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及破解对策
[摘 要] 辽宁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城乡地区不平衡;二是“三农”问题困扰着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三是经济整体竞争力水平下降;四是人口生活质量状况偏 低。为此,相应地对策是:把树立发展观贯彻到辽宁改革开放和化的全过程;把解决三农问题提到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以体制创新为着力点,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与此同时,变革上层建筑,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水平。
[关键词] 辽宁;小康社会;制约因素
一、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
辽宁省位于东北部的南端,与河北、内蒙古、吉林为邻;以鸭绿江为界与朝鲜半岛隔江相望;南部濒临黄海、渤海,与山东隔海相伴。全省土地面积14.8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54%;总人口约4238万,占全国人口3.3%;其中有满、蒙、回、朝鲜等43个少数民族,占省内总人口15%;下辖14个地级市,56个市辖区,17个县级市,19个县,8个自治县。
辽宁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一)城乡之间、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从14个城市排序第一位的大连GDP(亿元)1406.00与排序第14位的阜新GDP(亿元)85.21比较,大连是阜新的16.5倍,从27个县排序第一位的长海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51元,与排序第27位的朝阳县1347元之相比较,长海县是朝阳县的4.6倍,从33个市区排序第一位的大连市甘井子区,农民人均收入6369元,与朝阳龙城区农民人均收入2120元作比较,甘井子区农民收入是朝阳龙城区农民收入的三倍。辽宁的沿海城市大连与中西部城市的发展差距也比较大。大连市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活质量、基础设施在全国城市排序分别为第10、18、24、8位,仅环境竞争力一项名列全国第5位。大连市的GDP总量分别是阜新的16.5倍,朝阳的13.7倍,铁岭的9.3倍,本溪的7.3倍,辽阳的7倍,丹东的6.9倍,葫芦岛的6.8倍,营口的6.5倍,锦州的5.8倍,抚顺的5.0倍,盘锦的4.6倍,鞍山的1.9倍,沈阳的0.4倍。
(二)“三农”问题长期困扰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在这方面面临问题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比较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农业产业的生产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自然经济和农户状态,地区农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尚未形成,农业组织发展滞后,缺乏现代流通体制和业态支撑,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比较低。由于诸多的因素制约和影响,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辽宁省有9个县(即:西丰、建昌、建平、喀左、彰武、义县、阜新、康平、朝阳),低于全国和辽宁省平均值;有三个市区(即:葫芦岛市南票区和朝阳市的龙城区、双塔区)低于全国和辽宁省平均值。贫困县主要集中在辽西北地区。
2.贫困人口还有相当大的比例。辽宁省按九个县贫困人口,约为138万左右;市区贫困人口(三个区计算),约为23.6万人左右;中等发达县乡、市区和比较发达县乡、市区的贫困人口约为10万左右。辽宁省贫困人口总量约为171.6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4328万的4.0%。
3.农民购买力低、消费不振。食品消费支出比重,全国平均值44.48,辽宁为44.60;衣着消费支出比重,全国平均值为11.10,辽宁为14.52;家庭用品及服务比重,全国平均值为8.24,辽宁为6.81;居住消费比重,全国平均值为9.43,辽宁为8.13;医疗保健消费比重,全国为4.74,辽宁为5.66;通讯消费,全国平均值为5.94,辽宁为5.19;文教娱乐消费,全国平均值为11.53,辽宁为10.41;杂项商品和服务消费比重,全国平均值为4.55,辽宁为3.90。从以上各项综合消费指标分析,辽宁整体消费结构系统,多数低于全国平均消费水平。
4.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由于基础和职业教育投入较低,劳动力素质提高缓慢。在调研的90%以上的县、乡,科技体制未理顺,农村科技人员流失严重。植保站变成了良种推销点,畜牧站变成了种畜销售站,农机站变成了农机销售点。农村医疗和防疫体制已经完全破坏,设施、人员、投入、制度、保障已不存在。2005年11月,辽宁省内的黑山县,发生禽流感,只能紧急动员北宁市、锦州市和全省的资源防治和治理,不仅成本高,而且代价也相当高,充分暴露了农村科技体制、机制和运行存在的问题。
5.辽宁农村2001-2010年实现小康社会程度分析。从综合指数、社会结构、经济效益、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方面分析,辽宁在全国位次第五。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1998)年,全国平均值为53.2%,辽宁为73.7%排名第三;失业保险覆盖率,全国平均为49.8%,辽宁为80%,排名第三;全国失业救济覆盖率与再就业率分别为44.9%和45.5%,辽宁为81.5%和10.0%;教育资源综合系数——在校率,(1995年)全国平均47.09,辽宁为50.76,排名第九;人均受教育年限(1999年)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7.15,辽宁为8.13,排名第五;高等教育入学率(1999年)全国平均值为5.32,辽宁为9.86,排名第四位;城市化率(1998年)全国平均为23.49,辽宁为44.9,排名第四位;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人)(1998年)全国平均为9.30,辽宁为8.13,排名第25位;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人)(1998年)全国平均值为23.71,辽宁为20.99,排名第20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1990年)全国平均为69.13岁,辽宁为70.75岁,排次第10位;传染病发病率(例/10万人)(1995年)全国平均176.24,辽宁为194.91,排名第15位;每万人拥有病床数和拥有医生数(1998年)全国平均值分别为23.35%和16.02%,辽宁分别为42.34%、排名第3位和23.5%、排名第5位;污染治理费用占GDP比重(1999年)全国平均0.19%,辽宁0.16%,排次13位;农村自来水率(1999年)全国19.25%,辽宁17.04%,排名12位;城市用水普及率(1997年)全国95.16%,辽宁97.40,排名第9位;运输(公里/千平方公里)和通讯(局用交换机容量门/千人)状况(1998年)全国平均值为145.5和110.76,辽宁分别为321.0(排名第15位)和164.01(排名第8位)。从农村恩格尔系数百分比方面分析,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为47.7辽宁为45.6,相差2.1个百分点。统计数字说明:辽宁农村教育、科技、产业、文化等发展相对落后。
(三)从工业竞争力、支柱产业、服务业三项指标分析,辽宁经济整体竞争力水平下降。1978年以来,特别是“八五”以来,辽宁经济整体竞争力位次后移。1978年第三位,1986年第六位,1991年第五位,1996-2000年第九位,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978年占全国6.6%,1999年占全国4.7%,减少1.9个比百分点。年平均增速7.8%。
(四)辽宁人口生活质量状况在全国省区排序中居中偏后。按不同统计方法测算(从物质保障、教育、居民与生活条件、健康、社会保障、环境评价)如下:辽宁省在全国排位为物质保障排名17位,教育指数排名为3位,居民与生活条件指数为第14位;健康指数为第4位,社会保障指数为第2位;环境指数为第14位。从以上指标评价,辽宁在全国省区排序中居中偏后。
二、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对策
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应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这个主题,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着力点,以调整和优化结构为主线,以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重点,以基础建设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和谐辽宁建设为保障,推动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努力把辽宁省建设成国家新型产业和新型材料基地,促进新的经济增长区域形成,基本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一)把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贯彻到辽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具体目标是:确保“十一五”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增幅持续达到或超过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沿海省份的平均水平。全省生产总值预期平均增长11%左右,2010年人均比2000年翻一番;单位生产总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充分认识到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重点是:规划、体制机制创新,选配好各级领导班子的干部。做到: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创新是辽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经验教训,按照经济,做出战略的重大调整。既要重视速度,更要重视质量,抓住机遇,顺势发展。
(三)以体制创新为着力点,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辽宁在九五、十五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农业不稳。经济和社会专家们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指出:辽宁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把工业做强、农业做长、服务业做宽,才能真正发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排头兵的作用。深化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把股份制改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转换机制的方向和重点。扶植30-50亿元利税大型企业发展,强化内部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寻融投资体制改革。在吸收外资基础上,重点吸引国内发达地区资本到辽宁兴业;加速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加工原材料工业基地的建设,精细化产业分工,重点发展石化、冶金、建材、装备制造业,装备辽宁先行,中国制造辽宁先造,中国创新辽宁先创;以科技创新为新的动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省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协体,汇集研发力量和资源,重点发展IT、生物、航天、海洋等领域高新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努力打造沿海经济带,即:辽东半岛和辽西,土地5.4万平方千米,占全省14.81万平方千米的36%,人口166.6万,占全省人口4238万的39.3%。开拓占全省土地人口三分之一的资源,整合推进,辽宁可能在未来有较快、较大的发展;发挥区位和环境优势,努力打造“总部经济”。根据国家环保总局《中国城市环境保护》报告显示,在47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3个国家环保模范区,辽宁有大连和沈阳名列其中。辽宁还应努力创造精神文明城市。逐步提升城市的区位和环境知名度,吸引世界和中国百强企业来辽宁落户,以总部经济牵动整个区域经济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加速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大连市水陆和航运方面基础设施完善,具有拓展的潜力和发展的空间,重点开发“长兴岛”,营口海洋产业基地和辽西锦州湾,通过“五点一线”大开发,形成沿海与内地互动的对外开放格局;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我省阜新、抚顺、辽西地区原煤生产资源枯竭,有200-260万人口因企业倒闭、工人下岗,生活十分困难。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引导下,实施产业转型,大力发展加工业、物流业和农产品产业。实施创业工程,经验,创办新的产业带动再就业;大力发展会展旅游业,牵动区域经济发展。以大连服装节、沈阳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世界园艺博览会、韩国周等会展项目为牵动,带动产业发展和宾馆、餐饮、文化传媒、休闲娱乐、建设、民间文化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就业,从而提升区域和产业的竞争力;探寻区域经济联合,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与国内相邻省、市,与国外相邻国家和地区,实行优势互补,整合共赢。
(四)变革上层建筑,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水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自身建设;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选拔、培养和指导,创造企业家成长和发展的优化环境;以产业发展为牵动,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加大事业单位改革的力度、强化公务员的竞聘、交流、管理和监督,推进民主和法制化进程。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民主、法制、和谐的辽宁是众望所盼。
:
[1]周长城.中国生活质量:现状与评价[M].北京:社会科协文献出版社,2000.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EB/OL].中国统计网. http://www.stats.gov.cn/xxcx,2006-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