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在选题策划实践中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梅 苏梅 时间:2010-08-13

  摘要:在以“科技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方针全面促进社会发展的今天,科技期刊已成为科学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促进科学发展的重大贵任,因此它需要也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关键词:科技期刊;选题策划;舆论导向
  
  社会,舆论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舆论反映着国家形象和社会的精神面貌,新闻蝶体作为专门的舆论机构,在整个社会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反映社会舆论,也影响社会舆论,而舆论氛围是否良好,不仅直接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影响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正确的舆论导向,可以促成社会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社会风气,错误甚至反动的舆论导向则对社会和国家权威、凝聚力和公信力起消解作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伤害和危害。
  科学的态度、理性的精神、客观的尺度,是科技期刊在新闻报道中应坚持的原则。而秉持良知、不随波逐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更是科技期刊应有的责任。
  去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牵动亿万人之心,也震撼了全世界。
  地震,属地球科学研究的范畴,也是《国土资源》涉猎众多学科领域之一。它是破坏性最大的突发性灾害。从古至今,地震一直威胁着人类生命和财产的安垒。
  在汶川大地震这场巨大的灾难面前,科学界尤其是地震学界被深深地刺痛。一时间社会各界也引起轩然大波——依赖于人类现有的科技能力,到底能否破译预报地震之谜?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从科学本质和经验看,地震并非不可预报,在现代地震预报的历史上曾有过多次成功预报的事实,而汶川地震造成的惨重损失不能不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
  于是,2008年《国土资源》6月刊的“科学面对地震预报”系列文章的主题就这样形成了。组织我国著名地震学专家、学者及资澡记者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为大家提供一个让社会各界能正确理解地震预报的历史与现状的平台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 精心组织策划,遴选作者
  
  1 特邀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撰写了《李四光的地震预报思想和实践》。李四光,是新中国地震预报研究工作的鼻祖。在他的“地震预报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地震预报技术路径。通过这篇文章要告诉读者的一个科学思想就是,继承和发展李四光先生的地震预报思想和理论,充分发挥体制优势和科学精神力量,我们完全有能力把今后的地震预报工作做得更好。
  2 及时与对地震预报一直都非常关注的记者吴岗和李晓明沟通、交流、约稿。他们从不同角度记录和再现了从20世纪60年代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不约而同地开始了地震预报探索的历史与现状。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曾使地震工作者欣喜若狂,唐山、汶川大地震又粉碎了人们的地震预报的梦想。地震预报的路仍很艰难,然而从预报手段、方法着手研究地震预报是揭开这一世界性科学难题之谜的突破口。
  3 特邀一直关注并倾注毕生精力从事地震预报研究的学者王中宇和池顺良先生,从更为深入细致的大地构造、地球物理及地应力学等多学科分析研究,对李四光先生的地震预报思想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出了“长、中、短、临渐进式预报” 思路,并给我们以信心:地震预报,路就在脚下。

  二、学习掌握相关知识、提高编辑加工质量
  
  自学并向地质专家请教地震相关学科、相关知识,为提高编辑加工质量打好基础。地震学是一门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作为一名科技期刊编辑如果没有一定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理解是不能保证文章的编辑、校对的质量。我们除了查阅相关学科词典、书籍之外,还多次向地质专家、学者请教,避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在此基础上还把一些难懂的学术性语言转变为大众能接受的表述方式,使社会大众都能看懂,增加期刊的可读性。并借此普及地震科学知识,增加政府决策者、社会公众对地震预报的认知与信心。
  
  三 认真经验教训,不断探索科技期刊导向性和思想性
  
  经过历时20余天的时间,完成了“科学面对地震预报”系列文章的组织策划与编辑。《李四光的地震预报思想和实践》《预报地震:狙击和平年代的强力杀手》《地震预测,正在寻找突破口》《地震预报,路在何方?》《地震预报,路在脚下》等5篇文章刊登在2008年第6期《国土资源》上。该期杂志出版发行以后,陆续收到业界学者、专家、地方领导、战斗在一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及普通老百姓的反馈信息。他们认为这组文章唤起了科技工作者的良知,坚定了准确预报地震的信心。
  从这次成功的策划编辑实践中,体会颇多,总结如下。
  1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宣传工作讲的要求,也是新闻舆论工作发挥社会功能的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期刊质量的基本要求,舆论导向出现偏差,新闻宣传工作就会成为危及社会稳定,干扰和社会进步的消极因素。期刊办得好,可以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任务起到有力的宣传、贯彻作用-对社会大众起到极大的动员、鼓舞作用,对先进的思想起到积极的倡导、弘扬作用,对错误的认知起到了及时遏制,纠正作用t还可以对科学知识起到广泛的传播和普及作用。
  2 注重社会效益、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至关重要。《国土资源》在办刊实践中始终把社会效益作为最高准则。塑造像李四光、刘东生等地学界典型人物,可以树立一种学习他们对科学执着探索精神的风气,重人物、重事实,以理性、以情感弘扬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这正是当代社会最需要的。一切鼓舞和启迪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奋斗的舆论都是《国土资源》努力宣传报道的“正面”。正面的宣传报道需要真实,准确,负面的东西会给人以误导,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3 对重要事件、重大任务进行集中报道,形成舆论强势是办好期刊的重要举措。《国土资源》从2007年开始尝试加强期刊的选题策划,受到同行业的广泛关注。围绕几个大的主题,如改革发展、节约集约用地、耕地保护、土地整理、矿产资源整合、地震预报、抗震救灾等重要事件、重大任务进行了集中报道。从标题提炼、排面设计到文章内容上都发挥了自己的特色。结合新形势、新任务认真组织好相关的选题策划,从多角度、多层面完成重点报道任务。馓到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科学面对地震预报”系列文章只是其中的一个相对比较成功的范例。
  正确舆论导向是科技期刊的生命,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国土资源》对垒体采编人员的一贯要求。通过适时,适度、科学的选题策划实践,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我们《国土资源》作为科技期刊办刊人的一种创新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