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换技术”的可行性研究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4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自主创新 技术扩散效应 知识产权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可,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流入,外资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外资对我国增长与进步功不可没。实证研究也表明,FDI流入发展家有利于东道国的经济增长。FDI具有技术扩散效应,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扩散的主要载体之一。技术扩散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实现,如进口高新技术资本品、引进先进的外国技术和引进国外的人才等等。在这些渠道中,跨国公司投资到东道国的FDI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获取先进技术的一个主要渠道。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通过引进FDI能够获得先进技术进而促进经济实现长期增长。
1 FDI在中国的现状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和利用国际分工的重要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年均23.33%的速度增长,历经起步阶段、持续发展阶段和高速发展阶段。在起步阶段,我国首先在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对外资实行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使引资规模不断扩大。在此阶段,仅有少量的外资进入我国,且大多数来自港澳台地区。1979~1982年间,协议利用外资金额为60.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仅11.7亿美元。在持续发展阶段,我国对外商投资兴办产品出口和先进技术企业给予优惠遇,大力改善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条件,吸引外资的规模增大,1983~1991年间,协议利用外资463.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21.9亿美元,分别比上阶段增长7.71%和18.97%。在高速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我国的投资环境得到更大改善,吸收外资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新的发展。2005年,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第三大FDI流入国。
面对如此喜人的局面,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FDI的大量引入,是否达到了目的。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百废待兴,急需经济发展资金。同时,经历了3 000多年封建王朝的统治,我国的经济发展及技术水平都远远落后与发达国家。为了加快我国化建设的发展,党中央做出了引进外资的伟大战略决策。引进外资的征程走到今天,经济发展急需的大批资金已经基本得到满足,然而我们所需要的先进技术又如何呢?
2 FDI功过
2004年12月28日,中国两家DVD出口骨干企业将飞利浦、索尼告上美国圣地亚哥市的加州南方地区法院,指控他们与先锋公司组成的DVD专利许可政策违反美国联邦的多部。中国两家企业称,以飞利浦、索尼为主的企业过高征收专利费和在中国市场上不正当竞争,使得世界市场上的DVD价格上涨,已经造成了中国企业出口困难。DVD产业只是整个中国科技水平面临困境的缩影,由于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阶段特征,他们仅仅是将商品产业链中最没有附加利润的组装环节放在了中国,看重的就是中国无限供应的廉价劳动力。
我们是不是高估了FDI作为引进技术、观念和服务的载体作用呢?如今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在过去很长时间,大部分在华投资的并不引进其海外母公司最先进的技术,如1997年,仅有13%的外商投资将其最先进的技术引入我国,这也正是国内许多学者质疑是否应该大力引进外资最重要的原因。我国属于技术缺乏的国家,由于化进程起步较晚,整体科技水平不高,竞争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借助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立法体系的建设相对滞后,知识产权市场的运行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故虽然为外资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试图引进其先进技术,结果是让出了大量了市场份额,却没有获得所需的技术。
2005年1月26日,国家商务部对外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发布了《2005跨国公司在报告》。报告客观评价了25年来我国利用外资取得的成果,同时也尖锐地指出跨国公司的FDI大量增加而中国科技水平提升速度偏慢的问题。报告称,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到2004年的9月止,中国共吸收外商直接投资5 50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为GDP的贡献超过40%,但是FDI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地位显露垄断苗头,大量FDI的引进造成的负面影响扩大,其中最主要的是“让出了市场却没有获得相应的技术提升,这同我们‘市场换技术’的初衷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这样的情形下,如何利用FDI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就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清一个问题:外商投资企业可能是扼杀国内企业、垄断国内市场、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狼”,也可能是引领国内产业升级、技术革新的“羊”。外商投资企业到底是“狼”还是“羊”,取决于中国政府对其的政策安排和战略选择。
3 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
2003年1~4月,专注于科技创新和FDI研究的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王春法带领课题组在北京、上海、苏州、东莞四个城市对近400家FDI企业进行了调研,并完成了一份名为《利用外资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研究》报告。
该报告的主要研究点在于,FDI带来的大量国外科技如何对当地产业价值链和科技创新能力产生影响。王春法在其中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随着FDI带来的大量国外科技,实际上对本地原有的科技是一种“挤出”效应。从产业和商业化角度来说,国外先进科技带来的产品,对国内现有技术生产的产品实际上是一种摧毁,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要想跟跨国公司竞争就必须购买他们的技术,循环始至,我们始终在技术创新上难以有所突破。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引进外资的负面效应,就全面否决其积极作用。实际上,自主创新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与中国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和国际化的大趋势并不相悖。在全球化背景下,是否拥有强大的吸收和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将成为衡量国家创新能力与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中国需要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范围内的国际先进技术的合作。
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不等于不引进技术。在对待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的关系上,我们应该应当正确处理,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4 处理自主创新与引进外资关系的对策建议
(1)解决知识产权问题。中国加入WTO之后,面临的最紧要的问题不是如何吸引FDI,而是如何解决知识产权问题。解决了知识产权的问题,我们才能真正地把吸引外资带来的新技术转化为我们自己的技术。通过消化、创新,把这些技术转化为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不依赖于跨国公司提供技术和不断引进技术的被动地位。
(2)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在引进技术的同时,不要把体现在产品上的技术同能够开发、设计和生产这些产品的技术能力混为一谈。最重要的是在同跨国公司合作过程中,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把这些技术转化为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不再处于依赖跨国公司提供技术和不断引进技术的被动地位。
(3)鼓励跨国公司转让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为实现这一目的,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区别对待:对能够提供关键技术的外商投资项目实行减税或利息补贴支持。以提供廉价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营销技术咨询服务等措施,激励跨国公司与内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实现跨国公司对内资企业的人员培训和技术转让;运用加速折旧,适当降低所得税等措施,鼓励外资企业使用先进的技术;对提供的新产品、新工艺外资项目优先提供政府采购合同。在引进外资的进程中参照跨国公司投资的板块性,按其投资的技术含量进行分流指导。
下一篇: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