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与产业集聚问题研究
【摘要】在长株潭一体化过程中,产业集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产业集聚是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微观基础,它的从多个方面加快了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此同时,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为产业集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使得该地区内产业集聚的形成和深化成为可能。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与产业集聚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从而带动湖南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长株潭经济一体化 产业集聚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的经济发展很快,但是横向比较来看,总经济规模在全国排位后移,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滞后。究其原因,主要是湖南缺乏具有强大凝聚力和辐射力的经济增长极,因此,要促进湖南经济发展,必须要建设一个对省内外人、财、物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对全省的经济发展具有辐射力的增长极。
现在长株潭作为带动湖南经济崛起的增长极的地位已经确定。加速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使它真正成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辐射力的经济增长极,带动湖南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政府和学者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从已有的来看,产业集聚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试从产业集聚与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互动的角度来探讨加快湖南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产业集聚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作用
有学者(杜贵阳,2005)提出这样的观点来阐释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市场容量的增加包括市场范围的增加和市场深度的增加。产业集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市场深度的增加,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市场范围的增加。二者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机制,从而共同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是有限的,而市场深度可以无限增加,由此可见产业集聚对于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自19世纪90年代马歇尔首次提出著名的产业空间集聚的三个原因以来,经济学者和经济地者对产业集聚理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对产业集聚理论进行了研究。一般产业集群可定义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特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与机构在一定地域内的集中分布所构成的产业群。产业集群使得技术、信息、人才、政策及相关产业要素等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共享,知识传播与创新的速度通过产业链迅速推广,集群内企业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并大大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我们认为产业集聚对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集聚能够促进化,为加速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前提条件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资源的开发利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都有赖于交通运输的发展。长沙、湘潭、株洲三座城市呈品字型格局,两两相距30至50公里,构成了湖南省的、经济、文化“金三角”。实施产业集聚,能够促进长株潭地区交通网络化,为加速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有利的条件。
2、产业集聚能够促进市场一体化,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提升区域竞争力
长株潭地区产业链相关上下游产业企业的聚合,不仅会带动该区域内相关辅助产业服务业的聚合,而且会引致区域商品服务市场(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服务市场)的一体化,有利于建立区域品牌,提升区域竞争力。企业集聚可以利用群体效应建立区域性的品牌。区域性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比单个企业品牌具有更广泛而持续的品牌效益。在发达国家,竞争力强的产业通常采取集聚的方式,某类产品与某个城市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如在美国硅谷的产品。长株潭地区一旦形成自己的区域品牌,不但会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还会对全省的经济发展起先导和辐射作用。
3、产业集聚能够引致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集聚
产业集聚的区域对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具有吸水泵的作用。在集聚初期,良好的创业环境有利于企业家的创业。集聚达到一定规模后,就会如同磁场一样从其他区域或国外吸引大量的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随着集聚规模的扩大,集聚内部的专门化程度也势必增强,而伴随分工深化而来的创业机会的增加,必然吸引更多企业家的活动。例如美国硅谷聚集了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国的专门化人才和企业家。企业创业活动的全面展开派生出对创业服务的需求,企业咨询顾问、投资家、师和律师等也从各地被吸引到这里,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十分活跃。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在其内部形成专门的劳动力市场,市场中就业信息丰富,这不仅大大减小了人才搜寻就业岗位的密度和广度,降低了搜寻成本,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较低的流动风险,人才为此所付出交易成本也大为降低,从而引致各类人才的集聚。
综上,产业集聚不但能使不同企业分享公共设施和专业技术劳动力资源,大大节约生产成本,促进企业之间分工和生产灵活性,大大降低交易和配套成本,更能造就和强化创新能力。努力提升长株潭地区的产业集聚程度,是增强长株潭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及强化区域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二、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为产业集聚提供前提条件
长株潭地区经济一体化是不同空间经济主体之间为了获取生产、消费等利益,而产生的市场一体化的过程。长株潭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不但减少了要素的流动费用,降低了交易成本和区域间要素流动的障碍,从空间上扩大了市场范围,为产业集聚的深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而且为生产要素流动所形成的经济集聚提供了空间载体,将产业聚集形成的外部经济有效地转化为区域的内部经济。
本文认为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对产业集聚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长株潭三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产业集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005年上半年,长株潭三市GDP为1006亿元,占全省的35.50%。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最新一期全国7个城市群的经济运行情况中,长株潭城市群更是显露出了其作为湖南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发展势头。长株潭城市群不仅在七项评测中有多项指标领先,还实现了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一和财政增收最快两项第一,同时以7833.5元的人均GDP在7个城市群中排名第三,首次进入前三名。长株潭一体化形成的经济核心区即将成为湖南省乃至我国中部地区具有强大搏动功能的“经济心脏”。长株潭城市群地理位置优越,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存量资本优势。另外长株潭三市产业结构的差异性、互补性、相似性和粘和性也为长株潭城市群从整体区域经济的范围内进行产业整合,构建产业集群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长株潭地区初级产品丰富、劳动力质优价廉,充分的生产要素资源完全可以满足城市群产业链接的需要。长株潭三市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如千金药业、九芝堂药号、三一重工、宾佳乐乳业、金茶集团、北汽福田等等,这些知名企业和品牌是推动城市企业集团化,提高产业集中度的重要力量。此外浓厚的“湘楚”文化底蕴、古今融会的文化内涵构成了长株潭城市群产业链接的文化基础。
3、长株潭城市群具有构建产业群的人才、科教资源优势
长株潭三市是湖南高校的密集区,尤以长沙岳麓大学城最具规模。湖南2004年共有高校82所(不含军校),长株潭共有51所,占全省的62.2%。湖南科研单位及科技人员,也主要集中在长株潭。三市聚集了全省90%的科研人员和80%的科技成果,其中不少科研成果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在湘院士28人,全部集中在长沙与株洲。这为长株潭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创新体系核心孵化器以及人才智力资源。
综上,长株潭一体化从人财物多个方面为产业集聚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三、长株潭地区发展产业集聚的政策建议
产业集聚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因此我国的各地政府都希望通过各种措施促进本地产业的集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产业集聚的产生和深化如果不是依靠市场力量而依靠行政干预,是否可以得到持续的集聚中心。
梁琦(2004)对产业集聚的均衡性和稳定性进行了很好的证明和阐释,他指出产业集聚既有的初始条件,亦有预期的作用,但预期的作用更大。理论和实践均表明:一个特定的产业集中在一个特定的区域,是历史和偶然事件的影响、累积循环的自我实现机制或预期的作用。历史和偶然事件是产业区位的源头,而循环累积过程有滚雪球般的效果导致产业长时期地锁定在某个地区。但是,预期和自我实现机制可以使得产业集聚中心转移或产生新的中心。由此可见,要把长株潭地区发展产业集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在历史形成的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利用预期和自我实现机制得到持续的产业集聚中心。
首先要确定易形成产业集聚的优势产业,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有所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例如,长沙的文化传媒业无疑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面,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产业。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要大力发展文化传媒业,尤其是广播电视这一领域。
其次,要淡化政府的领导和干预,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包括预期和自我实现机制来引导产业形成集聚。如果某种原因使得每个人都认定某一个地区将成为某个产业的集聚中心,并根据这个信念采取行动,搬迁到那里,这就会成为一个自我完成的预期。这种预期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要靠大力的宣传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最后,要大力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产业集聚形成良好的互动。根据梁琦(2004)模型推导得出的结论,如果要素流动障碍大,或经济系统比较封闭,那么产业集聚主要受要素禀赋和历史偶然因素影响。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可以减少要素流动障碍,使经济系统更加开放,从而使产业集聚过程中存在一条自我实现预期的路径,引致新的集聚。
如今,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正在以中部崛起和泛珠三角的发展为机遇,积极推进新型化,建设制造业基地,同时长株潭地区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区位优势明显,科技和人才实力雄厚。因此努力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和发展,长株潭地区一定能在湖南省乃至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
[1] 梁琦:产业集聚的均衡性和稳定性,世界经济,2004(6)
[2] 朱英明:产业集聚研究述评,经济评论,2003(3)
[3] 杜贵阳:斯密定理、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与,2005(1)
[4] 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 孙娟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业聚集经济,开发研究,2004(2)
[6] 贾彩霞:尹招华,发展长株潭三城市优势产业集群的策略构想,湖南财经高等专校学报,2004(3)
[7] 孟庆民、杨开忠:一体化条件下的空间经济集聚,人文地理,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