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摘 要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教学要求已提到了和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同等高的水平。那随之而来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将何去何从?通过对专业英语的内涵、特征及优势的分析,提出了ESP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意在加强对专业英语教学的认识,同时也就专业英语教学提出了几点思考,以期能和广大的教学同仁们一起切磋。
关键词 ESP 优势 思考
Abstract: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the demand to the intelligences comes to a higher level, the requirement for English teaching of high school is similar to that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what`s the direct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he paper disscusses the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dvantages of ESP and belives that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will develop to the direction of ESP. It also bring about some ideas involved in ESP.
Key words: ESP; reform`s direction; some ideas
根据最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高中英语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能力,其中对优秀高中毕业生的语言词汇量的要求将达到4500,这和新近修订的《大学语言课程教学要求》的在两年大学基础语言阶段之后词汇量达到4500的要求相同。另外,高中语言课程同样将开设近似于大学英语的课程,如综合英语、英汉笔译、报刊阅读等。也就是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时代对人才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学目标已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小学的英语课程将同大学课程接轨,实行“一条龙”教学已得到外语界的普遍认同。这给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大学英语教学又该何去何从呢?笔者认为,这一大趋势下从大学基础英语教学过渡到专业英语教学不失为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出路。
一、专业英语的内涵及特征
专业英语(ESP)即“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Hutchinson and Waters 1987)在我国也称作专门用途英语,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如商务英语、英语、英语、新闻英语医学英语、生物英语、旅游英语、营销英语、机英语、工程英语、学术英语、科技英语等。ESP教学有四个区别特征:(1)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2)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称相关,(3)词汇句法和语篇上放在于特定专业,职业相关的活动的语言上,(4)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Strevens:1988) [ 1]。从以上可看出ESP 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强调以人为本,实行高校素质转变中具有非常现实的实际意义。
二、专业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1.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
随着加入世贸组织,、文化的国际化,中国与国际市场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青睐既有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能熟练地运用英语与外商进行专业方面的技术交流、谈判与合作。但事实情况却不容乐观,根据有关调查“大学英语是一门最费时,最耗力的课程”。[2]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讲的还是“聋子英语”、“哑巴英语”,课堂教学为了四、 六级,教师被迫背水一战。在大学公共英语课堂里,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得不耐着性子与其他不同水平的学生一起听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解重复的语法、单词,做枯燥的四级试卷,分析解题技巧。而另有部分学生也呈现出对英语学习懈怠、不好好学的状态。整个局面最终就是学生抱怨英语课没意思,枯燥乏味,上课打瞌睡、做不相关事情的不乏其人,经常逃课、旷课的现象更是履禁不止;同时教师也抱怨学生不爱学习,不好好配合,教学效果不显著。这一方面既挫伤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助长了部分学生一味追逐于过四、六级的功利心态,而体会不到英语学习的真正价值及乐趣所在。另一方面也严重打击了教师的授课激情。如果这样的状况得不到改善的话,别说培养复合型的专业人才,恐怕连最初的教学目标都难以达到。
如何来改变这种局面,不少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已提出了ESP的教学理念,如我国英语语法家章振邦教授(2003)明确提出“需要对我国外语教育作战略性的调整,要点是把普通英语教学任务全部下放到中学阶段去完成,以便学生进入高校时便可关注于专业英语的学习”。《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规定,“专业英语( ESP) 课程为必修课,安排在第五至七学期,学时不得少于100 课时,第八学期还可继续安排专业英语阅读、专业英语资料翻译、摘要写作等。保证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这就从战略的高度给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
2.专业英语教学的优势
2.2.1 融和型功能语法教学法的运用
交际教学法是得到广泛承认与运用的教学法,它是由哈姆斯(Hymes)的“交际能力”和哈利德(Halliday)的功能语言理论结合而来。哈姆斯认为“交际胜任能力”。交际能力是阐明说话人需要指知道什么,以便在交际场合能有能力交换思想。根据哈利德的语法功能理论“语言学与讲话人的行为或者讨论的题目有关。因为,只有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才是语言的全部功能,这样所有成分就能集中起来”。[3]
专业英语教学则是从单纯的、孤立的语言教学转向将语言与内容教学相结合的“语言与内容融合学习”(integration of language and content learning),将学生欲从事的专业与语言学习相结合,通过使用英语来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技能,是交际功能语法教学的延申。尽快让学生接触他们毕业后可能从事的行业英语,让他们尽早建立起专门用途英语的词汇体系,掌握这些文体的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表达。通过开展包括“国际商务英语”、“国际英语”、“国际营销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新闻英语”等课程的学习,既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了学生的择业竞争力,缩短了学生进入工作角色的适应期。这种强烈的实用性,应该说与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不谋而合,这就使得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动力更加充足,能较好的缓和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觉得英语课堂教学枯燥,一味地追求过级而体会不到英语学习的乐趣的尴尬局面。
2.2.2 承上启下的作用
专业英语教学不同于大学英语、双语教学,它们分别有自己的特点。大学英语侧重于英语基础的训练,它和专业英语有共核部分,都在于对语言能力的培养,但共核英语和专业英语还是有区别的。过了四、六级的学生在进入自己的专业领域,用英语从事相关外贸、金融、法律等行业时未必会显得游刃有余,因为仅有“共核英语”是不够的,专业英语有它自己特殊的词汇、句法结构和篇章,不通过专门的学习是无法看懂专业文献和专业教材的。
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兼用外语(在我国主要是英语)和汉语来讲授专业知识,它不是以语言教学为目的,而是以讲授某种专业知识为主线,作为特定语境、特定环境下使用的英语,是语言共核之外的部分。有人主张可以由基础英语教学阶段直接过渡到双语教学,但事实情况却不容人乐观。目前就我国的双语教学主要是由专业教师担任,但大多数的专业教师对自己的语言能力还是信心不足,课堂教学多倾向于词汇+翻译的教学法,结果往往未达到双语教学的预期效果,反而还可能陷入专业没掌握,语言能力也没练成的两难境地。而ESP教学则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专业词汇习得技巧和特定领域中用英语撰写的文章的基本语篇分析能力,为学生顺利进入双语课堂打好基础。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ESP课程应该是从基础课程到双语课程之间的过渡性课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生顺利进入双语课堂做好准备,让他们既能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提高英语语言水平。
2.3 国外的成功经验
ESP 教学在国外有悠久的,而且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在美国,有120多所大学开设了诸如EAP和technical communication之类的英语学位课程[4],有主要刊登EAP科研的杂志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对EAP教学的研究早已到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在希腊,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不再学习公共英语,而是学习专门用途英语(ESP),也就是我们国内所说的专业英语,比如学英语、医学英语、英语、幼儿园英语、生物学英语等等。而学生不管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他们用英语交流都没有问题[5]。在的香港的大学里,英语学分主要在专门用途英语上,学生的基础英语是在中学完成的[6]。国外的成功经验再次说明了ESP的重要性,它势必会给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一阵清新的风,它无疑会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出路和方向。
三、对专业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3.1 与基础英语教学的相互补充关系
当前,中国英语教学界对基础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之间的关系存在不少模糊认识,认为英语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基础英语的技能。实行ESP教学,首先应在专业英语教学与基础英语教学的相互关系上有个清楚的认识。
大学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主要是全面培养学习者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主要侧重于对词汇语篇结构的分析。而ESP 教学主要针对对口专业,加强对专业词汇及专业术语的学习以及运用专业英语技能阅读相关、相关报告,进一步锻炼语言能力。二者是同等重要的“它们不是对立的或互不相容的,是为实现同一教学目标的两个层面”[7]
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应该有个先后次序,当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将其进行分流,让一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提前进入专业英语学习。ESP 课程既可以作为必修课,也可以作为选修课与专业课同步进行。另外,根据学校的不同,ESP 也应有所区别“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应该转向不设公共英语课,学生入校后直接接受双语教学的方式”(张尧学2002)[8]。
3.2 合作式教学
专业英语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是师资问题。 ESP 教学对专业和语言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而目前一般的专业教师专业知识扎实,但全用英语教学还不太现实,而基础英语教师语言过关但又不精通相关的专业知识。如何来解决二者之间的对应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把两种教学资源结合起来,实行合作教学(team co-operation)具体的合作形式既可采取全程合作的方式,也可采取分阶段合作教学的方式。既可以由一名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引导语言科班出身的教师进行教学,也可以由年轻新教师辅助专业教师的语言教学。在专业教师的帮助下,ESP 教师能够对学生的目标情景(target situation)有足够的认识,而同时他们又能让专业教师们清楚学生以及ESP 教师自身所面临的语言问题。
3.3 教师的定位
时代给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ESP课程的开设不管对专业教师还是基础英语教师来说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加强自身专业和语言知识的学习、提高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伴随终身,活到老学到老的。同时英语教师也应把从事ESP教学看成是对自身素质的提高,要在思想和心理上对这个变化做好准备。应该明白,尽管“基础英语”在绝大多数学校,在很长一端时间里不会消失,但是一部分教师的“转型”是不可避免的[9]。应在一边熟练运用语言知识一边注意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机运用能力,加强学、心的学习,更应该鼓励其攻读其他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
四、小结
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使得单纯的大学英语基础教育不再满足时代对人才的更高要求,只有将高校英语教学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才能让毕业生在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在运用到相关专业英语的时候能愉快的胜任。从这个意义上说,ESP教学应该说是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对现行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的一个重大变革方向。
文献:
[1]Strevens P.ESP after twenty years: a re-appraisal[A],In Tichoo M.(ed.)ESP:State of the Art[C].Singapore: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er,1988.
[2]王奇民. 制约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对策[J].外语界,2002,(4):27-33
[3]马相明.现代外语教学方法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76-89
[4] Society for Technical Communication[OL]. 2004-10-19.
[5]杨欣欣.希腊英语教学给我们的启示[J].外语界 2004.(3): 65
[6]蔡基刚.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衔接性和前瞻性[J].外语界 2004,(5)14-15
[7]蔡基刚. 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7
[8]张尧学. 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2,(8):3-5
[9]蔡基刚. 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