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民营分野之争与中国经济现代化理论的早期探索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赵兴胜 时间:2010-06-25

摘要:孙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中提出的两路开发实业方案,开启了贯穿国民党统治始终的国民营分野标准之争,也引发了思想界对中国化理论的思考与探索,并对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模式、任务与方向等问题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见解。但国民党政府没有及时总结这些成果,并将其纳入决策与政策之中,导致了其战后经济重建的失败与上的迅速垮台。

 

关键词:国民党政权;国民营分野;经济现代化理论

 

On the Controversies Over the Criterions of Separating the State-run and Private Economy and the Early Reflections for the Theories of China’s Economic Modernization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plan of China’ economy, which put forward by Sun Yat-sen in his report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 not only stirred up the controversies run through the Kuomintang regime over the criterions of separating the state-run economy and the private sector economy, but also offered the opportunity to Chinese ideological circle to reflect the theories of China’s economic modernization and bring forward some valuabl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this kind of modernization’s patterns, missions, ways and so on. But Kuomintang government’ delay in summarizing these ideological fruits and incorporating them into the policy-making resulted in the failure of its post-war economic reconstruction and the rapid collapse of its political governance.

 

【Keywords】 Kuomintang regime, criterions of separating state-run and private economy, theories of China’s economic modernization

 

1921年孙中山先生《实业计划》的中文版发表,该计划指出:“中国实业之开发应分两路进行:(一)个人,(二)国家经营是也”,“凡夫事务之可以委诸个人,或其较国家经营为适宜者,应任个人为之,由国家奖励,而以保护之”;“至其不能委诸个人及有独占性质者,应由国家经营。”[1](第六卷,P253)这是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在探索中国经济现代化道路过程中,首次对国营民营范围问题进行的政策性规范,也肇始了有关国民营事业分野问题的论争。随着国民党的执政尤其是抗战胜利前后国家资本的高度膨胀,论争日趋激烈,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与参与的一个问题,并一直持续到国民党政权的垮台。该项论争,以国民营分野的标准与方法为中心,探讨了经济现代化的方方面面,推动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理论的早期。惜者因政权更替而中断的论争及其贡献,久为学术界所淡忘。本文即以此为中心,做一初步的概括与分析,谨以为引玉之砖。

 

一、模式:自由、统制与计划

 

国民营分野标准问题的论争,本质上是中国经济现代化模式问题的争论。

美国社会学家M.列维将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历程划分为两大类即“内源发展者”和“后来者”,许纪霖等学者据此将中国的现代化界定为“后发外生型”。[2]这一界定既可视为在大量研究基础上对中国现代化历程特点的概括,反过来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追寻中国现代化理论尤其是经济现代化理论建构过程的最佳视角之一。换言之,中国经济现代化理论的构建过程既是自身传统经济体制与经济政策的重塑过程,更重要的还是对发达国家发展模式的借鉴过程,而这种借鉴首先是从理论(或文本)的解读与不断修正开始的。

前述孙中山先生所设计的中国实业开发模式,即是此种解读与修正的结果。他的两路开发中国实业的方案,蕴涵了多种发展理念。一方面,他承认私营经济的存在并强调保护和奖励其发展,认为“有许多事业,可由国家管理而有利,亦有必须竞争始克显其效能者”;又说:“盖凡百事业,公办不如私办之省时省费。私人之经营,往往并日兼程,冕之不足,继之以夜;官之经营,则往往刻时计日,六时办事,至七时则以为劳,一日可完,分作两日,而犹不足。故往往一种事业,有官办之十年不成,私办之五年可就者” [3](转引,p414),还说:“对于各种矿业之经营,有为政府不能自办,当留为私人办之。譬如农业,私人经营者利益常丰,矿业亦如是也”[1](第六卷,p393)。这实质上是对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精神的一种肯定,也可视之为对西方古典经济学理论的部分继承。另一方面,他又试图避开自由竞争理念所产生的种种负面效应,强调发达国家资本、发展国营经济,这是其划分国民营范围的基本指导思想。寓于其中的则是对革命以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吸取,如德国的国家社会主义思想、一次大战前后各国的国有化思潮等。他曾说:“国家社会主义属于集产社会主义之中”,“所谓‘集产’云者,凡生利各事业,若土地、铁路、邮政、电气、矿产、森林皆为国有”,“不为一二资本家所垄断渔利” [1](第二卷,p508-509);中国“没有机器,不能和外国竞争,全国所用的货物,都是靠外国制造运输而来,所以利权总是外溢。我们要挽回这种利权,便要赶快用国家的力量来振兴工业”[1](第九卷,p391)。也就是说,要重视发挥政府在经济增长中宏观调控作用。当然,设计出这样一种方案,还考虑到了中国现代经济起步的迟缓与民间资本的普遍贫乏。应该说这是在批判吸收先进国家发展经验并结合本土国情提出的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一种理想模式。但鉴于各种原因,孙中山并没有看到他的计划付诸实施,因而也未能在实践基础上进行修正完善,其国民营分野的标准也只是一个原则性的阐述,究竟何者宜国营,何者宜民营,以谁为主,他也没有进行详细具体的规划设计。

1927年国民党执政后,随着其政治统治的日趋稳固,国家对经济事业的投资也不断扩大,特别是在抗战爆发后,此种大大增加。据统计,到1942年政府企业实缴资本额占国统区工业实缴资本总额的69.6%,以此为基础,国民党政府在一些传统的被视为国营领域的行业建立起垄断性地位,如水电业中政府投资占89.0%,冶金业占90.9%,机器制造业占73%,电器制造业87.6%,化学工业占75.1%;即使那些向来被视为民营范围的行业如食品、纺织、服装、文化等领域也渗透进大量国家资本,其中纺织业中国家资本占据了整个纺织业资本总额的48.3%。[4](战时建设(三),p676-678)此外,政府还在、通讯、、贸易等有关国民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投资经营。

此种趋势的出现,固然与国民党政府采取的贯彻孙中山发达国家资本理论、建立战时经济体制的政策有关,但也不能忽视孙中山逝世后尤其是三十年代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对中国的影响。1929年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爆发后,世界主要国家纷纷采取应对措施,如美国参照凯恩斯主义大力推行新政,德日两国则以法西斯主义为指导实行统制经济,苏联则根据社会主义理论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并陆续脱离危机,获得恢复或发展。尤其是苏、德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迅速崛起,为同样处于发展困境的中国经济提供了一些新的可资借镜的版本。

早国民党政权成立之初,中国经济学界既己关注到法西斯主义问题。一位名叫吴声的学者曾经以《意大利的新经济建设》为题,以赞赏的口气介绍了法西斯统治下的意大利经济状况,并断言“它的经济建设方面的成绩及计划很可以做我们的借镜,供我们的,而且它在以党治国的政府制度之下,处处表现着它的新创精神,和革命建设的力量。” [5]世界性经济危机波及中国后,与法西斯主义紧密相关的统制经济理论更是备受中国各界推崇,学者名流们“都是提倡这种制度的”[6],如巫宝三指出:欲使中国工业加速发展,及避免英美等国工业发达后的流弊,势非“实行以民族生存为单位的合理化的统制经济不可”[7](p86);政府中坚分子们所撰写的经济著作中,“大都充满了‘统制经济’的名称”,如时任实业部长的陈公博不无炫耀的说:“我是现政府负责人的一员,而且是主张统制经济的”[9](陈序,p1)。至于苏联,自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开始受到经济学界的关注[10],经过近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到1940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较1928年增加7.5倍,就中煤增加6倍,金属4倍,电力20倍,化学制品15倍;其工业产量增长率相当于英、德、法、美等传统工业强国最高增长纪录的四到五倍[11],并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12](p412),以致世人“认为计划经济是经济建设的唯一途径”[13]。受此影响,中国朝野人士也对“计划经济”思想“心向往之”,对此,黄陵峻曾有较为深入地研究。[14]

因此,可以肯定地说1927年后的国民党经济发展战略在延续孙中山发达国家资本理论的同时,大量地吸收了苏德经济模式的理念。这也是国营事业范围不断扩大的潜意识之一。

国营事业无止境的扩张大量吞噬着民营事业发展资源,“抑制了私人投资”[15],尤其是官僚资本借机而入,恶性膨胀,招致了一片反对声。例如抗战时期,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国民参政会即不断地批评国民党政府任意扩张国营事业范围,其一届一次大会指出:“国营事业宜确定标准,不宜漫无限制与民争利”[4](战时建设(三),p536);二次大会要求政府不要直接经营轻工业与副业,以“为内地商贾保留活动余地”,对已具规模之各种民营事业,“应极力避免收归国有,以免有与民争利之嫌”[4](战时建设(一),p361);三次大会决议指出:“国营民营工矿范围之分划,政府虽早有原则及法令公布,但界限不明,解释因人而异,势必引起疑虑,而阻碍民间企业者之热心,甚至惹起思想上无谓之分歧”[4](战时建设(一),p531);五次大会建议政府:“国营之有利计者,似应分让民营,一则可以消政府与民争利之嫌,二则可旺盛企业家之愿念”[4](战时建设(一),p830-831)

由此,国民营事业分野标准的争论逐渐公开化。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战后建设问题的浮出,使争论进一步升温:“工业的国营与民营,或是统制经济,计划经济与自由经济,是当前上论争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贯彻战时工业和战后工业建设的中心问题之一”[16]。从中可以看出,上述讨论已从简单的国民营分野问题上升到战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问题。此种争论一直持续到抗战胜利后乃至于国民党败退前夕,其中,“有主张采用苏俄式者,有主张采用英美式者,亦有主张采用德国式者;理论分歧,莫衷一是”[17]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争论的延续,单向思维、两极对立、简单模仿的主张逐渐减少,强调因地制宜、攫取众长的方案逐渐增多。例如,翁文灏提出“计划建设与计划经营”、“国营、民营及中外合营之并进与协调”[18](p121-122);马寅初在1941年即著文提出:“今后中国经济政策似应采取俄、德、英美三式之长处,再参以己意,而成一新的机构”,此种折衷方案“最适合于中国目前需要,将来必能勇往迈进,大同世界不难达到”[12](p419) 1947年他再次著文,在“取三式之精而舍其渣”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有计划的自由经济”理论。[17]诸如此类的论述,见诸于各种报章之中。虽在国民营分野的具体标准上各有侧重,然大都糅合了英、美、德、苏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这是中国思想界的一大进步,表现了其在选择中国发展道路上自主性的增长,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之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模式的渐趋成型。

二、任务:国防与民生

 

国民营分野之争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任务之争,即国家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国防与民生以何为重的争论。

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决定了近代以来的中国政府不得不把国防建设放在一个突出位置,换言之,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实现国防经济的现代化。于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延续传统的官营形式基础上,中国第一批应用近代技术的国防企业产生,如江南制造局、天津机器制造局、福州船政局等,并逐渐延伸到工矿、交通运输等领域。中国早期所谓的现代企业,很大程度上就是以国防企业为核心的官办企业。因此有学者说,上述企业“开我国现代工业之端”,“为我国国营事业的肇始”,“亦为尔后之发展初奠丕基”[19](p541、568),是很有道理的。但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以传统官办体制经营现代经济包括国防建设的失败。因而,战争结束后,政府在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现代经济领域中同时,不断调整减少国家投资,国营事业的范围也随之而不断萎缩。从形式上来看,这不过是经营方式的一种调整,但其反映的深层问题则是价值理念的一种转变趋势,即从国强思想到富民理念的转进。这种转变过程的初步完成及富民思想的体系化与文本化,则是以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思想并进行系统地阐述为标志。例如,他说:“民生主义和资本主义,根本上不同的地方,就是资本主义以赚钱为目的的,民生主义以养民为目的”[1](第九卷,p410),还说:“三民主义以民生为归宿”,中国要避免重蹈西方覆辙,在西方工业化过程中,当“既求国利,更应求民福”[1](第二卷,p339-340)。以此为基础,孙中山设计出两路开发中国实业的方案,并将具有独占性质或不宜民营者划入国营范围。此种安排,固然考虑到了国营事业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的重要性,但孙中山所看重的更多的是其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独特作用。

国民党执政之初,基本上延续着孙中山方案,强调发展国营事业以解决民生问题。如1928年10月,国民政府发表的宣言指陈,进行经济建设之原则,“以国民急切之需要而言之,必须首谋开发社会经济所赖以为发动之基本工业。故铁道之增筑,水道之疏浚,公路之开辟为不可缓。”[19](p39) 同年11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的由孙科起草并经胡汉民、戴季陶、蒋介石、张静江等人审查的《建设大纲草案》也指出,“中华民国之物质建设,当根据总理所著建国方略之实业计划为原则”,并特别指出“国有产业经营的成败,非但为民生主义实施成败之所关,实亦全国经济技能之生死所系”。[20](第22辑,p376、379)

然而九一八事变之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情势为之一变,“一时建设国防经济,发达国营工矿事业的呼声,遍于全国上下”。作为国民党政府主要领导人的蒋介石思想也发生很大变化,“新式战争日趋机械化,奋勇肉搏乃旧时代之往事。而战备之机械化,乃社会工业化之结果,故为民族争生存计,非发展工业不足以救中国之危亡”[21]。由此,他对孙中山的发展国营经济的思想进行了新解释,如他在1935年所著《国父遗教概要第一讲》一文中说,实业计划“就是一个伟大的国防计划。如那里要开辟河道海港,那里要构成铁路网的中心,又应如何开采煤铁矿产,兴办士敏土厂,炼钢厂,机械制造厂,造船厂,造车厂,以及如何发展食、衣、住、行等工业,怎样移民于西北,怎样发展农业于水利,都是着眼于国防上的需要,为国家民族策长治久安之图。名目上虽说有什么东方大港、北方大港、南方大港、渔业港,其实都是军港。所有铁路中心和终点,其实都是国防战略上军队集中的地点。实业计划中一切的节目,无不有重大的国防意义”[22];同年,他在所著《中国经济学说》一书中说:“经济学即致国家于富强之学”,孙中山之教义为“养民计划经济与国防合一”[20](第59辑,p72)。到1937年初,他更明确的认为:“中国经济建设之目标有二:一为充实国防需要,一为提高民众生活”[20](第30辑,p915)。抗战爆发后,他继续强调此种国防至上的思想,并要求以此作为战后建设的指导思想。如1941年3月,他在国民参政会第二届第一次大会上致词时说:“必须趁此战时树立国防经济的基础,而根据国防需要迅速完成经济建设的工作。此种战时经济设施,不仅行于现在抗战时期,且必须延长至战后已达绝对安全的守势国防之日为止”[4](战时建设(一),p960);1943年4月他在工业建设计划会议开幕式上致词时说,实施孙中山实业计划“需斟酌建设时间,国防环境与国家经济条件如何而定”,“目前吾国工业建设,应适合下列之二条件:(一)必须适合国防计划,(二)必须适合于经济条件”,“能适合国防计划,各种工业方能供应国家之需要”[4](战时建设(三),p116-117)。这表明,在蒋介石看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第一任务是解决国防问题而不是民生问题。

据此,国民党政府在建设国防经济的名义下,一方面扩大对兵工企业的直接投资,同时,多方面采取措施,将重化工业纳入国营事业的范围。第一,成立资源委员会(其前身为国防设计委员会)等专职机构,开展国防资源的调查研究、开发及动员工作,特别是以国营的方式创办重工业:凡国防或经济上有统筹必要、特种产品在国际上近乎独占可以左右国际市场、精密制品为自给所必需等企业,均由国家经营。[23]第二,在“充实国防原料”的方针下,统制钨锑生产,实行公卖政策;限制铁砂出口,严格取缔省有铁矿出租,俾“尽量储存,留备国防之需”[20](75辑,p363);并将大批储量丰富而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划为国营矿区或国家保留区,到1934年中,共在苏、皖、热、鄂、川、浙、冀、鲁、赣等省划出石油、钨、烟煤、钨矿、铜等国营矿区34处,总面积达2900万余亩,此外还有规模可观的国家保留区。[24]第三,制定并推行一系列国防建设为目标的发展计划,除国防设计委员会及资源委员会出台“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国防军备十年计划”、“国防航空五年计划”、“重工业建设三年计划”等直接有关国防发展的计划外,其他经济建设方案也大多以国防为依归,例如1931年11月国民党四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国家建设初期方案》提出,一切建设“必以国防为中心,方切实际”,“经济建设即所以供给国防上物质上之需要”,并据此将铁路、重工业、煤铁石油等重要矿产资源及其他可供国防上使用的经济事业作为其重点建设项目;1932年实业部在陈公博主持下制定的四年实业计划以“注重国防工业之发展,形成近代式的国家”[9](第一章,p1)为指导思想,计划在四年内以国营方式建设成钢铁、机械、炼铜、汽车、电机电器电料、硫酸亚、酒精、造纸、制瓷、制糖及制砂等企业各1所;1937年国民党中央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国经济建设方案》则在“充实国防需要”的口号下,在五年之内由政府立即举办钢、铁、机器、电料、电力、制酸、制碱、酒精、染料、造纸、人造丝及炼油等重工业与基本化学工业,举办炼焦烟煤、石油、铁、钨、锰、锑、锡、铜、铝、锌等基本矿业。[20](30辑,p917)在此背景下,“国营工业又复抬头”。[25]

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又从维系国防基础出发,首先组织沿海工厂内迁运动。据统计,在内迁的7万余吨机器材料中,属于国防工业范围者,达占60%以上。[4](战时建设(三),p585)随后,它又提出“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的基本纲领[20](76辑,p352),确定战时工矿建设的首要任务为“增加军需原料和制品的生产,以提高国防能力”[26]。于是,国民党政府从中央到地方各个部门在抗战的名义下,大规模扩充及增设国营事业,工业、农业、交通、金融、贸易等“统制化或直接国营或省营的机构,几乎月有设立”[25]

不可否认,此种趋势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客观形势所需,对支持抗战有不可忽视的贡献。同时,也在思想界获得大量呼应。如孙科提出,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以“将战后的头五年用于国防工业建设”;[27]吴景超认为,“我们以后的经济建设,应当先图强而后言致富,我们应当把国防工业,看得比民生工业更为重要。我们的财力人力,应当大部分放在国防工业上面”,“实为经济建设最合理的途径”;[28]李紫翔也主张中国的工业化,“在‘国防与民生合一’中侧重国防经济,在工业部门中侧重基本工业及关键工业,在国营民营同时并进之政策中侧重国营事业的扩张”。[29]尤其是1939年成立、由来自金融、制造、国企、学术等领域代表组成的中国经济建设协会,在战时发表的《中国经济建设纲领》认为,列强入侵将是战后中国长期面临的威胁,因此战后建设目标“首要为国防,次要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准”,为此,应以国防有关工业为最高优先,尽速发展国家企业。

在遭遇了接连不断的外来侵略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入侵并为此而付出沉重代价后,国人对国家安全给予高度关怀而把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重心置于国防上,强调发展国营事业,甚至在关键时刻要不惜牺牲民生利益,以达此目的。此种主张并不难为人所接受。但如果因此而轻视或漠视民生问题,则未免失之偏颇;而如果政府官僚借国防之名肆意扩大国营范围而实现一人或一党之目的,则显系蓄意残害民生了。招致前述“与民争利”之类的批评,也系意料之中的了。

如何解决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国防与民生问题?批评中,人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概而言之:(一)民生第一,国防与民生兼顾。不少人认识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根本任务是解决民生问题,即使国防问题最终也是为民生问题而存在,不能因前者突出而忽视后者,至少亦应两者兼顾。如顾毓泉认为,全部工业可分为基本工业(原料、工具、动力)与民生工业(衣、食、住、行、、文化),“民生工业是国防工业的基础”,国家应拟出全盘计划,“充分鼓励民营”;[30]谷春帆认为,不管采用统制经济还是采用计划经济,战后中国经济建设应以“提高人民生活为最后目标”;[31](p21)曹立瀛认为战后经济建设之目标为“民生与国防之共同发展。丰裕民生,应提高人民的生活标准,并增加人民实际所得;充实国防,应增加军需用品之供给,并强化资源作战之能力”[32];叶方恬则主张战后中国经建工作首先“应该着重工业建设,庶能制造‘制造机器的机器’,以利农业、交通等事业的发展”,其次“对国防和民生都不应该忽视”[33]。(二)轻重工业需均衡发展。一方面,整个工业本身是一个内容复杂而关联密切的有机体,其中的轻重工业之分很大程度上是以功能差异为基础所做的理论设定,而事实上“很难得一清楚之分野”,也很难据此而对国民营生产进行分界;[30]另一方面,轻重工业彼此之间依赖深厚,畸轻畸重的建设,既不利于各自的成长,也有碍于国计民生。[34]只有互相结连,紧密配合,中国的工业化才能获得健康、快速发展。(三)国民营同时发展国防重工业。国防重工业向来被视为国有国营的领域,其主要理由是此类工业有独占性,且技术水平要求高、资金投入大、私人无力也不宜承担。争论中,也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例如谷春帆就认为:“现代工业,在若干部门内,国防与民生不可分别。例如汽油、橡胶、钢铁之类,民生需用,国防亦需用。乃至棉花、皮革、丝、煤之类,平时固为民生必需,战时亦为国防要品”,“要严格区分什么是国防工业,什么是民生工业,以为国防工业由国家计划自做,民生工业由人民放任去做,非但事实不可能,亦无此必要。”[31](p18-19)言外之意,民营资本参与国防重工业建设亦未尝不可。尚有更进一步者认为,充实国防能力,“端在运用民间财力”,“发展民营重工业”,[20](第76辑,p264)除了直接关系国防秘密者外,国防及军用物资亦可由民营企业制造之。[35]

诸如此类的建议,显示了中国思想界在界定中国经济现代化任务时,试图以原则性与灵活性辩证结合的方式处理民生与国防之间的关系。

 

三、方向:社会正义与效率

 

国民营分野之争,也是经济化的方向之争,即在中国现代经济中社会正义与经济效率以何为先的争论。

如前所述,孙中山主张发展国营事业以发达国家资本,除了促进生产、巩固国家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外,还有预防分配不均及增进社会福利的目的。西方社会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精神的激励下,在短时间即完成化,实现了民富国强,人们的生活条件也有了巨大的改善。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制度在促进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促成了资本垄断、社会贫富对立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革命和社会动荡。质言之,西方经济现代化是以牺牲社会正义为代价的。鉴于此,孙中山提出:“惟所防者,则私人之垄断,渐变成资本之专制,致生社会之阶级,贫富不均耳。防之道为何?即凡天然之富源,如煤、铁、水力、矿油等,及社会之恩惠,如城市之土地,之要点等,与夫一切垄断性质之事业,悉当归国家经营,以所获利益归之国家公用”,如是,则“实业陆续发达,收益日多,则、养老、救灾、治病,及夫改良社会,历进文明,皆有实业发达之利益兴办,以国家实业所获之利,归之国民所享,庶不致再蹈欧美今日。”[1](第五卷,p135)试图以此种国民营分野的方式,实现扬长避短,既可快速实现经济的现代化,又能使社会公正得到有效保障。

但是,在许多人看来孙中山的方案是不切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一)中国民族资本普遍弱小。棉纺业是当时中国现代工业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部门,据统计晚至1920年代末,中国最大的华商纺织荣氏申新集团资本总额不过银元600万及银37万两;面粉业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部门之一,但华商工厂“大都资本薄弱,其在数百万元者仅占极少数,普通在三五十万之间”。[36]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集团不可同日而语。因而中国资本问题的关键不是大与小,而是有和无,不是节制而是发展。(二)孙中山所寄予厚望的国营企业,业绩向来糟糕。中国有悠久的官办企业的传统,从理论上说这些企业也具有抑制豪强防止贫富不均即实现社会公正的使命,[37]但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它们成为政府及官僚“与民争利”的工具,并因其衙门化的管理而最终走向失败。鸦片战争后新创立的官办工业虽大量使用了近代技术,但经营此项工业之人,“类多无工业智识而又贪污成性之官僚,将此类事业当作优缺,任意搜刮”[38],故大多未能摆脱失败的命运。因此,孙中山计划提出不久,即受到梁启超不点名地批评:“在没有工业的中国,想要把它(指社会主义——引者)悉数搬来应用,流弊有无,且不必管,却最苦的是搔不着痒处”;在产业幼稚之国推行生产国营,“本为合宜”,但须“以上有完善可信任之组织为前提”,否则徒为蠹国之徒所利用。[39]

1927年后,随着国民党意识形态的国家化,官民营问题的争论也逐渐公开化、扩大化。赞成官营实业者,“多因鉴于联合及独占的误用和公用事业所发生的问题而起”,他们企图以官营方式“免除私人企业的不公的竞争以及差别的待遇”,将那些一度为私人企业所榨取的高额利息及利润,以官营服务的方式“普及与全体人民”,“公家企业的服务,能比私人企业更为周到”,“公家企业的唯一目的,即在服务,而并不在乎利润”,因而也就不能以私有企业的标准、以财务上的盈亏来考量并决定其存废问题。[7](p850-851)反对者则认为,官营弊端太多,其用人都要受政治的影响,“人材之去留,常不以能力为取舍,而是受政局的牵连”,故“常不如私人企业之自由清白”,新式改革难也以推行,“效率及进步都受牺牲了”。[7](p852)同时,官营企业的商业动机也不如私营企业强,私营企业主及其雇用人员的地位与生活都与企业之成败紧密相连,这刺激着其不断提高经营效率;而官营实业中,经营人员“不是用自己的资本去冒险;如果赚了钱,不是他的;如果赔了本,也用不着他自己掏。其地位之继续与升迁,也没有股东在后面监视,其经营之成绩,而大半要看政治的影响如何”,故“他常示好与其长官,而不顾经营的效率。”[7](p852-853)但从总体上看,1930年代该项争论还处于两极对立的僵持状态。巫宝三说:“官营与私营的问题,仍旧不能得一解决,我们无法得一总括的结论,指出官营及私营的优劣”[7](p853)。此言真切地反映了思想界面对社会公正与经济效率这一矛盾时,不知如何是好的尴尬处境。

抗日战争的爆发,打破了这种僵持的局面。扩大政府干预与直接投资范围,是建立战时经济体制进而争取战争胜利的必需工作,此点几无人怀疑,国营事业因而有空前发展。当然,亦如前述,随着国营事业的持续扩张,人们所担心的各种问题如贪污腐败、官僚资本泛滥、经济衰退、民生凋敝等日益严重,招致了众多的批评。与此相关,有关官办民办孰优孰劣以及社会正义与经济效率益关系问题再度引起思想界的关注与争论。不过,与三十年代相比,抗战中后期的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要深刻的多了。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经济效率为先,淡化国民营分野问题。

章乃器在1944年著文说:“目前我国的资本,不管国营民营,都不是限制的时候,如今需要的节制资本,是保护、鼓励、奖赏、领导。”[40]言外之意,发展是第一位的。从发展的角度,许多著名的经济学者主张以经营效率来选择经营方式,强调国民营的合作而不是分野。例如,吴景超认为,在各种经济建设事业中,“何者应当先办,何者应当缓办,何者不应办,乃是最重要的问题”,“在计划中的事业,国营固可,民营亦无妨”,“计划中所不列的事业,国营固不可,民营亦不许”,盲目地划清国民营界限,将阻碍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不利于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28]吴承洛虽同意国营民营要有划分标准,但不赞成制定硬性的划分标准,而主张“弹性划分”[35];周茂柏认为国营及民营事业“均为全民资本之一部分”,今后问题关键是如何利用全民资本以发展中国实业,“而非国营民营之争”,所谓范围划分问题,“不宜坚持各趋极端之主张”;石志仁主张除兵工绝对国营外,其余工矿业“暂不以划分国营民营界限”,“加速工业化一以‘速’与‘效率’为依归”;[41]吴大业提出,国营事业范围的广狭“应以效率为先决条件”;[42]等等。受此影响,在此时期,思想界所提出的一些对处理国民营分野标准的具体建议,也大多体现了此种发展第一、效率第一的观念。例如,陈伯庄提出“产力比额制”就主张,在国家规定的计划产额内,国民营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设备生产能力划定承担的任务比额,对于不足部分“人民随时可以依法立案建厂”,即使法定国营范围的产业,如有关部门不能按期举办,“亦可以行政命令,拨其比额一部分转给民营,以求计划产额,如期实现”。[43]他的这一建议获得了中国经济建设协会大部分会员的赞同。

同时,对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的保障社会公正问题,也有了新的认识。传统上,大多人都把扩大国营事业的投资经营范围,作为消除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正的基本手段,而对其它措施重视不够。新形势下,思想界更重视税收机制的健全及其杠杆作用的发挥,认为“拿累进的所得税来节制资本便可”,而不是简单地以限定国民营范围的方式来完成。[44]此后,有人更进一步提出,实现社会公正必须构筑一种多维的立体保障机制,如李紫翔在《经济建设季刊》上著文说,防止私人资本垄断的发生,固然要将主要银行、交通以及最大规模的基本工业收归国家经营或国民合营,同时也要订定“反托拉斯法”,实行所得税、遗产税的累进征课。[45]这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二)建立多种经营方式共存并公平竞争的机制。

与此前的国民营二分法不同,本时期的理论家在对传统的经营方式进行概括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经济发展中的经营方式提出了更多设想。曹立瀛主张,战后中国经济的经营方式基本上可设定为三种,即国营、公私合营及民营;其中国营又可分为本国政府经营(中央政府、省市政府、县市政府)及中外政府合营两种,公私合营可分为政府与国人合营及政府与外资合营两种,民营企业可分为私人企业(独资、合伙及股份)合作事业两种,而私人企业还可以从资本来源上区分为本国私企、中外合资私企及外资私企三类。[32]翁文灏在其设计的《中国工业政策纲要》(1943年8月)中也提出了三种基本的经营方式,即国营(政府经营)、民营(人民经营)和中外合营(政府或人民与外人合营),并把其中的国营事业进一步类分为国营独资企业、国营民有公司及特许民营企业。[18](p122-123)曾养甫也在1944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出“经济建设事业,无论交通或工业,其经营方法有民有民营、国有国营、民有国营、国有民营四种,国有与国营不同,国有事业有交人民经营者,民营事业亦有由国家经营者。”[46]

不断出现的此种多样化思维,表明国人对不同经营方式的优劣长短有了较为清醒地认识。从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追求民族经济整体效率的角度讲,维持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并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成为学者们所关注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吴大业说:“国营民营并存,有很多好处”,后者对前者的竞争可以有效的促使其改进效率,降低成本,进而嘉惠社会,同时政府亦可利用国营事业与民争利的方法有效地限制私人垄断;[42]周茂柏在讨论中国经济建设协会拟定的《中国经济建设纲领初稿》时指出,战后经济建设最重要之点“端在政府与人民须有谅解”,国营事业要采用普通经济事业的管理制度,民营事业也应享受公允之税法,政府对国民营事业的管理“概须划一”,而后才能有公平竞争,才能有全盘事业的顺利推进,“此为不容争议之事实”;[41]李紫翔也坚定地认为,中国工业化内部的关键条件在于撤除一切经济的超经济的特殊条件,将国营企业民营企业放在平等基础上,使能在技术上效率上作合理的自由竞争,“则优胜劣败的结果,必将促进工业化的一日千里的发展”。[45]此类观点同样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三)以制度建设促进公私营经济的共同发展。

自洋务运动以迄抗战中期,国人在发展新经济方面从未放弃努力,然从总体上看此种努力是失败的,民贫国弱、列强欺凌的现实即为证例。此种结局,除了资本短缺、知识技术落后、列强不平等条约钳制等方面因素外,也与“经营不当,管理无方,技术人员与组织能力之缺乏”即企业制度的落后紧密相关。[47]就官办企业来说,虽然也不乏效率可观的企业,但它们始终未能摆脱传统的官僚化、衙门化的管理体系。一方面,企业人事“常视政局之变动以为转移”,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企业无从尽量发展”;另一方面,企业负责人大多以中古时代的教育文化为背景,以做官的态度来经营企业,纯洁一点的人因“不娴熟企业,不针对客观需要,而任意提出办法”,“使厂中的工作人员,疲于奔命而无所成”,黑暗一点的人则利用企业为一己发财的捷径,贪赃枉法,舞弊营私,排除异己,盗名欺世,“无微不入”。[25]民营企业情况略好,但管理落后问题也十分明显。1938年方显廷批评民营企业“形同衙门,董事经理,俨然官吏,对业务不求改进,遇事则因循敷衍,重要位置,多委于亲信,即缺乏专门技术,又无办事能力,舞弊迭出,虚耗丛生”,企业由此“而日趋衰落者”;[47]郭子勋在1945年撰文指出,在中国近百年的私人企业发展史上,许多事业中道崩殂或早年夭折,主要原因之一即经营不得其人或不得其道,导致企业风气败坏,效率低下,“这两点是我国公私企业常有的通病”,是中国工业化途中“绝大的障碍;[48]直到国民党败退前夕,还有人在严厉批评私营企业:“光就效率而言,我们的国营工业固然很差,就是我们的所谓‘民族工业’也不见得高明。今日的所谓‘民族工商业家’有几人不自认为在社会上有特殊身份,又有几人没有政治的瓜葛?会见他们不比见中央要员容易,柜台里的面孔不是和衙门门官的脸色一样难看?”[49]如何推动公私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建设,成为思想界思考的又一大问题,并提出了很多建议。如吴景超主张在公私营企业中普遍推行公司组织,认为这是最理想的经营制度;[28]霍宝树则认为“重人而不重制度”是中国公私企业共有的陋习,必须改变这种状况,重视制度建议以巩固企业基础。[50]

尤其是对于肩负厚望而又问题多多的国营企业,更是给予了特别关注。一方面,认为国营事业成败的关键,“乃在经营的效率”[42],必先改进其制度,增加其效率,而后方可担负起建国的使命[51]。同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国企制度的建议,概括说:(一)改革政企关系,采取独立化与法人化的公司制度。中国经济建设协会认为,国营事业的建设与经营与普通行政迥异,“其预算、、审计、人事、业务等制度,应另订专法,俾其制度适合于于事业之需要”;[51] 陶桓棻建议“事业机关与行政机关完全分离”;[41]吴大业也指出“经济事业的管理与经营,必须处于相当独立的地位,不受政治的影响。”[42]力图以此来革除企业内的官僚主义及酬庸幸进分赃舞弊等积习。(二)调整经营理念,确保均衡健全发展。既要强调国营事业“以增加国富服务人民为主旨”,不“以牟利为目的”;同时又不能盲目排斥盈利思想,要加强各种考核监督制度,强化成本观念与效率意识,以奖励投资,促进发展。[52](三)改革完善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全面推行董事会制,赋予其企业内的最高决策权;制订完备的人事考铨制度,做到甄拔、、分发、任用、分级、叙薪、考绩、考勤、升迁、惩戒、抚恤、退休、养老、保险、储蓄、疗养以及食宿游乐皆有章可循,使得人尽其才,人人得能享受福利,人人能安定工作。[52](四)积极培育人才队伍。前述影响近代中国企业发展的诸因素如知识技术落后、管理无方、组织能力缺乏等,说到底就是专业人才的缺乏,包括工程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因而,推动企业发展,人才培育是最基本的工作之一。本期讨论中,理论界对此也给予了充分重视,并提出了很多卓有见地的观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陈伯庄所谓的“新士人阶级”。他主张在工业化过程中,首先要培育出一个廉能智识的新士人阶级,做为稳定社会及领导国营事业的中心力量;为此,政府既要重视其专业技术的教育训练,也要培养其对国家的忠诚意识,同时还要为其提供优厚的生活条件,以解除其后顾之忧。[53]陈氏的这一主张被视为“得其要领”之言而获得了理论界的积极呼应。

结语

有关国民营分野之争所引起的对中国经济现代化理论的探讨,尚不止上述三个方面,但这足以使我们感觉到理论界在该问题上所作的努力及其进步。事实上,这种理论上的探索已经开始影响到政府的决策系统,1943年4月蒋介石在工业建设计划会议致词时说,战后工业何者宜于国营,何者宜于民营,“皆必斟酌于经济条件然后决定”,“要当求其进行之迅速而成效之普遍,初不必拘于国营之一途”,[4](战时建设(三),p116-117)这与当时思想界的主张基本一致;分析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六大通过的《工业建设纲领实施原则案》,也可以明显地感到其中有翁文灏、陈伯庄等人思想成分。[20](第76辑,p424-436)惜者:一、对专制权力的渴望最终还是使国民党政权弃之于不顾,抗战胜利后其经济政策的大转变即为证明,其经济的溃败与政治的垮台也因此而起;二、随着一个政治时代的被否定,这个时代的理论与学术进步也逐渐为人淡忘。

[1]孙中山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许纪霖陈达凯.化史,第一卷[M].上海:三联书店,1995,p2-3.

[3]张益弘.国父思想[M].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1,p414.

[4]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四编[M].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8.

[5]中国学社.经济建设[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p29.

[6]章乃器等.中国经济恐慌与经济改造[M].上海:中华书局,1935.p91.

[7] 巫宝三杜俊东.经济学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8]Douglas S. Paauw.国民党与经济停滞(1928-1937)[A].张玉法.中国现代史论集(第八辑)[C].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

[9]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编纂委员会.中国经济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10]汪祥春.计划经济的生产理论[J].经济建设季刊, 1944,(3).

[11]宁嘉风.苏联经济阵线[J].经济建设季刊,1944,(2).

[12]中国经济学社.战时经济问题[M].重庆:商务印书馆,1941.

[13]任美锷.区位的理论与中国工业区位问题[J].经济建设季刊, 1944,(1).

[14]黄陵峻.30-4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计划经济”思潮[J].近代史研究,2000,(2).

[15]LAWRENCE K.ROSINGER.China’s Crisis[M]. Alfred A. Knope ofNewYork,1945,p190-191.

[16]李紫翔.论我国可能采取的经济体制[J].经济建设季刊,1944,(4).

[17]马寅初.中国经济之路[J].经济评论,1947,(4).

[18]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宣传部.翁文灏论经济建设[M].北京:团结出版社,1989.

[19]中华民国建设委员会丛刊编辑委员会.国家建设丛刊(六)[M].台北:正中书局,1971.

[20]罗家伦等.革命文献 [M].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64-1978.

[21] 薛月顺.资源委员会与战后公营事业的建立[A].中华民国史专题第三届讨论会秘书处.中华民国史专题集[C].台北:国史馆,1996.

[22]江观纶.国父思想新论[M].台北:水牛出版社,1969,转引自p235.

[23]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商经济组.回忆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P3-4.

[24]秦孝仪.十年来之中国经济建设:第二章[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6, P61.

[25]孟宪章.中国公营事业论(J).新中华,1948,(1-2).

[26]翁文灏.经济部的战时建设[Z].南京:中国第二档案馆,资源委员会档案28-2-314.

[27]SUN FO.China Looks Forwards[M].The University Press of Aberdeen,1944,p136.

[28]吴景超.中国经济建设之路[J].经济建设季刊(创刊号),1942.

[29]李紫翔.从工业化途经论工业建设纲领[J].经济建设季刊,1945,(3、4).

[30]顾毓泉.中国工业化之型式[J].经济建设季刊,1943(4).

[31]谷春帆.中国工业化计划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

[32]曹立瀛.论战后经济建设政策[J].经济建设季刊(创刊号),1942.

[33]叶方恬.经济制度与中国经济建设途径[J].经济建设季刊,1945,(3、4).

[34]刘大钧.我国工业建设之方针[J].经济建设季刊(创刊号),1942.

[35]吴承洛.第一期经建原则与工业建设纲领实施原则研究[J].经济建设季刊,1945,(3、4).

[36]龚骏.中国新工业史大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P144、198.

[37]刘佛丁等.中国近代的市场发育与经济增长[M].北京:高等出版社,1996,P11.

[38]杨大金.现代中国实业志:上[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P6.

[39]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一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P232、243.

[40]章立凡.章乃器文集:上[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P544-545.

[41]研究委员会报告[J].经济建设季刊,1944,(3).

[42]吴大业.战后建设的经济[J].经济建设季刊,1943,(2).

[43]讨论会纪录[J].经济建设季刊,1944,(3).

[44]陈伯庄.建立新工矿政策的两个先决问题[J].经济建设季刊,1943,(4).

[45]李紫翔.论我国可能采取的经济体制[J].经济建设季刊,1944,(4).

[46]曾部长演说辞[J].经济建设季刊,1944,(3).

[47]方显廷.中国经济研究:下[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P595.

[48]郭子勋.国营贸易制度的新估价[J].经济建设季刊,1945,(3、4).

[49]严仁赓.社会主义乎?“新资本主义”乎?[J].观察,1948,(17).

[50]霍宝树.实施第一期经建原则前提的讨论[J].经济建设季刊,1945,(3、4).

[51]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决议意见及其说明[J].经济建设季刊,1944,(3).

[52]杨华日.确立我国国营事业制度的几个要件[J].经济建设季刊,1945,(3、4).

[53]陈伯庄.建设中心力量来保证民生主义的实现[J].经济建设季刊(创刊号),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