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抵御世界金融危机的条件和方法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6
[关键词]金融危机 虚拟经济 经济干预
一、 中国抵御金融危机的条件
在虚拟经济学派看来,中国有抵御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的条件:
1.实体经济的优势。美国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倒置,表现为虚拟经济的规模、利润率都长期大于实体经济,导致美国的制造业不断大规模地向外转移。美国的实体经济相对落后,有人甚至将其夸张为美国制造业的“空洞化”。这是其贸易逆差太大的一条重要原因,美国要解决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倒置的问题需要很长时间。而目前中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比例比美国好,所面临困难的中心环节是贸易顺差太大,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理论上的突破,其次需要政策的根本调整。在克服金融危机方面,有相对强大制造业的国家,总比制造业相对弱小的国家要容易。
2.建立和谐世界的文明优势。美国文明种族主义的优越感十分强烈,表现在外交政策上则是霸权主义。军费开支太大是美国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要改变自己文明种族主义的优越感需要很长时间。而中国在和谐世界理论的指导下,尊重别国的不同文明,不干涉别国内政,争取和平解决问题,这使我国增加军费开支的压力比美国小。
3.体制有效性的优势。美国向全世界输出过多过剩的货币,其中包括发行数量巨大的债券,其实质是向全世界贷款,以维持高昂的军费开支和高福利、高消费政策。这也是美国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要缩小财政赤字和经常账户的赤字,解决美元货币体系的危机,就必须改变维持美元国际货币的地位。而美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了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不愿意因执行弱势美元货币政策而失去选票。虽然我国也存在财政赤字太大的压力,存在必须依靠大量发行货币以维持金融资产持有人利益的压力,但是中国政治体系的有效性在社会经济调控方面具有优势。
4.面临金融困难的难度小。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政赤字太大和贸易赤字太大,且持续的时间很长。实质是美国政府没有钱。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是用印假钱充真钱,其恶果是美国的钱越来越假。问题的严重性在于美国目前还缺乏根除这一疾病的药方。而中国的困难在于外贸顺差太大、外汇储备太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的损失主要不在买了几亿美元雷曼兄弟的债券,而在于美元购买力不断缩水和危机后大幅度缩水。即,中国的主要困难不是没有钱,只是没有把钱及时用出去。解决用好钱的问题当然要比解决没有钱的问题容易。
5.对市场经济干预的机制比美国强。迄今为止,美国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可以自动实现均衡”,因此反对靠国家的力量来实现经济的平衡。美国在实现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修养、政策研究、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机制都受到了极大的削弱。而中国目前接受国家干预的思想基础、调控方法和组织机构等方面的机制比较有效。当然,中国也存在干预水平低下、干预失误,甚至是干预方向性失误等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而不断提高。
6.指导思想的优势。当前美国金融危机的调节处方只能是继续注入大量的虚拟货币,结果必然造成金融危机周期的缩短和力度的加大,从而加速美元世界货币体系的崩溃。有人认为,货币主义学派曾为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金融危机找到了灵丹妙药,而在笔者看来,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苏联集团的解体扩大了美元代表的GDP的数量,石油输出国卖石油只收美元巩固了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巩固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货币主义没有改变当代世界货币体系脆弱性不断增长的趋势。中国提出的观认为发展的目的是人的发展,是人与人的和谐发展,是人与的和谐发展,是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和谐发展。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深层次分析就可以明白,监管不力是金融危机在“次贷”问题上引爆的原因,而美元货币体系的脆弱性才是根本原因。我们可以逐渐学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去发展虚拟经济,而不会沿着美国虚拟经济发展的老路走。
综上所述,美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社会生活等几个方面的基本政策决定了社会总产品的生产量和货币供应量失去平衡,进出口贸易失去平衡,原来是用发行国债的办法平衡国际收支,危机后美国金融账户的收入下降,国际收支即将失去平衡。与美国相比,中国只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金融困难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二、 中国抵御金融危机的方法
促进世界货币体系由一元化向多元化的平稳过渡,应当成为我国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目标。第一步,避免美国的金融危机向全世界传递,避免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转化。第二步是改革当前的世界货币体系。
(一)应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
为稳定当前世界的金融形势,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表示:美元地位的巩固对世界有利,对中国有利。中国当然要捍卫自己的利益,但同时将尽可能不去加剧美元体系的脆弱性。即中国政府不要求本国公司、国民减持美股美债,但一般而言,应当限制中国国有金融机构向国外投资金融衍生产品。
现在有人渲染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崩溃,其实这种议论与如下事实不合:迄今为止,黄金储备、综合国力、军事力量和GDP美国都仍然是“天下第一”,货币的虚拟性也很高。当代世界没有任何货币可以代替美元的地位,因此不应支持建立亚元区的主张。中国可以增加从美国的进口,邀请美国的科学家到中国工作,从而帮助美国降低贸易赤字。美国应为在华投资回流提供方便,为中国居民到美国提供方便。
(二)防御自身金融危机
1.明确认识流动性短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全世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由货币虚拟化带来的通货膨胀。实际上,流动性短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防止经济下滑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当务之急。当然,也应当注意措施力度不够,流动性短缺问题难以解决,而流动性一旦松动,通货膨胀又可能加剧。但防止经济下滑仍然是当前的主要矛盾。
2.稳定股市、楼市是解决主要矛盾的突破口。股市、楼市长期低迷的结果必然是银行呆账的增加,如再严厉执行银行资金充足率的国际标准,结果就可能是众多金融机构的破产。此次美国的“次贷”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导火线就在于此,中国目前的金融困难的原因也在于此。
3.尽量减少国家的预算赤字。当前,财政压力很大,赤字太大,会促进通货膨胀。为了增加人民币体系的稳定性,必须尽量减少财政赤字。一万亿外汇的存款利息和部分本金,可以进入财政预算,用于及时剥离国有金融机构的呆账和减少我国的财政赤字。 4.运用、财政的杠杆稳定物价指数的构成。在当代货币虚拟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希望消灭通货膨胀,或按美国标准将通货膨胀控制在4%的温和范围内,而又要保持8%以上的速度,这只是一厢情愿。治理当前通货膨胀的理想结果是:消费物价指数略低于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生产资料的物价指数略高于社会物价指数;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等衍生产品综合价格指数在振荡中缓慢上升并略高于利率,从而将过剩资金关在“虚拟经济”的领域内。应当增加债券的发行量。以减少纸币流通量为目的债券,应当与定期存款略有区别。第一,它当然应当是长期的,比如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第二,最好是非流通、不贴现的债券;第三,其利率应当与物价挂钩,实际每年年息不应低于4%。另外,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中小贷款难,尤其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因此,应当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体制。在还应当推行小额信贷与农业保险,促进农村金融多元。目前银行准备金太高,已经影响到经济的发展速度,增加了失业。此外,还要适度降低对生产环节的征税,成倍增加对高消费、豪华消费、奢侈消费的税收。
5.不能依靠基金经理们来稳定股市。与虚拟货币相联系的股市,股票持有人的利润来源于不断注入股市的资金。基金数量越多,基金规模越大,其兴风作浪的力量越大,众多基金形成几个垄断集团,操纵股市的可能性越大。股市当前最严重的问题当然有新上市公司规模太大,股票过剩的问题,但最严重的问题是基金经理们已经形成了一股对抗力量,加大了政府调节股市的难度。
6.应当严格规定股市分红的最低标准。使绩优股持有人的收入大于同期存款利息。只有这样,股价低位才会由主观的心理支撑改变为客观的经济支撑,只有这样,“价值投资”才会成为股民的首选,股市才能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否则,股市的积极作用就会化为乌有。
7.尽快建立宏观经济协调管理机制。大量资金频繁在金融、期货、股市、房地产和商业等领域流动,因此应尽快建立跨部门的管理协调机制,实行混业管理,研究和综合解决我国虚拟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三)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
1.增加我国结算手段和储备手段。一般而言,我国需要从哪些国家进口,就储备哪些国家的货币,需要进口多少,就储备多少,当然,还应考虑币值的坚挺程度。用这种方法来确定我国储备手段的结构。同时,希望从我国进口商品的国家也储备我国货币。双方可以用各自储备的货币结算。在这方面应当充分发挥“10+3”与“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
2.优化我国的外汇储备结构。超过一万亿以上的外汇储备,中国是不需要的。检查我国是否用好了这笔钱的标准就是发展观。具体说来就是:有支付能力的内需应有大幅度提升,生产力结构应得到明显优化,生态环境应明显改善。为此,我国应将外汇储备的利息,甚至部分本金,用于平衡国家预算,弥补赤字,剥离国有商业银行的呆账;用于扩大运输的基础建设;用于发展科技、的投入,比如增加投资,为贫困学子贷款担保;改善生态,如购买炭汇指标以支持东部二氧化碳排放超标而国家又需要的行业;用于提高最低收入群体的福利水平,但对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应实行以工代赈。
3.将一年期实际利率逐渐提高到1%~3%。我国银行存款实际利率已成负数,“凯恩斯陷阱”已经形成。这实质上是用中低收入的居民所得去补贴国家的化,补贴企业家的投资,补贴投机,其中包括对房地产和股市的投资。它助长了地方和企业的高投资冲动,是某些产业产能过剩的一大原因。它助长了不正之风,降低了中低收入群体,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结果是只对富人阶层有利,而对占人口80%的农民和工薪阶层不利。它不仅没有提高我国的内需,而且使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愈来愈高。不提高利率,一切调控措施都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4.不鼓励单纯追求外贸顺差和金融账户顺差的增长。应当清理我国出口补贴的政策,逐渐取消不必要的出口补贴。迫使我国的制造业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清理过去招商引资的政策,合法取消三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控制各级地方政府以各种优惠、超优惠待遇,不讲政策条件的招商引资活动。鼓励能提高我国科技水平、解决我国能源、环保、土地、稀缺资源的开发资金的引进。在与世贸组织规定不矛盾的情况下,严禁与技术、资源无关的资金流入。积极创造条件使人民币尽快国际化,解决人民币汇率不能由市场调节和不能合法流出的问题。在市场还不能对人民币汇率调节以前,应当放弃人民币汇率不断小幅度升值的政策,打破人民币只升不降的心理预期。
5.调整税率。我国当前应创造条件增加资源占用税、消费累进税、财产转移税。凡能源、水、土地等消费量超过平均水平的消费者都应当缴纳消费累进税。与此同时,相应调减向实体经济征收的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税制的上述改革可以有效地减少实体经济的税负,提高实体经济的利润率。
6.增加资源性产品的进口。一国的纸币流通增长率与其拥有的世界市场稀缺资源成正相关,与本国需求性资源产品成反相关。石油、铜、铝、铁矿、木材等资源我国拥有量都不够,因此应增加进口。在操作层面上,要注意不要引起国际市场价格涨幅过大。早进口比晚进口合算。
7.增加向国外的投资。推动民营企业向社会经济秩序稳定且投资环境较好的国家投资,特别是向对我国友好的国家投资。投资项目应当是国际市场稀缺资源的生产领域;在国际股票市场购买国际绩优股。通过以上措施减少顺差,降低外汇储备。国家应对“走出去”提供全面的咨询和帮助。
8.必须注意发挥我国的政治优势。我国有一个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虚拟经济时,要注意保持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优势,千万不能一搞虚拟经济就丢掉了自己的政治优势。另外,值得强调的是,提高农民工实际工资水平、劳保水平和福利水平,降低医疗、教育、进城安居乐业的成本,以拉动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中国经济走出通货膨胀、经济发展减速的关键。相应地,资本使用劳动力的成本增加之后,就应当相应地对生产环节减税。这两条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
[1]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4.
[2]柳欣. 经济学与中国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上一篇:基于产业组织视角的融资结构分析





![金融资本全球化是否历史发展的必然[下]](/d/file/20100626/b3c2c2820f9fdcfe57ba7658c0bbc299.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