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学形成和发展三题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根蟠 时间:2010-06-25
    我对史学的了解不多。前几年,应《研究》的要求写过二十世纪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综述,后来又应《经济学动态》的要求写过一篇题为《中国经济史学百年历程与走向》的短文,表述了我对中国经济史学形成和的一些粗浅的认识[1] 。现在就其中的三个问题再作一些申述,以就正于诸位专家学者。

一、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史记述的传统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卷帙浩繁的典籍,其中不但蕴藏了丰富的经济史资料,而且包含了系统的经济史记述。我在这里把“经济史记述”和一般的“经济史资料”区分开来,因为这些“经济史记述”虽然也是经济史研究的资料,甚至是基干性的资料,但从其记述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看,它本身已经构成了“经济史”。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经济史资料,分散在经史子集各部中,迄今没有作过系统的清理。即以四部之首的儒家经典而言,就保存了不少有关上古经济的史料。历代的家和思想家多有关于社会经济问题的论述,分别见于先秦秦汉诸子和历代文集中。子部中的农家有大量讲述农业技术和农业经营的著作,除农书外,还有为数不少的水利书、用书,近年又发掘了一批经商指南一类的商业用书。地方志和记述各地风土人情的著作中亦有社会经济的内容。明清时代的一些学者,反对宋儒空谈性理的倾向,提倡经世致用,写了不少有关国计民生的奏议和文章,明清多种经世文编就是这类文章的汇集,其中就有不少是谈经济问题的。明清时代又有讲述国家财政各类问题(如赋役、漕运、马政、盐法、钱法、荒政)的专书。历代的会要和会典的相关项目记载有关经济财政的典章制度。历代类书的相关项目则可视为有关经济史料的汇编。考古发现的地下文物和简牍文书,也包含了大量古代经济发展的信息。

不过,从经济史学科的发展看,最值得注意的是历代正史中的《食货志》和《十通》中的“食货门(考)”。

在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中就有关于经济史的专篇——《平准书》和《货殖列传》,《平准书》记述了汉朝建立至汉武帝以前的财政演变,《货殖列传》记述了春秋战国以来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工商业家的活动和各个经济区域的特点及其相互的联系等等。班固的《汉书》在《史记•平准书》的基础上创立了《食货志》。其篇名取义于《尚书•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班固的解释是:“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在这里,“食”固可指农业,更确切地说,是指以食物生产为中心的社会生产活动;但“货”却不能仅仅归结为家庭手工业,它主要是指交换和流通,流通的媒介,包括还没有脱离使用价值的布帛和基本脱离了使用价值的金刀龟贝。中国古代还没有形成近代“经济”的概念,以“食”和“货”分别代表社会的生产和流通,“食货”相连,即相当于近代“经济”的概念。《汉书•食货志》上篇述“食”,下篇述“货”,时间则从上古到西汉,实际上是当时一篇简明的经济通史。从《汉书•食货志》开始,二十五史中列有《食货志》计12种[2] ,加上《史记》的《平准书》、《货殖列传》、《汉书•货殖列传》和《新元史》、《清史稿》中的《食货志》,则有17种。内容也愈加丰富和专业。如《宋史•食货志》有14卷22目之多[3] ,是正史《食货志》中内容最丰富的一种。正史《食货志》所据材料主要来源于国家档案,因而所记经济事件一般比较准确和完备。正史中也有缺《食货志》的(《后汉书》、《三国志》无《食货志》,南北朝诸史除《魏书》外也无《食货志》[4] ),但后史有《志》者(如《晋书•食货志》、《隋书•食货志》)往往对前代有所追述。因此,正史中的《食货志》基本上是相互衔接的。它们不但是研究中国经济史最基本的材料,而且本身就是传统史学中首尾相续的完整的经济史系列。
政书记述历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典章制度的演变,其中贯通古今的是《十通》[5] ,它们都设有“食货门”。《十通》中的“食货门”与正史《食货志》不同之处在于,它们以引述史籍中的有关资料为主,间有编者的评述,带有材料汇编的性质,但资料收集范围不限于正史的《食货志》,资料的分类也更细致。三《通典》、三《通志》、四《通考》各自成为一个系列;尤以四《通考》内容最为丰富。《通考》把食货门列于书首,共8考27卷,占24门的1/3。这8考是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续文献通考》和《清文献通考》的食货门也是8考,但分别增至33卷和46卷,近人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