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证券业反洗钱客户识别制度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6-26
  [摘要] 本文就我国证券业客户识别制度执行的现状和客户识别制度实施的难点,提出了完善客户识别制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证券业 反洗钱 客户识别制度
  
  一、我国证券业执行客户识别制度的现状
  客户识别制度是反洗钱制度当中的重要一环,是指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与其进行交易时,应当根据官方或其他可靠的身份识别资料,确定和了解客户的真实身份,了解客户的职业、收入状况、住所等信息,从而确定客户的资金来源是否合法。目前我国证券公司的客户识别工作可谓少有作为。对于个人客户,仅仅是在客户开立股票账户、保证金账户时由客户提供身份证件和自行填写的相关信息,即使在这一点上都做不彻底,因为工作人员对客户身份证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难以验证。至于对客户所从事的职业、收入状况、住所等信息更是无法深入了解;对于机构客户,想要对其提供的证照本身和其显示信息的真实性加以验证更不是容易做到的事,大多只能被动接受客户提供的信息。尽管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制度都对客户识别制度作出了相关规定,并且2008年4月证券业协会通过了并发布了《中国证券业协会会员反洗钱工作指引》,其中包含对于客户识别的具体要求,但是,客户识别制度真正执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二、客户识别制度实施的难点
  1.运行成本高。证券公司建立完善客户识别制度对证券公司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有可能大大增加证券公司的经营成本,这些增加的成本主要用于修改现行的账户开立文件,建立测试相关系统,获取基本客户身份信息,制作保存客户识别记录。据资料显示,国外一些证券公司为此所负担的费用可能高达上千万美元,虽然证券公司的规模不一定具有可比性,但是为了达到相同的目标,我国证券公司在运行客户识别制度上的花费也不会在少数。证券公司是金融,企业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盈利,高额经营成本成了证券公司的一项负担,反洗钱的积极性不高。
  2.工作负担重。客户身份识别是一项经常性、具体性的烦琐工作。不仅在开户时要验证客户身份,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同时还要即时更新资料;不仅要面对面审查客户资料,同时还必须确认非面对面客户的身份。这些反洗钱的基础性工作将会消耗相当的人力,不仅工作量大且需要相当的耐心,更需要一定的技巧。在被动接受客户信息的制度下,对客户身份的审查大概只需几分钟;而在主动获取客户信息,落实有效的客户识别制度下,一个客户的审查有可能要耗费几天或更长的时间,相比之下,工作负担之重可想而知。
  3.查验难度大。目前我国对客户身份信息的查验没有一个有效的验证系统,基本上是靠“肉眼”识别,主观随意性较大。由于需要验证的证件种类较多,而工作人员与各个有权发证机关没有一个有效的验证机制,得不到这些证件客观验证的标准,一些证件的识别标准模糊或根本没有识别标准。而且目前伪造技术相当先进,给工作人员带来较大的审验难度。对于个人或机构的一些重要信息,诸如收入状况、永久居住地、企业注册信息等,查询需要与银行、税务、工商、公安等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而目前并没有建立相关的机制来支持这方面的工作,证券公司真正做到查询核实相关信息难度相当大。
  4.反洗钱意识差。证券业务要,当然要发展大量的客户。洗钱的客户一般都有大量的资金,面对业务发展的巨大压力,反洗钱的意识在营销一线是暂时被放置一边的。尤其是近年来证券市场运行波动较大,保持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内在需要是证券业参与反洗钱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根本原因。客户识别工作本身就不属于营销类的活动,一方面,得不到相应的重视,另一方面,对客户的严格审查显然会造成一部分资金的出逃。
  三、对于完善证券业客户识别制度的建议
  1.建立反洗钱协调机制,搭建信息平台。反洗钱客户识别在信息查验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阻滞主要来自于机制的缺失。、财政、税务、工商、海关、外汇管理、外交、公安、司法等部门各自掌握着一定的信息资源。证券业反洗钱客户识别需要从这些部门获取查证信息。虽然这些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别扮演着反洗钱的角色,但是如果不能建立反洗钱协调机制,形成合力,必然是事倍功半。建议由反洗钱主管机关牵头,联合上述部门,相互之间协调配合,建立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帮助证券公司解决查验信息的困难,提高工作效率并改善工作效果。
  2.评定识别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反洗钱客户识别工作量大,这就需要建立科学的客户分类。采取合理措施建立客户的身份识别程序,只有在完成该程序后才受理客户。可借鉴国际立法经验,将反洗钱识别的客户分类为:人;机关、社会团体;公司、合伙;信托公司、基金会;律师、、审计、拍卖、公证等中介组织;代理人;银行关联户。新客户的身份证明,要求考虑不同类型客户的识别风险,而且要考虑公司自身的经营风险。基于对这些风险的评估,公司能够确定了解客户和身份识别各自所需要信息的适当程度,建立客户动态的信息数据库,确保身份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加强对重点客户和可疑客户的定期回访。而不是对所有客户都一概而论,这样就能够减少一定的工作量,并且工作起来更具针对性。
  3.建立奖惩机制,提高积极性。一方面,国家要健全和完善有关责任,惩罚违反法定义务的机构和责任人。另一方面,有关反洗钱管理部门应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补助和奖励在反洗钱工作中履行义务和表现优秀的机构和个人。此外,证券公司也应设立相关奖励和惩治措施来激励员工的行为。
  4.建立宣传培训机制,提高意识水平。证券机构要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证券业反洗钱知识宣传,不仅让社会各界更全面地了解反洗钱知识,认识洗钱活动的社会危害性,理解支持证券业反洗钱工作,而且增强证券机构相关人员反洗钱工作的主动意识。尤其要使证券机构的高层能够深切认识到洗钱对于证券公司的声誉和生存带来的负面效应,从而能够正确处理反洗钱与拓展业务的关系,对于本公司的反洗钱基础工作才能真抓不懈。
  
  :
  [1]俞光远:反洗钱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金融出版社,2006
  [2]贾更新:证券业反洗钱工作难点分析及对策建议[J].西部金融,2007,(7)
  [3]陈晓梅:浅谈证券业反洗钱问题[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0)
  [4]李虹:关于证券业反洗钱的调查与思考[J].浙江金融,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