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施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政府采购;交易;采购成本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和为公众提供社会公共成品或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使用财政性资金从国内、国际市场上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用等方式获取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政府采购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和有序竞争的原则,其主要目的是变“暗箱操作”为阳光下的交易,增加透明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我国,政府采购是财政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中心环节,高校作为政府采购的一个组成部分,实行政府采购很有必要。
一、我国政府采购的现状
我国政府采购试点工作始于1996年。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政府采购工作起步较晚。近年来,政府采购工作在我国已经全面展开,取得了明显效果。政府采购范围迅速扩大,基本上覆盖了县(市)一级,中央单位的政府采购实现了与地方同步增长的目标。据统计,我国实行公开竞争采购方式的采购规模1998年约为31亿元,1999年扩大到约130亿元,2000年达到328亿元,2001年扩大到653亿元,2002年则达到1009.6亿元,突破了1000亿元的目标。2002年全国政府采购预算1135.4亿元,实际采购金额1009.6亿元,节约资金125.8亿元,资金节约率为11.1%.[1]政府采购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相继出台了《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政府采购资金财政直接拨付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法规。各省、市、自治区也陆续制定了一些政府采购的规章制度,如湖南省就制定了11个招标投标法规方面的政策性文件,为开展政府采购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颁布实,使政府采购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政府采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增强,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在强化财政支出管理、有效防治腐败、发挥政策性功能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高校实施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从理论上讲, 高校的所有采购计划必须全部纳入政府采购的预算范围。从实际情况看,目前,高等院校的教学仪器设备、基建工程和各类物资采购正逐步纳入政府采购的范围,但由于政府采购制度在我国实施的时间不长,经验不够丰富,加上相关法规制度出台时间不长,还有一个摸索的过程,因此,高校政府采购工作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政府采购周期长,不能及时满足学校对所需商品和服务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规定,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招标工作一般要经过以下程序:招标方式的送审与报批、招标文件送审、招标文件报批、在国家指定的媒体上发布招标公告和发售招标文件、投标、开标及评标、评标报告送审及备案、在国家指定的媒体上发布评标结果公示、发放中标通知书、中标人与业主签订合同。政府采购要按规定程序进行运作,采购周期一般长达3个月。随着高校的扩招,对教学仪器设备和工程物资的需求与日俱增,对基建项目的完工时间要求快,出现政府采购周期长与高校对所需商品和服务时间要求紧的矛盾,由此导致有的高校对政府采购积极性不高。对政府方面而言,为了全面、准确掌握各高校所需物资设备采购数量的信息后再进行采购,政府采购活动的时间不得不往后推,造成学校急需的物品不能及时采购和供应。
二是政府采购的规模小、范围窄,无法满足学科建设的需要。2002年我国政府采购支出为1009.6亿元,只占到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4.6%和GDP的0.99%左右,[2]规模显然偏小。从财政部规定的政府采购目录上可以看出,政府采购共分三大类:货物类、工程类和服务类,每一大类下只有十至十一个小类,无法把学校所需的品种全部包括进去。从项目构成看,政府采购项目主要为各种货物类采购,其次为工程类采购和服务类采购。货物采购集中在机、小汽车、复印机等大宗通用商品上,国产品牌占绝对优势,占采购总量的90%以上。事实上,许多政府机构在组织高校所需物品采购时,把重点放在使用量大面广、技术指标单一的教学仪器设备采购方面,而对大宗办公用品、大批量图书资料、基建工程所需物资、科技含量较高的计算机校园网以及高校后勤生活保障物资等方面的采购关注较少。高校高科技仪器设备技术指标复杂,有些性能指标精度要求高,渠道相对单一,而政府部门采购人员由于对某些专业技术指标缺乏了解,加上采购前没有与使用单位进行沟通,导致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忽视用户的实际要求,单纯依据上报的技术指标购买,导致采购到的仪器设备性能指标与学科建设实际需要的指标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是政府采购的价格与学校的期望值存在一定的差距。政府采购因为是批量采购,采购成本低,价格相对而言要便宜,我校期望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达到采购成本最低的目标。实际上,由于没有选择好供应商,有时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某些商品,政府采购的价格比比学校自己采购的价格要高一些。致使政府采购的价格与我校的期望值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选择好供应商非常重要。因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价格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学校对政府采购的价格满意,即从政府采购中真正得到了实惠,才能保证政府采购工作不断向纵深方向。
三、改进高校政府采购工作的对策
第一,完善法规制度。政府采购中的腐败问题严重影响了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对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要解决政府采购过程中的腐败问题,只有通过经济手段和手段双管齐下的方式,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法规规章及政策文件近40个。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制定法规时没充分考虑是否与国际惯例接轨、相关问题制度不配套、对同一问题上下口径不一致等问题。所以,学校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政府采购工作中的经验,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实施办法,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同时,加大政府采购中腐败的惩处力度,只有这样,政府采购工作才能做到有法可依,腐败问题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第二,采取灵活多样的采购方式。实施政府采购,应调动政府和学校两方面的积极性。学校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应同时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对大中型基建工程、大批量教学仪器设备以及大宗物资采购,要编制采购明细表,注明时间、生产厂家、商品品牌、规格型号、数量、质量标准以及经费来源等内容。这样便于财政部门将学校政府采购商品所需财政预算直接划拨到政府采购机构,由采购机构直接与产品供应商结算,从而加强预算约束。同时,学校要与政府采购主管部门多沟通,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不同的采购方式。对采购数量大、时间要求不高,且通用性强,技术指标简单的教学仪器设备,如办公用品、计算机、空调等,由政府采购完成,以便充分发挥政府批量采购的优势,节约资金;对教学、科研急需,且价值较高的教学仪器设备,可采取招标采购的方式由政府主管部门和学校共同完成,以便节省时间;对数量较小,来源单一的教学仪器设备可由学校自主采购,以缩短供应链,减少采购费用。这样才能解决好政府采购周期长与学校对所需商品和服务使用时间要求紧的矛盾,以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及科研工作能顺利进行。
第三,建立健全教学仪器设备管理机构,落实责任制。对高校而言,教学仪器设备是保证完成教学、科研的物质前提,其采购的好坏,关系到教学和科研能否正常运转。据部《高等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的规定,教学仪器设备必须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管用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高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机构,落实责任制。学校要在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直至报废的全过程中,加强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使仪器设备在整个寿命周期中充分发挥效益。教学仪器设备的采购可实行以招投标为主要形式的政府采购运作机制。此外,要好做教学仪器设备采购的前期论证工作,强化物资设备管理工作责任制,把好评标关。
第四,加强监督检查。要规范政府采购行为,首先必须由专门机构负责,即学校的物资设备管理处,按照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制订学校政府采购实施方案及操作程序,然后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行事,避免人为干预。根据《政府采购运行规程暂行规定》,政府采购程序为: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汇编政府采购计划,确定并执行采购方式,订立及履行采购合同,验收,结算。如采用招标方式,应通过等媒介发布招标公告、出售标书文件、初审投标商投标资格、召开公开开标大会、组织专家评委进行商务评估、价格评估、技术评估和综合评估,评标委员会将合同授予被确定为实质上响应招标文件要求、能够满意地履行合同义务的、价格评估最低且综合评估最高的投标商。
财务部门、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应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检查。财务部门检查的重点内容包括:政府采购活动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政府采购是否严格按批准的计划进行,有无超计划或无计划采购行为;政府采购方式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有关政府采购文件是否按规定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政府采购合同履行情况和采购资金拨付是否符合规定产。监察部门应当参与数额巨大或重大采购项目活动的监督。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投资力度也将不断加大,在高校实行政府采购将越来越重要。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高校物资采购工作的效率,相信高校的政府采购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
[1]蒋俊才。2002年我国政府采购现状及发展趋势[J].物流与采购,2003(13):28-29.
[2]蒋太岩。组织高等院校实施政府采购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3(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