本比重庆活跃,多年蝉联国内“首富”的刘氏希望集团、软件业的托普、制药业的地奥,以及迈普、国腾等私企都具有不凡的实力。 成都GDP的年增长率连续两年均超过了13%,其他增长指标也很高,不仅远高于重庆,在全国大城市中也是相当高的。

  川渝黔联合建设长江上游核心区的优势 :一是资源互补。长江上游川渝黔地区是我国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的富集地区,是生物资源多样性地区,但由于地理原因,这些资源的分布既有不平衡,赋存各异,也有共生交叉,不可截然分开,各有优势。比如重庆天然气资源占优,四川的水能资源最富, 三省市在利用资源经济中各有所需,可以互补共享。这种资源性经济联系与互补是客观存在并长期不可更改。二是产业互补,川渝黔的产业结构各有优势和特色,但在基本面上,互补性强。如能源产业,机械等。四川具有水电优势,对重庆调整能源结构,实现清洁能源电力供应将起重要作用;机械工业方面,汽车、摩托车产业的整车生产在重庆,相当多的零部件可由四川与之配套,等等。三是基础设施互连共享。水上,有长江水道;陆上,铁路有1952年建成的成渝铁路,以及后来的襄渝铁路、隆纳铁路、内昆铁路、成达万铁路;公路有成渝高等级公路、成南渝万高速公路、正在修建的渝黔高速公路;空中,有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间的川渝航线等等。凡此种种,已构架起川渝经济之间人流、流物、信息流大动脉、大、大通道。这种全方位、立体性、方便快捷的基础设施,是川渝经济联系的神经,是川渝可以共享的资源,是西部其它地区无与伦比的良好的地区合作配套条件。四川和重庆合作,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整合资源,互补优势,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建设和崛起将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川渝黔怎样实现合作发展
  
  首先要冲破“瓶颈”的制约。交通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条件。所以建设川渝黔三省市合作建设长江上游核心经济区的工作 首先要冲破交通“瓶颈”的制约。川渝黔地处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高山阻隔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在国家总体交通规划蓝图下,建设快速联结交通网络。
 重庆已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相结合的综合运输体系,成为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目前重庆已有成渝、川黔、襄渝三条铁路干线,将规划建设达万铁路、渝怀铁路、渝遂铁路、渝汉铁路新干线。
  但这远远满足不了发展要求,这需要一方面加快兰渝铁路和重庆至昆明、上海至成都、重庆至贵阳高速公路的建设,另一方面可以把一些“断头路”如重庆和四川至陕西等地的路修起来,尽快实现川渝与西北、西南和华南的互通,让过去相对比较封闭的地区四通八达。
  消除地区封锁和贸易壁垒,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地方保护和地区封锁在具有深远的传统和现实的基础,是制约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因素,长期看对地区发展是一种损害,更不利于全国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要进一步破除地方保护和地区封锁,通过区域内部的统一协调,打破在资金、人才、技术、资产重组、人口和产品流动方面的各种障碍,确保形成区域内部的统一大市场,实现区域内部的市场开放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区内以及与区外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竞争、有序、统一、开放和面向世界的开放型经济带。
  加强经济区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整体规划。经济区的建设要求打破现有的以行政区划为主导模式下的区域功能分工,应当从城市群和经济区的发展着眼,从整体上考虑全区域的发展问题。这就需要超越行政区划的界限对经济区的功能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同时,对经济运行效果的度量和考虑也应当更多地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应当引入全区域效益最大化的概念。这就要求在规划上实行联合编制,共同构建经济带产业发展和布局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整体框架,在各地区之间进行合理分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对沟通区域间联系的网络型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电力和通讯等的规划与建设。要统一协调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对重大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区域协调和配合,使经济带形成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势。
  引导和鼓励经济区内的产业分工、转移与调整,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应当进一步加强经济区内各地区之间的协调,根据各地区的区位特点和比较优势,通过制定一些共同的政策,鼓励和引导要素流动,促进带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化。为充分发挥区位和经济优势,加快区域性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要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协同整合产业优势,培育若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及合理分工和梯度互补的产业体系。各地区不宜强调在自身行政区划内培育和形成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避免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同构现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区域性的产业体系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与此同时,各地要着力于发展特色产品,提高某些重要的优势产业的竞争力。
  建立高层协调机制,形成经济带建设的组织保障。探索建立由国家有关部委和经济带内各省区的政府部门组成的高层协调机制,为经济带建设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种非官方机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