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范畴化过程看量词“套”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红艳 时间:2010-08-12

摘要:量词“套”和名词性成分之间存在着选择关系,这种选择实际上是范畴化的过程。居于范畴中心的是“成组的器物”,范畴从中心向外围扩展,由物质类名词到精神类名词,由具体事物到抽象事物。
关键词:范畴化 套 成组事物 囊括

量词“套”和名词性成分NP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选择关系。关于“套”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前人也有一些研究,如张向群(1991),宗守云(2005)等。这些研究概括了“套”的各种用法,并揭示了“套”对名词性成分选择的一些。但从范畴化角度对“套”的研究还很少,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拟借鉴认知语言学理论,从范畴化的视角探讨“套”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一、“套”的语义性质与范畴中心
(一)“套”的语义性质
量词“套”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是以“套”的语义性质为基础的。《汉语词典》对“套”量词意义的解释是:用于成组的事物。如:一套制度、一套家具、一套课本等等。《辞海》对“套”的解释是同类事物配和组成的整体。引申为成套事物的量名。如“成套设备”、 “两套制服”。《写作量词描写词典》对“套”的用法进行了概括,“套”有三种用法:(1)计量成组的物件;(2)计量成套的事物;(3)虚指。其实,这些用法可以概括成它所选择的名词具有的特征是[+异质 +多个 +配套 +囊括]。从个性的角度来看,“套”用来表示相配成组事物,是它区别于其他量词的主要特征。
“套”,我们在《说文》 上找不到相应的字。但根据北大语料库古汉语资料,发现“套”在《战国策》中最先用作名词。《现代汉语词典》对“套”做名词的解释是:1“套子”:手套、书套、封套。2栓性口的两根皮绳或麻绳,一端拴在性口脖子夹板或轭上,另一端拴在车上:性口拴、大车拴、拴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套”最初是含有“工具”意义,且事物间具有“囊括”或“相关”的关系。随着语法系统的,“套”作为集合量词,最早在南宋就出现了(北京大学郭锐语料库显示是在《朱子语类》中)(宗守云,2005)。“套”也有名词、动词的用法,在这只讨论它做集合量词用于成组事物的用法。
    我们说“套”用于成组相配套的事物,但并不是说成组相配套的事物都能用“套”。“成组配套”只是量词“套”运用的必要条件,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制约着量词“套”的用法,如主观视点的不同,社会文化的不同等等。
(二)范畴中心
范畴是事物类别的总称,是客观事物的某些类别特征经过思维在语言中特定下来的。就量词“套”而言,它所选择的名词性成分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多种多样的名词性成分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可以称为“套”范畴。确定“套”范畴中心成员,并以范畴中心为起点,探讨“套”范畴的扩展引申,找出扩展引申的促动因素,从而构建出“套”范畴的连锁关系。
划分范畴是人作为理性动物的本质之一,是人类的理性功能和实践的结晶,反映了文化的价值。但范畴划分并不完全反映客观事物,同时也有主观因素在内。根据范畴化理论,就量词“套”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来说,它选择哪些名词性成分,是可以解释的,但是它不选择哪些名词性成分是不可预测的。
“套”选择的名词性成分的语义特征是[+异质、+多个、+配套、+囊括],决定了“套”范畴的中心成员的特征。在“套”范畴的内部,属于中心地位的成员是最基本、最典型的,“套”对这种名词性成分的选择是最基本的选择。例如:
A:一套胡服 一套内衣 一套西服   一套军装   一套制服
B:一套词典 一套书一套著作  
C:一套锣鼓 一套杯子一套餐具 一套家具  一套农具
A组为衣物,把整个人囊括起来。B组为书,可以看作是这些书被一个书套囊括起来表示整体性。C组为生活用具,一般都是大中套小,也有些是表相关的成套。它们都是成组,配套而成的,具有囊括或相关的含义,且彼此间为异质,具有离散性。在“套”范畴中是最基本的,最典型的成员,处于“套”范畴的中心。
首先,从社会使用上来看,它们是常用的,稳定的,在思维上具有优先性特征。在生活中,人们一提起量词“套”,常常首先想到的是这些事物。其次,从认知上来看,它们是最简单的,具有具体性和客观性的特征,因此在认知上处于中心地位。再次,从语言的发展看,从南宋开始,“套”用作集合量词来修饰这些事物一直在使用。最后,从汉语研究资料来看,有关量词“套”的记载,也都把这类事物看作“套”的首选对象。《汉语八百词》对“套”的解释是:“套”,量词,用于成组的事物,常用于器物。宗守云(2005)认为,“生产商品和消费商品对‘套’的选择倾向非常明显。一般的,日常用品中涉及吃喝坐卧的人类必需品,是最典型的物质消费品,一般只用‘套’,如一‘套’餐具,两‘套’被褥,几‘套’服装”。
因此用于离散的异质的成组的事物,是“套”对名词性成分最基本的选择,而范畴内部其他成员则是“套”对名词性成分的引申选择。
二、“套”范畴的扩展延伸
“套”范畴的中心成员都具有[+异质、+囊括、+配套]的语义特征,因此,“套”可以毫不奇怪的与衣服、餐具、书等形成选择关系,除此之外,“套”还可以和“布景、居室、体操、暖气、动作、表演、文字、节目”等具有成组性质的客观东西形成选择关系,也可以和“本领、制度、体系、方法、观点”等抽象事物形成选择关系。这就涉及了“套”范畴从中心向边缘扩展延伸的问题。“套”范畴的延伸包括由物质产品扩展延伸到精神产品,由具体事物扩展到抽象事物。
(一)由物质产品延伸到精神产品
“套”范畴可以进一步扩展延伸到精神产品领域,如:
一套图片 一套画儿 一套乐曲 一套邮票 一套书法
(1)他们还创造了一套近似符号的萌芽文字。(北大语料库)
(2)古代的丧葬,有一套繁琐、迷信的习俗。(同上)
“图片、画儿、乐曲、邮票、书法、习俗、文字”这些具体事物是人类精神的产物,反映人类的精神文明。当我们说到一套图片、画儿、乐曲、邮票、书法时,我们总能想到很多单独的部分共同组成一个整体反映同一个主题。一套文字里面包含着许许多多不同的文字,但这些单独的文字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共同组成一套完整的交际系统。同样,一套风俗也包含了很多的小单元。这些具体物质都具有“套”的语义特征[+异质、+多个、+配套 ],而“囊括”的含义并不明显,但是从上位的概念来看,我们发现这些事物的整体囊括其中的每一部分,缺少任何一部分就不再叫一套。因此,“囊括”义还是隐藏在其中的,只是没有中心范畴那么明显。所以,它们都可以接受“套”的选择。
“套”和精神产品类词语形成选择关系,其促动因素是隐喻。几个精神产品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反映一个上位的概念。像几个具体的物质产品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一样。在这样的组合中,“套”所凸显的是“整体”意义。

(二)由具体事物扩展延伸到抽象事物
“套”范畴更进一步由具体事物扩展延伸到抽象事物。从范畴化理论来看,由具体到抽象,几乎是所有量词范畴延伸的最终归宿。比如“一堆土”是具体的,但可以延伸到“一堆想法”;“一束花”是具体的,但可以延伸到“一束权利”、“一束关系”。“套”范畴也不例外。“套”对抽象意义词语的选择主要有方法类抽象名词、制度类抽象名词、观念类抽象名词、能力类抽象名词。例如:
(3)他在创业之初就制订出一套今天看来是极高明的销售战略——由于他深信“产品价值的很大一部分来自销售终端”。(北大语料库)
(4)一国兴衰的根本因素,所谓的国家运行机制,是指一国拥有一整套制度体系,包括制度、制度和文化意识形态,这套体系能够保证最有效地配置该国的人力资源和资源。(同上)
(5)高皇帝和萧相国平定了天下,又给我们制订了一套规章。(同上)
(6)在深山密林中同法帝国主义支持的土匪武装作战,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套流动游击作战的经验。(同上)
(7)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主张,当然没有人接受。(同上)
(8) 蝮蛇一般长六七十厘米,最长的有90多厘米,有着一套适应环境的本领。(同上)
(9)它不仅能像鱼一样在海中快速游泳,还有一套施放“烟幕”的绝技。(同上)
(10)刻板印象使我们对每一类人都有一套固定的看法,而这些看法具体到某人时未必正确,如北方人耐劳、憨厚,南方人聪慧、灵活,青年学生活蹦乱跳,领导干部不苟言笑等。(宗守云2005)
例(3)的“战略”和例(4)“经验”是方法类抽象名词;例(5)的“规章”和例(6)的“经验”是制度类抽象名词;例(7)的“主张”和例(10)的“看法”是观念类抽象名词;例(8)的“本领”和例(9)的“绝技”是能力类抽象名词。这些抽象名词所表达的内容仍然是异质的组合,但它们凸显的是“整体性”,“规章”、“制度”是写在纸上的,同样“主张”、“看法”、“本领”、“绝技”都可以详述在纸上,从这个角度看,它凸显的是载体。而这个载体刚好囊括了所有内容。因此从认知上看,这也是隐喻的结果。
(三)“套”对与人有关的名词性选择的扩展
我们从“套”对与人有关的名词性选择上也可以看出“套”的原型扩展路线。
(11)赵武灵王立即赏给公子成一套胡服。(北大语料库)
(12)一套高低杠动作要求以动力性为主,并不断换杠、换向,力求避免停顿和失衡。(同上)
(13)在昆曲《下山》中,小和尚逃出寺院后,有一套耍念珠的特技表演,演员甩动套在颈部的一串念珠,急速转动……(同上)
(14)不能设想,到了一九九七年七月三十日,一夜之间换一套人马。(宗守云2005)
(15)省政府组成了防汛抗洪和农业生产两套班子,确保抗洪生产两不误。(同上)
(16)我对你们这一套繁琐的盘问腻透了。(同上)
(17)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主张,当然没有人接受。(同上)
例(11)为人身上穿的衣服,例(12)、(13)是人的肢体动作,例(14)、(15)是述人类名词,这些都是具体名词;例(16)、(17)为与人的思维有关的抽象名词,从而构成:
11——12、13——14、15——16、17。即表衣服——肢体动作——人——人的思维。从而构成了从物质到精神,从客观到抽象,从中心到边缘的扩展。表衣服扩展到表肢体动作的促动因素为隐喻,表肢体动作扩展到表人的促动因素为隐喻,表人扩展到表人的思维的促动因素还是隐喻。
:
[1]吕书湘.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张向群.写作量词描写词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宗守云.量词“组”和“套”对名词性成分的语义选择.汉语学.2005(8).
[4]汉语大词典.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8年版.
[5]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