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共财政体制的构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荣菊 时间:2010-06-25
[摘   要]彻底解决财政体制与社会运行模式不相适应,这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经济建设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针对这一问题,主要阐述了如何构建公共财政体制。

  [关键词]资本市场;财政;改革

  用观指导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财政经济运行机制,彻底解决财政体制与社会经济运行模式不相适应的问题,这是我们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经济建设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什么样的财政体制是科学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呢?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模式只能是公共财政。换言之,公共财政体制是以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对完善为前提,尤其需要有发育完善运作规范的资本金融市场、充分调动投资者积极性的投融资体制和顺畅的各级财政收入分配体制作保障。因此,发展完善资本金融市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改革各级政府间的财政收入分配体制就成为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三大基础工程。

  一、发展完善资本金融市场

  公共财政体制下财政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宗旨没有变。公共财政,财政一般不再对竞争领域投资,这不是说财政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宗旨发生了变化。我国是个落后的发展家,面临着非常迫切的发展任务,发展是第一要务。因此,服务于经济建设需要仍将是财政工作的宗旨。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只是改变了政府调控经济的方式、手段和途径。这是体制转变的必然结果,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发育完善运作规范的资本金融市场是公共财政体制顺利推进的基本前提。公共财政的建立要有利于经济建设,至少不能妨碍经济发展。竞争领域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充足的投资是实现竞争领域繁荣发展的基本保障。在市场经济公共财政体制,竞争领域的投资资金主要通过市场渠道筹措。发育完善、运作规范的资本金融市场是竞争领域获得充足投资的基本前提。推行公共财政体制只能是在完善的资本金融市场形成之后,否则,就会出现资金融通的真空。这不仅妨碍经济发展,公共财政体制最终也无法确立。在此方面,前苏联、东欧国家的教训非常深刻。1989年以来,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先后制定并实施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纲领和计划,改革国家财政体制,向公共财政转化,缩小原有的财政范围和规模。财政不再对直接干预,不再对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竞争领域投资。政府从传统资源配置中迅速退出,大规模地进行私有化和自由化。结果,由于转轨过程中的制度真空,尤其是资金融通的真空(在资金配置的市场化制度没有建立起来时,国家财政就迅速地退出),最终使国家对经济失去了应有的驾驭。因财政的退出、国家投资的削减,原来的国有企业运营困难;国企私有化也导致了国家财政收入的锐减。结果是经济大幅度衰退、持续的通货膨胀,还引发了社会动乱和动荡。国际的教训应该吸取,国内的情况更应该重视。在发展己深入人心,各级官员深谙发展地方经济之实惠的时代大背景下,公共财政不是光靠行政命令、财经法纪的约束就能确立起来,财政改革要因势利导,率先发展好资本金融市场。

  以规范为主题,加快发展资本金融市场。我国的资本金融市场出现晚,发展滞后,运行不规范,增加了资本运行的成本和风险,降低了资本运行效率,制约了资本金融市场促进经济发展作用的发挥。深化改革的重点是要在完善、规范上作文章。完善:市场的种类要全,有形的无形的,大中小配套;软硬件系统完善,快捷的交易结算系统,迅速提供反馈国内外的即时信息;金融交易手段、资本金融产品丰富。规范:相关部门对资本金融市场的监管有力,监管制度科学,监管手段化,监管的执行高效化;对违规行为的预防、制止和惩戒有力;严格信息披露制度;靠科学的监管规则保障市场良好的秩序。

  二、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调动各方投资积极性

  发育完善运作规范的资本金融市场是市场化融资的必要前提,充分调动投资积极性的投融资体制则是形成旺盛投资的重要因素。投资体制居于整个经济体制的核心地位,直接影响着社会投资的形成。

  我国当前的投融资体制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改革进行了二十几年,而投融资体制却一直未被从根本上触及,成为整个改革中最滞后、最难推进的一个领域。现有的投融资体制以国有经济为主,大大限制了个体私营经济的投资积极性、妨碍了社会投资的形成,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制度瓶颈。在这种体制下,国有经济成了投融资活动的主角,拥有绝对的垄断优势。不管是取得银行贷款,还是上市融资,都有绝对的优先权。在投资活动中,国有经济的投资范围无所不包,投资方向没有任何限制。不仅如此,还独享某些领域或行业的垄断经营,获得垄断利润。个体私营经济贷款难、上市难,投资方向也受到严格限制,许多领域不得进入,使得众多的企业只能在被允许的有限的行业或领域过度竞争,出现微利或亏损,打击了个体私营经济的投资积极性,影响了社会投资的形成,妨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助长了国有经济的特权思想,不利于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投资积极性。国民持续快速的巨大推动力来自对民间投资的激活,改革投融资体制就成了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放宽对民间资本进入的领域限制,这(下转第182页)(上接第180页)是投融资体制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但这也只是一个开始,随着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的调整,国退民进,除了极少数的行业领域国有国营、国有独资,其他领域行业(包括国有控股的行业和领域)都将引入市场竞争,个体私营经济都可涉足,投资领域天地极为宽广。这一规定,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社会投资的形成扫除了体制障碍,将会极大地调动非公有制经济投资的积极性,形成社会投资的热潮,不仅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也会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当前突出的问题是:中央总的指导思想有了,但无明确具体可操作措施,各地还没有拿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思路,有的还在等待观望,中央的基本精神还未真正得到落实。投融资体制改革要加快进度,细化具体操作措施。在融资体制方面,要加快扭转非公有制经济贷款难、上市融资难的局面。在这方面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创新思路,以多元化方式解决。如成立为中小贷款担保、融资服务的机构,发展民营金融,取消贷款、上市的歧视,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加强民营经济间的互助合作,总之,必须创造条件从根本上解决非公有制经济融资难的问题。

  三、改革各级财政间的收入分配体制,理顺分配关系

  改革各级财政尤其是省以下各级财政的收入、分配体制,是公共财政体制确立的内在体制前提。建立公共财政主要是解决财政的“越位”和“缺位”问题。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财政“越位”多发生在地级以上较高层级的财政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当然也会存在一些财政“缺位”现象),财政“缺位”则普遍地存在于县乡基层财政,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这种局面的形成根源于现有的各级财政收入分配体制。在当前的财政分配体制下,地级以上较高层级的政府在财政分配方面有一定的决定权,首先保证本级财政的运转;另外,省级和地市级在中央集中一部分财力的基础上,又对共享和地方固定收入进行了分成,即对县乡财政再次进行集中,财政收入逐渐向上级政府集中,基层政府在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根据财政部的统计,2000年中央财政资金集中度从1-994年的55.7%下降到52.2%,省级财政资金集中度从1994年的16.8%提高到2000年的28.8%,县乡两级仅占19%,比例严重失衡。在收入上移的同时,财政的支出却有下移的倾向,县乡政府需要承担义务、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环境保护、行政管理等诸多责任,有些支出县乡分担的比重过高。县乡原本就比大中城市、省会城市在地方税源上存在天然的劣势(大多数的县乡都以农业经济为主,工商业不发达,地方税源极少;大中城市、省会城市工商业发达,税源充足),现有的财政分配体制更加剧了这种差距,导致基层财政非常困难。有的连维持本级财政的运转都困难,根本谈不上提供公共服务,财政“缺位”是必然的结果。改革省以下的财政分配体制,保证基层财政的基本财力,成为确立公共财政体制的内在体制前提。

  深化省以下财政分配体制改革的主要思路是:完善转移支付,推行省管县的财政模式,赋予地方一定的治税权。完善转移支付,加大对县乡等基层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用于均等化财力的转移支付规模,减少甚至逐步取消为保持原体制地方既得利益的基数。使转移支付真正发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均衡公共服务能力的巨大作用。推行省管县财政模式,使县乡财力在全省范围丙调剂,有利于克服基层财政困难,缩小省内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均衡省内公共服务能力。省管县在浙江省运用得比较成功。浙江省解决了县乡财政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成功经验就在于实施省管县的财政管理模式。赋与地方一定的治税权,赋与地方政府对地方税种的部分税收立法权和征税权,既可增加地方税源,也能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