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6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孵化器 风险投资 范围经济学
大力高新技术产业,对于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言,它在表现出优异于传统产业高成长性的同时,也无法摆脱其高风险的特征。这种高风险性使得高新技术企业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很难生存和发展。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帮助那些初创企业规避风险,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这两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应运而生。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言,孵化器和风险投资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但近年来二者却有相互融合的趋势,在它们相互融合的背后隐藏着很强的经济学涵义。
1 范围经济学理论
许多企业生产不止一种产品,有时候这些产品具有相互关联,比如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但有些时候这些产品在性质上完全不同。然而,在上述两种情况下,企业通过联合生产都有可能拥有生产和成本优势。这些优势可能是源于投入要素和生产工具的共同使用,可能是由于使用了共同的市场计划或分享了共同的销售渠道,也可能是应用了能降低成本的共同管理。
1.1 范围经济学的运作机理
设C(Qi)表示单独生产i产品集合的成本,C(Qj)表示单独生产j产品集合的成本,C(Qi,Qj)表示产品i集合与j集合联合生产时的总成本,则i和j两种产品生产的范围经济程度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SC=[C(Qi)+C(Qj)-C(Qi,Qj)]/C(Qi,Qj)。如果SC>0,则表示联合生产的成本小于两者独立生产时的成本之和,说明联合生产能节约成本,从而存在范围经济性,并且SC的数值越大范围经济程度越高。如果SC<0,则联合生产存在范围不经济,专业生产比联合生产效率更高。如果SC=0,则既没有范围经济,也没有范围不经济。
这里分析的是两种产品集合的情况,显然,可以进一步推广到三种乃至无穷多种产品的集合。只要SC>0,联合生产就比专业化生产更有效率;SC 1.2 范围经济产生的原因
范围经济学从成本的角度入手,说明了在某些情况下,联合生产比单独生产更有效率,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总成本的下降抑或是总效率的上升呢?当两种产品的联合生产存在范围经济时,说明这两种生产具有互补性,即可以共享部分资源。一项资源通常具有多种用途,单独用于生产一种产品时其价值不一定得到充分利用,如果这种资源具有可分性,并且细分的成本很低,则联合生产完全没有必要,否则联合生产效率更高。由此可见,范围经济的核心是资源共享。大致上可以将企业的资源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的包括机器、厂房、设备、工具等固定资产和劳动力等人力资源;无形的资源主要包括企业的无形资产,如品牌、技术、信息、文化、知识和企业的管理能力等。在多角化经营的背景下,有形资源的共同使用可以直接降低企业的单位成本,但相当多的有形资源具有排他性,企业的多角化经营策略也因此受到诸多限制。实际上,基于范围经济性的多角化经营更多地要考虑到企业无形资产的充分利用,大多数的无形资产并不具有竞争性(排他性),一种产品的使用并不妨碍其他产品的使用,比如品牌、企业文化、通用型的知识和管理能力等。
2 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的范围经济学分析
2.1 科技企业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简介
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它通过提供研发、生产经营所需的场地、通讯、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政策、融资、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企业孵化器功不可没。
风险投资是职业家投入到新兴的、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在风险投资中,投资人主动冒风险以期取得比谨慎投资更大的回报。风险投资的特点是高风险高收益,所投资的企业成功率通常在10%左右,但一旦成功,风险资本会获得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回报,近些年来主要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处于初创期的高科技企业。
2.2 基于范围性的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
(1)信息资源共享。科技孵化器和风险投资作为高科技企业的助推器大大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拉动了地区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然而,当二者各自独立运行时,它们在项目搜寻、企业资金运用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由于不能共享信息而导致了直接的效率损失。一个好的项目,应该具有自主产权的先进技术、优秀而稳定的管理团队和充足的资金。但是在创业市场上存在投资者和创业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常情况是风险资本由于对项目缺乏了解而导致资金的闲置,但另一方面好的项目却因缺乏资金而陷于停滞。也就是说在风险资本和创业者之间缺乏一个有效率的信息中介,企业孵化器当仁不让地承担起这一角色。科技企业孵化器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促进高科技企业的,降低初创企业的创业风险和成本,提高新创企业的成活率,但是孵化器在进行项目选择时并非照单全收,而是要对企业的资源状况和发展前景进行全面考核,只接受那些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当企业成功入孵以后,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物业、咨询、管理和外部融资等服务,在此过程中,孵化器与在孵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大为改善,也就是说孵化器通过为在孵企业提供孵化服务而获取了大量的信息资源,而信息这种资源又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特点,这就意味着孵化器与风险资本的融合由于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而具有范围经济性(节约了风险资本收集信息的高昂成本)。
(2)创业资源共享。一个企业的创立离不开资金、技术和管理三驾马车,但对于企业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企业所拥有的网络资源,而这恰恰是初创企业最为缺乏的。风险投资作为一种股权投资,通过所投资企业的发展来分享利益,但它又不同于传统的股权投资,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风险资本通常会参与企业的管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网络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帮助企业树立品牌形象,占领产品市场,促使企业价值不断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自建立开始就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上充当了创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所以孵化器通常与政府及相关部门、机构、科研院所和众多的相关企业存在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拥有广泛的社会资源网络。风险资本拥有企业管理和投融资网络,孵化器拥有政府和科研机构网络,两种网络资源并不会因为相互进入而导致效率降低,恰恰相反,网络资源的融合会带来整个网络效率成倍数的提升,双方也会因为共享网络资源而导致收益递增。
(3)分享共同的退出通道。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为入孵企业提供一个可控制的环境来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当入孵企业“毕业”以后,孵化器的退出就成为必然选择。孵化器发展的初期,只是为在孵企业提供基本的物业、政策咨询和外部融资服务,此时的孵化器事业性的特征明显,随着孵化器向高级阶段发展,企业化成为一道绕不过的坎,为了分享企业发展的收益,股权投资成为现实可行的一项选择,也是高级阶段孵化器的特征之一。风险投资的目的是通过企业的增值而获利,因此合理的退出通道是风险资本选择项目时重点考察的因素之一。在股权投资的背景下,投资者的退出一般有公司上市、兼并收购、公司股份回购、股权转让和亏损清偿等,其中公司上市是黄金退出通道,因此不管风险投资还是企业孵化器,无不将推动企业上市作为其终极目标。由于分享共同的退出通道,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能降低两者退出的总成本,从而具有范围经济性。
3 结语
科技企业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由于能实现信息、创业网络和退出通道等的资源共享,从而能有效的降低总成本,实现范围经济性。但是,孵化器与风险投资毕竟属于两种不同的经济组织,两者的完全融合在实现范围经济性的同时是否会降低各自的专业性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这似乎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论述范围,但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也许会对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思路。
1 徐晔,陶建平.风险投资与孵化器有效“联姻”[J].商业时代理论,2005(21)
2 冉净斐.基于风险投资的孵化器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8)
下一篇:欧元挑战美元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