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投资环境评估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为使评估的结果具有代表性、客观性和准确性,本研究共发送了40份咨询表,对评估指标体系及各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专家咨询。咨询范围遍及北京、上海、沿江和香港最有影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30多个单位的高层次专家,其收回表格22份,占55%。其中包括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董辅?、厉以宁、攀纲等。
在评估指标体系和数据库建立以后,根据全面、综合、统一、可比、实际可操作性原则和专家咨询结果,本研究最终确定了9大指标的43个因子,对沿江15个主要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总体性评估。
一、总体性评估结果
1、通过投资环境总体性评估结果得知,总得分最高的城市依次是武汉、南京、重庆、成都、南通,总得分都在100以上。总得分居次的城市依次为镇江、扬州、合肥,总得分都在80-100之间。
地处武汉经济协作区的九江、宜昌等城市虽然总得分比较低,但某些单项因子都有突出的表现。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因子中,宜昌居第一位;宜昌在能源资源丰裕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增长率和全员社会劳动生产率三项指标因子中,也分别占第一、二、三位的高位次;九江的各项成本因子均处于第一、二位的低水平。这是今后在向长江尚沿江地区扩大投资和确定投资方向时,应当加以考虑的因素。
2、从各个指标来看,各城市的得分差距比较大。在区位与资源和综合经济实力两个指标中,位于中部地区的九江、武汉、宜昌占有相对优势。在综合经济实力方面,武汉、宜昌分别为1.63和0.94,占第一、五位;在成本与效益指标中,宜昌和九江居第四、五位。
3、从各个具体城市来看,宜昌的总得分虽居沿江15个城市的第十位,但在综合经济实力、区位与自然资源、政府规划与立法、产业结构与市场潜力和成本与效益方面得分比较高,分别居沿江10个中等城市的两个第一、一个第三和两个第四位。值得指出的是,受资金、腹地范围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地处中部的大中城市两极分化现象比较明显。其中武汉一枝独秀,这在基础设施、产业结构与市场潜力、对外经济联系度三个指标中反映最为突出。
二、武汉市投资环境的评估分析
武汉是“九省通衢”之地,为华夏腹地的几何中心,具有吸引国内外投资的诸多条件,在投资环境评估中武汉位居第一。从社会、经济是、技术、通讯设施和市场建设等方面考察,武汉均居沿江评估城市的前列,特别是在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人口与劳动力资源、区位与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比较突出的优势。但是,武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综合实力上,各细分指标因子的得分大多位居第二和第三,基础设施中公路网密度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市场潜力的发挥和能级。
总体而言,武汉市具有吸引投资的四大优势:①经济地理区位和市场集散优势。武汉位居大陆腹心,在全国纵横水陆交通的交叉点上自成中心,豫、湘、赣、皖四省的省会及三峡地区所在的宜昌地区均在其500公里的吸引范围内。从长远来看,武汉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我国内陆地区最大的经济、和贸易中心。②自然资源和产业优势。武汉的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水利资源丰富。矿种达33种,矿点154处,潜在经济价植8400多亿元,尤其是冶金辅料和建筑材料丰富,并拥有全国最大的熔剂石灰岩、白云岩和石英砂岩基地,膨润土储量居全国第一位。武汉的体系完整、行业门类众多、产业关联度强,已形成了冶金、机械、汽车、纺织、食品、化工、医药、建材等主导产业。③交通地理优势。与区位优势相关连,武汉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方面的优势加上近几年的大规模建设,更加突出了其在全国铁路、公路、航空交通运输中的枢纽作用,同时也加强了武汉以水运为基础的多式交通运输出功能。④科技优势。武汉的科技发达,拥有35所高校、736个科研设计单位、1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5万科技人才,通讯、生物工程、激光、微技术及新材料等领域的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科技综合实力名列全国第三位。
武汉市吸引投资的劣势在于:①武汉及所在的长江中游地区是我国洪涝灾害威胁的重点区。长期以来,平原湖区围湖垦殖,湖泊萎缩,调蓄功能衰退,加上长江上游森林大量砍伐,水土流失严重,使长江流域尤其是宜昌以下的中游地区受到洪涝灾害的严重威胁。②长江中游地区东西交通建设滞后,尚无沿江铁路、高等级公路贯通,制约长江经济带东西向经济技术交流和武汉的市场辐射范围。③武汉市商业贸易比较兴旺,但是,由于周边缺乏较高等级的中等城市与其相呼应及相对滞后的道路和沿江交通建设,使武汉的市场辐射能力和潜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三、宜昌市投资环境的评估分析
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是我国东部技术区和西部资源区的重要节点。在投资环境评估中,宜昌位居沿江15个城市的第十、10个中等城市的第五位,位次在中西部中等城市中比较靠前。其中综合经济实力和区位与自然资源得分比较突出,分别居沿江15个城市的第五、10个中等城市的第一位,特别是国内生总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比较高,分别居15个城市的第一和第二位。
宜昌市存在着四大资源优势:①水能资源丰富。境内有支流219条汇入长江,水能可供利用装机容量2500万千瓦,其中清江是仅次于汉江的长江第二支流,建有三级开发电站。宜昌境内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三峡1820万千瓦电站、葛洲坝271.5万千瓦电站、清江120万千瓦站、清江下游25万千瓦电站。②矿产资源丰富。其中最大的是磷矿,探明11.2亿吨,其次是铁矿,鄂西北区及长阳县共有探明铁矿储量17亿吨,其中宜昌境内6.8亿吨,品位达30%;另外,建材矿、磷矾等也十分丰富。③林特资源丰富。茶、柑桔、木耳、食用菌等土特产品种多产量大。④资源丰富。三峡旅游区居全国14大风景区首位,除三峡外,其中三国古战场如火烧连营十八里、长坂坡(当阳)、屈原、王昭君古居及清江土家族风景旅游区等都为我国著名的文化风景胜地。
由于葛州坝和三峡工程的建设及对宜昌投资的早期到位,宜昌市城市面貌和投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三峡工程1992年3月批准上马后给宜昌带来的直接影响有:①修建了武汉―宜昌―三峡工程高速公路,使武汉―宜昌时间大大缩短。②修建了宜昌机场,现为二级机场,预留了一级机场位置。③修建了西陵长江大桥,沟通了南北通道。④促进了修建2座新的跨江大桥即(318国道)宜昌国家公路大桥和夷陵大桥。
但是,由于城市建设的超前发展和经济基础和用务业的相对滞后,宜昌市的“二元经济”现象十分明显。宜昌要发挥“增长点”和西进节点的功能,在产业发展和市场建设方面要做的工作比较多,并将成为宜昌市“十五”及中长期规划的“重头戏”。其中,在产业发展中,以水电能源矿产为主的基础工业及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四、九江市投资环境的评估分析
九江地处长江与京九铁路的交汇点,与湘、鄂、赣三省相毗邻,是江西省的“北大门”。九江市的环境和优势有:①条件优越。九江地处京九铁路大动脉的中段,与黄金水道长江交汇,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捷,水陆空齐备。水运方面,九江有153公里沿江岸线、码头泊位300多个,具有包括国际集装箱、超大件在内的各类型货物综合通过能力,年客、货运量分别居长江各港口的第二、四位,现在已开通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多条国际直达航线及集装箱定期班轮。铁路方面,京九、武(汉)九、合(肥)九三线汇集于九江,目前正在兴建九景及沪渝铁路九铜(陵)段,成为连接长江中下游的重要铁路枢纽。公路方面,已建3700多公里的公路网,建成和拟建的高等级公路有昌九线、九景线和沿江高速公路。机场方面,已建成可起降中型客机的民航机场,开通了至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的航线。②发展迅速。纺织、石油、化工、电力居江西省首位。全市现有工业2390余家,九江石化、化纤、羽绒、氯碱化工等65家企业为全国、全省著名的大中型企业。初步形成了以石化、纺织、机械、和建材为支柱,矿冶、造船、电力、食品为骨干共15个门类的区域性工业体系。③区域性商贸市场不断扩大。九江自古就是长江中下游的重要商埠,是闻名全国的“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之一,内外贸易繁荣。1999年,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预计将达63亿元,城乡集镐市场成交额256亿元,城乡集贸市场成交额26亿元,各类商贸服务网点6.5万个,集贸和边贸市场400个,市场面积150万平方米。九江已成为赣、鄂、湘、皖毗邻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④对外经济联系发展加大。九江拥有进出口自营权,目前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出口商品30多类近2000个品种。至1998年,已批准外资项目400多个,引进外资5.3亿元。⑤业前景看好。九江已成为京九线上最大的旅游风景区,庐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景观”,今年预计接待中外游客360万人,其中境外游客3万人,旅游收入16.4亿元。
在投资环境评估中,九江位次处于中后水平,为沿江15个城市的第十二、10个中等城市的第七位。九江投资环境的劣势,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与市场潜力和对外经济联生活费度两个指标得分比较低。但在经济地理位置、经营成本、基础设施和资源丰裕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得分比较高。科教经费占GDP的比重也居10中等城市的第二位。
五、岳阳市投资环境的评估分析
岳阳市地处两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是湖南省唯一的临湖而立的港口城市,也是国家首批批准的沿江对外开放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在省内仅次于长沙,居第二位,是中南地区量大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客车空调机、抗菌素生产基地。在投资环境评估中,岳阳的位次比较靠后,居沿江15个城市的第十三,10个中等城市的第八位。但在经营成本、矿产和农产资源丰裕度和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等多项因子中,得分分别居沿江15个城市第一、二、三位的高水平。
岳阳是“武汉经济技术协作区”的发起者之一,并加入了“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的经济协调会”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与沿海、沿江地区建立了广泛的经济协作关系。
在“八五”及“九五”时期内,岳阳市的总体投资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特别是最后三年的发展十分令人瞩目。但是,尚需在提高农产品优势率、加强支柱产业、加快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及改善社会环境等方面作较大努力,包括消除“三乱”行为和改善社会治安状况等。
六、武汉经济协作区投资环境的总体性评估分析
武汉经济协作区地处长江中游。长江中游地区是联系我国东西、南北的主要交通枢纽地带,该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广阔的平原丘岗,十分有利于大耗水工业和农业布局,区内共有河流2000余条,湖群近500个,水域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江汉平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该地区建材、无机化工、金属和非金属等矿产资源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已形成了以钢铁为主的治金工业、以汽车为主的机械工业、以石油化工和磷、盐为主的化学工业、以水泥为主的建材工业、以纺织和食品为主的轻纺工业等五大支柱产业。综合交通运输初步形成,主要干线有京广、焦柳、武汉公路新桥、黄石公路桥等,形成一横(长江)四纵的格局。公路网则以武汉为中心,呈放射状连续8条国道和68条省级干线。长江中游航道整治及干、支线机场正在加紧建设。另外,该地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众多,大中型企业集中,科技力量较为雄厚,其中武汉市科技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居全国第三。武汉至九江的沿江地区是我国冶金、机械、石化、电力的技术密集区,重工业技术水平相对较高。
该地区投资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沿江工业以大耗能的重化工业为主,但中游煤、石油、天然气储量较少、质量差、分布分散,水力资源开发利用率还比较低。②交通建设迟缓,沿江铁路、高等级公路尚未贯通,严重制约了长江经济带东西向经济技术交流。③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以金融、房地产、通迅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④城市体系不尽完善,缺乏人口50-100万以上的次级中心城市,武汉的增长带动作用发挥有限。
除此以外,中游地区的优势还表现在资源、市场和劳动力价格三个方面。武汉厣来就是我国中部地区是了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货贸我投十分活跃,市场覆盖范围相当大。在投资环境方面,宜昌、九江的某些单项指标都有突出的表现,在综合经济实力指标(含增长率因子)中,宜昌和九江分别居沿江10个中等城市的第一;成本与效益总得分,也分别居第四、五位的高水平。
值得指出的是,受资金、资源、腹地范围和政策因素的影响,目前地处中部的二级城市开发城市开发程度比较低,和长江沿岸其他城市相比,实际上尚处于欠开发阶段。但随着京九铁路的建成以及长江航运通道的再开发,九江和宜昌的区位优势将会得到改善和发展,这两个城市的港口转换点效应最张将得以发挥作用。
上一篇:开发区:大城市发展民营经济的模式
下一篇:区域经济关系前景与区域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