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方式与障碍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0-06-25
【摘要】香港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在延续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确立新型主导产业优势。它将通过香港大规模投资内地来实现。内地为香港产业结构的调整既提供要素,又提供市场。两种产业优势相互支持和补充,减少了风险。高科技产业的滞后是香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障碍。 


香港传统产业优势在内地的延续

1.香港产业结构曾经是亚洲“四小龙”产业结构的典型代表,其突出特征是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势。这种优势一方面来源于低廉的劳动成本,另一方面来源于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产业结构提升而造成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停滞的空隙。

与西方发达经济体相同的是,经济起飞后,香港的传统产业失去了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但不同的是,香港并未因此而将劳动密集型产业淘汰,而是使其得到了延续、扩张和发展。香港传统产业优势的延续是通过大规模投资内地的方式实现的。

2.香港投资内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实质是将这种传统优势转移至内地的过程。它解决了香港高工资成本和高土地成本的局限,使这种几乎濒临丧失的比较优势得以保留并继续扩展。这种产业转移是纯粹的“生产车间”的迁移,“店门”没有迁移,内地的低劳动成本和低土地成本在相当长时期内带给港资产品以价格优势。没有这种特殊形式的迁移,香港无法与其他东南亚新兴经济体竞争,也无法与内地内资企业竞争。

内地对香港传统经济优势的成功再创造与继续扩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一个经济体都不具有内地的独特经济条件而能够充当香港经济模式变迁的载体和腹地。其独特性表现在两种重要功能上;一是提供难以替代的经济要素优势,如地缘优势、劳动力及土地价格优势等等;二是提供难以替代的市场优势。欧美日市场的日益饱和与严重保护限制着香港产品的出口,其市场需求结构的细化使香港原有的产品难以全面适应,开辟内地市场是弥补市场缺失的重要步骤。

香港制造业在内地再生,内地为缓冲香港产品的出口压力做出了巨大贡献,为香港承担了相当大出口数量上的压力。带有“制造”标识的内地港资企业产品使内地出口产品的名义数量激增,从而引发进口国的种种限制,内地在为扩大出口而争取世界市场时,同时也在为内地的香港资企业争取出口市场。

3.香港对内地巨大的投资规模和投资比例使香港经济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这种投资。依1993年港英政府估计,如果美国不延续内地的最惠国待遇,则香港对外贸易会下降6%~8%,贸易损失1330亿~1870亿港元,居民净收人损失190亿~260亿港元,丧失75000个就业机会,生产总值下降3%。

虽然香港对内地的投资仅仅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但投资的扩张非常快速,香港对内地的投资是其对外投资的最大份额,早已超过60%。同样,香港实际投资额一直占内地吸引外资的最高份额,从1979年到2000年3月,香港在内地的实际投资额高达1413.41亿美元,占内地吸引全部外资的51.50%。目前,已有超过80%的香港公司在内地有投资,且主要为直接投资。

香港新兴主导产业优势的确立

1.根据阶梯比较优势论,香港等新兴化经济体位于西方发达经济体之后的第二阶梯。在制造业向内地转移的过程中,香港本上提升经济发展层次的实质是从第二阶梯向第一阶梯跨跃。本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优势的丧失迫使香港必须重新作出产业定位,这种定位必须符合香港经济自身的特点。香港经济的主导产业被确定为:发挥与其世界经济五大中心(贸易中心、中心、航运中心、中心及信息中心)相一致的高级化生产和消费的综合服务业,或高级化的第三产业。

港商赴内地投资的结果促使了香港本土产业彻底转型。香港制造业已有85%以上迁到内地。港商在珠江三角洲开设的工厂有2万多家,雇用劳动力达300万人,几乎相当于香港制造业工人人数的五倍。香港凡是需要多用劳动力的生产工序几乎已全部移到内地,香港则负责较复杂的产品设计、市场调查、财务调查、品质管制及市场行销等,香港已将广东彻底变成其产销活动的一部分。遗留在香港的制造业大都已没有生产线,其功能已转变成为内地加工业的服务或辅助部门,这些变质的制造业,其实就是服务业,香港制造业事实上已“空洞化”。70年代前香港服务业以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餐饮等传统行业为主,70年代后香港第三产业又出现了以金融业、地产业、旅游业及各种相关商业。整个80年代,香港第三产业成长率在14%~20%之间。香港服务业就业人数从1981年的47.7%上升至1989年的62.3%。到1991年底,香港第三产业已占整个经济结构的四分之三以上。1980年至1995年间,香港以贸易为中心的服务业产值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由67.5%上升至83%,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服务型经济体系,成为集贸易、金融、信息、航运于一体的国际商业中心。预计在10年后,服务业输出占香港GDP的比率将由目前的25%增至35%以上。香港特区政府还设立一个服务业支援资助计划,以促进香港服务业的发展及提高竞争能力。

2.香港投资内地对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还在于这种投资所具有的非常高的产业集中度,即香港对内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大规模集中投资,在投资初期这种特点尤其突出。这表明香港在内地重新培育和发展了一种足以对其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突出经济优势。经济优势的单一性恰恰表明了这种优势的重要地位和意义。而香港对其他经济区域或其他经济区域对内地的投资都不具有这种特点。如果香港投资内地的产业发展受挫,将会大大削弱其经济发展的拉动力量。

两种产业优势之间的支撑关系

1.香港对内地的直接投资使香港经济结构发生了两方面的变化:第一,在香港本土形成了超越原有“四小龙”经济结构的新型经济体系,在国际分工中逐渐接近发达经济的某些优势;第二,在内地投资形成的经济体系是原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优势在内地的再生,在亚洲其他新兴经济体中占有一定的优势。

香港经济发展的动力不再只是来自出口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或高级化综合服务业中的某一方,而是由二者共同支持香港经济的发展。两种优势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和相互补充的关系,减小了经济发展的风险。香港的经济增长不再单纯地依赖外部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市场的需求状况,从而摆脱了传统“四小龙”经济结构的局限;也不再雷同于其他某些处于第一阶梯经济体的、单纯依赖于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和高级化综合服务市场的需求状况,香港将更加全面地打开世界市场,其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与细化增强了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再仅仅依赖于某些少数局部的市场。这是小型“城市经济”或“海岛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它在本土难以建立完整的经济体系。 

内地港资制造业的遵循“香港接单、内地生产、海外销售”模式。香港本土主导产业的发展与内地港资制造业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其中一方的发展受挫,可由另一方的发展来弥补和支持,内地港资与香港本土时时刻刻都密切相关。内地是香港本土经济发展的缓冲地带,一旦本土主导产业发展受挫,可通过增加对内地相关产业的投入而缓解压力,反之,如果香港主导产业发展前景看好,可通过减少对内地相关产业的投资而扩张之。

2.香港企业选择投资内地还是投资本土产业,都是由市场力量推动的,香港资本流向内地不能延缓和阻碍香港本土产业的升级。中小型私有企业的投资意愿和投资方向取决于其对各产业市场获利性的预期。如果对投资内地进行人为限制,不但可能得不到预想的效果,相反,还可能使大量游资严重冲击股市、汇市、房地产市场及期货市场等,引发经济泡沫和动荡。香港综合化服务业的发展处于严峻竞争的局面,对这些产业的投资需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业内经验,一些从事制造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这些产业投资的驱动力并不大。

从另一角度看,香港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并未受到资本要素短缺的约束。香港并未因为投资内地而发生财务困难,与其他东南亚经济体不同的是,香港不存在金融呆账及严重外债等问题。香港没有因为投资内地而出现资本要素短缺,相反,内地港资企业的大量出口支持了香港航运业的发展,港商投资内地所赚取的利润也有力地推动了香港的产业升级。

香港产业进一步优化的障碍

1.香港产业升级所面临的障碍是高科技产业发展滞后,有人将这种状态称为“去化”(de-Industrialiazation)。在“四小龙”中,香港高科技产业发展远远落后于、新加坡和韩国。

香港产业过度集中于综合服务性行业,如金融、地产、航运、商业零售等,而高科技制造业发展启动困难。与香港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总体排名相比,香港科技竞争力较弱。据瑞士洛桑管理开发学院1998年《世界竞争力年报》报道,1998年,以科研开发指标为代表的科技竞争力世界排名香港为第25位,不仅远远落后于香港经济竞争力的总体排序,而且还落后于所调查的46个经济体的平均水平。90年代,香港科技竞争力呈下降趋势,从1992年的第10位降至1998年的第25位,退居世界中下游水平。

2.企业的家族化和小型化阻碍了香港科技竞争力的提高。中小企业历来是香港经济的主体,雇员人数在5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占香港企业总数一直高居90%以上。贝格(Beryer)在其新作《香港制造》(MadebyHongKong)一书中指出,家族式中小厂商的短线投资策略是创新制度的障碍。家庭成员往往不愿招募外面的管理和专业人员,在人力资源培育方面,显得非常不足。

香港缺乏创新型的科技人才和企业家。年轻人成长于香港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阶段,普遍追求高薪、迅速致富。高等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大都选择师、银行家、房地产商、大公司的经理人员及政府公务员等职业,只有少数人对和技术感兴趣。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它成立十年来,与信息产业领域相关的毕业生仅占全部毕业生的十分之一。香港虽然拥有大量企业家,但他们多擅长模仿,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企业家不多。创新型人才的缺乏制约了香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风险资本的支持,而香港风险资本的发展也相对滞后。香港第一家政府风险基金对申请者的资格审查需要九个月,显然不符合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要求。风险资本家不仅要具有评估新技术、新企业的能力,还要对选中的企业从资金、管理等方面给予全方位培育和支持。而香港的风险资本家多出身于银行家,不具备风险资本家的综合素质,很多资金也因为风险资本家的缺乏而闲置。

此外,近年来香港的科技开发投入严重不足。在香港科技竞争力的各种具体指标中,研究与开发的支出居最后。该项指标从1992年的第15位降至1998年的第29位。

3.高科技制造业发展的滞后使香港经济的发展缺乏持久的后劲,该问题的有效解决将决定香港产业结构调整的最终效果。香港本土以综合化服务业为主导产业,但如果高科技制造业长期严重滞后无疑会加大经济风险,极易受到外部市场的冲击,且服务业本身的发展也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

香港已经认识到高科技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1999年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将投资17亿美元将香港建设成为“数码港”。处在调整中的香港传统产业也以积极态度对待高科技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它们纷纷公布有关投资计划,采取合资、合作、独资、收购、重组等不同策略介入电讯、互联网以及商务等资讯科技领域。此外,一些企业还积极应用信息技术转换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

过去一年多香港对信息产业的投资有力推动了香港的产业结构调整,给金融危机后疲软的经济和市场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特区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创造有利于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环境,这将有益于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措施系统化和制度化,使香港高科技产业成为其产业结构提升和经济稳定增长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