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特征与区域转移趋向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彭连清 时间:2010-06-25

    摘要:本文比较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对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促进产业区域转移的对策。

  关键词:产业结构特征;产业转移趋向;对策
  
  我国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但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区域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随着产业和生产要素向东部地区持续集聚,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日趋加剧。近年来,先后出现“民工荒”、“电荒”、“油荒”、“地荒”,环境资源承载压力加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传统劳动密集型生存压力显著加大。与此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迟缓,地区差距持续扩大,其资源优势、劳动力要素优势和市场潜力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内陆地区迁移,开始出现明显的产业区域转移趋向。
  
  一、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特征
  
  长期以来,东部地区凭借优越的条件、区位优势和政策优惠,经济增长速度一直高于中西部地区。从人均GDP看,1991年以来,除一些特殊年份外,每年中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只占东部的40%多一点,而西部只占东部30%多一点。1985年,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1.96%、29.69%、18.35%,到2005年,差距进一步扩大,比重分别为59.52%、23.49%、16.99%。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相联系,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区域产业结构也存在明显差异。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十分明显。东部地区第二、三产业发达,占GDP比重逐年增加,从1991年的79.8%增加到2004年的89.2%;而中西部地区第二、三产业增长速度虽然也较快,但其基数小,在全国的份额有限,第一产业的比重总体上还较高。随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层次、消费水平的提高,东部经济结构得到同步调整,工业产值在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都保持在45%以上。在东部的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以、保险、信息咨询、房地产等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发展很快,在GDP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中部地区虽然第二产业占有相当的比例,但第二产业的优势仍不明显。第一产业比重虽然逐年下降,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仍然高出6个百分点左右。2004年,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更是高出东部7.6个百分点。从表面看,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高于全国,但并不意味着其产业结构程度的高级化,而是因为工业化水平较低、农业不发达、社会生产比较落后而形成的。从中西部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两地区均以传统的流通和服务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为主,为工业服务的金融、通讯和信息产业相当薄弱,现代化水平不高。
  从制造业区域布局看,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制造业集中分布地带。全国基本单位普查显示,在制造业29个行业的销售收入中,东部地区所占份额超过90%的有4个行业:文教用品制造业(94.93%)、及通讯制造业(92.64%)、服装及其他纤维制造品制造业(92.4%)、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造品业(90.96%)。另外,东部地区还有20个行业的销售收入份额超过70%,仅有烟草加工一个行业的销售收入份额小于50%。如果按171个小类行业来比较,东部地区有43个行业的销售收入份额超过90%,占全部行业的25%。其中,水产品加工、钟表制造业和文教体育用品更是超过98%;有124个行业的销售收入份额超过70%,有157个行业的销售收入份额超过50%。而中西部地区合计销售收入份额超过50%的行业只有2个,即中部地区的炼焦业(53.47%)和西部地区的烟叶烘烤业(62.38%)。也就是说,在全部制造业中,中西部地区只有15%能达到行业的平均份额。另外,东中西部产业布局各有侧重,东部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东部地区的销售收入占全国总销售收入的90%以上;而中西部地区比重较大的则是一些资源加工型产业,如烟草加工、金属冶炼、麻纺织业、盐加工业等。此外,中部地区在运输设备制造业、西部地区在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等方面占有较大比重。在各类出口加工产业中,东部地区比重都在80%至90%以上。出口的拉动、产业集聚效应、国家政策的相应倾斜等因素是形成东部地区与出口密切相关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中西部由于区位劣势、资金不足、产业基础薄弱等因素,首先发展的只能是资源密集型产业。
  
  二、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的新趋向
  
  进入21世纪以来,东部及沿海地区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开始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实行产业区域转移,把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转移扩散出去,以集中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而中西部地区交通、通讯和能源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制度环境、投资环境、市场环境大大改观,其固有的区位劣势在不断弱化。外加低廉的土地、劳动力成本和丰富的资源,是大规模承接这种产业转移的理想区位。据统计,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沿海地区约有1万多家企业到西部投资创业,投资总规模达3000多亿元,目前仅浙江省在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就已达1800亿元。人民银行发布的《2005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表明,2005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8.9万亿元,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5万亿元,增长27.2%;固定资产投资1.4万亿元,增长1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有近50%集中在东部地区,但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投资增速开始加快并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同时,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成为外资流人的新热点。2005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分别为672亿美元、96亿美元、46亿美元和63亿美元,分别增长19%、31.3%、38%和124.4%。从具体产业看,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加速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以纺织业为例,中国服装协会发布的《2005—2006年中国服装行业发展报告》显示,近年来,以河南、江西为代表的一些中部省份的服装行业成长非常迅猛,2005年江西省超过福建省成为第五大投资省,投资增长最快的前13个省全部在中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行业分析报告也反映了这一趋势,2006年上半年,中西部地区纺织业投资增长76%,高出东部地区43.4个百分点。

  当前,我国产业区域转移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从转移方向看,主要是从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转移方式看,主要是资源利用型的合作和产业扩张。具体形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外资或东部地区的民营资本在中西部地区直接投资设厂。二是由东部接单,在中西部地区设立加工企业,实行联合接单加 工贸易。三是引导中西部企业进入跨国公司和东部沿海企业的营销。四是东部和中西部联合进行园区建设。从转移的行业看,主要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如,劳动力密集型的玩具、制衣、制鞋产业和耗能较大的陶瓷、水泥产业以及矿产资源加工产业。
  
  三、合理促进产业区域转移的对策
  
  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级转移,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市场扩张。这不仅为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腾出了空间,使东部发达地区致力于生产性服务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且有利于中西部地区产业的转换,推动中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进而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化和城市化进程。
  (一)建立区域间的利益协调机制。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需要地方政府间的协调配合。由于国内各省份甚至省内各地市的各级地方行政区都有相对独立的地方利益,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转出区和转入区都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其中难免存在利益冲突,阻断产业转移。因而,政府要从全局利益出发,建立区域间经济利益的协调和平衡机制,着力为产业区域转移搭建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我国目前的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合作和产业分工虽然有所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各省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区域协调对话中的地位不平等。二是区域间的竞争多于合作,地方保护主义、市场垄断与分割现象突出。三是一些中西部地方政府区域定位不明晰,产业优势不突出,忽视自身比较优势,片面把像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之类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从而造成地区产业同构的恶果,无法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因此,各级政府应转变观念,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区域协商机制的建立,推动区域产业的合理和有效转移,实现互动双赢的目标。
  (二)营造良好的产业区域转移环境。政府在产业区域转移中要发挥组织、领导、协调、服务的作用,搭建产业转移平台,营造良好的产业区域转移环境,主要包括硬件环境建设和软件环境建设两方面的内容。在硬件建设上,首先,加大对、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缩小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距离,使之逐步融入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圈。其次,中西部省区(包括东部省市的欠发达地区)要搞好产业转移园区的规划,坚持从实际出发,合理布局,以形成产业集聚优势为目标,促进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在软件环境建设上,首先,要健全和完善国内市场体系。打破省区之间和省内市县之间的区域封锁和投资贸易壁垒,以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企业跨区域横向联合协作,为企业进行跨区域产业转移、再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良好平台。其次,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完善企业的市场环境。欠发达地区由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平均主义、等级观念、封闭守旧的氛围比较浓厚,无法形成正常的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存在较多的无效率的人际摩擦、扯皮内耗现象,降低了要素的生产效率,影响了企业家的投资预期,阻碍了区际产业转移的发生。所以,要积极倡导竞争、效率、开放、诚信等市场经济观念,完善企业契约环境,稳定企业间的合作预期,从而推进产业转移。再次,要建设服务型高效政府,完善企业营商环境。由于市场化程度较低,中西部地区官本位意识浓重,政府的工作方式和办事程序还有许多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对经济领域存在过多不必要的干预,增加了企业的外部成本。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要超越靠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发展的模式,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建设高效服务型政府,完善企业营商环境,降低企业运作成本。最后,要推进地方政府官员业绩评价制度的改革。现行的政府官员业绩评价制度主要是通过GDP、工业总产值、招商引资数量等经济指标来考核,产业向外转移在短期内可能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指标和财政收入。因此,转出地政府总要对转出企业挽留甚至设置转移障碍,从而使基于市场和产业发展的产业区域转移受到影响。可考虑改革单纯依靠GDP等经济指标来考核地方政府的做法,将预测性指标和调控考核目标分开,使之真正体现市场的导向性,不再作为调控目标设置;将资源、环境、社会等方面指标列为重要调控目标,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执政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