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业化,陷阱还是动力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需要解释的是,在当下中国,就业率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只是相关关系,而非必然因果关系。但我们采取的一系列提高就业水平(包括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如发展服务业、兴建小城镇等等),将会促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包括在曲线Ⅰ1上的移动及由曲线Ⅰ1向曲线Ⅰ2的移动)。所以,吸纳劳动能力较低的重工业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将不会有明显的效果。而这反过来又会制约我国重工业的发展。 2.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容忽视 我国的失业人口群体庞大,就业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如果要大力发展吸收劳动力能力较弱的重工业,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社会化程度低、覆盖面小;保障基金多头管理;体制分散;基金没有“专款专用”且浪费严重;保障水平较低;尤其农村的社会保障非常薄弱。这些问题导致失业、危难等弱势群体的生活得不到切实的保障。再加上贫富差距悬殊、社会流动加快等等原因,社会不稳定因素(如犯罪、自杀等)发生的频率上升趋势日益明显。试想,一个面临“断裂”危险的社会承受得住重工业的大发展吗? (三)中国缺乏重工业大发展的能源与技术支撑 1.中国重化工业的能源之忧 中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在能源储备上,我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石油资源的人均可采储量仅为2.6吨,而世界平均水平是23.5吨。自1993年开始,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而且进口数量在逐年增加[9]。重工业的大发展将消耗巨量的能源。据统计,目前我国重工业单位产值能耗约为轻工业的4倍。2003年,中国GDP占世界的4%,而这一GDP的实现消耗了2.6亿吨钢,约占世界的25%;消耗了近17亿吨煤,占世界的30%;耗用8.2亿吨水泥,约占世界的50%;消耗了2.5亿吨石油、1.89万亿度电。单位能耗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3.4倍[10]。据此,以重工业为主导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将给中国带来能源危机恐怕不是危言耸听。 2.重化的技术之忧 重工业大多数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技术进步有很强的依赖性。近十几年来,以化和信息化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全世界蓬勃展开。我国整体科技实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在高新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我国在许多的科技领域仍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也较长。根据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的2000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国科技竞争力排名继1999年大幅下降12位后,在2000年又下降3位,名列第28位[11]。此外,我国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还存在规模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能与世界跨国公司相抗衡并不断促进产业升级的龙头和骨干企业等一系列问题。技术出创新的滞后使我国重工业的长期陷于低效率、高能耗、高浪费的粗放型增长状态。若不加强技术研发,一味拼规模、拼资源,必将加重我国的能源压力。 三、警惕:重化工业论的陷阱 罗默和卢卡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的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内生的增长过程。他们用内生因素来解释长期增长率,提出一国的长期经济增长是由一系列内生变量(包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等等)决定的。这些内生变量对经济发展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同时,它们对政策又比较敏感,受着政策的影响。 我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与旧发展模式相适应的体制和政策仍未得到根本转变。又由于在财政体制、官员考核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各地政府投入大量资源发展重工业,大搞“政绩工程”。所以,目前中国出现的重工业热潮,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内生结果(即不是经济体内部各因素积累的结果),而是各地政府调节的结果。这种忽视经济发展的盲目重工业化,将会导致许多严重问题,把中国经济引入陷阱之中: (一)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表明:国民经济各部门比重协调是经济健康、良性发展的前提。某一经济部门比例过大,必将导致经济畸形化,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如果我们盲目发展重工业,也将导致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严重失调,给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后果。片面追求重工业化,不仅无助于解决就业问题、城市化问题、贫富分化问题,而且还将导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失调,危害经济发展。 (二)就业问题恶化 就业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的长治久安。而当下中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上半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2002年又上升了0.5个百分点,失业人口约800万。如果加上因“非典”而失去工作的700多万农民,实际失业率达9%[5]89-90页。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尤为严重。截至2002年底,我国总人口增加到1284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3269万人。据估计,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1.5亿-2.0亿人,目前有9000万左右在城里打工,还有至少1亿人工作无着落[5]113页。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党的高度重视。温家宝在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人为本,积极扩大就业……要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继续落实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12]”。但是,如果当下中国大力发展重工业,对于就业问题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因为重工业资本有机构成高、投资大而用人较少。据统计,在以轻工业为主的阶段,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带来300万个就业机会,而在重化工业阶段则降为70万人[13](这一结果也可以通过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理论得到验证[14]141-146页)。据此,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较差的重工业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三)贫富分化加剧 据专家测算,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0.16上升到了21世纪初的0.32;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基尼系数由0.21上升到了0.35。城乡居民总体收入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之初只有0.25,而目前已经超过了0.45[5]20页。如此悬殊的贫富差距导致了“朱门酒肉臭”与“路有冻死骨”的鲜明对比。更为致命的是,贫困人口对通货膨胀(哪怕是轻微的通货膨胀)的承受能力异常之弱。而重工业投资的热潮必将导致物价的上涨,进而使贫困人口处于更加艰难的境地。“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将变得更加遥遥无期。 四、重构:工业化的新思路 我们迫切希望实现工业化,但工业化不等于重工业化,更不等于盲目的重工业化。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不能走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差、资源消耗高、人力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在当下中国,实现工业化,必须开拓新的思路: (一)理性选择发展重工业的时机 发展重工业,有一个时机选择的问题。操之过急同延迟滞后一样,都将给经济发展带来危害。我们可以建一个模型来说明发展重工业的时机选择问题(见下图)。
如图所示,B点是发展重工业的最佳时机。在这一点时,各方面的条件(包括经济、社会、技术等等)都已经完全具备。此时发展重工业,将为经济发展带来最大的效益。因而B点是发展重工业的最优选择。而在A点和C点,一是时机尚未成熟,二是为时已晚。若选择在A点或C点发展重工业,都将不能产生最佳经济效益。所以,大力发展重工业时,必须对时机做出理性选择。而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当然,由于信息不完全、判断能力限制等原因,我们可能无法做出最优选择,但我们应努力使选择尽量接近最优(接近B点)。 (二)切实加强技术和组织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具有多种形式。在经济学上:一是指技术的创新。在当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竞争在国际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有重要地位。不断的科技创新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在目前我国能源短缺的情况下,加强技术创新对于发展重工业尤其重要。只有加强科技创新,才能实现重工业的低能耗、高效率与高增长。 二是熊彼特的“新组合”创新。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企业家利用新思想创造出新的生产资源组合来增加利润的过程。创新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如引进一种新产品或具有新品质的产品;引进新的生产方式;开发新的市场;采用新的产业组织等等[14]170-171页。先进的资源配置、组合方式同样可以极大的提高经济效益。在当下中国,发展重工业,加强科技创新与组合创新才是关键。而不是一味地拼规模、拼资源、损环境。 (三)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就业仍是并将长期是我国最重要的问题,对我国的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投资回报高及提供的工作岗位比较多等优点,能比较有效地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尤其是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在工业化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挖掘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具体说来: 首先,必须加强对传统轻工业的改造与升级。传统的轻工业包括食品、纺织业和服装业等等。目前,我国传统轻工业具有规模效应低、技术含量低等缺陷,极大地影响了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因而,我们如果能够对传统轻工业进行产品和结构升级,防止其蜕化为“夕阳产业”,将可以极大地缓解就业压力。 其次,要大力发展家政、卫生、等新兴轻工业和服务业。同传统轻工业相比,新兴轻工业、服务业除了具有投资见效快、吸收劳动力能力强等优点外,他还具有适应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等优势。大力发展新兴轻工业、和服务业有利于经济快速增长、增加就业岗位,减轻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压力。
[1]简新华,余江. 重新重工业化与振兴老工业基地. 财经问题研究[J]. 2004.9. [2][德]马克思. 著 郭大利,王亚南. 译 资本论[M]. (卷二).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4. [3][俄]列宁. 著 列宁全集[M]. (卷一).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5.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毛泽东文集[M]. (卷七).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6. [5]刘国光,王洛林,李京文. 主编 2004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12. [6]闫鹏飞. 中国重化工的资源之忧. 中国科技财富[J]. 2004.9. [7]厉以宁. 重型化是中国经济必经阶段. 解放日报[N]. 2004.12.19. [8]李亚莉. 基本判断:重化工时代来临. 中国科技财富[J]. 2004.4. [9]李新民,张文娟. 中国能源短缺问题. 经济参考报[N]. 2004.3.8. [10]郭云涛. 重化工业时期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 中国煤炭[J]. 2004.1. [11]转引自. 科技日报[N]. 2001.1.19 [12]温家宝. 在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M]. 2004.12.3. [13]中国正在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 中国工业报[N]. 2003.10.28. [14][日]速水佑次郎. 著 李周. 译 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2.
上一篇:中国“大一统制度”与国有经济
下一篇:实行全国范围费改税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