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省政府财政信用状况及有关建议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震华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调节收入分配 优化资源配置 职能作用 地方政府 债务拖欠 运行 政府财政 财政部门 政府信用 监督管理

  【论文摘要】我省各级财政部门在充分发挥财政在调控经济运行、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经济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职能作用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政府财政信用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基本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省各级财政部门在充分发挥财政在调控经济运行、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人分配、经济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职能作用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政府财政信用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拉制政府内外债规模和债务风险,确保良好的政府经济信用从债务拖欠情况来看,我省2002年年末直接显性债务16亿元,占直接债务金额的13.02%,债务风险较小,反映我省政府信用是较好的。

  2002年度我省政府外债的情况:从全省经济总量看,我省政府外债负债率为5%,低于国际通行的苦戒线25%的标准,从财政对债务的负担比例来看,我省财政债务率34%,低于国际通行警戒线100%的标准。上述两项指标均在安全范围内,反映我省外债规模适度。存在的问题是外债偿还的整体情况一直不理想,债务拖欠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反映我省在政府外债偿还上存在一定的政府信用缺失和财政风险问题。但政府信用缺失和财政风险主要是由财政担保项目产生的,我省目前拖欠的主权外债中,由政府担保产生的债务占90%。

  (二)积极筹措政府资金,化解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三家地方机构的金融风险,逐步解决地方金融信用问题由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泡沫经济的影响和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我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省信托投资公司、海口市信托投资公司等三家地方金融机构大量拖欠居民和机构的储蓄存款,甚至有个别信托投资公司拖欠国外债务,存在严重的金融风险和地方政府信用问题,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直接影响了社会稳定和我省的对外形象。为此,省政府对解决三家地方金融机构债务问题高度重视,成立专门机构清理并处置债务,省财政部门积极协助省政府为解决地方金融风险的问题,向中央借款37个亿。到目前为止,用中央的借款和地方财政筹措的资金基本解决了这三家公司的个人存款兑付及大部分境外债务的偿还,较好地维护了国家金融信用。但机构存款这一块目前还未得到有效解决。

  (三)高度重视工资发放,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拖欠干部、教师工资问题由于地方财政困难,近几年工资增长速度较快等原因,自1993年工资套改至2仪旧年12月31日止,按国家统一标准,我省累计拖欠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51330万元,面对如此巨额的干部、教师工资拖欠债务,省委、省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把工资发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由于措施得力,自2001年开始,我省已基本杜绝新的工资拖欠现象,并逐年消化欠债,全省累计拖欠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已由2002年12月31日的51330万元下降到2002年12月31日的39158万元,两年共消化12172万元。但仍有39158万元的历史欠帐需要消化,给财政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四)加强行业监管,依法规范注册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诚信执业行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发生的“琼民源”事件与海南大正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虚假“财务审计报告”有关,还有海南新华会计师事所等少数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违规操作,弄虚作假,出具虚假的验资或财务审计报告等严重失信行为,损害了国家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为了规范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依法严厉打击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造假行为,我省财政部门首先从立法上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主体和执业行为,1996年省人大出台了《海南省注册会计师条例》,2002年又对其进行了修订。其次是对全省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清理整顿和机构改制,将全省73家会计师事务所重组改制为30家,依法注销了

  家不具备执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再次是严肃查处了一批严重失信、造假的会计师事务所。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我省政府的经济信用还是较好的,在政府信用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是政府行政信用缺失,社会组织和个人对政府公共行政管理行为及其能力信任度下降和减损,政府行政管理信誉和威信降低,它是由不当的行政行为引起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决策中的政策多变和政出多门,文件“打架”、朝令夕改。这些缺乏信用的行政行为所导致的社会心理就是人们对政府信心的下降。如有的市县领导盲目决策,要求农民种植某种作物,政府承诺销售没有问题,结果农民种植出来之后政府的承诺又不兑现,造成农产品大量积压,政府行为失信于农民,政府信用严重下降。

  2、有些地方政府常常出现干预经济主体行为的问题,甚至不惜以公共财政资金为担保,建“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直接成为企业三角债中一个举足轻重的链节,这个沉重的包袱使这些地方政府常常成为“被告”,而这个特殊的“被告”败诉后又常常被法院的一纸“不予强制执行”令失信于民。

  3、政府行政执行过程中的相互扯皮,互相推诱,不按行政程序操作造成和政策执行不力;多头执法、多层执法以及讲关系、讲人情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屡见不鲜。

  4、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行为中吃拿卡要,违法违纪,有的甚至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其行为严重影响政府的形象和信誉,也是造成政府失信的重要原因。

  加快政府信用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在政府经济信用建设方面,要对政府举债规模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特别是要加强对政府偿债能力预测,要尽快建立包括政府偿债准备金制度在内的各种有效机制,保证政府债务的按期、足额偿还,强化政府部门和项目单位的信誉、偿债和风险意识,提高风险防范机制和能力。注意防范和化解地方风险,妥善解决省国托等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潜在金融风险问题。在消化工资欠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决不允许发生新的工资拖欠现象。

  (二)政府行政信用建设是政府信用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信用建设的重中之重,要花大力气抓好1、加强行政职业道德建设,强化政府系统的信用意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规定:“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政府行政信用应成为行政道德建设的核心。政府公务人员应树立信用价值理念,进一步强化信用意识,政府机关和公务员无论是行政决策行为还是行政执行行为都应该考虑到其行为是代表国家、代表政府,考虑国家的信誉和社会公信力。因此,要加大行政信用的宣传与力度,营造出一种政府带头守信、企业和个人跟着守信的适应于市场经济健康的人人守信的良好氛围。

  2、狠抓依法行政,建立和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度。依法行政既是政府信用的保障,也是政府信用的体现,政府及其公务人员要严格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从事决策和执行行为。要严格执行我省2002年以来确立的各项行政执法贵任制度,进一步完善过错贵任追究、评议考核和政务分开等行政执法责任制度体系,并可以考虑将政府信用制度建设与行政执法贵任制度建设有机结合,使二者相互促进。

  3、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制度和机制是关键。应加强以下制度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一是清理修改与我省信用法律建设不适应的现行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我省信用法规。二是积极推进政府行政改革,为政府行政信用提供制度保障。通过政府改革、创新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公开和政社分开。三是进一步推进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或下放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事项,严格控制新的审批事项,坚决杜绝一边在减少,另一边又在增加的现象。四是健全行政信用监督,加大行政失信成本。可以考虑在公务员中推行个人信用评级,建立失信惩罚机制(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完善决策类官员的政绩考核机制,对于决策失信、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损害了老百姓利益,并给后任政府留下巨大债务隐患的政府官员不仅不能提拔,而且应当予以处罚。五是由省人大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对过去政府机关由于不守信用拖欠企业和个人的债务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该偿还的一定娜明淞还,对因政府的失信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一定要赔偿,对于负有领导贵任或者直接责任的政府官员应依法予以追究你玫、经济或法律贵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