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9
笔者认为,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正确理解并全面贯彻教学大纲,处理好教学与应考的关系。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是指导中学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要求我们以教科书为依托,认真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当前,由于客观上存在片面以学生中考、高考成绩的高低衡量教师水平高低和学校教学质量优劣的现象,致使一些教师认为,执行教学大纲固然重要,但应付则更为必要,因而考试考什么就着重教什么。如:考试没有听说题,教学中就放松或放弃听说训练;考试不考翻译题,教学中就不注重这方面的训练;考试题型以标准化的客观题为主,教学中就大搞选择题模拟练习。
有的学校为了抓分,甚至改变教学计划,减缩教学进程,大搞应试技巧训练,模拟测试对复习巩固己学过的知识有一定的帮助,对提高成绩也有较为明显的效果,然而,如果单纯搞题海战术,除了能训练学生机械模仿及猜题的能力外,势必影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基本训练,导致学生语言能力不全面,基本知识不扎实。
因此,所有教学人员都应客观地看待考试与正常教学之间的关系,按照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用的态度对待教学,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
时下中学英语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认为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知识,即讲授基本语音、语法和一定量的词汇知识,至于交际能力的培养则是中学后的事。因而上课时把英语当作知识课来教,过分强调语音规则,语法概念和词汇用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结果一到实际运用,不是束手无策,就是捉襟见肘,有明显的脱节现象。另一种倾向是过分强调能力训练而忽视基础知识的讲授,脱离学生学习英语的客观实际,不系统讲授语言知识。其结果事倍功半,华而不实,这两种倾向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前者误以为掌握了知识也就发展了能力,后者未能看到能力的发展依赖于对知识的系统掌握。殊不知,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首先,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必要条件。给学生讲解必要的语言规律,能帮助他们发挥逻辑思维能力,防止实践的盲目性,使被动单纯的模仿转化为有创造性的独立实践活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语言规则很重要,但不能引导学生生搬硬套,而要训练他们在语言实践中的适当运用。其次,运用语言的熟巧是在理论的指导下,经不断强化,反复操练而形成的。从心上说,技能是通过实际操练而巩固起来的动作方式。有技能并不完全等于有熟巧,熟巧是在已经具有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果有理论指导,能理解所从事活动的性质,那么,熟巧的形成就会更快更容易。
当然,要掌握外语,仅获得语言知识和具有运用语言知识的熟巧是不够的,语言知识技能技巧的训练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具有语言知识技能技巧的人,并不等于已具备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教学的任务应是通过传授基本知识,扩大知识面,以学生的运用能力。
三、充分认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与听、说、读、写的关系。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能力表现为听、说、读、写,语言能力的培养实质上就是这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不可偏废。
然而,由于中、高考只考读、写,不考听、说,有的中学只重视读、写训练,而轻视听、说训练,结果造成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不平衡,影响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虽提到“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但其前提仍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可以说听、说、读、写既是教学目的,又是教学手段,四者是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不能听,也就无法说,说的能力是在听的基础上培养的,而听的能力又在说的练习中检验和提高。读和写的关系,也是如此,读得多、读得熟,词汇量大、知识面广,写起来也就流畅。同时读的能力在写的过程中提高升华。如果说听、说是口语,读、写是书面语,那么前者则为后者的发展提供基础,因为根据人类语言的发展,是先有口头语,后有书面语;后者又是前者提高的前提。
既然听、说、读、写四者关系如此密切,那么教学中就应进行综合训练,不可顾此失彼。当然,有些中学,尤其是中学,目前进行听、说训练,可能还有如师资匮乏,设备不足等客观困难,但作为教师或教学管理人员,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听、说训练的重要性,积极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力争全面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
下一篇:外语学习词汇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