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新农村建设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杨国勇 时间:2010-06-25
    内容提要: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人力资本存量水平过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当前,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在于加大农村经费投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解决不利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限制因素。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状况分析

 

  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包括对教育、健康以及职业培训和迁移等的支出,其中教育投资是形成人力资本的主要形式。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主要由政府和农村居民家庭两个投资主体进行,因此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状况,可以由政府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和农村居民家庭的教育和医疗保健支出状况来考察。

  首先,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的考察,我们可以用各级政府财政拨款的预算内中小学生人均事业费支出来观察。1993年以来,政府对农村中小学教育投入是持续增长的,尤其是2000年以来的增长幅度较快。2003年,农村中小学生人均事业费支出分别由1993年的267.26元和144.79元,上升至871.79元和810.07元,分别增长了3.26倍和5.59倍。对小学教育的投资增长超过了对初中教育投资增长的速度。

  从总量方面衡量,1993年我国农村初中教育经费为118.64亿元,农村小学教育经费为231.97亿元;2002年,这两项指标分别达到425.38亿元和825.40亿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1993年增长了3.57倍。这一增长率是高于同期GNP的增长率的,但它又是低于我国同期财政支出的增长率的。

  其次,改革以来农村居民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支出额也一直都是上升的(见图1)。1985年农村居民家庭户均教育投资支出为12.5元,医疗保健支出为7.7元;2003年,这两个指标分别上升为235.7元和115.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在这一期间增长了17.4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结合更多的统计数据即可得知,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所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也是历年上升的,不过在有的年份上升较快,而有的年份较慢,2003年这一比重已经达到18.12%,比1985年增长了11.81个百分点。

 

  这里还没有考虑人力资本投资的其他形式所存在的问题,如职业教育与培训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滞后等。事实上,仅仅由以上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状况的简要分析就已经可以看出问题所在。政府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是在政府全部教育投入占GDP比重长期不足3%的状态下进行的。这就是说,长期以来我国GDP的高速增长带来的总量不断扩大,但其中仅有不足3%的资源被投入到教育事业发展中去,并且这其中的大部分资源还是被投放到了城镇而非农村。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教育投入与教育所承载的提高人口素质的重任是明显不相称的。另一方面,农村家庭由于长期的收人及消费水平的低下,人力资本投资的绝对水平仍处于较低的层次上,这直接导致了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不足和投资总量水平的低下,结果则表现为农村地区人口普遍的受教育程度很低(见表1)。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截止到2002年,农村地区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初中水平以下的人口所占的比重仍高达55.52%,而同期城市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初中水平以下的人口仅占7.37%,农村这一指标比45.19%的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还要落后10.33个百分点。

 

  这样的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与人力资本投资状况,将导致第一,农业劳动生产率无法有效提高,农业化难以实现;第二,农民缺乏就业竞争力、收入水平难以迅速提高,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受阻;第三,各种支农政策难以产生应有的效果。这些都将严重阻碍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促进新农村建设

  当前,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在于加大农村经费投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解决不利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限制因素。

  1.加大政府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加快农村教育事业。教育的发展是保持持续增长和实现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由于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偏低,对于农村教育的投资更是不足,中央和省级的教育投入主要用于高等教育,用于基础教育部分少之又少,基础教育投人基本上由基层政府承担,这种政策是有悖于“基础教育收益率最高”的原理的。由于基层政府财力不足,政府负担的基础教育投资比例较低,农村家庭教育投资支出的负担比较沉重。这也是广大农村学龄人口人学率低、辍学率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建立规范化的教育投入机制,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并为农村基础教育积极寻求多渠道的筹资模式刻不容缓。另一方面,人力资本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与结构问题是制约人力资本功能实现的内部条件。由此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内容和体制也亟待改革,目前的教育内容和体制对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作用并不大,没能将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村的实际相结合。因此,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的内容与管理模式都应当积极转变,应把基础知识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同时还应当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教育以及其他方面的职业技术培训等。

  2.公共资源适当向农村倾斜,推广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对农村公共投入的长期低下,除使农村教育的发展受到极大影响外,还严重制约着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等事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要想有效提高农村劳动者身体和文化素质,就应打破资源占有和分配上的不公平状况,运用市场和行政两种手段,推动公共资源适度向农村倾斜,让农民同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利用公共资源的权利。

  按照人口经济学理论,控制生育率与提高人口素质是互促互进的关系。当前控制人口增长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农村育龄人群素质不高又是问题的关键。应把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与倡导优生、优育、优教及少生结合为一个综合目标来抓,通过提高育龄人口和劳动者的素质带动生育率的降低,通过降低生育率来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提高劳动者素质与降低生育率的良性互动。当前,一些地方实行的农村计划生育子女的父母老年退休奖励扶助政策,收到了良好效果。应把这项政策加以和推广,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加大奖扶力度。

  3.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和促进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健全,不仅仅是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人口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的生存保障问题,它更应当着眼于农村人口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发展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可以起到维护和促进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对于农村现阶段而言,社会保障制度可以通过降低家庭保障成本和增加农民长期总收入水平的途径,促进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但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仍是十分不健全的,除了有限的救灾救济以及“五保户”制度等非正规的保障制度外,农村人口基本上游离于正规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养老保险的渐渐萎缩和合作医疗的进展缓慢都是令人十分担忧的。当前也正应以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尤其是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

  4.特别关注对农村不发达地区和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本投资。贫困人口构成了我国弱势群体的主体。我国乡村的极端贫困人口已经由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不足3000万人。普遍的极端贫困状态已经成为过去。但乡村贫困人口的数量规模仍很庞大。如将乡村贫困标准由现行的625元提高到865元(按1999年价格),国家统计局专家据此计算出我国乡村贫困人口在1999年底应为12230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3.4%,其中绝对贫困人口为3400万人。世界银行(1995年发展报告)曾指出:对人力资本尤其是对教育的投资,有助于铲除贫困的根源。由于劳动能力是所有健康的穷人赖以生存的唯一宝贵资本,因此用教育来提高这种劳动力的生产率就是同贫困斗争的最有效的途径。另根据C.S.贝克尔等人的研究结论,如果初始人力资本缺乏或达不到一定的水平,经济发展就难以启动,或者最后又会回到原来落后的稳定状态。因此,不发达地区和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本投资问题需要特别的关注。

  量化研究显示,如果每个农民受教育水平增加一年,那么他从事非农活动的可能性会增加2.2%;一个地区初始人力资本存量将提高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4.52%。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因此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