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营企业内部治理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上世纪80年代国家体制改革以来,民营经济在甘肃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就甘肃民营内部治理现状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就如何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治理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甘肃省 民营经济 内部治理
甘肃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属于经济欠发达的省份。自上世纪80年代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以个体经营户、专业户为代表的民营经济主体在甘肃省经济中崭露头角。但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根深蒂固的影响,民营企业在甘肃省比较缓慢。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甘肃省民营经济蓄势而发、顺势而为,走上快速发展道路。同时,甘肃省民营企业加快了内部治理和体制创新的步伐,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有资料表明,截止2004年年底,甘肃省民营企业已突破3万户,达到31820户,其中1000万元以上规模的企业达433户,从业人员34.2万人,出口总值达到2.26亿元。现阶段,甘肃省民营企业内部治理已经趋于正规化,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此提出相关建议。
甘肃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现状
业主权益“一股独大”
随着民营企业数量的增多、规模的扩大和实力的增强,甘肃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但与全国民营企业一样,甘肃民营企业无论是开办时的实收资本还是2003年年底的所有者权益,业主所占份额比例都位居中位数(70%左右),呈“一股独大”之势。
据统计,2004年全省各类民营企业三万余户,比2003年增加0.7万户,递增24.5%;注册资本为365亿元,比2003年增加92亿元,递增34%,其中注册资本上亿元的民营企业有9户,注册资本1000万元—1亿元的433户;户均注册资金为110万元,比2003年增加8万元,年增长7.8%。这些增资额几乎均为业主所有,与增资前的资本结构相比较,丝毫没有改变业主对企业的绝对控制权和决策权。
内部治理不断提升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甘肃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据统计,在全省民营企业类型中,私营独资企业占总数的17.4%,私营合伙企业占1.8%,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占52.3%,私营股份有限公司占16.5%,港澳台商合资经营企业占0.9%,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占1.8%,中外合资私营企业占1.8%,其他私营控股企业占7.3%。
由此可见,在过去的10余年时间里,甘肃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已由过去独资企业为主的形式向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的形式转变,民营企业内部组织的发育对完善甘肃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起到了有力的支撑。
内部控制初步形成
根据甘肃省财政厅调查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00年底,甘肃省共有91600余人实际从事财会工作(不含在岗无证人员17500余人),其中,城市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私营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约有1.1万,占11.46%。
虽然与目前全国实际情况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但也说明甘肃民营企业开始重视会计工作,过去那种只算经营账而不算财务账的做法得到了应有的改变,内部会计控制理念初步确立。同时,在民营企业内部,分权制衡和激励与约束机制开始建立,过去那种一言堂式的决策机制逐渐被民主化、透明化的企业制度所替代。
经营管理逐步规范化
为了规范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甘肃省政府于2005年发布实施了关于“取消一切针对非公企业歧视性收费”的规定,要求凡是国家及省已公布取消的涉及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政府性集资、罚款等项目,同样适用于非公有制企业。同时,取消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进出口贸易、信贷等方面的歧视性政策。
另外,甘肃省各级政府通过制定规划,实施中小企业促进工程,大力引导民营企业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联动、社会化协作、集群化发展的路子,努力培育出了一批产业集群。这为民营企业的持续、协调、规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标志着甘肃民营企业经营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甘肃民营企业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甘肃省民营企业现状呈现出正规化发展趋势,但同时也能看到其内部治理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
企业经营规模偏小
尽管甘肃民营企业数量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2004年达到3万余户,但经营规模普遍偏小,注册资本只有364亿元,户均注册资金为110万元,投资及雇工人数42.4万,其中户均雇工人数13人,人均资本金8.46万元。由于民营资本的社会化程度低,加之资本盘子小,因此大大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使得甘肃民营企业缺乏与中东部民营企业展开竞争的优势,在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中处于劣势,无力兼并、重组大中型国有企业,只能充当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的主体。此外,由于甘肃民营企业的产业优势在于农业产业,因此,随着国有经济从县域中小企业领域的退出,民营企业只能成为县域二、三产业的主体。
产权结构有待调整
甘肃民营企业产权状况大致呈现两种情况:一是产权关系单一,产权主体明确。尤其是家族制民营企业,产权主体人数较少,资产的归属、支配、处理和收益关系明晰。二是产权关系集中,原始主体界定不清。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家族成员内部产权界定不清;另一方面,家族企业与外界产权关系不清。按照西方企业理论,现代企业治理机制应当是建立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基础上,而在目前的甘肃民营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实际分离,企业与家族合一,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主要控制在有血缘、亲缘和姻缘为纽带组成的家族成员手中,企业决策程序按家族程序进行。可以说,这种产权过分单一或高度集中的产权结构,对甘肃民营企业发展不利,使其无法筹集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而资金又是制约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另外,在封闭性产权制度安排下,由于私人资本的组合、联合缺乏效率与效果,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甘肃民营企业的发展。
综观甘肃民营内部机构设置,大致有两种模式:一是集权化组织模式,即企业内部组织机构设置比较简单,管理层面基本为二级式,企业主或其家族成员作为企业的最高领导层任厂长或经理,完全控制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下设二级管理层,具体负责实施最高领导层的经营决策。这种组织模式属于典型的集权式直线职能制,普遍存在于规模比较小、产权比较集中、内部管理层次不复杂的独资或合伙企业中。另外一种模式是相对分权化组织模式,即企业内部设有相对完善的组织架构,但尚未建立健全有效的企业治理机制。比如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党组织、工会和职代会等机构设置方面虽然取得了突破,但规范性欠佳,发挥的作用有限,没有真正形成内部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资金不足
资金不足是当前甘肃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融资难则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首先,现行银行体制不适应市场的要求,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银行有大量资金贷不出去;另一方面,大量民营中小企业贷款无门,受到所有制和规模“双重歧视”,不但受到贷款额度的限制,而且贷款手续繁琐,贷款期限短。其次,其他融资渠道不畅通。风险投资、抵押、典当、票据贴现等适用中小企业的融资措施不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严重滞后,民间担保机构小,县区担保机构建立少。 经营欠规范
从总体上看,甘肃民营企业素质偏低,经营欠规范,主要表现在:
一是决策程序不,缺乏透明性,家长意志依然存在;二是有些企业仍然停留在家族式、作坊式落后的管理方式上,缺乏科学的经营理念,经营者只顾眼前利益,不求长远发展,合作意识淡薄,企业集聚效应难以形成;三是缺乏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科技和管理人才,化管理意识普遍较差;四是缺乏真正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机制,两权分离没有做好做实。
完善甘肃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的对策
促进产权制度变革,建立法人治理结构。首先,必须在家族成员之间以及企业与外界之间明确界定产权。因为在产权界定不清的情况下,企业产权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容易被侵犯,无法明晰企业治理结构中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利益和责任,从而无法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其次,促进产权主体多元化和社会化,即通过积极发展资本市场,打破民营企业产权封闭性特征,淡化企业产权主体的血缘、亲缘、地缘等宗法性,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最后,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最大限度减少资本对经营活动的束缚与影响。
建立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实现公司制经营。在甘肃民营企业中虽然注册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比例较大,但公司的不同投资者多为家庭或家族成员,投资主体多元化只是因为注册登记需要而采取的一个名不副实的形式改变。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推进民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明晰产权,建立健全新的管理体制,运用现代管理模式和科学经营手段,改革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不断实现公司制经营。另外,要按照《公司法》要求,设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党组织、工会和职代会等机构,完善企业组织形式,为公司治理中各机构之间形成合理有效的权力制衡和决策机制奠定基础。
加强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实现企业家职业化和市场化。家族制管理的最大弊端在于决策不民主、不透明,不利于民营企业健康发展,难以培育和引进经理人机制,更难实现企业家职业化和市场化。此外,不完善的经理人市场容易导致企业选择经营者的高成本化(高信息成本和高监督成本)。因此,加强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渠道和途径,提高经营者的综合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使他们成为真正具有现代理念、全局意识和战略眼光的新兴企业家。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引导民营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健全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其次,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实现奖优罚劣、优胜劣汰。最后,要引导企业逐步建立内部委托代理机制,聘用或发掘懂市场、会经营、善管理、具有创新精神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实现企业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首先,要加快建立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体系,各级政府部门应在银行和企业之间建立沟通渠道,使之加强相互了解,促进银企合作。其次,要建立信息披露长效机制,确保民营企业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不断增强其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全面提升民营企业信用度。再次,要加快担保体系的建设。设立以财政资助为指导、社会资本为主体、市场运作为重要方式的担保体系,通过财政预算、税收补贴、土地费出让、民间投资等多种途径积极筹措担保资金,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最后,要加快企业诚信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争取银行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