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投资效益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章亚南 叶焕民 时间:2010-06-25
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带动增长的重要因素,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因此立足于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宏观背景,对山西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六五”时期以后的固定资产投资及投资效益进行评价和反思,并探索提高投资效益的途径,在现阶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为山西“十五”时期投资决策提供可咨借鉴的依据。 


一、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会带动经济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有一定的相关性,可由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和投资率来衡量。根据1990年以来的数据可知,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为R=0.9800,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增长的弹性系数E=0.9。说明山西经济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呈现高度相关,其经济增长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增长模式。这种增长模式决定了山西省欲维持高速的经济增长,必须相应地不断提高固定资产投资。但改革开放以来的投资率却与之背道而驰,近二十年来投资率呈现周期性波动,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从1985年的波动高峰41.89%,降到1996年的最低点22.7%,落差19个百分点。与全国相比,山西省投资率从“六五”时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下降到日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线以下。由此可知,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虽然数量上不断提高,但投资力度却相对弱化,使得山西经济增长速度滑坡,到1999年山西经济增长速度为6.1%,比全国最高水平低4.1个百分点,为全国第三十位。

二、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分析

一般用投资效果系数来分析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在此我们辅以固定资产的滞后效应指标、项目建成率,固定资产对就业、财政收入、消费、居民收入等的效果系数,以及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等来综合考察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效益。

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反映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所能带来GDP的增量,是全面评价投资效益的综合指标,用来说明投资规模、投资效益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计算公式为:投资效果系数=ΔY/I。据1938年以来的投资效果系数数据(按90年价)分析,山西省投资效果系数变化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虽然“八五”时期出现了短暂上升势头,但1998年又跌至0.27。说明固定资产投资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日趋降低,而反映山西省GDP增加所需成本的资本系数呈现上升趋势。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山西省投资效果系数一直偏低,资本系数居高不下,若不改变这种状况,山西省GDP增长的代价还将会加大。

1、固定资产投资滞后效应:固定资产投资不仅对当年GDP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还有一定的滞后效应,仍采用投资效果系数指标来分析,将当年的GDP增长看作是前几年固定资产投资的滞后结果。根据山西省固定资产建成平均周期为4年,设定滞后期分别为1、2、3、4年,考察1979年以来考虑时滞性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可知,无论几年的滞后期,单位投资所带来的GDP增长均带有较强的波动性,一般滞后3年和4年的可信度较大,3年和4年滞后的间接效益指标也优于1、2年的指标,且进入90年代以后表现更为突出,表明山西固定资产投资间接效益不断转好。

2、项目建成率:项目建成率是反映宏观投资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从1985年以来,山西省项目建成率大体上稳定在44%~545之间,比全国同期项目建成率低6个百分点,反映了山西省建设周期较全国平均水平长的特点;从时间看,项目建成率的波动变化从1995年前上升趋势变为下降趋势,主要由于1996年以后山西省基本建设战线拉长,大型项目增多,使固定资产形成缓慢;从结构上看,山西省基建项目建成率明显不如全国平均水平,山西省基建项目建成投产率低,固定资产投资变现生产能力差,经济效益不佳。基本建设的直接效益不及更改效益,但是更新改造项目建成率与应达到要求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没有体现出更新改造投资的优越性。

3、固定资产投资对其它总量的效益:按常规固定资产投资不仅可以带动经济的增长,而且还能相应带动其它经济变量,如就业人数、社会消费、居民收入、财政收入等变量的增长,我们参照投资效果系数的作法,提出投资就业效果系数、投资消费效果系数、投资财政收入效果系数等指标,即每亿元固定资产投入所能带动相应变量的增加值。

近二十年来,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带动社会消费、财政收入、就业人数增长的变化趋势与全国基本相同,但投资带动这些经济变量增加的能力较全国平均水平弱,且带动能力日趋减弱。如投资就业效果系数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这是世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必然趋势。与全国相比,山西省该项指标“七五”时期比全国平均水平差40个百分点,“八五”时期明显好于全国平均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8个百分点,这与“八五”时期山西省和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方向不一样有关。“八五”时期,全国各地投资方向重点转向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经济效益好的产业,但这些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差,此时山西省仍继续实行“能源重化工基地”的战略,投资偏重于能源重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投资带动就业效果系数好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山西投资效益差于全国平均水平。

4、三次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据投资效果系数分析,近十年间三次产业投资效果系数呈现一个周期的波动,1995年达到峰值,以后连续三年逐年下降,且均低于全国水平。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投资效果系数仅为0.12,表明山西省第三产业的投资效益极差,产出的代价非常大,这与近年来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于、通讯等到基础设施建设有关。由于山西省第三产业脱离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使三次产业间发展不甚协调,也反映出第三产业投资未带动第一二产业发展,或并未有效带动经济的增长。

从投资就业效果系数分析,第三产业的投资就业效果系数一直呈下降趋势,到1998年已达0.02,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就业人员的增加能力已极其微弱,单靠投资解决就业问题已不可取。

在农轻重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偏重型化特点突出;在重工业中,能源开采加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占了绝大部分,如1998年该项指标为94. 4%,而制造业投资仅占5.4%,形成山西固定资产投资“畸重畸轻”的格局。由于能源开采加工业产品低附加值、低效益,造成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差,也是山西省投资效益差于全国水平的根本原因。由于山西省在农业、轻工业、制造业的投资偏少,造成山西农业、轻工业、制造业的投资偏少,造成山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抗灾能力不强;山西省消费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弱;制造加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使山西经济腾飞缺少了厚实的翅膀。

总之,山西省经济增长走了一条高投入、低效益的道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居高不下。山西省经济增长高度依靠固定资产投资来带动,但投资的带动作用形成的效益却在日趋降低。投资效益低下已经影响了山西的经济增长和长远发展。

三、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偏低的原因分析

据分析,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投资战略失误,引起投资效益滑坡。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制定了“能源重化工基地开发”战略,虽然避免了固定资产投资地区趋同化弊端,符合全国区域分工和国家战略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山西资源特点与区域优势,但是以能源重化工工业为支术的重型结构派生出产品初级、经营粗放、结构偏轻偏重、支术单一,高投入低产出等特点,导致山西省产业结构效益低下。更为严重的是,80年代以后,山西未能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战略,丧失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机会,造成投资效益滑坡,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2、非国有经济发展缓慢,造成投资整体效益缺乏支撑点。用固定资产投资交付使用率、工业生产总值比重、工商税收比重、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以及负债状况等各项指标来衡量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的投资效益,非国有经济的投资效益明显好于国有经济。但是山西省对非国有经济的投资力度、扶持和引导却不尽人意,现行的投融资体制也远不能适应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使非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慢于全国,造成山西投资效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投资结构不合理,造成投资效益不理想。首先是基本建设与更新改造投资比重近二十年来基本没有变化。与全国相比,更新改造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10个百分点,说明山西省投资建设的重点还未及时由以外延型扩大再生产为主向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并重或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转变。山西省大多国有到80年代初就已进入更新改造期,但到目前为止,经过全面更新改造的只占极少数。当前山西省更新改造投资严重滞后和资金匮乏,严重影响着企业劳动生产率、能耗、物耗、产品质量的提高,造成山西省大多数企业技术落后,产品成本高、质量低,市场竞争能力弱,销路不畅,企业经营效益差,下岗工人多,也直接影响了山西省的国民经济增长,造成投资效益不佳。为山西经济日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其次是新建、扩建、改建投资增长速度失调。自1985年以来,新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2%,扩建投资年均增长36.5%,改建投资年均增长12.2%,新建、扩建增长速度较快,而改建增比速度相对较慢,资产增量调节明显呈外延型增长。从各类投资的长重上也可以看出,新建、扩建比重不断升高,而改建比重不断降低,改建投资比重1998年比1985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而同期新建比例则增加16个百分点,扩建增加23.6个百分点,在新扩建结构中向新建倾斜。这种状况比全国更甚。在更新改造投资中,改建比例更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这种外延型资产增量调节和投资结构的增强,严重影响了山西省投资效益。

再次体现技术进步的设备工器具购置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偏低。1998年仅为20.5%,比全国低2.5个百分点;而技术含量不高的建筑安装工程投入比重高达57.4%。这使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技术水平低,必然导致固定资产所形成的生产能力低下,市场竞争能力弱。在更新改造投资中投资规模不仅小,而且设备工器购置费用比重呈现下降趋势,1998年为50%,比1985年低4个百分点;建筑安装费用比重却高达42.7%,比1985年上升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5.5个百分点。这种投资技术含量低于全国水平、外延代现象严重且呈现扩大趋势令人担忧。

4、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趋同化,造成投资效益损失。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趋同化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地区趋同化和投资主体趋同化,致使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不理想,这种效率损失还包括重复建设和生产所带来的效益损失。

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地区结构趋同化主要表现是省内地区趋同化,造成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由于注重短期效应,省内各地区盲目上项目,造成重复建设,使那些要求企业上规模、高集中的行业分散度大而集中度小,严重背离比较利益原则,抑制了地区经济技术与资源优势的发挥,难以形成新的区域工业优势和产品优势。 

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主体的趋同化的表现为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等各种投资主体投资产业趋同化,如煤炭、焦化、化肥、冶金、建材、汽车等,造成产业集中度低,企业生产规模不经济,竞争过度,背离了规模经济原则,造成资源配置效益的损失,这种损失远远不能通过微观经济活力的某种提高所能弥补。山西省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不可避免地付出了资源浪费、效益损失的巨大代价。

5、投资管理不善,造成投资效益流失。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与全国一样,有过几次投资管理的改革,介投资体制在明晰产权及明确政府职能方面始终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某些地方政府与只享受投资收益而不承担投资决策的任何风险和责任,对兴办投资项目有强烈冲动,热衷于铺推子、上项目,搞外延扩张,但很少考虑项目的市场前景,形成低水平重复建设,致使项目投资效益极低,资源浪费巨大。

四、提高山西省投资效益的途径

欲提高山西省日后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山西省投资战略应与山西省的经济战略相吻合。“十五”时期是市场化快速推进的重要时期,也是山西省实行战略性转变和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奠基的重要发展阶段。山西省经济发展是以可持续发展、科教兴晋为战略指导,坚持“调整中提高,创新中发展”的基本方针。因此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战略应是加快山西省投融资体制改革,调整投资结构,改变投资重点,提高投资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山西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1、改革投融资体制建立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体系,引导扩大民间投资。一是改革现行、财政体制,吸引国内外资金,建立多元化的资本市场,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金,提高资金运营效率,实现经济发展和建设资金良性循环。二是优化投资结构,改善投融资渠道和方式,政府投资应从整体上退出竞争性经营领域,支持高风险的先导产业和弱质性的基础产业。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调控,强化对社会投资的示范作用和规范作用,推进主导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引导社会资金注入具有高成长性的产业领域,借助资本巨大的引导力量,建立起产业间、企业间的优胜劣汰机制,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三是搞好资产经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以价值化、证券资本为基础,以资本流动为特殊点,以资本增殖为目标,通过资本的合理流转和重新组合,盘活资本存量,优化投资增量,激活其他经济要素,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探索虚似资本市场和虚拟企业联合体等行之有效的经营形式,以资本为纽带,资本运营为根本手段,推动经济增长,提高产业开发层次,提高投资效益。四是加快建设和大力培育资本市场,充分利用各种资本市场融资手段,拓展融资渠道,包括借壳上市、发行企业和政府债券等,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从而增加总体投资规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政府投资推动社会投资,积极引导民间投资,激活滞留在银行的巨额资金,使之转入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发挥应有的资本增殖效应。五是建立风险投资公司,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通过政府参与和投资,发展风险投资;建立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企业,依托山西省现有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形成一个风险投资中心;培育和建立以项目评估、财务与咨询为主的中介服务机构。

2、调整投资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提高投资效益。山西省欲使经济增长由速度增长型变为国质量增长型,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投资效益,这一“转变”与“提高”有赖于政府利用有限资金,结合相应政策,调整投资结构,带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使升级与优化。“十五”时期山西产业政策应是“努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稳定提高第一产业”,其核心应是结构升极,主要内容是加快改造传统产业,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工业。据此三次产业的投资结构应调整如下:

①加强投资结构调整,促进工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由于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体现着山西省的综合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山西“十五”时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是调整的核心在于重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经济发展学观点来看,工业化进程的标志是重工业比重的不断上升和重工业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过渡到以重加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山西重工业结构调整即是调整重工业由能源。原材料粗加工为主向高加工和机械精加工业为主转变。由于重加工业有着收入增长弹性、规模增长弹性、技术密集、综合关联度高等特点,因此山西重工业向高加工度化方向升级是山西提高工业增长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希望所在,是提高投资效益和经济增长所在。山西应抓住国家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对投资品需求上升的机遇,调整工业投资结构,加快重加工业发展。

第一,调整加工业与原材料工业投入关系,促进它们之间的资源流动和竞争。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原材料工业的生产率,降低加工业的物耗,支持高加工度化进程的持续演进。“十五”时期应逐步降低能源采掘业、原材料工业的投资比重,明显提高加工业投资比重,加快加工业技术进步,转变工业增长方式。

第二,调节各制造业部门,尤其是加工工业内部的投资结构,推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加快工业结构演进中的技术集约化进程。控制能源工业数量扩张,引导资金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流动,加强产业间的竞争和外地业的购并行为。使那些收入弹性、规模增长弹性高、综合关联度大的重型装备工业、机电工业等的投入比重大幅度提高。

第三,尽快把工业企业培育成为市场投资主体。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快培育资本市场,尽快改变部门分割和地区闭锁的投资体系,“十五”时期争取实现大部分工业行业投资主体由各级政府部门为主向行业为主的转变。按行为性质组建那些国有控股投资公司,鼓励企业按行业发展跨部门、跨地区投资建设和生产经营。

②调整投资结构,使三次产业协调并进。虽然山西在“九五”时期以基础设施为主攻方向,为日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其脱离一二产业的超前发展造成“九五”时期第三产业投资效益和投资整体效益低下。“十五”时期山西应结全长期发展和短期利益调整投资结构,投资重点方向由基础设施转向、高新技术和社会公益事业。

第一,调整教育部门内部投资结构,促进全民素质提高。教育投资应采取哑玲式投资方向,即重点投资于九年义务教育与技能、职业教育,以提高山西整体国民素质和生存、就业、致富能力,由此带动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和高新技术人才引进相结合,注重政策支持,吸引全国各方优秀人才,提高高等教育的实验和开发能力,走产学结合的道路。

第二,有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振兴重加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促进山西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缩短与全国技术差距的重要途径。“十五”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实行重点推进方针,选择重点领域和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重点发展产业化前景明显,市场潜力大,自主开发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投资于有可能实现超前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研制工作,如清洁煤技术产业等;重点投资于重加工业的技术改造,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③保证农业投资,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灾害的能力。农业结构调节器整要结合保证农产品安全供绐和提高农民收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稳定粮食生产总量的基础上,注重粮食结构优化和品质提高,适当调整经济作物的种植,形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三元种植业生产结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农牧业生产结构。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综合效益。投资于转化效益高的高科技农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业资源更高层次、更高效益的开发,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上新的台阶。

“十五”时期在调整投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政府应注重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政府投资应起到抛砖引玉功能,充分利用社会各方资金,注重存量调整和内涵式扩张,避免政府直接介入而重蹈计划经济的覆辙。

3、调整投资主体结构,做到各投资主体间的合理分工,共同发展。在经济发展社会中,政府应作为社会基础设施的政策性投资主体,企业作为各类产业的经济性投资主体,形成分工协作关系发挥应有作用。

推进国民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需要调整产业投资结构,而调整产业投资结构就必须调整全社会多元投资主体的投资方向与范围,对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投资活动进行战略性重组,形成更为合理的投资分工与合作的产业政策体系。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大型社会基础设施、大型资源开发项目,金融保险等服务领域,国有经济投资腐朽 必须占支配地位。而在一些非战略性的、过于广泛的竞争性产业领域,国有经济投资主体可以逐渐退出,鼓励非国有经济投资主体拓宽投资领域,把非战略性投资领域对非国有制经济全面开放,使它们可以在非常广泛的产业空间内形成与国有制经济全面开放,使它们可以在非常广泛的产业空间内形成与国有制经济的投资分工与协作关系。对于战略竞争性行业,可制定产业发展基金等好的金融产品,一方面扩大融资渠道,另一方面扩大投资主体群,化解投资风险,争取做到民间投资、人个得利、政府收税的良好局面。

4、转变政府投资管理职能。从主要管国有固定资产投资转到调控管理全社会投资,对国有投资、集体投资、个私投资、外商投资一视同仁,平等到对待;从主管投资项目的审批、重点项目建设及其竣工验收等微观活动变为调节全社会投资增长、结构变化和提高宏观效益等宏观经济活动;从主要靠行政手段转变为主要靠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建立和完善全社会投资宏观管理体制和调节机制。具体的:政府投资应尽快退出营利性的固定资产投资领域,保证积累能使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社会资本”,包括基础设施和某些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重点扶持新产业和主导产业。

5、完善项目投资管理体系,提高项目投资效益。对项目投资的控制应从以往概、估、决算管理和静态管理转向全过程动态跟踪控制管理。制定相应的办法措施,减少并杜绝项目建设中资金浪费和流失现象。建议:①尽快推广并认真执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或业主责任制),落实该制度中各项管理投资和责、权、利的规定,理顺各方面的关系。从项目的决策到设计、建设和经营管理均由业主负责,业主除必须为项目建设筹措资金还必须负责资金偿还任务,以调动业主控制投资的积极性。②高度重视可行性研究,维护投资估算的严肃性。改变可行性研究走过场的现状、通过招投标择有能力的设计单位。建立激励机制和推行限额设计制度,以增强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的责任心,提高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和设计单位参予投资控制的积极性。③切实推行工程招标投标和承包制严格按招标要求和“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选择施工单位,签订严密的承包合同,并按法律程序进行监督,严格控制设计修改;尽快推广并完善监理制度,培养监理队伍,对建设施工进行监理,督促施工单位按合同办事。④制定行之有效的办法制止地方政府乱收费的现象。

6、转变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式。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治理环境污染,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过去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式。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为目的,以市场导向为原则,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应从过去的以基本建设为主,变为以技术改造为核心。加大技术改造投资的力度,提高技术改造的投资比重,并从制度、政策、技术等方面提供可靠保证,争取在“十五”将技术改造的投资额逐步提高,并在“十五”中期达到全社会固定资产的20%,国有单位投资的30%,工业投资中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