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办学成本的核算与控制
独立学院是在利用其校(院)本部的各种办学资源,借助社会资金而起来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独立学院的最大特点是没有国家财政拨款,靠自收自支来维持其办学过程中所需各种经费需求的一种新型高校。为使独立学院的发展空间有足够的财力保证,实行办学成本核算,注意办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办学成本的有效控制十分必要,对独立学院今后的长期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独立学院办学成本概述
独立学院的办学成本,是指学校在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技巧以及各种综合素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具体包括学院教职员工的工资性支出、学院各部门的行政事业经费支出、学院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所需要的各种业务支出、校园校舍维护修缮支出、固定资产购建与使用费等内容。
对办学成本进行适当的分类,一方面可以为办学成本核算提供具体的成本核算指标要求,另一方面也为对办学成本进行全面系统的有效控制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指标体系。办学成本的分类,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按计入成本的方式,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高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所发生的、可以直接计入到高校办学成本对象中的那部分费用。比如直接从事学校教学、科研、教辅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课时津贴、奖金;直接用于学校教学、实验、实习的各种材料消耗、仪器仪表、设备的使用费、维修费、检测费;直接用于学生的奖学金、助学贷款的利息补贴、学生活动经费以及其他可以直接计入办学成本的各项支出。间接成本是指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所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须采用适当方法分配计入办学成本的公共性费用。独立学院是教学型院校,学院所发生的所有费用,只要是与培养学生有关的,都可以直接计入学院的办学总成本。但是,根据独立学院成本核算的要求,在计算生均成本时,有必要把那些不能直接计入成本计算对象的间接费用分离出来。比如行政管理费用、后勤服务费用、校园校舍和固定资产的使用费、修缮保养费,以及其他间接用于教学和科研的开支,列入间接成本。
(二)按成本归属的范围,可分为办学总成本和生均单位成本。办学总成本是指学校在一定时间内培养学生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资源耗费的总和。目前而言,独立学院是教学型高校,在一定期间内组织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除一些应跨期摊配和用于购建长期资产以外的开支,都应计入其办学总成本。总成本包括学年度总成本、年级学年度总成本、专业学年度总成本和各专业本科教学(4年)总成本。生均单位成本是指学校在一定期间每培养一个学生所应该分摊的成本费用开支。即使是同一个学校可能因为专业的不同其生均成本也不同;同一个专业在不同学年度其培养成本也可能有差异。
(三)按其内容,可分为人员工资、公务费、教学业务费、校园校舍及仪器设备的维护修缮费和固定资产的使用费等。人员工资支出是指学校支付给教职员工(包括正式职工、合同制职工和临时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费以及其他按国家政策要求支付给教职员工的各种支出,如住房补贴、工会经费开支、补贴、人才引进费用、社会保障费用等。公务费是指学校用于行政事业管理方面的日常支出,包括党团、行政、人事、保安、后勤以及其他系部等部门的行政办公费、差旅费、邮电通讯费、水电卫生和绿化等费用。教学业务费是指学校在完成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过程中所必须支出的各项有关教学方面的费用,包括教学组织、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科研所需要的费用;教学、实验、实习所需要的耗用材料及相关费用;教材编审所发生的费用;有关用在学生方面的奖学金、助学贷款的利息补贴、贫困学生的困难补助以及其他用在学生方面的各项费用;招生、毕业分配等各项费用。校园校舍和仪器设备的修缮费是指学校校园的环境绿化、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日常维护所需要的修缮费;用于教学、实验、实习以及其他所需要的仪器、仪表、设备的日常维修等费用。学校的固定资产主要是校园校舍、建筑物,实验实习用的仪器、仪表、机器设备、教学用设备、学校图书资料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使用这些资产应当承担相应的使用费,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费以及购建固定资产的资本金使用费,比如贷款利息、投资利润等,这是独立学院的一项数额较大的开支。
(四)按成本习性,可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指办学成本会随着学校学生人数的增减变动而发生相应增减变动的成本。变动成本总额与学校学生人数成正比例关系,学校人数增加则变动成本总额也随之增加,而生均变动成本在一定的办学规模时,是一个相对的常量。固定成本是指学生数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减变动时,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的常量,如固定资产使用费、修缮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一些数额保持相对不变的成本。生均固定办学成本与学生人数成反比例关系,即学生人数增加则生均办学固定成本就减少。把办学成本按其习性分类,有利于对办学成本进行预测和决策,是成本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指标。
(五)按办学成本所耗资源的性质,可分为资本性成本和经常性成本。资本性成本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有用于资本性支出而应分期计入办学成本中的那部分开支,比如固定资产使用费,在学校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情况下,这是一个相对不变的常量。经常性成本是指为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而必须支付的各项日常开支,如支付的工资费用,水电费,交通、通讯、电信费,购置的日常消耗办公用品、材料、教学用材料,科研经费,实验、实习、教辅用材料以及其他零星开支等。
二、独立学院的办学成本核算
独立学院具有和高校的双重性质。独立学院可以参照企业制度和高校办学的具体业务情况实行办学成本核算。独立学院只有建立起完整的办学成本核算体系,才能为成本控制提供其所需要的数据。
独立学院办学成本核算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1)确立办学成本计算对象。独立学院应以各系、部、处、室来汇集办学费用,以各系各届各专业的毕业生为成本计算对象。也就是说,在进行成本核算时,要以专业年级来开设成本明细账,归集各专业各学年的办学费用,把公共性的费用采用适当方法分配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先计算出各级各专业各学年的办学费用,在各届各专业毕业时将其4年的办学费用汇总就可以计算出办学成本。(2)以学年度为成本计算期。根据学校的工作和业务特点,应以每年的8月1日到次年的7月31日作为一个成本计算期比较合适。学院管理部门根据学年度报告资料,更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安排和布置,而年度会计报告是国家有关管理部门要求必须要上报的会计资料。(3)以成本的经济内容作为办学成本的核算项目。按照办学成本的经济内容有工资、公务费、业务费、折旧费和修缮费。这样设置成本项目,与我国高校现行的会计制度规定的预算科目相吻合,可以提供便于办学成本分析和控制的信息,合理调配学院有限的办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4)要正确处理好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关系。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实际上就是投资者在投资办,很大程度上具有企业性质,应该根据学校的业务特点和企业会计制度来进行会计核算。如计算办学成本,核算办学利润;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办学成本;在权责发生制下预提、待摊费用,还要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还有各种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也得参照企业会计方法来进行。(5)设置办学成本明细账,计算办学成本。以专业、年级开设办学成本明细账,按月编制经费开支明细表,年末根据各月明细表和账簿资料编制高校会计制度规定的报表资料。(6)每年7月底计算办学成本,根据办学成本计算单和成本明细账,编制办学成本报表,为学院管理者提供各种有用的办学成本资料。
三、独立学院办学成本有效控制的途径
(一)编好预算,制定办学成本定额。在当前业已形成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收入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编好独立学院的财务计划,制定出合理的成本定额,是有效控制独立学院办学成本的重要内容。独立学院的预算包括综合预算、部门预算和分项预算;各种预算的编制,可采用零基预算法进行细编;各类支出数据定额的确定,可以过去年度的数据,取消过去那种简单的“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法,按照预算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项的预计变化情况以及轻重缓急程度来重新测算各项目或指标的支出需求。学院的财务预算和定额一旦确定,原则上不能轻易变更;对于计划列支之外的项目,为保证计划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必须经过院办公会讨论,院领导集体研究且批准同意以后,方能列支;不断完善学院的预算、跟踪、分析和评价系统,形成独立学院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的有效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经费支出结构。根据预算和成本定额,对每月各职能部门经费开支的实际情况实行跟踪,一方面可以检查、分析和评价各职能部门预算定额的执行情况,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增强学院各部门、阶层的成本管理和控制的理念,同时对日常经费开支所出现的偏差及时予以调整。
(二)独立学院办学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办学成本的有效控制,应按照办学成本的结构特点来区别对待:
第一,控制人员工资费用。人员工资费用是办学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日常经费支出的半数以上。加强对人员工资费用的控制,得从人员的调入、使用和工资分配制度等方面入手。独立学院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都是在市场机制的条件下进行的,有相当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加强人员工资费用的控制,主要是由学院的劳动人事工资部门来具体实施。
人员调入是学院根据各职能部门未来教学、管理、科研及其他需要,先编制人员调入计划,由学院人事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招聘而引进既符合要求又能胜任工作岗位,且将成为学院正式教职员工的行政行为。独立学院长期稳定的,尤其需要高素质高学历的优秀人才,而人员工资的控制,则要求人员越少越好、所支付的工资越低越好,两者之间成反比例关系。这就要求独立学院的机构设置要精简高效,所引进的也必须是勤快能干的优秀人才。只有在一支精简高效、勤政爱校的领导班子的带动下,才能拥有一心为学校的前途发展而奉献各自才干的教职工队伍。此外,还可以借助其校本部的人力资源,这是独立学院人员工资控制的优势所在。笔者认为,独立学院的长期聘用人员应占岗位所需人员的80%左右为宜,其余的20%,可以聘用部分临时性的校本部教学能力强的在职老师和短期性的已退休人员来兼职,这既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同时又是节约人员工资成本的一条重要途径。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学院的人事考评机制。表现好的,要有具体的事迹,评为优秀,再给以适当的奖励;表现相对较差的,要有事实,给人以一定的表现空间,提高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使其工作效率,降低人员工资成本。
工资分配制度是人员工资费用控制的重要内容,关键是要解决好工资增长的刚性与学院可用于工资开支的空间之间的关系。在创办初期,学院师资结构是以青年教师为主,随着青年教师职务职称的提升以及国家工资政策的调整,人员工资总额的增加是必然的,也即工资增长的刚性。而学院招生规模的形成以及学生收费的规范化,学院办学收入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学院工资分配制度的设计就必须留有一定的工资增长空间,采取总量控制与学院机构设置、人才结构体系的控制相结合的原则,形成独立学院人员工资控制的系统工程。
第二,控制公务费、教学业务费。对独立学院的公务费、教学业务费可采用预算控制的方法,按部门、分项目责任落实到人。每月各部门责任人在收到费用开支明细表时,应通过逐项对比分析,把成本控制在整个办学的全过程;要充分利用好通讯,尽量做到无纸化办公,可以节约大量的纸张、墨笔和电话费等。独立学院应将公务费、教学业务费与学院的目标管理、年度考核挂钩,形成一个人人讲节约,事事求效益的良好氛围。
第三,控制修缮费和固定资产使用费。影响修缮费和固定资产使用费的最主要因素是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规模越大所需要的这些费用就越高。加强对其控制的最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控制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新办学院不应该建造讲排场的超豪华的楼、堂、馆、所,也不应该添置可有可无、使用效率不高、图于形式、可用可不用的机器设备和仪器仪表等固定资产,应本着学院的发展规模与实际需要,在不影响学校办学条件的情况下,从严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只有控制好固定资产的投资总额,修缮费和固定资产的使用费才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二是提高教室、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为使学院固定资产得以充分利用,具体需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1)在购建新的固定资产时必须经过多方面论证,对其可行性方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确定购建固定资产的最佳时机,进行成本与效益评价,避免无谓的重复和低效。(2)对已购建的固定资产,要在严格固定资产管理手续制度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固定资产的合理使用问题,延长使用年限,充分利用好学院现有的固定资产,提高利用率。(3)对使用率不高或者闲置不用的固定资产,可采用租、并、转的办法,充分提高利用率,减少学院的资金压力。三是固定资产资金使用费的控制。独立学院每年向学生的收费可以保证学院正常经费的需求,但却满足不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大量资金需求。目前,国家没有对其校本部拨出专款用于购建独立学院的固定资产,校本部也不可能有如此巨额的资金进行投资;如果由投资办校,由于不是其业务强项,且金额巨大,回收年限长,也有相当的风险。因此,大多数独立学院都是向银行贷款投资办学。在巨额贷款的情况下,学院必须减少利息开支,对贷款总额进行最小量控制。当然,如果国家能给学校一定的政策支持,使高校能以较贷款利率低的资金使用费率筹集到资金,那将会对独立学院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持。