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间业务 提升综合实力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徐敏
时间:2010-06-26
【摘要】由于中间业务具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财务结构、增加业务收入和降低经营风险的特点,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各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重视,但在业务品种的创新、化建设、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仍亟待解决。 【关键词】中间业务 综合实力 创新 风险控制 中间业务以其成本低,风险小,收入稳定,受微观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较小,受到商业银行高度关注和重视。银行2004年上半年,以75.53亿元的中间业务净收入位居四家国有商业银行首位,这一数字比去年同期增长40%,中间业务净收入占营业净收入的比例已超过19%。中国建设银行2004年一季度中间业务收入17.52亿元,同比增长34%,目前建行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净收入的7.39%,同比上升1.56%。 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表明,2003年以来,中间业务成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
一、发展中间业务对提升银行综合实力的积极影响(一) 适应外部环境和形势的变化,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经国务院批准,中央银行从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利率浮动区间,在央行制定的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中存贷利差收入占到70%左右,伴随着利率市场化,银行存贷利差波动加大,甚至收窄,银行的利差收入很可能出现停滞、下降。2004年5月17日,证监会同意在深交所设立中小板,企业对银行传统的间接融资需求将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商业银行还要按照8%的资本充足率来控制资产规模。因此,为了适应国内外一系列的经营环境和形势的变化,只有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培育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才能保持银行经营的持续稳定。(二) 降低风险和经营成本,改善财务结构。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收入来源单一,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90%左右,导致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集中且风险较大,发展中间业务,可以拓宽银行的融资渠道,如利用委托代理、银行卡等中间业务吸引资金,这部分低息、稳定的资金来源增加了银行的资金实力,对提高了银行的经济效益,降低经营成本,改善财务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由于中间业务对资本金和营运资金的要求很少,有的根本不要求资本金或营运资金,这样既可以避开资本充足率的限制,又增加了业务收入。(三) 发展中间业务,有利于稳定和促进存贷款等传统业务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需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简单的存贷和结算服务已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如果一家银行不能满足其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客户就会重新选择能提供全面服务的金融机构,反之,一家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越全面,对客户的吸引力就越大,有利于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大力开拓中间业务,提供全方位、多样化服务,可以起到服务客户、联系客户,稳定客户的作用,稳定和促进传统业务的发展。(四) 发展中间业务,增强国际竞争力。我国加入WTO后,国内金融市场将在5年内逐步对外资银行开放,由于外资银行具有先进的技术装备,优质的服务、效率快捷、服务领域广泛,经营中间业务具有很大优势,中间业务竞争形势将进一步加剧,国内商业银行应利用现有物质基础,拓宽中间业务范围,不断推出中间业务新品种,改变传统操作方式,更多地介入国际金融市场业务,加强与国际经济、金融界的联系,增强竞争能力。
二、对发展中间业务的建议(一) 加大中间业务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力度。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起步较晚,受金融政策和制度方面的限制较多,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并且严格的分业经营管理体制使中间业务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导致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主要集中在结算类、代理类和银行卡等业务,业务范围窄、业务品种少。商业银行应加大中间业务产品的研发力度,产品的研发要以市场为导向,敢于突破传统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经营范围和模式,充分挖掘市场潜在需求,研究市场消费心理,分析市场发展趋势,将西方商业银行中先进的创新工具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设计、开发出符合中国消费特点的中间业务种类。如可利用银行所掌握经济、金融信息,银行技术,金融人才等优势,充当客户的财务顾问、大项目投资顾问、代客理财、为企业的兼并、资产重组提供项目融资等高层次服务,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二) 加快化建设、为中间业务的创新提供基础平台。电子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中间业务的一个重要条件和强大的推动力量,可以说电子化程度的高低决定着中间业务的发展规模、速度和规范程度。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较晚,科技含量不高,因此必须借助科技对中间业务的支撑作用,依托科技进步,推进电子化建设,提升运行质量和效率。此外还要在加强中间业务机软件的研究开发,立足于高起点和长远化目标,将中间业务的产品设计、科技开发与业务操作有机结合在一起,以金融电子化优势提升中间业务的竞争力。(三) 加强经营管理,防范中间业务风险。虽然中间业务相对资产业务而言风险小,但中间业务的风险具有滞后性,其潜在风险大。中间业务在核算上是作为表外业务,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只在资产负债表的附注中披露由中间业务引起的或有负债的期末余额。这种期末的披露方式导致银行管理部门难以衡量和控制中间业务的风险。对中间业务风险的防范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应完善表外会计核算标准,使表外业务透明化,具体可采取表外会计核算由单式记账法改为复式记账;对不同种类的中间业务收入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变动因素分析;密切关注中间业务的风险变动情况;根据会计核算的稳健性原则,对中间业务会形成或有负债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加以关注。另一方面应健全中间业务内控机制,提高风险的防范能力。商业银行应建立严密的岗位分工和明确的工作职责,各项业务的操作、监督及风险管理层必须分开,明确内部各层次管理人员的权限,实现对风险数量化、连续性的监控。此外由于表外业务又具有多变性的特点,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业务开展情况,制订更为科学有效的表外业务内部控制制度与操作规程,以便使其切实可行,从而实现表外业务管理的规范化。(四) 建立健全中间业务绩效管理考核体系。为推动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必须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奖惩措施和考核办法,成立中间业务管理决策机构,对全行中间业务进行统一组织和管理,定期不定期对中间业务的经营状况进行督导、考核、奖惩,加强各项中间业务收入的考核,对中间业务的完成情况和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及时推出能满足客户需求的中间业务品种。 【】1、范芳林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J ] 农经纵横 2004年1期2、孔艳丽 《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探讨》 [ J ]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3年11期3、关京兰 《关于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的思考》 [ J ] 海南金融 2003年9期4、方建武 《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几个因素》 [ J ] 银行与 2002年7期5、王玉玺 程平军 《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对策》 [ N ] 金融时报 2002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